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第2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种雷霆之击的举措,震慑到了南城县大大小小的山贼,就连一贯民风彪悍的山越也对孙权有所忌惮。

    原来,孙权到任之后,表面上看着是什么也没做,其实却暗中招募了八百名勇士,秘密加以训练。这才有了能够作战的军队。

    但是,孙权兵力较少,不能与山贼展开大规模的战斗,只能依靠突然袭击。孙权派人混入山贼的队伍当中,摸清了山贼首领的所在位置,于是里应外合,一夜之间便将南城县里势力最大的一股山贼给清扫完毕。

    接着,孙权以同样的手段,三日内杀贼五千人,威震南城。山贼都因为畏惧孙权,而离开南城县。其中部分山贼被孙权改编,整顿成军队,作为保境安民的一股力量。

    在对待山越的问题上,孙权的做法与其兄长孙策略有不同,他主张以抚为主,反对征伐山越,建议征募山越百姓入伍,成为正式的军人,为孙氏而战,汉民和山越要屏弃前嫌,保持友好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地区的稳定。

    这之后,孙策便接受了孙权的意见,正式与山越停战,并约定互不侵犯,待遇平等。

    正因为如此,江东孙氏才能从跟山越作战的泥潭当中走出来。

    之后,张彦对江东实行了经济制裁,一度给江东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孙权得知后,便上奏孙策,建议组成商队,前往荆州、交州进行贸易,扭转经济制裁给江东造成的损失,并主张越海东渡到辽东,与公孙氏进行秘密贸易,从辽东购进马匹。

    孙策将孙权的建议转交给周瑜,询问周瑜的意见,周瑜觉得孙权的意见与他所想的一致,并大肆夸赞孙权的智谋,孙策这才下令组建商队,对外进行贸易,渐渐扭转了张彦实行经济制裁给江东带来的损失。

    虽然孙权表现的极为活跃,但是孙策却从未嘉赏过孙权,也从未提拔过孙权,在南城县令的位置上,一坐便是三年。

    三年来,孙权也从一个懵懂、稚嫩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文韬武略的有为青年,将南城县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三年的时间里,孙权在南城县主持修建的水渠无数,纵横在整个县里,灌溉了全县的农田,使得县里的粮食产量节节高升。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如今才十九岁而已,坐在大厅里认认真真的批复着县中的公文。

    这时,一个身材魁梧,体格健壮的汉子从外面大踏步的走进了大厅里,一进入大厅,便立刻抱拳献上了一封书信,道:“大人,南昌急报!”

    孙权听后,立刻放下了手中的工作,急忙对站在他面前的朱桓说道:“拿来我看!”

    这人名叫朱桓,吴郡吴县人,字休穆,现为孙权身边的县尉,负责统领全县兵马,也是孙策安排给孙权保护他的一员能征惯战的将才。

    朱桓骁勇善战,常常身先士卒,斩将杀敌,是孙权身边的第一勇士,也是孙权的亲信。

    朱桓将书信递到孙权的身边,孙权接过书信,打开匆匆看了一番后,面无表情的脸上登时显得极为悲伤,双手冷汗直冒。

    “大人,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朱桓见状,急忙问道。

    孙权忙道:“快去备马,我要去南昌!”

    朱桓还是头一次见孙权如此紧张,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喏”了一声后,便立刻转身而出。

    孙权紧握着双拳,将那封书信紧紧的拽在手里,急匆匆的朝大厅外面走出,显得尤为慌张。

    到了马厩,朱桓已经将马匹备好,孙权三步并作两步走到马匹边上,纵身一跳,便跃上了马背,什么话也没有说,“驾”的一声大喝,便立刻策马而出。

    朱桓见孙权如此匆忙,以他对孙权的了解,知道一定是出了什么事情。信是从南昌来的,而此时孙策正在南昌练兵,难不成是孙策出了什么事情?

