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军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军魂-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连房玄龄也如此说,让反对的人一下子沉默起来,那看来皇帝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才做如此决定的。
  李世民确实是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才如此决定的,这样做有好些目的,并且事先只和房玄龄、侯君集讨论过,连李靖和当事人李业诩都不知道,就是怕事先告知,这祖孙俩跑到皇宫中一力请辞。
  李业诩和李靖还是继续坚持不能胜任此职,无奈李世民却坚决不允!
  一个犒赏的朝会到最后弄得有些失去了味道,李世民都有些恼怒了,李业诩和李靖这才无奈地谢恩领旨。
  主将的封赏结束,接着宣布一些中下级军官的封赏。
  李业嗣因在此战中作战勇猛,亲手击杀了吐蕃的大将尚结。在攻击弃宗弄赞的大营及后续的作战中,更是率先冲在前面,立下战功不小,因功越级被提为特卫中郎将,还有特战队中的陈雷也被提为特卫中郎将,赵启东、吴二毛为特卫郎将。
  韩威的部下苏青,因战绩颇佳,被提为松州副都督。
  另外按李业诩的提议,特卫军中薛仁贵和席君卖还有刘仁轨,因在此战中有不凡的表现,也被提为校尉。
  朝廷同时下发诏令,因出征吐蕃战事的巨大胜利,大赦天下,免除松州、叠州、洮州都督府治下各州县两年的赋锐,还有其他受到战事影响的陇佑、剑南和岭南一些州县也免除一年的赋税。
  长安放开宵禁半个月,让百姓尽情欢乐。
  ―――――――――――――
  朝会散了后,李世民留下李靖和李业诩。
  “药师,贤侄,朕知道如此决定一定是出乎你们的意外,!”李世民开门见山地说道,“贤侄所提的计划和所领之军在此次出征吐蕃的战役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朕希望借助此战巨大的胜利,再以朝廷诏令的形式将贤侄在此战中的表现诏告天下,并以贤侄来领此次兵事改制的总务…”
  听李世民一番说来,李业诩这才知道,李世民即将开始的这个兵制改革,还未形成方案,就在朝中遭遇很大的阻力,许多大臣们指责这是不顾国本的扩军,还有一些大臣们担心此事过于重大,稍有不慎,就会使军队出现异动。
  魏征自不用说,就差跳脚怒骂了,连李世民深为倚重的长孙无忌,刚刚由吏部尚书迁为尚书右仆射的高士廉,还有户部尚书唐俭,礼部尚书王珪也是如此。朝中支持者除了一些侯君集、李道宗外,还有一些其他将领,但有很多在朝的武将都是抱着观望的态度,还有不少则反对…
  毕竟关系到一个国家军队体制的事,过于重要,朝臣们有担心是正常的。但是更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军制的改革触及到了许多人的利益,府兵由主力兵源变成后备兵源,作用大降,一些与此有重大关联的世家大阀,都是抱着抵触的态度。
  李业诩是回京后才知道,前尚书右仆射温彦博因身体本就不好,近段时间忙于制定军制改革的计划,操劳过度,在两个月前去逝了。
  这样的消息当时就让李业诩震惊,异常的心痛,自去过温彦博的府弟后,对这位家境清贫,又把全部身心系于朝事上的当朝重臣,一位可亲的老者,有着非常好的印象,出征大半年回来,本还想上府再与温彦博探讨一下兵制改革人事儿,没想到也成隔世之人。
  李业诩还知道,这样一个当朝的尚书右仆射去逝,府中竟是没有可以摆灵堂供亲友及百官吊唁的地方,甚至府中连举办丧事的花费都很紧张,幸好李世民知道情况后,亲自出面解决了这事,并诏令待自己驾崩后陪葬昭陵。
  听了这样的事后让李业诩对温彦博更是尊敬。
  温彦博自被突厥俘虏后,就一直希望大唐能有一支无敌天下的军队,以报此恨,对军制改革是强烈支持的,也一直亲自在操持这事。
  如今朝中这么一位有力的支持者去逝,反对的力量更是强大了。
  而李世民正是想借助李靖在军中的威望,还有李业诩在此战中取得的名声,以获取军中大多将领的支持。
  有皇帝的授意,还有百官之首的房玄龄的支持,再有军中多数将领的赞成,那推行的可能性就大增了。
  “朕希望能早日开始施行新的军制,贤侄,朕寄希望于你身上,过了年,即开始操持这方面的事儿,以使得军制改革的事儿早些开始,!”李世民最后说道,“还有药师你…”
  李靖和李业诩对望了一眼,也无话可说,只得应诺,回府之后,祖孙两人得好好地商讨对策了!
