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阿瞒有些笨拙的握住了笔,她前世并没有练过毛笔字,这把年纪了才开始练,学起来估计有点难道,希望吴寒秋不要嫌她太笨才好,转眼又想,让他觉得自己笨一点也好,识字有天赋,样样都拔尖也不太好,反常即为妖,她可不想被人当成妖。
握着笔,笨拙的写着字,一笔一划都照着吴寒秋的字在写,但写出来的字却天襄之别,软软趴趴,别说什么风骨,看着成形都难。
看字如看人,她的硬笔书法还是很过关的,可这毛笔字嘛就…这么漂亮的姑娘,写出这么难看字,实在与形象不符,钱阿瞒无奈的朝吴寒秋看去。
吴寒秋看了她的字后,心里总算觉得舒服一点,果然么,人无完人,有强项也有弱项,这写字不就是她的硬伤么。
但看她脸色不好,也不敢露出太过得意的表情,只是嘴角稍微露出了一点隐忍的笑意。
第67章
按照和约规定,钱阿瞒不能再去摆摊了,由鸿运楼全权代卖,她在菜市口摆摊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四个月的时间,臭豆腐也只是在贫民之间流传,影响并不太深,那些稍稍有钱一点的人家,都是不屑在这地儿买食物吃,所以有钱人家,还并不知道有这样一种美味的存在。
鸿运楼做的都是有钱人家的生意,臭豆腐物美价兼,但经过鸿运楼的包装之后,档次就上去了,价格翻了几翻,已经不是贫平能够品尝的美食了。
钱阿瞒知道时,很是惊叹了一番,果然奸商是无处不在,很是佩服鸿运楼东家的赚钱手段。
她现在不用去摆摊,时间就空出来了,能赚钱,又有闲,这日子过得,只是不知道能赚多少钱?有了这一项进项,生活有了保障,日子也可以过得随意些。
她和吴掌柜说好,每月一结,以后若没什么事,一月去一次镇上就行了,她这几个月,三天两头的往镇上跑,老实说,还真跑乏了。
日子闲下来,她就跟着吴寒秋读书认字,吴寒秋也只是偶尔教她一下,大多数时间,他还是在认真读书,钱阿瞒也不打扰他,静静的在书房一角,认一会字,然后就练习写字,她的字依然写得跟三岁孩童差不多,练了几天也没起色,吴寒秋跟她说什么,勤能补拙,她当时听了心里就有点不服气,拙?她拙了吗?她哪儿拙了?自己的脑瓜子不知道有多灵光。
吴寒秋读书之余,偶尔抬头,眼光瞄向钱阿瞒,见她正苦恼的跟那只毛笔较着劲,一时用食指和挴指将笔拑着,一时又用整个掌心握着,握笔的姿势怎么都不正确,似乎很不习惯这样握笔写字,随后又失笑,千百年来,大家都是这样写字,估计她是刚刚初学,还不习惯。
看着她眉头紧皱的小脸,略带纠结之色,不由心情大好,钱阿瞒在他面前,表现一向出众,办什么事都很有魄力,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自信心,让人无法忽视,似乎什么事都难不住她,让他时常觉得,自己身为一家之主的尊严受到威胁,只是没想到,她还有这样的一面。
他不由想,也许这才是她最真实的一面吧,想起她的经历来,突然觉得她身为女子,人生过于坎坷了些,可能是这样的经历,才掩拭了她的真实,让她不得不让自己坚强起来,瞬间,他有些心疼起眼前这个女人来,娇小的个子,却坚强的独自撑起了一个家,让他没有后顾之忧,一心求学,这样的女人,值得他的爱戴,当得起别人对她的尊敬。
遂抛开杂思,又埋头于书海之中。
