《大明土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土豪-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年轻的皇帝看到自己大展宏图的一个小小契机,而且还是可以大收民心的机会,他登基以来一直在找一个机会让民间那些对自己不利的言论消失,毕竟自己的亲哥哥,太上皇还被他软禁在南宫之中呢。

    这份东西,好!实在是大好!

    急招,别说是你在家过年,就是你这会在洗澡,包在被子里也要赶紧抬进皇宫。

    商辂,大明名臣,**的天才,忠孝治家,仁义治国的名臣。杨宁,现任礼部尚书,虽然没有传世大名,但他现在是礼部尚书,这个理由就足以他入宫。

    最后一位,于谦,明之岳武穆!

    年轻的,只有二十三岁的景泰年代宗皇帝朱祁钰,登基以来,第一次真正感觉到给自己在民间建立巨大声望的机会来了,他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小太监金杰,作为这件事情的当事人,荣幸的有资格进入了御书房。

    太监没有椅子,但却有一个软垫给他跪着,这已经是极大的恩赐了。

    白名鹤的计划书朱祁钰已经看过了,三位大臣来了之后,坐在一起将这份计划书也看过了。末了,商辂出来问道:“万岁,臣在点评此论之前,有一问。”

    “问吧!”朱祁钰连宴会都停了,可见对这事情有上心。

    商辂问金杰:“金管事,本官不明。为何这文章论意高深,却写的如此粗陋,而且用的是炭,不是笔。”

    “我说我不懂八股文,所以他这样写了。当时他的手受伤了,提不得笔。”

    “他是谁,为何给你此文章!”商辂再次追问。

    金杰要回答什么,事先白名鹤已经教过一次了。

    金杰把白名鹤给他教的话再次回忆了一遍后,开口回答:“此人叫白名鹤,是来自关中的举人,他用自己的浮票押在涞水县八里三十二村的八位里长手中,要解决他们交恶二十多年的死结。”

    吞了一口唾沫,金杰继续说道:

    “就是这些村子没有水用于春耕,经常打架,而且还打死过人的死结。我正好路过,我告诉他,我这次办差办得好,如果皇爷爷要赏赐我,他这样的好心举人既然为百姓作事,皇爷爷更是爱民如子的好爷爷,我就为他讨得那废弃的采石山,好帮他解决了这三十二村无水春耕的死局。”

    金杰那一句皇爷爷是爱民如子,朱祁钰很满意,很高兴。

    金杰讲到这里,于谦插了一句嘴。

    “圣上,涞水县那八里三十二村之事,历年都有县、州上报,械斗是死伤不少。也有历任县令想去解决,至今无结。既然有浮票,那就是当科要应试的举子,此举是善举。虽然他的作法有些幼稚,却是没有想过一个宦官,如何帮他讨到那处山地。”

    商辂也说道:“怕是情急之下,病急乱投医之举!”

    金杰是个聪明的太监,此时,得白名鹤指点,金杰又高呼一声:“皇爷爷爱民如子,一定有办法会帮他救民的。”

    “掌嘴!”朱祁钰不动声色说了一句。金杰赶紧在自己脸上用力的抽了几下。

    “商公与于公说话,容得了你插嘴!”虽然是训斥,可朱祁钰脸上还是有一丝微笑的。

    两位大臣对视一眼,反应几乎一样,皇帝还是太年轻。

    没什么好说的,于谦示意金杰继续。

    金杰又说道:“他说,既然有恩赏自己总要有些贡献才对,所以写了这份东西。”

    商辂又问了一些细节,金杰事先都与白名鹤对过口风,自然回答的滴水不漏。就是这两位当世名杰,除了白名鹤将这份东西交给太监之外,其余的也说不出白名鹤所作有什么不对,只当是白名鹤年轻,心中为救人多了几份急躁。

    真要说错误,无非就是病急乱投医,竟然信了一个宦官。再一个错误就是,身为举人,一手文章自然非凡,却写了粗陋不堪的东西出来。那怕是内涵深,极为高明,可没有好文章,这东西也落了下乘。

    “你退下吧,这次你有功,本官会为你请赏的。”

    金杰只是一个宦官,在代宗朱祁钰打压了宦官集团,文臣重新掌权之后,商辂自然看不起一个小太监了。

    白名鹤给的东西是什么,是一份详细的计划书。计划书的内容就是关于冬天可以让百姓吃到菜的计划书,冬储之术。

    重点在于,萝卜、白菜这两样菜的大规模冬储。以及配发式限购的意见书。

    冬储这项技术是一个功劳,而百姓凭票按比例购买,这又是一功。在某些物资紧缺的情况下,配发是爱民价,多出的部分自然是数倍的价。

    这一点,不仅令可以用于冬天的白菜,还可以用在盐上。

    再说这冬天吃菜!

