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又多次混入剧院踩点侦察,安全情报部门事先竟毫无察觉。这既表明俄当局对反恐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认识不足,也暴露出有关职能部门在首都安保方面存在较大疏漏,特别是对枪支弹药和爆炸物缉查不力,反映出情报部门缺乏有效手段及时获取有关车匪重大恐怖活动的情报,对恐怖分子中的重点头目侦控不力。
到10月23日,匪徒一切准备就绪。当晚21时许(北京时间24日凌晨1时),巴拉耶夫率领40多名车臣恐怖分子,携带机枪、自动步枪、手枪和爆炸物,乘坐4辆汽车来到“戏剧中心”,迅速冲入剧院,按事先部署控制了剧院的各个关键位置。当时剧场内正在上演一部关于飞行员生活的戏剧,第三幕刚刚开始。突然,几名身着迷彩服、手持武器的蒙面人冲上舞台,将不知所措的演员推到一边,并向空中鸣枪,随即喊道:“你们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吗?我们是车臣人,都不许动!”
在劫持发生之际,剧院内的观众、演员共有近千人,其中60多名外国人。开始时,许多观众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起巨大劫持行动的开始,还以为是演出中临时加上的闹剧,然而听到了真正的枪声后才如梦方醒。当绑匪冲上舞台后,一些机灵的观众和演员乘乱跑出剧院。稍后,绑匪为了向公众显示其“善意”,又释放了十几名儿童和妇女,当晚,总共有150余人脱险,但被扣在剧院中的人质仍有800多人。
现场有观众打手机报警。附近的治安警察和特警部队接到报警后迅即赶往剧院,并与恐怖分子发生交火。一名恐怖分子受伤,人质中的一位医生为其包扎了伤口。恐怖分子喊道:“我们全身绑着炸药,还在楼里布设了炸药,如果你们不停止攻击,我们就炸毁剧院,跟人质同归于尽!”现场警察感到事态严重,于是停止进攻,向上级报告情况,请求支援。
在3天的劫持行动中,绑匪使用了心理战术对付人质,进而逼迫联邦军队动手。例如,绑匪强迫人质在剧院的桌子上反复做“起来和趴下”的动作,并且,寻找性格软弱的人质先下手,不断摧毁人质的心理承受力。突击行动结束之后,俄罗斯军方宣布,在绑匪中确实有一位懂得心理学的人,他曾经参加过车臣非法武装以前劫持人质的行动,在这次劫持行动中,他为匪首巴拉耶夫在对付人质方面出了一些主意。
反劫持,屡建功勋(10)
事件发生后,车臣恐怖分子在自己的网站上发表了声明,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也很快播放了恐怖分子事先录制的录像带,声称,此次行动惟一的目的就是要求俄政府从车臣撤军,结束车臣战争。恐怖分子还威胁称,若政治要求在7日内得不到满足,就将炸毁剧院,与人质同归于尽。后来,7天的期限又改为3天。他们警告:警方每打死他们一人,他们就杀死10名人质。于是,震惊世界的人质危机发生了。
劫持事件发生时,普京总统仍在克里姆林宫办公。得知发生人质危机后,普京总统大为恼火,立刻召集总理、各强力部门领导人,及莫斯科市市长到克里姆林宫开会。经过短暂交换意见,普京制定了“决不妥协、谈判和动武两手准备、立足武力营救”的方针,责令强力部门以此为依据,迅速制定行动计划,在最大限度保证人质安全的前提下,坚决消灭恐怖分子。此外,普京还取消了对德国、葡萄牙的访问,及参加APEC成员国峰会计划。当天晚上,普京总统就出现在各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总统镇定地向俄罗斯###告了莫斯科所发生的事情,呼吁人民团结起来,勇敢地应对恐怖势力的进攻。