  虽然听李世民这么一番说辞,但李业诩总觉得,皇帝还有其他的意思在里面!
  是否是自己立下战功过大,皇帝有如此的想法,让自己在与百官争斗的过程中,树立强敌,朝中有制肘的力量,想到这,李业诩浑身冒汗…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风也太大了些,自己这颗小树,还有李靖这颗老树,能否抗得住,李业诩不知道!
  第三卷 兵锋 第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真好
  领了赏后,心情并不太好的李业诩。跟着李靖回到原先的国公府,刚进了书房,就迫不急待地问李靖道:“祖父,您说,皇上到底是何意思?”
  这出征快一年发生的事儿还挺多,连李靖都由代国公被转封为卫国公了。
  这就和后世李业诩所记着的一样,李卫公名至所归了。
  “你说呢?”回来路上,一路都是沉思着的李靖,坐下后反问李业诩道。
  “祖父,孙儿觉得,皇上这样做,是有想早一步进行军制改革的打算,但肯定还有其他目的,!”一路上李业诩虽也想了不少,但终是想不出所以然来,心里所有的想法,还是出两仪殿前的那一点,“皇上是否故意要给孙儿树立诸多的对手,让众臣将矛头对着我?”
  “老夫也是如此想,皇上这样做,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你都将成为众矢之的,!”李靖长叹一声,又似戏谑道,“老夫近花甲之年才得以任兵部尚书之职,你小子倒好,这么一丁点年纪…”
  “祖父…”李业诩想到不到李靖还有心思调侃!
  “好了,不说笑了,如今朝中和军中适全任此职者多的去了,李道宗、李世勣、李大亮、段志玄,等等,资历是你永远也无法及的,军功也不在你之下,!”李靖脸上有忧色,“老夫想的,皇上如此做,有几种可能,一是以你这次立下的战功,还有老夫的名声,把你当枪使,去对付朝中那些反对的大臣,还有世家,强力推行军制改革的事,若能取得成果,那是最好的事,如改制不成功,则是你之过,可以趁机治你罪。或者打压你一阵;二是,皇上也看出了你做事的风格,认定的事会坚持到底,这样就会与朝中那些反对的势力长期处于冲突中,使你各方面受到制约,使得一些大臣们对你心生怨恨,降低你的影响力,朝中某方面的力量则可取个平衡,这是皇上最乐意看到的事;再者,是皇上想让你在这次军制改革中进一步得到磨练,各方面成熟起来,以待进一步的重用,若是这样,皇上定会再让你与太子亲近,这从目前看来可能是最好的结果了!”
  李靖在回程的路上已经与李业诩说过了,太子这段时间的表现很是不错,没有与李泰明着较量,到了年中,李世民也似终于醒悟,吩咐待李泰主持的《括地志》编撰完毕后,也得到封地上去。也就是说,李承乾重新得到了李世民的认可。
  “祖父分析的很有道理,孙儿想会不会这三种可能都掺杂在其中?”李业诩听了李靖的话,仔细地想了一下,再问道。
  “当然有可能,皇上驭人之道,连老夫也无法看清,如今事已至此,也只有把这些事儿做好再说,军制改革的事非常小可,必须慎之又慎,温彦博前期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你把他整理的那些资料都取过来,再做一些改进即可,只是无论如何,这事你都要把它做好,做成,并且做到不与朝中大臣产生大的矛盾,这是难度非常高的活,但必须要如此做到!”李靖忧心忡忡,他知道皇帝给自己祖孙俩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你要多与房相与侯尚书商议,他们比你更受皇上器重!”
