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于是乎,诸葛亮、徐晃、黄忠、魏延等人便出了大营,按照斥候提供的地点,一路找了过去,快要靠近敌军时,又派斥候先去打探一番,这才知道,叛军没有继续前进,而是停留在附近的一个小河边休息。
于是,诸葛亮等人便悄悄的溜到了小河边,从远处观察着这些叫大象的庞然大物。
此时此刻,叛军就停留在小河边休息,成群的大象站在水中嬉戏,用他们长长的鼻子从河里吸水,然后再用鼻子把水喷出来,而那些叛军则在岸上扎营。
眼看天色就要黑了,大象们在水中玩了一会儿后,这才被驱赶上岸,然后由专门的人来喂大象吃食物,都是一些香蕉、苹果等东西,却没有看见一点肉食。
大象觅食完毕,便被驱赶在一起,圈在了一个栅栏内休息,而外面则是一些负责看守象群的士兵。
远处,诸葛亮等人仔细的看着河对岸发生的一切,直到夜幕降临,诸葛亮这才让大家一起回营。
回来的路上,诸葛亮把自己所见到的东西又重新梳理了一遍,抵达军营后,脸上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自言自语的说道:“原来如此……”
“军师,什么原来如此?”徐晃距离诸葛亮最近,听到诸葛亮喃喃自语后,便觉得奇怪,于是乎便问了出来。
诸葛亮笑着对徐晃道:“我有办法对付这些庞然大物了!”
徐晃心中一惊,急忙问道:“真的假的?”
诸葛亮道:“走,我们去见大都督!”
一行人回到了军营,并且见到了张辽,此时天色已晚,张辽却在焦急的等待着诸葛亮等人的归来,见到诸葛亮等人回来后,这才松了一口气,生怕诸葛亮他们有个三长两短。
“军师,你可总算回来了!此行可有什么收获?”张辽问道。
诸葛亮笑道:“收获颇丰!我已经找到了对付那些庞然大物的办法了!”
张辽惊喜的道:“快说说看!”
诸葛亮道:“我与众位将军观察了这些庞然大物大半天了,直到敌人给它们喂食的时候我才发现其中的端倪,并且结合杨锋之前说过的话,我大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什么结论?”张辽问道。
诸葛亮道:“这些庞然大物身躯虽然高大,但是却都不是食肉的动物,吃的都是一些时令水果,再结合杨锋之前所说,这些叫大象的动物本来是比较温顺的话语来,就不难看出它们的习性。”
众人听后都一阵面面相觑,对诸葛亮的话都半信半疑。
“军师,这些大象虽然吃的都是一些时令水果,但也不能证明它们就不吃肉啊,这么凶猛的动物,如果不吃肉,那怎么在森林里立足?”甘宁反驳道。
诸葛亮道:“如果这些大象都是食肉动物的话,那么喂养他们的人就一定会喂给他们肉食,而非水果了。试问,一个食肉动物,每顿饭是不是必须要有肉?我们所常见的老虎、狼等动物,都是食肉动物,你们何时见过他们吃水果了?由此我可以断定,这些大象绝对不是食肉动物。”
“就算不是食肉动物,这些庞然大物在叛军的驱使下,也非常的厉害,我们一时之间也无法相抗衡啊。叛军距离这里已经不远了,说不定明天就会杀了过来,到时候我们拿什么抵挡?”甘宁道。
诸葛亮嘿嘿笑道:“破敌就在今夜,明天旭日升起之时,就是南中全境平定之时!”(未完待续。。)
833一统天下
静谧的夜晚,除了小河边潺潺的流水声,就只剩下营地里成片的鼾声了,已经累了一天的众人在此时此刻终于得到了休息,基本上是倒床便睡。
营地周围升起的篝火忽明忽暗,负责值夜的士兵也有些昏昏入睡了,这些天的节节胜利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大胆了,在距离汉军如此近的地方,居然只是简单的聚集在一起,支起点帐篷了事,外围竟然没有放置任何防御性的东西。