事件发生后,普京当场下令,立即在紧靠现场的地方组建了以联邦安全总局局长帕特鲁舍夫为首的联合应急指挥中心,具体领导危机处置工作,并直接对总统负责。该指挥中心成员包括内务部、国防部、紧急情况部和莫斯科市内务总局等部门的领导人。联邦安全总局第一副局长则担任现场指挥,负责指挥协调各强力部门参战部队。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和总统助理亚斯特任布斯基指挥谈判工作。
此前,最早得到警报的莫斯科市内务总局,在第一时间内,向现场派出了莫斯科内卫军区第55内卫师和第1特种大队共450人,于当晚22时抵达现场,迅速包围剧院,控制附近制高点,并在距剧院100米和300米范围内设置两道封锁线,着手疏散附近居民。差不多在同时,联邦安全总局所属“阿尔法”特种作战小组也全副武装赶到。为防恐怖分子声东击西,在莫斯科制造更大规模的恐怖活动,内务部和国防部于当晚迅速调集大批军警加强市内巡逻检查及对重要目标的守控。
人质事件发生后,市政府、紧急情况部门迅速组成了隶属于营救指挥中心的紧急救助指挥部,在其统一部署下,营救、消防、疏散、医疗等各项工作均有条不紊地进行。电话局迅速设立了寻亲热线电话,向人质家属提供信息。紧急情况启动了储存物资调配机制,从各仓库紧急调运食品、水、药品及消防等物资。为稳定人心,防止人质家属干扰整个营救工作,卫生部会同内务部及联邦安全总局专家距现场不远处成立了“心理救助中心”,接待人质家属、安置脱险人员。莫斯科市交通局则调集数十辆大巴,在现场集结待命。
遵照指挥中心的指示,莫斯科市各大医院也做出部署,要求所有医生及护土无故不得擅自离开岗位,随时准备行动。各病房腾出床位,做好收治伤员的准备,100多辆救护车随时待命。
10月24日凌晨,根据统一部署,有关方面开始同绑匪接触,首先争取政治解决危机,至少暂时稳住绑匪,为解救行动赢得时间。当时,至少有5条接触渠道:一是由联邦安全总局牵头的应急联合指挥中心与恐怖分子保持着联系。二是有车臣背景的人士,包括车臣驻杜马的代表,及一些在莫斯科的知名车臣政治、文化和工商界代表,这些人最早开始与绑匪谈判。三是红十字会、“无国界医生”组织,这些组织的工作人员以探视、救助人质为由进入剧院,与绑匪接触,争取软化绑匪立场。四是美、德、奥等外国人质所属国家的驻俄大使,也前往剧院,试图与绑匪进行接触。五是杜马中的右翼党团领导人,出面与恐怖分子进行谈判,如涅姆佐夫等人。一些政治家在电视节目中表示,愿意把自己交给绑匪充当人质,把其他人质换出来。
反劫持,屡建功勋(11)
各种渠道时断时续地与恐怖分子进行着接触和谈判。14日至25日白天,谈判在向人质提供食物、药品,争取释放妇、幼、弱人质方面取得一些进展。绑匪同意医生为伤病者提供治疗,甚至允许个别记者携带摄影设备进入剧院拍摄人质的状况。据访问者说,绑匪们对待人质总的来说还算文明,基本没有打骂人质的现象。一名获救人质说:“绑匪们既没有喝酒,也没有抽烟,更没有打骂人质,他们很守纪律。”生命随时处于危险之中的人质们无可奈何地坐在座位上,场面基本平静。人们可以获得水和食物,甚至可以小声聊聊天,听收音机,但不能随便走动。为了防止人质逃跑,绑匪禁止人质使用剧院大厅的厕所,要方便只能到舞台前的乐池里,因此大厅里空气污浊不堪。
10月25日,恐怖分子态度趋于强硬,声称,除非把俄罗斯政府承认的车臣最高行政长官卡德罗夫交出来,否则,再也不会释放人质。25日下午,俄政府谈判代表报告说,绑匪发出威胁,如果当晚10时不满足俄军撤离车臣的要求,就开始对人质下手。