  李靖有话没说出来,那就是李业诩太锋芒毕露了,小小年纪风头盖过了诸多征战多年的老将,像程咬金、秦琼等有微词了。特别在这次出征吐蕃的战役中,完全有代替侯君集指挥作战的样子,幸好侯君集并没表现的太介意。但说不介意那是不可能的,关键还是要与侯君集处理好关系。房玄龄倒好相处些。与李靖也是世交,对李业诩也是很欣赏,并因李世民干涉两家的婚姻心里总有一些疚意。
  “是,祖父,孙儿明白,到时也肯定要祖父多多指点,许多事儿孙儿是一无所知,!”李业诩道,“孙儿只是在特卫军中待了几年,其他诸军的事务都不清楚!”
  李业诩对兵部是如何运作的,各侍郎要做什么事儿,其他官员如何管理,更别说各地府兵的具体情况,知道的很少,幸好李靖也当了几年的兵部尚书,带兵的时间更长,这些事可以向李靖这个当祖父的多多请教。
  “翼儿,你要常在皇上面前诉苦,说你对兵部的事无法掌握,要皇上另任一人来当兵部尚书职,老夫觉得皇上会同意的,!”李靖皱皱眉说道,“你可以强烈地推举一人…”
  “李世勣!?”李业诩冲口说出了这位名将的大名。
  “是的。如今李道宗还领刑部尚书职,朝中其他诸将,战功与谋略出众者,当数李世勣了,!”李靖见李业诩明白过来,脸色已经稍稍的转好,“若有他来领尚书职,那诸事都好办了!”
  “孙儿明白!”李靖如此说,李业诩心内有了主意,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把烫手山芋扔到别人手上才好,李世勣这个在军中颇有威望的人物。还真是个最佳的人选。
  只是想不明白李世民为何不任命李世勣来领兵部尚书这个职。
  “定苏和你那舅兄,此次领了特卫将军职,以后军中之事你可以少操一些心了,翟儿也晋职为中郎将,可以让他发挥一下所长,在军中树立威信。还有,你要尽快把其他几个部门,特别是情报院的职辞了,你出去这半年多的时间,都是运作正常,你可以向皇上提议另任一人了!”李业诩身兼数职,且都是要害部门,这是李靖最担心的事儿。
  “是!”李业诩应道,他想着李世民既然叫他暂时负责兵部的事,那情报院的职应该会同意他辞去的。
  “你先回府吧,回京这么几天了,都没回去,妻儿都在挂念了,待明日再一道过来,我们老少一起乐乐,也算为你立下如此战功的庆贺!”李靖终于露出了笑容,示意李业诩回自己府上去。
  “那孙儿告退,!”李业诩作了礼,退出了李靖的书房。
  这次战事的经过,在回种的路上都已经和李靖交流过了,李靖也仔细地分析过,更多的是赞赏,到后来也没再说什么了,只是吩咐李业诩不要以一个模式作战,奇兵最忌就是没有变化。
  李业诩出了李靖的房,去和已经在前厅等候多时的父母,还有小妹李栎聊了会话儿。
  李业诩在回京后当天晚上就回府了,此时正赶回军营接受兵部派人的封赏。
  ――――――――――――
  李业诩从卫国公府出来后,与等候着的众亲卫一道往自己的府上快步而去,老远就看到自己府门口站着一大堆的人在等着,大小参差不齐,妻儿们都迎了出来。
  一向坚强的郑燕。看到李业诩带着一群人走过来,早已经泪流满面了,迎了上来,而一旁的小月,则是失声痛哭了,只是不见云儿这丫头。
  “爹爹…爹爹,你上哪儿去了,都这么久才回来,!”一群稚嫩的声音参差不齐地响起,李业诩的几个儿子争先恐后地往李业诩身上扑来,把想迎过去的郑燕都挡在了后面。
  小子太多,都抱不过来,李业诩只得蹲下身子,把扑过来的这些小子们都拥在怀里。
  “征儿,衡儿,微儿,衍儿,爹爹回来了,有没有想爹爹?”看着这么多的家人,特别是这几个可爱的小子们,李业诩心内也涌上满腔的柔情,逐个地亲了他们一下。
  “有,我们和娘一样,天天在想,在算着爹爹什么时候回家来,!”已经长得颇高的李征抢在几个弟弟面前,老气横秋地说道,并凑到李业诩耳边说道,“爹爹,我告诉你个小秘密,娘和二娘,三娘常偷偷地在哭,征儿可是都从来没哭过!”说完挺直胸脯,一副很自傲的神色。
  李业诩刮了一下李征的鼻子,又挨个摸过小子们的头,这才抬头看了眼在抹眼睛的郑燕,报以一个温柔的笑容,再站起身,对众小子们说,“我们都进府吧,你们带路,看看谁跑得快!”
