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仙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法相仙途-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富昌有点搞不明白了,可看这情况也不好问,只得道:“自然没有问题,师弟稍后。”
  话毕,他扭头冲门外呼喊了一声。一直侍候在门外的那名女弟子应声走了进来。
  甫一入内,见得满地狼籍的情况,脸上顿时现出了惊容,虽然在外面多少听闻得响动,却不想已经弄成了这副样子,无论怎么看,都看不出原本的景象。
  虽然她掩饰得很好,一发觉不对立刻低头不语,不过又怎么瞒得过眼前的两位。
  富昌见状眉头一皱,此时却不是教毛手下的时候,只是沉声道:判、芬你带张师弟到我闭关的静室去。”
  “是,师叔。”
  小芬似乎察觉到了富昌的不满。头也不敢抬地道,随即侧着身子伸出一引,当先走到了前面。
  张凡向着富昌告了个罪,便跟着小芬离开了房间。
  “唉,这事闹的。”
  富昌待其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方才转身,回到屋中,却见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不由叹声道。
  话音网用发出,仿佛这点响动被无止境地放大了,地板之上忽然传出“嗤啦”的声音,好像有什么东西被腐蚀或是深陷了一般。
  富昌低头一看,当即愕然。
  地面上,一个个脚印清晰分明,深陷地下足有三寸,延伸而出直至门口处。
  跟在小芬的身后,张凡很快来到了富昌口中的静室之外,手按在石门之上,他的动作忽然一顿,扭头问道:“灵儿如何了?”
  “灵儿?”
  卜芬旋即醒悟,忙道:“灵儿小姐她很好,已经休息了。”
  “只是什么?”
  张凡眉头一皱,沉声问道。
  “只是她似乎很害怕一个人呆着。”
  见其皱眉小芬心中一紧,连忙说道。
  张凡怔了一下,灵儿是一个盲人,又怎么会”很快明白了过来,一日之间。整个世界都仿佛崩溃了一般。怎会没有影响?不过她没有明白地表现出来而已,孤身一人时,却还是显出了无助。
  “罢了,好好照顾她!下去吧!”
  强压着去看望她的冲动,张凡冷冷地吩咐一句,旋即推开石门,步入了静室之中。
  第178章 突破;目标——天柱山!
  鼎铜炉,氤氲紫气,满室添香。宁静、祥和,如液一般的黑暗。在静室之中缓缓流动,深沉而纯,粹。使人一时沉静下来,遁入无思无念的境界。
  静室的正中,孤零零的一个潜团。上坐一青年修士,貌似平静,如雕塑一般枯坐不动,仿若没有生命的迹象。
  少顷,大江东去,滚滚逝水。奔流不息,暴怒冲击不止的声音,响彻整个鼻室。
  这是血液奔涌,是怒火狂澜。静坐不动的身躯之中,汹涌澎湃,几不可抑制。
  片刻之前,悲愤之火仿佛要将他整个人燃烧成灰烬一般,一股股嗜杀的冲动涌上,若非强行按捺,早就化作一道流光,杀向了天柱山战场。
  “持如履薄冰心,行勇猛精进事。”
  这是十数年前,张凡立下的道心。行事的准则。
  因怒而妄动,非大谨慎心,无准备而擅行,乃无谋举动。
  大师兄卓豪,早已是筑基中期的修士,一身修为虽不能说惊天动地。但在筑基期中,也算是不弱的高手了。
  再加上一身中阶以上灵器,竟连全身而退的机会都没有,反倒陨落当场,从中可见敌人实力的一斑了。
  仇绝对要报,人必须得杀,但此时冲动前往,却是不智,因为他的实力,还没有到得应有的巅峰。
  正是想及此,张凡有强行按捺,向富昌索要了这间静室。
  当日,在红日道君的洞府之中,他所得颇丰,却一直没有足够的时间好好消化一番,如今他所学的正是大日真解,那些东西,如钥匙一般。当可开启内里的宝藏,使他的修为战力,达到现阶段的顶峰。
  到得那时,才是复仇之机!