    朱桓不敢再多想,呸呸呸的好几下,并且甩手抽了一下自己的嘴巴子,暗骂自己这张臭嘴不该乱说。

    朱桓放心不下孙权,也从马厩里牵来了一匹战马,跃上战马,便策马而出,出了县衙大门时,告知部下,让县吏朱然统管县中诸事。

    安排完毕,朱桓马不停蹄的追逐孙权而去,连续赶了一个时辰,这才赶上孙权。

    孙权见朱桓跟来,没有说什么,一腔悲愤的他,眼中早已经浸满了泪水,与朱桓一前一后,不眠不休,快速前往南昌。

    南城县与南昌只隔着一个县,相距差不多二百里路程,孙权满心悲伤的与朱桓一起赶路,黄昏时分离开的南城县,到了第二天辰时才赶到南昌城。

    一到南昌城里,孙权便迫不及待的去见孙策,到了府衙门口,却被周瑜安排的人给拦了下来。孙权大打出手,打伤了几个看门的人,叫嚣着闯进了府衙。

    周瑜在孙策的房中,听到外面传来一片嘈杂的声音,便立刻出来看个究竟,见孙权到来,便屏退左右,让孙权跟他一起进入房间里,其余人则都全部留守在别院外面,没有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入。

    孙权一进入孙策的房间,便闻到了一股子浓郁的草药味,扑面而来,呛的人难受至极。

    他强忍住这种刺鼻的药味,快步走到了床边,见孙策仍在昏迷不醒,满脸呈现出青黑色,盖在大腿上的被子也被鲜血染透,他掀开被子一角偷偷看去,但见孙策的大腿上的肉已经腐烂,并且散发着一种剧烈的恶臭气。

    看到这里时,孙权再也忍俊不住了,滚烫的热泪夺眶而出,顺着脸颊不断的流淌了下来,吧嗒吧嗒的滴到地上。

    周瑜见孙权哭的泣不成声,急忙走了过来,对孙权说道:“仲谋……”

    “我兄长一直这样昏迷着吗?”孙权直接打断了周瑜的话,问道。

    周瑜点了点头。

    “刺客抓到了吗?是谁派来的?”孙权又问道。

    周瑜沉默不语,只是摇了摇头。

    孙权恨得咬牙切齿的说道:“让我知道是谁这样加害我大哥,我一定要让他不得好死,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喝了他的血,吃了他的肉……”

    周瑜见状,也是一阵伤身。他与孙策自从相识之后,便一直情同手足,孙策受到行刺,中毒变成了这样,他的心里也不好受。而且,他还要在悲伤中来主持大局,封锁消息,不能让外人知道孙策的情况,否则的话,只怕江东会引起恐慌。

    刺客没有被抓到,周瑜也不知道是谁要如此加害孙策,毕竟孙策打下江东时,杀了不少人,其中有一部分是无辜而死,只因为不肯听从孙策的驱使……

    孙策的手上沾满了鲜血,在铁腕治理的江东之下,隐藏着许许多多复仇的种子,这些不安的因素实在太多了。

    当然,也有可能刺客是从外面来的,如果是外来的刺客,那么一定跟张彦脱不了干系,孙策是张彦的眼中钉,肉中刺,既然无法正面除掉孙策,就派人来刺杀,这个手段实在太阴险了。

    当此之时,周瑜已经没有心情去想凶手是谁了,不管幕后的凶手是谁,孙策都将因此而丧命。可怜孙策正值英年,却不想遭遇如此不测……

    周瑜不再矫情了,开门见山的对孙权说道:“仲谋,主公已经剩下不了多少时间了,江东不可一日无主,你是主公的胞弟,也是主公生前最为器重的一个,我希望你能够化悲痛为力量,接替主公,撑起江东的一片天空!”(未完待续。。)

388接掌江东

    “我兄长还没有死,只是昏迷而已,你怎么能够说这种话?”孙权冲着周瑜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吼声。