  “好咧,我跑的最快,!”一群小子大喊着,转身就往府内跑去。
  李征跑的最快,最小的李衍落在了最后面,不甘心地大喊着哭了起来,跑在前面的李征停了下来,伸手来拉弟弟。
  看到此情景,刚刚还在抹眼泪的郑燕和小月也破涕为笑。
  “燕儿,小月,年叔…我回来了,!”李业诩看着边上热切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妻妾,还有下人们,千言万语,也只化作这么轻轻的一句话。
  “我们在家里提着心过了快一年,唉,这味儿真不好受,!”郑燕有些强颜欢笑,“好了,你终于回来了,一切都安心了!”说着赶到李业诩身边,替他解去身上的铠甲,“但愿以后不要再给你解这身征衣就好了!”
  李业诩听着心里也叹了口气,不再出征,可能吗?但愿平日里能有多些时间在家里就满意了。
  “少爷,快进府吧,酒席都摆好了,就等着您!”管家李年也是眼睛湿润,上前一步说道。
  “对,我们都进去,在这里惹人笑话!”李业诩率先往前走,众小子们已经在前厅门口停下来,大声地在喊,叫李业诩快些过去。
  踏进府里,李业诩还真一下子有些不太适应,半年多的高原征战,天天紧张的奔波和战事,回京后又是诸多事儿处理,如今终于回到自己的府中,不有繁琐的事儿,身心都变得很是轻松。
  李业诩看着身侧含情脉脉看着自己的郑燕,还有一直在抹眼泪的小月,那些蹦着跳着的小子们,觉得铁马金戈的生活中,若少了这样的温情,那取得再多的战功都是不完美的。
  回家的感觉真好…
  第三卷 兵锋 第一百四十六章 温柔乡,侈靡夜
  李业诩走了几步。又对身后那些欲各自散去的亲卫说,“李成、李万,还有你们几位,也一道过来,年叔,多备几桌酒席,我要和这些弟兄们一道喝几杯!”
  “少爷,都备着了,夫人说您回来一定会如此吩咐的!”李年抱拳作了一礼,恭恭敬敬地说道,“少爷,我先去吩咐一下,让他们准备开席!”说着即小跑着过去了。
  “唉,云儿呢?”待李年走远一些,李业诩纳闷地问郑燕道,这丫头怎么了,到现在也不出来迎接?
  “郎君,云儿在你走后就发现有了身孕,快生产了,在床上歇着,几个稳婆都请来了。想着这几天应该会生的,!”郑燕脸上已经有了笑意。
  “真的?”李业诩大喜,抬腿就要去看,亲亲小丫头,这次终于可以在你生产时候在身边了,省得没人安慰你而大哭。心里也不解,如此大事,为何刚才自己的父母都没对自己说,就因为云儿是妾吗?
  “你一会再去看吧,大伙都等着你入席呢,!”郑燕嗔道,心里微微的有些酸意。
  李业诩这也反应过来,发觉身后的亲卫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