鉴于武力营救的准备工作尚未最后就绪,指挥中心遂决定想办法拖延时间,尽力稳住绑匪。下午4时45分,联邦安全总局局长帕特鲁舍夫宣布,只要释放人质,俄政府保证提供一切必要交通工具和其他条件,让所有恐怖分子前往第三国避难,免于刑事起诉,保障其生命安全。当晚8时,在绑匪规定的最后期限前两小时,普京总统再次发表电视讲话,表示愿意与恐怖分子进行谈判,但必须释放人质。同时,普京还指示指挥中心,无论恐怖分子要求与何人谈判,指挥中心都要满足其要求。
25日晚,普京总统在克里姆林宫内亲自约见前总理普里马科夫,希望这位德高望重的重量级人物能亲自出面斡旋,尽量稳住绑匪。老普同意试一试,随即来到现场与绑匪谈判。俄罗斯几位著名的政治家,包括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和与车臣接壤的印古什共和国前总统阿谢夫先后进入剧院,与车臣武装分子展开了谈判。谈判只进行了30分钟后即告结束。据普里马科夫后来讲,巴拉耶夫彬彬有礼、思路清晰,但态度非常强硬,除了一再要求俄从车臣撤军外,其他什么问题也不愿意谈。此后,绑匪宣布不再与任何人谈判。
同时,克里姆林宫高层官员还试图联络车臣“总统”马斯哈多夫,因为俄罗斯坚信,正是马斯哈多夫一手导演了这起震惊世界的恐怖事件。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播出了相关的证据:2002年6月录的一盘录像带。在录像上,马斯哈多夫扬言,车臣武装将改变战略,从“游击战”转为“主动出击”。他说:“我肯定,在最后的阶段,我们将发动更加与众不同的行动,比如说自杀行动。通过这样的行动,我们将把我们的祖国从俄罗斯侵略者手中解放出来!”不过,克里姆林宫几经努力也没有联系到这个家伙。
夜幕降临的时候,车臣武装分子突然改变了主意,不但不释放外国人质,还拒绝继续跟俄罗斯官员谈判。他们要求换人,换受车臣人尊重的俄罗斯女记者安娜·波利特科夫卡娅。虽说克里姆林宫没多少人知道安娜是谁,但这位女记者在车臣人中还是蛮有名的,因为她写了不少批评俄军在车臣行动的报道,说了一些挺让车臣人受用的话。被火速接到现场的安娜没有犹豫,直奔剧院与车臣武装分子展开对话。
午夜时分,带着一脸疲倦的安娜走出剧院的时候,她手里多了一张写满车臣武装分子具体要求的纸张,并且警告说:“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因为车臣绑匪威胁说,天亮的时候,也就是五六点,最晚不过七点钟,他们开始枪杀人质!”在这些要求中,最引人瞩目的两条是:普京总统立即宣布停止车臣战争;俄军立即从车臣任何一个地方撤军,以示诚意。如果上述要求能得到满足,并且能得到确认保证的话,那么,他们将立即释放人质。上述条件是否真实,须得到欧洲委员会委员洛德·杰德(此人多次到车臣调查所谓的人权问题)的确认,否则,他们就在26日太阳升起的时候开始枪杀人质!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反劫持,屡建功勋(12)
在谈判的同时,武力营救的准备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虽然俄方已经接受了恐怖分子的许多条件,但在这种情况下,车臣恐怖分子仍然开始杀人,现在惟一的办法就是对剧院发动闪电突击。在人质安危系于一旦的危急情况下,普京签署了突击命令。
突击计划早在人质事件发生之初便由俄内政部、内卫部队、联邦安全局、紧急情况部拟定好了。参加突击行动的部队,即“阿尔法”、“信号旗”和内卫部队也早就到位。其中“阿尔法”在行动中唱主角,“信号旗”负责支援突击,内卫部队则负责支援突击队的任务。据内务部人员透露,在三天事件中,特种部队人员一直准备作战,他们早己在剧院后面的外墙挖了洞口,特种兵早已潜入剧院内,并隐蔽起来。一些记者事后想起来,从出现人质危机的23日那天起,就看见一些“工人”在剧场附近“施工”,挖开或凿开排污管道和暖气输送管道。