或许是艺高人胆大,又或许是他们认为汉人真的就此害怕了,但不管怎么样,这些人都有恃无恐,因为在他们的当中,有成群的大象,这些庞然大物对汉军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子时,清冷的月亮被大片的乌云给遮住了,大地陷入了一片黑暗当中,过了没有多久,无数黑影在这片黑暗的掩护下,悄悄的靠近了这片营地。
成群的大象都沉浸在一片酣睡当中,丝毫没有注意到危险的来临,成群的蟒蛇在地面上迅速的向前匍匐着,时不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与人相比,动物的感官要强过人类的数倍,即便是蟒蛇行动时留下如此细小的声音,还是被动物给发现了,一头大象突然被惊醒了,惶恐不安的发出了一声嚎叫,紧接着一头接着一头的大象被从睡梦中惊醒,都开始变得狂躁不安起来,他们一起发出哀嚎,妄图冲破外面的这层栅栏。
负责看守大象的士兵也紧接着被吵醒了,看到大象如此暴躁不安的景象,有些不明所以。正当他还在纳闷之时。一头蟒蛇突然张开了血盆大口便朝他扑了过来。一口便咬住了他的胳膊,让他发出了一声惨叫。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蟒蛇开始朝着人群攻击,看守大象的士兵顿时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惨叫声连连,而那些大象则更加的焦躁不安,拼命的用他们的鼻子摇晃着外围的栅栏。
“砰!”
一声巨响,大象们成功的突破了栅栏。惊恐之下,迈开步子便朝四面八方逃窜,一时间营地里陷入了一片慌乱当中,成群的大象像是无头苍蝇一般胡乱冲撞,营地里霎时间变得一片狼藉,有不少士兵反而被大象那粗壮的腿给踩死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乱作一团的大象扰乱了整个营地,所有人都被惊醒了,可当他们醒来的时候,却看见地面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蟒蛇。大大小小的蟒蛇多的数不胜数,这些士兵都吓得魂飞魄散。竟然跟着大象一起胡乱冲撞了起来。
就在这时,营地外围突然亮起了无数火把,持着火把的人都纷纷将手中的火把向营地里扔了过去,整片营地瞬间被大火吞没,烈焰烘烤着大地,营地里乱作一团,人在大象之间胡乱穿梭,无数箭矢也从四面八方射了过来,片刻之间,这片原本安详宁静的夜晚,竟然成为了一片炼狱……
平明时分,战斗已经结束,三千扶南国的勇士无一人生还,全部命丧于此,而他们所赖以为傲的大象,大部分都逃的无影无踪,余下的一小部分不是被蟒蛇咬死,就是被烈火烧死,又或是被箭矢射死,也都殒命于此。
就在此时,孟获带领着黑龙洞主、带来洞主以及千余叛军从西面杀了过来,正好目睹了这里的一切,不等孟获等人反应过来,伏兵突然从四面八方涌现了出来,竟然将孟获等人全部包围在里面了。
孟获等人如同惊弓之鸟一般,掉转马头便要撤退,可惜包围的太紧,他们左冲右突都无法突围,半个时辰后,愣是被汉军杀光杀净,就连黑龙洞主也被徐晃一刀斩杀,黄忠射死了带来洞主,孟获被甘宁生擒。
战场东面的一块高坡上,诸葛亮坐在一张凳子上清清楚楚的看着这里的战斗,当他看到孟获被抓,黑龙洞主、带来洞主战死,所有叛军无一人逃出,便立刻下令道:“把孟获给我带过来!”
不多时,甘宁押着孟获便来到了诸葛亮的面前,朝着孟获便怒斥道:“跪下!”