    “仲谋!你清醒一点!主公一直到现在还没有清醒过来,而且身中剧毒,活不过今晚!江东是主公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基业,必须要有人来继承!在主公的诸位弟弟当中,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你不来继承你兄长未竟的大业,还让谁来继承?”周瑜一把抓住了孙权的衣襟,冲孙权大声的吼道。

    周瑜与孙策年纪一样大,孙权是孙策的弟弟,他也就把孙权当成了弟弟,孙策要是死了,他比谁都伤心。可是现在这个时候,不是他流眼泪的时候,如果他走错了一步,江东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到时候再想力挽狂澜,简直比登天还难。

    “你们……不要吵了……”就在这时,躺在病榻上的孙策突然睁开了眼睛,用极为虚弱的声音蠕动了几下嘴唇,有气无力的说道。

    周瑜、孙权听到了孙策的声音,同时向病榻上望了过去,他们一致看到孙策睁开了眼睛,但是双眸却是灰色的,一点精神都没有。

    两人都欣喜若狂,一起跪在了病榻边上,一起抓住了孙策的手,齐声叫道:“主公(兄长)……”

    “咳咳咳……”

    孙策忽然咳嗽了几声,蠕动了一下胳膊,想要坐起来,可惜四肢麻痹,却怎么也动弹不得。

    周瑜、孙权见状,急忙搀扶着孙策。让孙策坐了起来。

    孙策忍着腿上传来的巨痛。使出全身力气。将左手伸了出去,一把抓住了周瑜的手,有气无力的说道:“公瑾……”

    “主公,你身体虚弱,还是少说些话吧,快躺下休息吧!”周瑜道。

    孙策摇了摇头,说道:“我现在不说,只怕就没有机会说了。我自己的身体,我自个清楚,我已经被毒素攻心,只怕活不了多久了。江东是你、我二人联手打下来的,如果没有你,我绝对不会这么快就打下江东。占据江东的这些时间里,你我共同渡过了很多困难,眼看江东就要步入正轨,蒸蒸日上之时,不想我却受人行刺……”

    孙权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再次落泪,哭泣着说道:“兄长。你放心,仲谋这就去派人找天下最好的医生,来医治兄长,就算上刀山,下火海,仲谋也一定要将兄长治好……”

    孙策微微一笑,道:“二弟,不必了,兄长的大限将至,况且中毒已深,即便是神仙下凡,也未必能够救得了兄长。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态,兄长并不惧怕死亡,所以你也不要太过悲伤,只是,兄长死后,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江东。江东是兄长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兄长不愿意看到江东就此覆灭。正如公瑾说的那样,我死之后,由你来代替我执掌江东,替兄长撑起江东的这片天空……”

    孙权道:“可是兄长,我什么都不懂,而且没有兄长的武勇,恐怕难以服众……”

    孙策道:“二弟,论武勇,你确实不如我,论带兵打仗,上阵杀敌,你也不如我。但是,若论奇谋百出,智计过人,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且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却不如二弟。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公瑾会全权辅佐于你,我的旧部,都会听从公瑾的调遣,只要公瑾一声令下,那些将士无不愿意为你上阵杀敌,你只需坐镇指挥即可。除此之外,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母亲和弟弟妹妹们,父亲去世的较早,整个家一直由我来照顾,我去世之后,希望你能代我照顾家里人,让他们快快乐乐,安安稳稳的过完这一生!”

    孙权听到孙策如此诚恳的交待,哭的泣不成声,紧紧抱着孙策,不愿意松开。

    周瑜见状,也是撕心裂肺,自从孙策昏迷之后,他第一次流下了热泪。

    孙策见周瑜落泪,只是淡淡的笑了笑,对周瑜说道:“公瑾,你十分精通音律,我临死前,很想再听听你弹一曲,不知道你可否……”

    周瑜点了点头,急忙说道:“主公稍等,我这就去取琴来!”