  深吸了一口气,张凡压下了所有的杂念,端坐在蒲团之上,手掌在身前一抹,红光闪过,四样东西出现到了面前。
  步虚玉璧、神秘丹药、火红圆球、大日真解手抄本。
  先是神秘丹药,此物的来历先前在火山口处养伤静修之时,他便在大日真解中找到了答案。
  打手;丹入腹,如吞大日。
  这是专供修炼大日真解的修士所配置的丹药,一经服食,便可转化为最温和,最纯粹的大日真力,可大大加快修炼速度,提升大日真诀的层次。
  这般丹药,即便是在嘉古之时,灵萃多有的情况下,也不是那么容易炼制的,其中最麻烦的一关便是在炼制之后,还要以蕴丹之术,密封于丹炉之中百年,以去其暴烈火气,尽化温和之力。
  如此,方能不伤服食者的身体。达到最好的效果。
  当日。张凡能在丹房四角之处的丹炉之中,发现它们,就是因为。
  想来当年蕴丹之际,大变骤起。或是为了不浪费这些丹药,或是以为会很快回来,洞府之中的修士们并没有取走它们,因此才留存至今。
  这四枚吞日丹,毕竟时日太久了,内里药性流失大半,几乎不能服食了,否则服下它们便能让张凡的修为,一下子臻至筑基期的最顶峰,不惧任何结丹宗师以下的敌人。
  这般情况,本来是无法可想的,可是张凡却得到了九转乾坤鼎,若以九转丹诀重新一番,虽然不能达到一转应有的提升,但也可将它们的灵效恢复大半。
  可惜的是,先不说炼制吞日丹的灵草他手中没有,单单那九转丹诀前三转的小还境界,每次开炉都需三同时光,让他如何等得?
  只能留待日后了,暗叹一声。伸手抹动,四枚吞日丹消失不见。
  接着又拿起火红圆球,此物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同时在大日真解中寻找,多少明白了它的名称用途。
  此物名“三重天”寓意凭此可一步登天,直至天外之境,说起来。是一件比吞日丹还要难得的宝物。
  内蕴三重火焰,最外层为凡火之数峰,不下当日所见的火鸦女王周身火焰之炽热暴烈。
  第二重为太阳金焰与凡火结合而成的,一种类似大日真力的存在。
  最内里的一重,如豆大的火苗,却是最珍贵、最难得的部分。
  阳金焰!
  至纯至粹的太阳金焰,天上地下,最恐怖的几种火焰之一。乃是真正的奇珍异宝。
  这个所谓的“三重天”其实是上古大神通者,炼制出来帮助后辈子弟修行的宝物。在有前辈护持的情况之下,依次缓缓将三重火焰引入体内,同时运转大日真解,当可在火焰和大日真决方面,一举突破到不可思议的境界,真正一步登天!
  奈何现在却无这样一斤,大神通者在旁,若是强行施为,以太阳金焰的霸道,只会被燃烧得连灰烬都不剩。
  沉吟了一下,缓缓放下,这三重天可以利用一部分,却不得贪多。
  最后的两样,步虚玉小璧和大日真解的手抄本,才是他真正的凭依。
  恍若无形的大手“正在张凡郑重地注视下,不知何种兽皮所制成的大日真府…本悬浮打开,页页翻过,一个个字迹如清溪流泉,缓缓在他的眼前、心中流过。
  先始还能沉浸于法诀内容之中,待得后来,所有的精气神仿佛都被那一个个字迹吸引,浑然忘我,不能自拔。
  起笔,如太阳跃出水面,无尽的活力,破除一切迷障;中段,似烈日当空,酷热炎炎,锋芒毕露,霸道绝伦,不能妥视;收笔,若夕阳晚晴,大日西沉。悲壮雄浑,所有火热尽敛,留待下一日的爆发。
  字一句,皆凝固了书写者对大日的理解,对太阳的情感,有凛然不可侵犯之威,有普照大地,泽被苍生之仁。
  王与霸,事与仁,两两结合,才是大日真意。
  不知不觉中,左手步虚玉璧光彩浮起,右手“三重天”中第一重天火焰引出,身前大日真解翻动,字字句句,流入心中,镌刻烙印。