    在大明,冬天有菜。叫火炭暖菜,又叫火迫而生,品种有限,费用高的惊人。

    这技术在汉代就有了,唐朝的时候,女皇武则天让冬天牡丹开放,又叫炭灸牡丹。

    这些全是顶尖贵族有机会享用的,普通的百姓根本就没有可能。

    白菜,萝卜在元代就已经有了,但明代初年,还停留在腌菜过冬天,或者是干菜过冬的状态,真正的冬储要到明末清初才真正有,距离景泰二年这个时代,至少还在二百年之后了。所以白名鹤拿出的这方案很实用。

    什么东西最值钱,沙漠之中一瓶水贵过黄金。

    在代宗朱祁钰软禁了自己的亲哥哥,作上皇帝之后,百姓之中他最需要就是声望。这个冬储菜的方法,放在和平年代,也就是一个小小的建议罢了,口头表扬一下就足够。可在这个时候,这就是万金难买的好东西。

    此时,代宗朱祁钰连殿试的题目都想好了。

    就是从民生入手,展示自己一个爱民如子好皇帝的风采。

    “臣,请旨。召白名鹤入京!”一直没有开口的杨宁终于找到了说话的机会。和身旁的这两位相比,他虽然是礼部尚书,可也只是一个兴不起浪的普通大臣。

    杨宁要召白名鹤入京!

    听到杨宁这么一说,于谦立即说道:“不可,这进京一来一回,怕是花费时日极多。白名鹤拼上自己会试的资格为三十二村百姓解决春耕之事,这是大善之举。”说罢,于谦向朱祁钰一礼:“万岁,臣请旨赴涞水一观白名鹤此子!”

    于谦要亲自去,代宗朱祁钰是没有理由阻止的。

    只说了几句天寒地冻,于公要保重身体之类的关心话。倒是商辂在出宫之后,与于谦谈了一路,商辂让于谦好好看一看这个白名鹤,是不是可造之才。

    当天下午,内庭就有文书派下来。

    小太监金杰升了,直接跳过八品,升为七品首领监。只是眼下还没有空闲的职司,所以暂时还在酒醋面局当差。

    当差归当差,却是没有什么活需要他干了。他的品阶已经和这酒醋面局的首领太监一个级别了,自然成为了不管事,只拿钱的闲人。

    金杰去见了金英,将这些事情讲了。金英只说了一句话:“此人为名,你为利,倒也是可信之友!”

    拥有不低于大太监王振权势的,同样身为大太监的金英经历过多少事,他被关就是因为他力保当今太子朱见深。

    另一边,于谦亲自去找白名鹤,手中拿着三样东西。一是白名鹤写的,又重新找人抄过的计划书。二是大明皇帝代宗朱祁钰打赏的地契还有几锭黄金,地契可不是一个山头,方园十里所有的山头,只要白名鹤要,都归他。

    最后一样,是于谦准备的一份考题。

    不是让写八股文,只是让白名鹤回答什么是民生。不能写,说也行。

    轻车简从,只带了一个老家人与一个车夫,以及两个护军。身为兵部尚书,正二品大员出行却只有这四个随从,比起那些前呼后应的大臣而言,确实是过于简单了。

    但,他是于谦!

    行至下泉山,山口多了一个石碑,很显然是刚刚雕刻完成才立起来的,碑石上的红布还挂在那里,地面的鞭炮纸屑还在,石碑上的字体是魏碑体,写着清泉山三个字,这字却有几分女子手书的感觉,显得清灵秀气。

    步行进山,现年五十二岁的于谦依然身体硬朗。

    进山道不到两里,那水渠边上有人在渠旁拉着套索,不断的有船逆流而上。说是山道,却也不是那种需要登高的山,这里还是属于山脚下,群山东侧。

    再走不到一里,号子声连绵起伏。

    谷口,于谦看到一个青衫的年轻人坐在藤椅上,左手捧着一本在读,右手边有一个沙盘,正在手持树枝代笔在沙盘中写字,可眼睛却在书上,没有看着沙盘。

第012节 名臣于谦到访

    在这样喧闹的环境之中,依然可以静心读书,这份心情非常不错了。

    正在于谦要靠近搭话的时候,却见那年轻人突然把手中的书放下,右手的树枝往远处一指:“那边的大个,你是那个村的。”喊完,快步往前走了几步后,再次大声的喊着:“你一个人背着石头疯跑什么,你这个傻货。”

    “我,我卖力干活,有什么错。”

    “你有三大错,第一个错,这是集体劳作,知道什么是集体劳作吗?就是讲究一个配合,一个节奏。你打乱了其他人的节奏,就是第一错。第二错,你独自一个人背石,你干的多,那么是不是显得别人干得少了,这叫强出风头。本公子要是多给你发个饼子,就会引发许多人跟你学样,完全打乱了干活的节奏。本公子讲了,集体劳作,与个人计件劳作是不同的,所以,你错了。”

    错了吗?于谦在后面安静的听着。

    却听白名鹤继续说道:“你第三错,就是盲目冲动。这是采石,伐木。一但乱了节奏,就会有人受伤。你自己会受伤,也会让别人受伤。如果不懂,就停工,去山下搬午餐过来。”

