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军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军魂-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今日朝会后,终得一些空闲,所以使人唤你!”
  “陛下忙于国事,哪会如臣般这么空闲,大唐有如此勤于朝事的皇帝,实乃天下百姓之福,!” 李业诩先拍一记马屁!原来如此,这皇帝说是很久没见指的是出征后这段时间,分明就是用词不当么!
  “哦,贤侄也会说恭维话了,!”李世民呵呵笑道,“看起来,在外时间长了,有长进了,哈哈…”
  “臣这是实话,让陛下笑话了,!”汗,就拍你一记马屁,也用不着如此说我吧?李业诩有些气恼。
  “好了。不说笑了,今日找你来是有一些事儿相商,!”李世民收起笑,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是,陛下,!”李业诩也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来。
  “贤侄,坐,!”李业民示意李业诩坐在下首。
  李业诩只得恭恭敬敬地坐了下来。跪坐的滋味真不好受,有把椅子多好,能靠着坐,省力。在家这些日子,李业诩常逗小李征玩,没个好的地方坐,还真比较烦人,为何这时还没椅子呢?如此简单的东西,就没有鼓捣出来,还要等自己来发明?
  “这几天你都在特卫军中,所留下的那二千人训练情况你也应该了解了。这近一年来,恪儿带领特卫训练的还不错,朕也去瞧过几次,那些兵也被他训练的挺有模样的。”李世民开始了话题。
  “臣看了士兵的操练,觉得蜀王所训练的士兵,各方面都是挺不错的。蜀王勤于训练事宜,这实乃陛下教导有方,!”李业诩恭敬说道。李恪这小子既然把兵练得一塌糊涂,那也是不能直说的,何况确实不错,给这父子伙俩戴高帽总是不错的。
  李世民瞥了眼李业诩,继续说道:“此次出征,你所领的三千特卫将士表现出异常强大的战力,朕每次看到从前方送来的军报上,都写着特卫在这些战役中,以快速的突袭和冲击给予吐谷浑人致命的一击,朕就异常高兴。这也说明,当初朕的决定是正确的,你所用的练兵之法也是异常不错的…”
  “现今,新募集的两千人也都充入特卫军中,加上原来的,也有六千余人了,人数也已不少,以后特卫的规模还是夸大。明年朕想让恪儿继续操持军务,你要和恪儿一道,要让整个特卫都变成精锐之师。而且待年后,朕还要你负责另外一些事儿!”
  “陛下,臣如今所负的事儿已经太多了,没能力再去做其他事儿,此次正想与陛下说,情报处的训练工作已经开展的挺不错的,臣出征的这一段时间。许立和傅德两人把各项工作都做得挺好的,臣以为,把特情处的工作交给他们负责即行…”
  “不可!”,李世民打断李业诩的话,摆手示意道,“他们可以负责具体的训练,但朕没有找到更好的人前,那里的事儿还是你先负责!”
  “是,陛下,!”没法,李业诩只得把后面想说的话吞回到肚子里。
  “如今出征的将士都已经回来了,虽然此战中特卫伤亡近三成,但经历过战事的各级主官和士兵还是挺多,这些人有过更长时间的训练,而且经历过实战,都是非常好的领兵之人选。因此,朕想与你商量,待过了年,你把一部分中下级军官选出来,朕想把他们充实到其他军卫中,以你所写就的练兵之法训练士卒,以提高其他各卫的战力,你觉得可行吗?”李世民以一副商量的口气问李业诩道。
  “陛下。当然可行,此乃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李业诩知道李世民和李靖都早已经在做此打算了,李业诩自己也有这个想法,把经过严格训练的中下级军官,充实到其他部队中,再让他们按着训练大纲,以异常严格的方法进行训练,相信这些军卫中的士兵素质能有很大的提高。而特卫中,再补充新的人员,在原有经过比较长时间训练的人员中提拔一些表现良好的士兵。充当下级军官,慢慢培养。如此反复,特卫就似一个军校一样,可以培养出大量优秀的中下级军官来。
  建设军校是个培养高素质中下级军官最有效的手段,只是现在条件还不成熟,讲授军事课的老师从哪来就是个大难题,更别说新招募的这么士兵里面文化程度的高低参差不齐,很多的人都不识字,如何上文化科?首要的条件还是让李世民大范围地开展初级教育,让识字的人成倍增加。
  “唔,朕与你祖父已经商量过此事了,他也很是赞同,如今你也认可,那年后,你就着手去办吧,先选个一些人,充到左右卫中任中下级军官,对左右卫现役士兵进行系统的训练,以观成效,再在其他诸卫中试行。你挑选好人,把名单报于朕过目,朕即可让兵部下文…”李世民犹豫了一下才说道,“最好能有数百人!”