  步虚调起,讲道声声,静室之中的平静陡然被打破,恍若一瞬间便回到了上古,端坐其下,倾听大神通者,一生参修的精华。
  如手托双日一般,张凡的左右手上。同时光华大作,眼前大日真解翻动极速,仅残影片片,连字迹都不得现。
  这些情况,他都已经不知道了。整斤,人已然沉入了一种不可知的状态之中。
  心中悲哀愤怒为燃料,三重天火焰为助力,首次倾听讲道所得为阶梯。感悟字迹中的大日理解为扶手,这一切结合在一起,如浴火重生一般,瞬间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大日真诀,自发运转,一身灵力,奔腾不息,洗若永无止尽一般。借着这千载难逢的机缘,一举破开无数障碍,臻至了崭新的境界。
  顷刻之间,火红尽染,暴烈无比的光华扩散开来,碰撞在四面石壁之上,仿佛要将其轰成无数碎块一般。
  光华一经触碰,却又徒然转柔。好似绵绵春雨,润物细无声,偌大石壁之上,竟连一丝尘埃都不曾少却。
  至判与至柔的转化,毫无碍难,自然而然,观之不生违和之感,只觉理当如此,方才正常。
  沉浸在莫名的境界之中,一切恩怨情仇都被忘却,只余下一片平静。恍若冬日午后,暖洋洋的,舒适无比,不知时间流逝。
  静室之中,重回静谧,若非红光荡荡悠悠依旧,仿佛一切本来如此,从未有过变化。
  不知过了多久,张凡毫无征兆的睁开了眼睛,满室红光亦遮不住,乍现的精芒。
  “集基中期!”
  感受着体内澎湃的灵力,从未有过的强大,张凡一时间不知喜悲。
  这般类似顿悟的突破,是一切积累的蓦然爆发,是所有感悟的集中发力,可遇不可求,可一不可再。
  同时体内仿佛有一层朦朦胳胧的薄膜阻隔,若非如此,借着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当可更进一步,直达筑基中期的最巅峰,只差一步,便可迈入后期境界。
  这层隔膜,非是外力所为,而是心障,是借着心中无穷悲愤心火突破狂柑留下的瑕疵,若能将这股心火彻底的发泄出来,一身修为,必能彻彻底底地站在中期的最横峰处,或积累或顿悟,一举成为后期的大修士!
  这样的机缘,多少修士苦苦追寻一生而不可得,可张凡的脸上,却无一丝的喜色。
  “神宵宗司徒雅、百药门厉巩、血魔宗迟疡。”
  “你们等着,我很快就来!”
  “很快个冷冷的声音在静室之中回荡,没有喜怒,没有爱帐,只有无尽的冰寒彻骨。
  转身,石门轰然洞开,一个背影,消失在门口。
  人刚离去,静室之中忽然无由来地一阵颤动,仿佛压到骖驻的最后一根稻草,“轰”的一声,四壁碎了成备粉。
  四散的粉末之中,淡淡红芒隐现,如附个之疽,将之碎成了更微小的尘埃。
  富丽堂皇的房间之中,一个小女孩儿抱膝坐在床榻之上,双肩隐隐颤动,仿佛在抽泣一般。
  忽然,她猛地抬起了头,泪痕斑斑的小脸上,现出了惊喜之色。
  门外,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
  刚刚打扫完背,重新布置的会客室内,富昌悠然品着香茗,忽然一生轰鸣传来,肥肉一颤,茶水四溅,沾湿衣襟。
  侧耳倾听了一下,发觉是静室方向,随即摇头苦笑叹息:“唉,又是一间!”
  漫天呼啸之声,耀目火红流光,在坊市上空一闪即逝,飞向了遥远的三州交界之处。
  柱山!
  第179章 天柱云雨;大日横空
  套、雍、凉三州交界之处。有一巨峰名天柱。
  天柱山并非如寻常的山峰一般。有锥状的顶峰,而是恍若拦腰截断了似的,一个巨大的横断面便是其最高处。
  即便是如此,依然山如其名,好似一擎天柱般直插天际,略略望来。给人的感觉便是可惜,若此山完全,是否真可将这天捅一个窟窿?
