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从横向看,它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涉及文明社会的方方面面、细微末节;从纵向看,它既有表层现象,又有深层核心,在核心与现象之间又呈现不同的文化层级。文化的深层本质总是决定着表层的现象。比如,“仁”的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以此为核心,它又延展出“礼”、“信”、“义”等文化观念,这些文化观念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则为文化现象。
文化现象是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它使文化成为可以感知的有形形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法、墨、释等思想在现代生活中的表现及其形态,首先成为鲁迅批判的对象。对“吃人”本质的揭露,其实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专制主义文化现象的批判。对文化现象的批判具有直接性,易引起在相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的共鸣,从而推动对文化落后性与反动性的思考,从而引起“疗救的注意”。
但文化现象本身是受更深层的文化观念所决定的。在对文化现象批判的过程中,鲁迅以犀利的目光看到了决定文化现象的更深一层因素:国民性。国民性,说到底就是特定的文化固化在民众身上并长久地对文化现象起决定作用的现象。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民众的长久统治在民众身上已经固化的性质。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人格上带有劣根性的国民,只能产生与劣根性相类似的文化现象。
必须从改变这国民的文化劣根性!
鲁迅深沉地抨击这国民的文化劣根性,但并不见效果。因为国民的文化劣根性还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它只不过是旧文化的产物而已。要改变这劣根性,还要改变中国传统文化的专制主义本质。
于是鲁迅又从国民文化劣根性回到中国传统文化本身。鲁迅似乎绕了一个圈子,从改变旧文化开始,经国民性批判,又回到旧文化问题本身。但显然,这种回归并不是简单的回到起点。它是否定之否定,它是在更深的层次上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也不复如初。鲁迅进入了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解构”新阶段。 。 想看书来
第一节 文化存在的形式
第一节 文化存在的形式
文化定义及其描述
任何交流,无不建立在对一定事物的共同理解基础上,阅读亦如此。
《故事新编》作为一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批评的作品,我们在深入理解它的批评路数之前,有必要先了解它的批评对象: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在把握了批评对象本身的时候,对鲁迅的批评态度、批评方式才能深刻理解,对鲁迅的曲笔隐喻才能参悟透彻。
宛如我们须臾无法离开、却难以描述空气一样,文化是一种十分容易感知、却同时又十分难以定义的事物。今天,无论你身在何处,你都被文化本身所包裹。正如有人命名的那样:文化,是人类痕迹的总和。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何处不会看到人类的痕迹呢?
但显然,“人类的痕迹”这样宽泛的定义太过空洞,并没有让人实质性地感受文化到底为何物。可文化又确实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据有关资料显示,自20世纪初以来,不少哲学家、 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可惜至今,有关 “文化” 的各种不同定义达二百多种,却仍没有一种定义能获得普遍的公认(参考《百度知道》“文化”条目)。
与文化的定义相随的,是对文化存在形式的描述。有人将文化分为物质范畴和精神范畴两类,物质范畴指人类物质生活的外化及其痕迹,精神范畴指人类精神生活的外化及其痕迹。有人将文化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包括所有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而狭义的文化专指精神层面的财富。有人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将哲学、文学、艺术、宗教归为高级文化,将习俗、仪式、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生活方式归为大众文化,将价值观等作为深层文化。还有人将文化的内部结构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四个层次,等等。
这些对文化的定义和存在形式的描述,使我们从不同角度对文化进行了理解,使“文化”这个空气一样弥漫的事物,似乎有了些可以感触的方式。
文化,以一种结构形式存在
对文化的描述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而且各有各的价值与意义。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庐山还是那座庐山,因看的人所处角度之不同而山也不同。我们不必否定各种对文化存在形式的描述,因为这是他们从自己的角度所看到的。