  “陛下,数百人?!”李业诩心里骂了句粗口,要从特卫军中挑选出数百人的中下级军官来,要他去哪里找?特卫军中连队正都算上了,也差不多才这么多,若都拿了出去,特卫还如何运作?这么多人到左右卫中,有那么多的官职给他们吗?原来左右卫的那些将校们不是要跳起来骂娘了?“陛下,臣觉得左右卫中不宜一下子就置换如此多的中下级军官,不若慢慢来,先以少数人员试之…”
  “你说的也有理,若大量置换中下级军官,也会弄得人心惶惶,那你就尽量多选一些优秀之人吧,!”李世民沉思一会。也表示认可。
  “哦,臣明白,臣一定选拔一些特别优秀的中下级军官,以供陛下所用,!”李业诩恭敬地行一礼道。
  “若有战事,特卫还是会第一个被派上战场,!”李世民呵呵笑道,“这一战下来,证明特卫的战力确实不错,每次取胜,都是以极小的代价换取很大的胜利,朕希望在以后的战事中,都能如此,我大唐所有的军队,都能如此,那样定能让敌人闻风而逃的…”
  “陛下,臣明白,!”李业诩当然也希望大唐的军队都是无敌的,光拉出去就能把敌人吓死掉,那样的话还有那方敌人敢与大唐叫板呢?
  李世民瞄了几眼下首垂着眼听他讲的李业诩,继续说道:“今年江南及岭南的收成更是不错,水稻的种植面积比上一年增加了近一倍,大量种植占城稻。据户部的统计,大唐诸道粮食总产量比贞观六年多了近七成,赋税也增加了近三成,大部都是江南道和岭南道所作的贡献。虽然大半年的征战下来,国库也并没变得空虚,反而还充盈了一些。粮食更是多得有些出乎朕的意外,长安斗米不过二文钱,放眼天下,也没什么饥民了。年内河南、河北水患还是挺重,各道赈灾,光发放粮食就几百万石,可是长安附近的几大粮仓还是堆放不下了,一些只得露天堆放…”
  “现在,再没有人说什么岭南是蛮荒之地,反而很多人在说南方是个大粮仓!贤侄,你当初提加大开发南方的建议,惠泽了大唐千百万的百姓,让他们不再饿肚子,朕也是异常感激你,是你帮朕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若在往年,河南河北诸道犯水灾的话,那全年粮食肯定是歉收,粮价也会暴涨,百姓流离失所的定不在少数。今年如此遭灾,还进行了这么大的一场征战,粮食还是如此充足,让朕甚是欣慰!”
  “江南、岭南诸道,能耕种的土地还是很多,只是许多地方没有道路,通行不便,因此开发力度还有限,朕又不愿征用瑶役,怕百姓心生怨恨。如今倒好,有如此多的战俘,可以让他们去修筑道路,修建水利,此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改造的一种手段,贤侄,这也是你当初提议的!”
  “陛下,臣只是提了一点建议,更进一步的事都是陛下和诸位大臣计划和实施的,这些东西,陛下已经给予臣奖励了,实在不应归功于臣的名下…”李业诩谦恭地说道。
  李世民一番感慨,顺带把李业诩再夸奖一番,让李业诩很不自在,这皇帝还在打自己什么主意?