  天柱山周围灵气充盈,乃是三州范围之内,少有的福地、灵地,明明没有完整的灵脉经过,却始终不逊色各大有名有姓的好地界,若非正好处在这尴尬的个置,必会是一大宗门洞天,也岂会落入烈火宗、碧云宗这样的小宗门手中。
  两宗当日临阵宣布投入秦州治下。如当头一棒一般打在了雍、凉二州修士头上,也间接地使得大战升级,最终使得天柱山一地,成为一个巨大的战场、坟墓,无数年轻英豪登上舞台、崭露头角,也有无数胸怀大志者折戟沉沙、埋骨此地。
  之所以两宗的行为有如此大的影响,乃是因为他们的山门正好在天柱山两侧,分属雍、凉,一经投靠,就等于将整今天柱山及其辐射范围拱手让于秦州三宗,让两宗修士如何不急?
  从中也可看出,这两个小宗门的山门所在,与寻常宗派的做法不同。如法相宗,其宗门所在,便是整个连云山脉的最高峰,原因非常简单。这样的地方,往往灵气最是充盈。而且俯瞰周边,更利用布置护止……
  烈火与碧云二宗,自然不可能不明白这点,他们也是无奈之下,不的不如此,这中间关系到一个名闻三州的独特景观。
  天柱山断面峰顶的正匕方,一个巨大的灵气漩涡悬浮,亘古不变地吐纳着无量天地灵气,剧烈的波动辐射开来,也引得周遭灵气狂躁暴烈,如难以驯服的烈马一般,不可驾驻。
  整个漩涡内蕴五色光华,其中又以红光为最,远远看去,恰如一斤,巨大的红云状漏斗,根植在天柱峰顶,漩涡的顶部如一柄遮天蔽日的巨伞,隐隐将这今天柱山涵盖。
  这般情况之下,两宗如何敢将山门立于其上?先不说灵气暴躁不利于吸纳,单单那恐怖的灵气漩涡,若是稍稍波动,无量天地伟力之下,两宗的修士岂非要死伤大半?这种傻事,如何做得?
  于是两宗也只好大违惯例地将山门置于两侧山腰之上了。
  好在这山腰之处也是不凡,经过灵气漩涡吞吐,好似物极必反一般。山腰处乃至山脚下的灵气温润和顺,最是利于吸纳修炼,两宗也因此在此处扎下了根基。
  这灵气漩涡,还有上狂躁而下和顺的天地灵气,不仅仅是一难得的景观,也似有无穷的奥妙在其中,可惜自三州大战伊始,这奇景就有些名不符实了起来。
  此匆,时值黄耸,玉地间一片晕红楠黄,天柱山战场周围一整日的激烈搏杀虽渐至尾声,但仍不时有声声爆鸣零散发出,搅乱周围灵气,引发狂暴潮汐。
  大批的修仙之人,从结丹宗师、筑基前辈,直到炼气期的晚辈,尽数在此地施展**拼斗数月,将这奇景毁灭得差不多了,如今的天柱山脚,灵气之狂暴躁动,隐隐不在山巅之下,便是至此休战,无百余年休养生息,也难复洞天福地景象。
  “救命啊!”
  声轰鸣,一声惨叫,伴着声声呼救之声,在这战斗渐渐平息下来的黄昏时光,忽然至山脚下传来。
  声音刚刚传出,五道身影便电射而出,仓皇奔逃。
  五人之中,有身着法相宗、幻魔道、御灵宗服饰的修士,也有衣着杂乱显然是一些小宗门或修仙家族子弟,无论何种身份,此时都如怒海中的小舟一般,随时可能倾覆。
  他们或不时紧张回首,脸上满是扭曲恐惧之色;或直视前方,希翼之色溢于言表;或目光闪烁,环顾左右,咬牙加力不敢让身边之人超过了去。
  这五人虽然恐惧至极,但也并非如无头苍蝇一般乱窜,观其奔逃的方向,正是秦州宗门的驻扎之地。若真能到得那里,自当能安然无恙。
  这点他们明白,身后的追踪之人又何尝不清楚呢?
  人影尚未现出,数十道法术便蜂拥而出,将五人之中落到最后的一人瞬间淹没。
  声惨叫到得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