但我们应有自己的角度。我们不妨从“文化”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对其进行观察。这时,我们就会发现,“文化”是以一种结构的形式存在的。所谓结构的形式,首先,就是它由各个部分组成;其次,各部分之间发挥特定的相互作用,使各部分成为一个整体;再次,这样的一个整体同时具有活的功能,呈现为特定的性格。比如,由于结构不同,一些文化种类具有较强的同化功能,一些文化种类却易于为别的文化所同化。较强同化功能的文化是因为文化中的思想与理论,会强烈地影响不同人的思维方式,而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运行机制,则又会使不同文化中的东西纳入它的轨道之中运行。
文化以结构形式、立体的方式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它不是个平面体,也不是超越时间不变的东西,它随着时间的变化、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变化而不停息地变迁。
但在这个文化的空间结构内部,依然存在两个维度:横向的和垂直的。横向的表现为文化的内容结构,垂直的表现为文化的层级结构。
文化的横向内容结构,是指文化所包含的各个要素。比如佛教文化,它至少包含有佛教典籍、佛教礼仪、佛教建筑、佛教艺术、佛教文学、佛教历史等等,它们共同构成佛教文化的内容。
文化的垂直层级结构,是指文化内部各分类要素之间以一定层级关系存在的形式。同样是佛教文化,佛教教义是居于核心位置的,由佛教教义而产生一定的佛教礼仪,形成一定的习俗;按照这些礼仪,物化成佛教建筑,在人们的身上呈现为膜拜行为等。这样,在佛教教义、佛教礼仪、膜拜行为之间就结成固定的层级关系,形成文化的垂直层级结构。
文化的几个特点
文化作为一种结构形式存在,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稳定性。文化各要素之间关系一经形成,总是相对稳定,这使得文化性格本身显得稳定,在一定时间内呈现为一定特点。一方面,各要素之间已经结成固定的关系,对外来因素的加入起排斥反应。比如佛教礼仪中的剃度,它是佛教的一个重要象征现象,已经成为固定的形式,与其教义紧密结合,不易改变。佛教历经数千年来,世俗生活中民众的头发样式先后发生过重大的变迁,但作为教仪中的剃度却没有根本改变。又如僧人服饰,在数千年的服饰变化中,基本保持不变的样式,是由于其服饰已经成为佛教文化的一部分,成为这一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服饰与教义结成固定的结构,从面对各种服饰的时尚变迁起着强大的排斥作用。另一方面,在层级结构的文化中,下一层次文化受上一层次的决定与制约,当上一次层的文化因素没改变时,下一层次难以改变。同样是佛教文化,只有当教义改变时,佛教礼仪才易于发生变化,佛教建筑,也只有在变化的教义中才会显现出不同的风格。
再生性。以结构形式存在的文化是活的文化,它不但对外物有吸收与排斥作用,而且,它还能通过结构的功能,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形成新的文化因素。佛教入中国而发展出禅宗,就是佛教文化所再生的结果。
自我修护能力。文化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本身就说明了强大的自我修护能力。在文化内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形成固定的结构,当其中一部分缺失时,在其它各部分的作用下,所缺失的部分能得以修复。如,历史上一段时期由于“灭佛”运动,使佛教的一些仪式不能正常进行,但佛教教义得以保存,随着宗教生存环境的改变,这些活动终于得以恢复。文化的稳定性和再生性,又保证了它得以实现自我修护。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部层级
我们在狭义的概念上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历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外延限定在地理上的中国,时间限定在近现代以前。当然,我们实际上所指的中国传统文化,往往超出了以上范围,而是指凡是具有以上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所限定文化的本质特点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对的是产生于中国以外的外国文化、在近现代传播到中国的西方文化和现代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结构非常庞杂,经过数千年的积累,不但种类繁多,不胜枚举,而且相互之间的影响与关系头绪繁杂。但若出于理解需要,不妨从中抽出一些连贯性的元素加以分析。这样,我们就可以简约化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为由儒家文化、道教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释家文化、中国民间文化等内容有机组成,其中尤以儒家文化占据主导政治地位,并且带有明显的专制主义等级观念。这些文化元素相互作用,有机统一,使中国传统文化呈现特定的面貌。
从层级结构上看中国传统文化,大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核心思想与理论。主要体现在各家思想的重要典籍之中,体现为儒家的“仁”“义”“礼”“信”“忠”,法家的“权”与“势”等,道家的“道”“名”“道法自然”,释家的修身、积德、人生转世等思想,以及由这些核心思想发展出的社会治理的基本观念、制度等。比如,儒家强调的“施仁政”,法家强调的严酷吏治;道家强调的“无为而治”等等。
第二层是在核心思想与理论下产生的思想观念,及思想观念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形态,包括国民性格、社会习俗、法律与道德等等。它是第一层次核心思想与理论的派生物,又是它与社会生活结合的并长期积淀下的产物。如,妇女节烈,即是儒家“义”“忠”等核心思想在旧社会中国妇女身上的产物,它本质是要求妇女对“夫”的不计牺牲的“忠”,这种观念经过长期的沉淀,成了传统中国社会的法律、道德与习俗的一部分。又如中国国民的“看客”心态与文化劣根性,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在“人”身上形成的文化形态。