  第三卷 兵锋 第六十七章 接下来要征伐的目标
  李业诩等着李世民继续说话。
  只是这皇帝又把他上下看了一回。这才说道:“贤侄过谦了,朕只是想与你说,以后有什么好的东西想出来,还是尽管来找朕。朕很乐意听你的建议,只要对国家有利的,或者对百姓有利的,朕都会仔细考虑的!”
  “是,陛下,臣定知无不言!”既然如此说,那说明皇帝对自己所表现的还是挺满意的,自己的建议也是挺对其胃口。
  以后也得说说,开展初级教育,省得军中有大把不认识字的汉子,只是要找个合适的时候。
  “是吗?”李世民斜看了一眼身侧的李业诩,“听说你曾想到制作保护马蹄的东西,为何就没对朕言?”
  “这?!”李业诩有些傻眼,这不算大的事,也要先向你报告?“臣这是在回程的路上偶然间想到的,也不知道能否可行!”
  “药师前几日与朕说,是你想出来用铁质的硬板,钉在马蹄上。以避免马踩硬物时受伤,是这样吧!?”李世民嘿嘿地干笑了几声。
  “是的,臣在大军回程时候与祖父聊天偶然想到的,战马没有像人一样有靴子保护脚,在奔跑时容易受伤,在马儿脚上套双靴子也不现实,臣就想,若在马蹄底钉个硬的保护,踩到硬物时就不容易受伤。将这保护的东西打铸成与马蹄相似的形状,想法让其固定住,那作战时战马的折损就会大大地减少,!”李业诩说道,“臣还有几张粗略的图画起来,只是不知今日陛下传唤,没有带来。已经交与军器监的工匠们,让他们试打制出来看了。”
  “哦,确实是极佳主意,以往无论哪次作战时,战马的折损率都是很高的,这一直让朕很很头疼,你要争取早日打铸出适合战马使用的保护掌,下一场征战时即可以派上用场!”
  “是,陛下,一会回去我即去军器监督看,让他们早些弄出来,!”唉,这皇帝办事还真雷厉风行。都快过年了,想拖拉几天也不行。
  须臾,李世民再一次异常严肃地说道:“朕今日叫你来,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儿,就是有关于情报人员的。朕也了解了你所训练的那些情报人员的事,经过两年的训练,那批人差不多已经能执行任务了,朕想让你所训练出来的人,派往西突厥、吐蕃和高丽等地,执行他们的使命…”
  “陛下,臣也如此想,今日臣本还想与陛下提及这事儿,!”李业诩这才恍然明白过来,原来许立和傅德与自己所讨论的事儿,全都是李世民的授意。
  李世民不置可否,继续说道:“先西突厥可汗统叶护被他的伯父所杀,其伯父自立为莫贺咄可汗,国人不服,国内大乱,统护叶子咥力特勒被拥为肆叶可汗,肆叶可汗与莫贺咄起纷争。多次兵戎相见,也曾与薛延陀有过战事,原先役属的西域诸国和铁勒各部纷纷叛离。如今肆叶可汗与莫贺咄都已死,其族人推泥孰莫贺设为可汗,泥孰被推举为西突厥可汗后,即派遣使臣至长安表示内附。今年,朕使鸿胪少卿刘善因抵达西突厥,册封泥孰为奚利邲咄陆可汗…”
  李世民说了这么多复杂难记的名字,李业诩已经有些云里雾里,却听李世民还在继续说:“如今西突厥虽然国力大不如前,但其国内纷争渐息,国力渐强,但朕不想让其坐大…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的纷争再起,彼此内耗,以不让其有能力南侵,!”李世民淡淡地说道,“待过了年后,你挑选一组人员,派往西突厥,探听情报,再…可以用一切手段,挑起其部落内和部落间更大的纷争,削弱他们的力量,待时机成熟,再取其地…”
  李世民说话的语气很平淡,却让人听着心寒。