孟获虽然被俘,但是骨气还在,身体笔直的站在那里,没有一点要下跪的意思,眼神里居然还充满了轻蔑的味道。
“跪下!”甘宁朝着孟获的腿弯便踹了一脚,孟获的腿向前一屈,反倒被甘宁直接按倒在地上,但仍然想要挣扎,只是却无法挣脱掉,索性就跪在了地上。
诸葛亮见孟获还是一脸的不屑,便道:“孟获!这次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孟获冷哼了一声,朗声说道:“我既然又被你擒住,便无话可说,你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诸葛亮道:“孟获!如果我要杀你剐你的话,就不会放你那么多次了!如今你已经走投无路了,你还不投降,更待何时!”
“我孟获今生遇到你,也算我命中倒霉,我南中只有断头之人,焉有投降之人,你要杀要剐,随你的便,我孟获若是眨一眨眼睛,我就不叫孟获!”孟获道。
诸葛亮道:“你怎么如此执迷不悟,如果我要杀你,何必要等到现在?我一而再再而三的抓你、放你,就是想让你心悦诚服,知道我大汉天威何在,让汝等日后不敢在胡乱造次。你在南中颇有威望,也是一条汉子,如果你肯投降,我可以让你重新当上南中之王!”
“傀儡之下的南中之王,又有什么好当的?你还是杀了我吧,别再费口舌了!”
“你真的以为我不敢杀你?”诸葛亮见孟获冥顽不灵,便问道。
“孟获别无所求,但求一死!”
“好!我就成全你!来人啊,把他拉下去,砍了!”
话音一落。甘宁当即便抽出了腰中佩剑。唰的一声便架在了孟获的脖子上。但见孟获不躲不闪,脸上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惧意,果然是一条好汉。
“刀下留人——”
就在这时,一个高亢的声音突然传了过来,祝融夫人骑着一匹快马,从远处狂奔过来,一边跑着一边大声喊着:“刀下留人——”
不多时,祝融夫人便来到了高坡下面。翻身跳下马背,径直朝高坡上走去,一到了高坡上面,便跪在了诸葛亮的面前,祈求道:“诸葛军师,请饶我夫君一命!”
“夫人!你起来,你快起来啊!”孟获叫道。
祝融夫人道:“夫君,如今大势已去,诸葛军师三番四次的饶你不死,已经是十分幸甚。我们打不过汉军的,还是认输算了!”
“夫人。怎么连你也……唉!”孟获垂头丧气的道。
祝融夫人道:“夫君,你仔细的想一想,你再冷静的看看现在的形势,我们已经无路可退了,连你借来的扶南国的兵马都被诸葛亮给打败了,我们更不是对手,这天下原本就是大汉的,我们根本无法撼动!而且,扶南国的国王已经派人来了,说要向汉军请罪,夫君,你还是认命吧!你要是死了,我和女儿又该怎么活啊!”
“夫人……”
诸葛亮见孟获有了一些动容,便朝甘宁摆摆手,甘宁识趣的退下,诸葛亮这才说道:“孟获,你还不投降吗?”
“我……”
祝融夫人道:“夫君,投降吧,我们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了!”
孟获见自己的妻子苦苦的哀求,又想到自己的女儿,最后终于松了一口气,说道:“罢罢罢,投降就投降吧,为了夫人!”
“诸葛军师,孟获愿意投降,任凭军师处置!”孟获诚恳的说道。
“哈哈哈……如此一来,南中可定矣!”诸葛亮笑道。
大汉武德六年三月初九,南中最后一个隐患孟获终于对大汉心悦诚服,并且选择了投降,历时八个月的南中叛乱,终于被平定了。
由于孟获在南中的威望颇高,投降汉军之后,诸葛亮仍然坚持让孟获来做首领,将南中地区全部组建成郡县,是为云南郡,由吴懿担任云南郡的太守,率军两万驻守此地,孟获担任云南县县令,其余诸如杨锋等部落首领,均按照各自部落的所在地划分为县、乡和镇,其长官都由当地部落首领担任,但全部沿用大汉律法。
除此之外,扶南国自愿请命担任大汉的附属国,其余西南各国都纷纷请命朝贡大汉,至此南中之乱全部平定,天下就此一统!