    “我搬石头,抬饭是女人家的活计,我听话就是了。”那壮汉吼了两块,重新回到队伍之中。

    喊完,白名鹤又回到藤椅上坐下,喝了一口水继续一边读书,一边练字。

    这是一心三用吗?于谦更加的好奇了。

    于谦就站在距离白名鹤不到一百米远的地方,要说白名鹤没有看到那是假的。白名鹤心中也在分析,此人穿着就算不是大富之家,也是有品阶的官员。站在那里的姿势绝对是有来头的人物,那份气度,不是商人能够学到的。

    气质这种东西,装是装不出来的。

    白名鹤不会主动过去打招呼,无论是谁,除非主动过来,否则白名鹤都会视尔不见。

    于谦没有过去,一直在默默的观察着这个工地,这里的组织有军事化管理的感觉,但又不全是。特别是那一条集体劳作,要有配合与节奏,这让于谦有心观察。

    白名鹤的心思又沉到了书中,脑海之中,那四书五经似乎有,但又似乎没有。

    身处这个时代,既然是举人,躲过这次会试不代表可以躲过下一次。考试有多难,经过后世如地狱巡礼一般的高考之后,在商场之中苦苦打拼的白名鹤并不感觉读书有多辛苦,古文在高中时代又不是没有学过。

    白名鹤认真在读书,不是装出来的。

    读书时的那种感觉,同样是装不出来的。

    于谦也深信白名鹤是真正静下心来的。这会工地上的情况他也观察过了,几步走到白名鹤身旁,立即就开口问道:“何为民生?”

    民生!

    白名鹤只是惊了一下,就立即反应过来了,那位大人物过来了。

    心中思考片刻,后世也看过一些关于民生的社论。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开口回答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白名鹤回答之后,于谦没有插嘴,这样的开头他不意外,但也没有什么新意。

    白名鹤继续说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仁者爱人!”

    于谦读的书,至少相对四书五经而言,比白名鹤只多不少。这几句出自论语,只有最后一句,仁者爱人,应该是白名鹤自己的理论了。

    只听白名鹤又说道:“其实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亦是民生至理!”

    于谦一愣,这正说儒家理论呢,马上又到了老庄的理论了。

    可这两点,竟然真的被白名鹤结合在一起了,而且也没有感觉什么不合适之处。

    等于白名鹤继续讲下去,可白名鹤似乎讲到这里,就算讲完了。

    扯,这是在背书。于谦虽然知道白名鹤可以说抓住了这一题的重点,放在科举之中,至少不会落榜。

    但一个不会落榜的人,是整不出这种救民的大事来的。

    所以于谦再问:“那么,你的想法是什么?”

    “这个要讲起来太长了,没有几万字的文章怕是说不清。这其中有四大论,分别是道德论、尊严论、民生保障论、民权民责论。然后在这之下,又可以再细分,道德论之下要分出,法制、理制、德制三论。这法制论之下,亦分为,国法、家法两论。国法论之下又要分为,法制教育普及论、以法维权论、百姓诉讼及自辩论,还有综合的部分,国法、家法为尊论,以及国法、家法冲突论。”

    白名鹤只是信口在讲着。他就是打算用自己现代的见识,搏一个好感。

    当白名鹤讲到一个段落之后,于谦说道:“道德论此言,有理。如果再加上理制、德制与法制的冲突与相辅论。还有,理制与法制层次论,德育而无法论、擅德而无法制论,却是一篇名作!”

    啊!

    白名鹤真的大吃一惊,原本以为自己现代的知识见解,可以让这位大人物吃一惊。可谁想到,这位大人物竟然还有补充。

    当然,儒家教育之下,品德教育达到极致之时,自然就不需要法制再约束百姓。这是一个理想化的念头,却也是大明朝法制的主流思想。

    “关中白名鹤,乡试倒数第二名中举。却是没有想到在策论一项,却是有独到的见解。甚好,甚好!”于谦道出了白名鹤的底细。

    于谦知道,科举排名次,用的是八股文,绝对不会用策论。所以也没有太小看白名鹤。

    “老夫,于谦!”于谦自报家门。

    白名鹤惊呆了。

    他不太懂历史,不可能知道大明朝这个时代有什么名臣,有什么出名的历史事件。对于这个时代的了解,多出自后世的电视剧,还有一些小说,以及报纸网络上的东西。

    可于谦例外。于谦在后世被称为杭州三杰,又称为明代岳武穆。

    白名鹤听过这个名字,他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其实就是两个人,一个是秦之白起,另一个就是宋之岳飞。于谦因为被称为明代的岳武穆,所以白名鹤也了解过一些。

    此时,这样的一位历史名人就站在自己的面前,白名鹤如何不惊。

    于谦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意外,毕竟他作为正二品官,亲自来拜访一个举人,这难道还不足以让人震惊吗?

    看着白名鹤发呆的神情,于谦很是和气:“白名鹤,你能作成这件历任知县都无法作成的事情,确实是有些才能的。”

    白名鹤下意识就回答了一句:“人人都能干,只是没人干!”

    “何解?”于谦立即来了兴趣:“什么叫人人都能干,只是没人干。此话何解?”

    白名鹤已经回过神来,如果别人问他肯定不会回答,但于谦问,无论于谦是路过,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到这里,只要是于谦开口,白名鹤就不可能不回答。

    “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