    话音一落,周瑜转身便出了房间,孙策见周瑜走了,便对孙权小声说道:“仲谋,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有些不中听的话想跟你说……”

    “兄长你说,仲谋洗耳恭听!”孙权急忙说道。

    孙策道:“你出生时就异于常人,道士为你看相,说你是大富大贵之命,此时看来,那道士所言不虚。你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虽然武略稍微不及为兄,但总体能力却强过为兄,希望江东在你的手上能够日益富强。”

    “兄长,仲谋一定谨记兄长所说,一定要让江东日益富强的!”孙权道。

    孙策接着说道:“另外,为兄有句话想嘱咐你,希望一定要听从。”

    “兄长且说!”

    孙策道:“我与公瑾,一见如故,并结为异姓兄弟,情同手足,而且公瑾此人才华出众,谋略高深,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江东之所以能够有今天,公瑾的功劳最大。我死之后,公瑾必定会全心全意的辅助于你,你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尽管找公瑾商议,他会给出你想要的答案。另外,公瑾在军中威望极高,你接掌江东之后,将士们必然不会对你服气,但请你放心,只要有公瑾在,那些将士都会听从你的调遣的。即便是有朝一日,公瑾功高震主,他也会秉承为兄的意志继续辅佐你成就王霸之业,断然不会做出悖逆的事情来。为兄只希望你好好的善待公瑾,千万不要听信任何人的谗言,自断你的一条臂膀。如果你以后羽翼已丰,不想用公瑾了,也千万不要杀了他,请看在为兄传位给你的份上,放公瑾一条生路!”

    孙权愣了一下,孙策好端端的怎么会提及此事?难不成,兄长认为自己以后会杀了公瑾?

    “兄长,请你尽管放心,我断然不会做出自断臂膀的事情来!”孙权一本正经的道。

    “你发誓!”孙策用凌厉的眼神望着孙权,突然伸出手紧紧的抓住了孙权的手腕,冷冰冰的说道。

    孙权怔住了,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孙策用这种眼神望着自己,让他内心里不禁升起了一丝寒意。片刻之后,孙权举起了手,开始对天盟誓。

    誓言凿凿,孙策见孙权发完誓,这才安心,缓缓的松开了孙权的手腕,只是说了一声“我累了”,便躺在了床榻上,轻轻的闭上了双眼,一言不发。

    孙权以为孙策真的是累了,便跪在床榻边上,紧皱着眉头,一直在回味着孙策临终前交待给自己的遗言。

    可是,孙权却怎么也想不通,孙策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周瑜的才华,他是知道的,能够得到周瑜的辅佐,他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想要杀了周瑜呢?

    “主公,琴我拿来了,你想听什么曲子?”这时,周瑜从外面走了进来,径直来到床榻边上,对孙策说道。

    良久,孙策没有回声,周瑜见孙策双眼紧闭,面容安详,急忙伸手在孙策的鼻子下面探了一下。

    这一探不要紧,竟然没有探出孙策的呼吸,他心中一惊,急忙叫道:“主公!”

    再一摸孙策的身体,身上的温度已经渐渐散去了,略感冰凉。

    “伯符兄!”周瑜这才意识到,没了呼吸的孙策走了,就这样安详的走了。

    孙权这才发现兄长孙策已经死去多时,疾呼道:“兄长——”

    一代枭雄孙策,就此英年早逝,死于武德元年(公元201年),正月二十三……

    孙策死了,但是周瑜、孙权没有为其发丧,而是立刻召集江东群臣,齐聚南昌,在周瑜的拥护下,孙权继任了孙策的位置,成为了新的江东之主。

    但是,在孙策旧部的眼中,孙权根本比不上孙策,他们嘴上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内心里却认为江东之主的位置,应该是周瑜的,只有周瑜才能带领他们走向辉煌。

    可是,周瑜没有选择自己当江东之主,却转而去拥护孙策的弟弟孙权。

    孙权?

    这个名字真心没有听过,即便是有听过的,也是因为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