四月十五,张辽、诸葛亮等人班师回朝,所有功臣皆有封赏,彭城境内一派热闹景象,而皇宫之内,户部尚书陈群正在太后寝宫里站立着,手中捧着一封奏书,等待皇帝刘冯以及公孙太后的回复。
太监将陈群的奏书递给了公孙太后,公孙太后接过陈群的奏书匆匆一看,便冷笑了一声,缓缓的说道:“这一天本宫早有预料,没想到会来的那么快……”
“此事上顺天意,下顺民心,还请太后恩准!”陈群道。
公孙太后道:“本宫就算不恩准,只怕也不行了。本宫只想知道,摄政王将如何处置我们母子?”
陈群道:“陛下身份尊贵,年纪尚幼,禅让之后,会被封为琅琊王,迁徙至琅琊县,到时自有人会照顾好陛下,就不劳太后娘娘费心了!”
“那本宫呢,摄政王又将如何处置?”公孙太后问道。
陈群道:“太后娘娘的身份也是尊贵至极,但陛下禅让之后,太后娘娘就不再是太后娘娘了,而且太后娘娘也非陛下生母,也就不需要跟随琅琊王一起去琅琊县了。不过太后娘娘尽管放心,摄政王一向宽厚,自然不会薄待了太后娘娘,太后娘娘还如此年轻,又是如此漂亮的美人,若是从此孤老一生,也对不起娘娘。所以,摄政王已经为娘娘选好了一门亲事,摄政王登基之后,便给娘娘赐婚,做鲜卑人的王后,也算是为我大汉再做出最后一份贡献!”
公孙太后一早就知道自己并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听到这样的一个结局后,便哈哈大笑了起来:“本宫真是太谢谢摄政王的赐婚了!”
陈群躬身道:“娘娘喜欢就好。明日早朝之后,就会进行迁都,还希望娘娘做好打算才是,微臣告退!”
等到陈群离开之后,公孙太后仰天长啸道:“大汉数百年的基业,从此便不复为刘氏所有了!只是可怜冯儿竟然成了亡国之君……”(未完待续。。)
834改朝换代
公元206年,大汉武德六年,五月初一。
刚刚从把都城迁到洛阳的皇帝刘冯,在洛阳的皇宫大殿上,在满朝文武的见证下,举行了禅让大典,将帝位禅让给了摄政王张彦。自刘秀建国,至今时今日,享国一百八十一年的大汉江山,终于完美的谢幕。
同日,作为新的皇帝,张彦在洛阳举行了登基大典,改国号“燕”,定年号为太平,以今年为太平元年,并且大赦天下。
在国家的政治体制上,新的朝廷继续沿用三省六部制,并且军政分离,废除内阁制度,不再设立丞相一职,将权力全部收回到自己的手中,一改他在当摄政王时所推行的限制皇权的一系列措施,最终还是回到了封建王朝的老政治体系上,将所有的权力都牢牢的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事实证明,限制皇权、三权分立等一些学说,根本适应不了这个时代,张彦还是只能走回老路,并且用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得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
新的朝廷虽然建立起来了,但是朝中的官员任命却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所有官员官职如旧,只是稍微改动了几个官员的任命,擢升了几个才华显著的年轻人而已。
登基大典之后,张彦正式颁布第一道圣旨,其要义为:废除奴隶制,坚决杜绝买卖人口,全国重新丈量土地,普查人口,各州、郡、县、乡镇均开设学堂。并且制定了一套拳术。鼓励全国百姓都要练武等。
除此之外。张彦收回了以前所有的爵位封赏,准备重新制定之后,他日再另行封赏。
开国大典举行过后,全国人民举国欢庆,所有各州、郡、县都要在一个月之内统一的更换旗帜,早在迁都前就已经准备完毕的东西,已经全部送到了各地,更换只是片刻的事情。
至此。从黄巾之乱开始,到大燕一统,历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