“阿尔法”特种部队的军官透露,其实发动强攻的想法,在恐怖分子劫持人质的第一天,现场指挥部就已经开始考虑了。之所以这样考虑,是因为指挥部的高级指挥人员不愿意看到1995年车臣绑匪在布琼诺天卡劫持人质的悲剧在莫斯科重演。现场指挥部当时坐落在工会大街上。他们很担心决定提前进攻剧院的消息被走漏,因为当时俄罗斯安全局人员已经通知他们,在人质被扣押的剧院附近,发现绑匪的帮凶通过手机给里面的绑匪通报部队的调遣情况。
在发起突击之前,“阿尔法”和“信号旗”的指挥官再次向突击队员们强调了两条原则:一是无论如何都要确保人质的生命安全,这就要求突击队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快、准、狠地歼灭所有身上携有炸弹的车臣寡妇敢死队员;二是千万不要导致剧院倒塌,这就要求突击队员们决不容许恐怖分子引爆埋设的地雷和安放在剧院支柱上的炸弹。为保证突击行动的最大成功性,突击队员进行了精心准备。根据俄罗斯总统于事发当天制定的“决不妥协、谈判和动武两手准备、立足武力营救”方针,应急指挥中心便开始根据各种可能情况拟定多种作战预案,筹划武力营救实施准备工作。
首先是进行周密的侦察。一是侦察部门通过各种手段查明剧院内的情况。这些手段是技术侦察,包括侦听绑匪电话、技术测向定位等。二是潜伏侦察。“阿尔法”小组的队员通过地下道潜入剧院下面,在一些部位安装了摄像头。三是询问脱险人员及与人质电话交谈(上面说过,绑匪允许人质与亲属通过手机通话)。在人质与亲属通话时,侦察人员就接过电话,询问剧院内的情况。此外,进入剧院谈判、治疗、送食物的人员也可以向安全部门提供一些信息。通过以上手段,指挥中心基本判明恐怖分子的具体位置,所携带武器种类、爆炸物性能,并根据剧院的建筑结构绘制了作战详图。
其次是进行有针对性的作战训练。为以最小的代价赢得胜利,指挥中心制定了周密的作战预案,并组织参战部队反复进行针对性演练:一是明确分工。各参战部队被分成狙击、潜伏、突击、排爆、支援等若干小组,各小组任务明确,既独立行动,又相互支援。二是重点演练多路向心突击。“阿尔法”小组提前潜入剧院隐蔽,一但接到攻击命令立即从内部攻击;内务部特战部队埋伏在剧院各处通道和主要出入口,突击时使用高爆炸药炸开门窗和墙壁,从多个方向向剧院迅猛突击;莫斯科市特警部队则待剧院内部战斗打响后从正面突击,合力歼敌。三是轻重装备搭配。为防止人员在行动中遭到袭击,俄将装甲输送车等重装备部署在剧院正面,一旦行动开始,增援人员立即在装甲车掩护下迅速接近目标。
第三是确定突击行动的战法。在制定营救计划时,最让指挥和参谋人员头痛的就是如何防止恐怖分子狗急跳墙引爆炸弹。事后查明,绑匪们携带有130公斤的爆炸物,包括两枚152毫米口径榴弹炮炮弹、18枚手雷、80余件其他炸弹。18名女绑匪携带着这些爆炸物,均匀地分布在人质之间,随时准备与人质同归于尽。据专家说,即使只有一枚152毫米榴弹炮弹爆炸,就足以将大厅内的所有人炸死。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作战方法都无法保证在绑匪引爆炸弹之前就将其全部消灭。指挥中心遂决定打破常规,采用特殊战法制敌。同时,考虑到匪首巴拉耶夫凶残狡诈,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指挥中心做出了专门布置,力争在战斗一打响就将其击毙。
反劫持,屡建功勋(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