  “陛下深谋远虑,!”李业诩深是敬佩,李世民已经在打西突厥那大片领土的将其视为下一个打击目标。要将其纳入大唐版图之内。
  如今大唐周边,能对大唐边境进行袭扰的,西突厥就是很重要的一个,也常有侵犯大唐羁縻之地和属国的事儿发生。因其领地处于西北,大唐对其有些鞭长莫及的味道,所遣大军从长安出发的话,至少要行三四千里的路程,且在此地,大唐没有什么有效统治的领地,大军没有给养物资补充的地方。
  而这片地方,关系错综复杂,若能挑起其中诸多小国的部落的冲突,那是非常有效的打击手段。
  上兵伐谋,能兵不血刃取之,或者以极小的代价攻占,那再好不过了。
  李世民脸色严肃地说道:“我们对那一片土地所知情况有限,大多都是依据那些小国和部落所报而得知,但因隔着这么远的路程,消息传到长安,都已经是大半年后了,所以,这一切事儿,你必须得把他做好!”李世民说话的口气不容商量
  “臣明白。臣一定不辱使命,!”这是个异常最艰巨的任务,李世民能把这么多听着拗口的名字记得如此熟悉,想必已经对这些情况进行过非常仔细的了解了,西突厥之地志在必得,万万不能出差池。
  “还有一个吐蕃,!”李世民语气中透着寒气,“此次出征吐谷浑,李道宗和候君集部曾与吐蕃有过交手,吐蕃士兵战力比吐谷浑人强多了,正如你当日说的。这是个大患,不可等闲视之,吐蕃境内,也抓紧时间安置我们的情报人员,无论用何种办法,能消除其对我大唐边境的威胁,都可实行…”
  “是,陛下,!”李业诩放心不下的是,这些新训练出来的情报人员,能否很好地完成任务,而不被对方侦知,特别是吐蕃这个海拔高、地域大的地方。
  “还有高丽,!”李世民脸上有些愤怒的情绪,“前朝时,隋帝杨广出征高丽,死难的将士有数十万,高丽人用我士兵的头颅,筑成了十几里长的京观,这是奇耻大辱。朕当日派人去收拾这些将士的遗骸时就曾言,这样的血债,一定要用血来偿还!你要派遣最多最好的人员到其境内,探测一切情报,并且,要把那块地方弄的越乱越好…”
  “陛下,臣明白,!”李业诩听了猛地站直了身,“臣一定把最好的情报人员派往此地,把他搅得个天翻地覆!”
  在后世,李业诩对这个异常无耻的棒子民族都没有任何好感,如今见李世民也把高丽列入这些年要打击的目标,有些热血沸腾的感觉。
  李业诩知道,现在的高丽还占着后世东北的大部分领土,而且在原来的历史上,李世民曾亲征高丽,虽然给予高丽人沉重的打击,但却没有达到战略目标。这也是李世民一辈子征战中为数不多的没有取胜的战役之一,也是李世民的一块心病,这样的历史进程,应该将其改变。
  如今的那个半岛上,还有三个国家,高丽、百济和新罗,三国之间常互有征战,唯有新罗一直对唐政府臣服,这样三强相持的局面,当然可以好好地利用一下。
  将这一片国土纳入大唐的版图,那另一个让李业诩异常痛恨的,现在还称为倭国的无耻国家,也将会是大唐打击的目标,若从半岛最南端出发,那比从大唐东南沿海一带出发,距离近得多了。
  想到这些,李业诩直觉得热血直冲头顶。
  若有出征倭国的战事发生,不论如何,李业诩肯定要参加战斗,哪怕是只当一名普通士兵都可以,要把憋了两辈子的仇恨,用手中的大刀,往鬼子头上发泄出去。
  后世李业诩最想去战斗的地方,除了这个半岛还有倭国,如今都有机会将其踩平,那将会是件异常得意的事儿。
  还有一个后世牺牲的地方,阿三的国度,以后也要将其蹂躏一番。
  “朕交付的这些事儿,你不得延误,必须要办好,而且,不能失败,只能成功,你先退下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