第三层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在中国传统文化核心思想与理论,及其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观念的作用下,人们依社会习俗、法律与道德而行动,就形成了社会文化现象。这是我们在生活中对文化可以直接感知的部分。比如旧中国妇女的裹足、民初政府提倡妇女节烈等。
综合看,中国传统文化层级结构呈现为“核心思想—思想观念—文化现象”形态。在这三个层次中,第一层次是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基础,对整个文化的特征起着决定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子百家的经典作品,特别是儒家经典中的《论语》、《孟子》、《朱子》等,主要内容即属于“第一层次”,对规定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起着关键作用。
德国现代哲学家马斯贝尔斯曾经用人类思想的“轴心时代”来指出这种早期的核心思想对整个文化的形态及其发展的决定作用,虽然他所指的是中国的孔子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部分或某阶段思想对整个文化起决定作用的情况依然存在,但却要复杂得多。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释、法等思想糅杂为一体的,其核心思想及其理论以孔孟为主,却又不仅仅限于此。儒、道、释、法、墨等思想几乎各有其经典,各有其代表人物,这些经典和代表人物,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面貌。
我国历来将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经”与“子”都是思想著作。“经”为儒家思想的经典作品,有《诗》《书》《易》《礼》《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等等。“子”是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诸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史”是各种体裁历史著作。“集”是收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
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与理论主要包括在“经”“史”、“子”三部分中。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层级结构“核心思想—观念—文化现象”实际表现为:“文化典籍—文化形态(国民性格、习俗、道德、法律)—文化现象”。中国文化典籍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处于决定性的核心位置。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历代统治者都要强调读典籍的原因;
——这就是为什么激烈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鲁迅强调少读、甚至不读中国书的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鲁迅要在晚年写出一部以中国文化典籍为主要批判对象的《故事新编》的原因。
鲁迅是从旧营垒中过来的人,他少年时熟读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量经典。他更能看清“里面”的情况,他知道这些经典是如何帮助统治者发挥统治作用的,是如何箝制人们的思想自由的。
于是,他反戈一击,“致强敌于死命”。
第三节 《故事新编》的解构所指
第三节 《故事新编》的解构所指
自觉与不自觉
现在,我们再次回到《故事新编》作品本身。
在鲁迅的所有作品中,《故事新编》无论从题材选择还是表现方法、整体风格,都显得很“另类”。但这只是问题的表面。如果当真将它读成是“游戏之作”,显然将是对鲁迅忧国忧民情怀、“一个都不宽恕”的性格和酣于战斗的人格特征的忽视。很多作家到了晚年,都变得十分从容,是非功过,不太关心,这大概是人之常情。可鲁迅去世时才五十六岁,“晚期风格”怕是还没来得有所表现。虽然鲁迅在序言中将作品中的“油滑”说成是自己改不掉的坏习惯,但将这样的风格看作是鲁迅“晚年”的不自觉选择,理由并不充足。
鲁迅自己在《序言》中说到创作《不周山》本意是“想从古代和现代都采取题材,来做短篇小说。”他1935年1月4日致萧军、萧红的通信中也说到,“近几时我想看看古书,再来做点什么书,把那些坏种的祖坟刨一下。”可见,鲁迅在创作《故事新编》时选材“神话、传说与史实”是非常自觉的行为。他看清了这些“神话、传说与史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典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题材的选择是解构对象的选择,这种选择,正是鲁迅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直接需要。
局部:解构典籍
唐彛担豆适滦卤唷纺耸恰耙桓龈锩骷叶杂诖彻勰畹奈按蟮某芭!
《故事新编》八篇,每篇都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的某些思想或观念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