两人共用一间书房,一人占一角,互不打扰,一人埋首苦读,脸上神色坚毅,一人握笔练字,神色纠结又无奈,两人都不言语,只偶尔抬头时,打量对方一眼,遂又低下头,各做各的事,一时室内显得静溢而温馨。
第68章
跟着吴寒秋认了一个多月的字,该学的就学得差不多了,吴寒秋给她一本书,她当着他的面,磕磕绊绊的读完,吴寒秋叹为观止,直夸她天资聪颖,钱阿瞒略作羞涩的接受了他的夸赞。
只是字总写不好,可能是前世的钢笔字基础,所以拿起毛笔写字,总觉得不得劲儿,吴寒秋始终很有耐心的教她,只是钱阿瞒装模作样了一个多月,却有些不耐烦,加上天气炎热,写字更是写得心浮气躁,找了个借口,就溜了出来。
篮子里装了些发糕,提着去阿花嫂子家,对吴寒秋就是找的这个借口,却也不好空着手去,就将中午做的发糕装上一些带去,小孩子都爱吃甜食,这发糕酸酸甜甜的,虎子应该爱吃。
这是她自个儿磨了米浆做的,发酵了一下,所有才会有些酸味,她就最爱这发酵后的酸味,天气炎热,一天吃饭也没什么味口,所以就做了些糕点,吴寒秋也爱吃,村里也没见别人家做,估计这发糕也是种新鲜吃食。
“阿瞒来了,快屋里坐吧,外面太阳怪晒人的。”阿花嫂子开门见是她,热情的招呼她进屋,又有些疑惑的问道:“怎么这个时候过来,这日头正毒着啦。”
钱阿瞒有些不自在的笑笑:“就是好久没见嫂子了,所以就过来看看你。”她这一个多月都在家里认字,连出门的时间都少,这才想起,阿嫂子这儿,确实是好久没来了,突然觉得自己很不应该,略带歉意的对阿花嫂子笑了笑。
“这算什么事,都在一个村里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还值得你特意跑一趟过来?”见她一头的汗,递过一把扇子给她扇风,自己做在一边陪她说话。
她将手中的篮子递了过去,说道:“这是我自己做的发糕,带来给你们尝尝。”
虎子在里间,早就听到外面的动静,这会儿一听钱阿瞒说有吃的,连忙就跑了出来,钱阿瞒时常带过来的吃食都很美味,他按奈不住,叫嚷着:“婶子带什么好吃的来了,快给我尝尝。”
“哎呀,你这孩子,可真是不懂事,你婶子在这里啦,也不怕人笑话。”阿花嫂子拉着虎子训道。
钱阿瞒见虎子猴急样,也觉得有趣,笑道:“嫂子,我也不是外人,虎子这样,说明拿我当自己人看,你也别跟我见外了。”说着,从篮子里拿了一块发糕就放到虎子的手里,对他说道:“虎子,这是婶子做的,你尝尝可好吃?”
虎子拿在手里,就闻到一股甜丝丝的味道,迫不急待的咬了一口,边吃边点头,一个劲的称赞:“嗯…好吃,真好吃!”
嘴里塞得鼓鼓的,话也说得含糊不清。
阿花嫂子看到儿子的一副馋像,对钱阿瞒露出个无奈的笑:“你说这孩子,从来没有亏过他的吃食,他还这个样子……”
钱阿瞒不在意的说道:“孩子还小,吃什么都香,见什么都馋,嫂子你也别在意,大了就好了。”
虎子见在说他,对着二人扬起了笑脸,拿了一块发糕递到阿花嫂子的面前,鼓着塞邦子说道:“真好吃,娘,你也尝一块。”
这儿子,真是…阿花嫂子无奈的接过糕点,对他点点头道:“好了,你吃吧!”
虎子见她接了,脸上笑得更灿烂,也不再理会她们,自己拿了发糕回里间去吃。
真是孩子气,阿花嫂子捏着糕点轻 了口,又咬了一口,几口吃完,对着钱阿瞒连声夸赞:“以前没看出来,你还有这手艺,之前那臭豆腐,虎子总叫嚷着好吃,我却不习惯那味儿,这发糕却是很我的口味,这酸酸甜甜的味道,还真不错。”
“嫂子你喜欢吃,我下次再多拿些过来。”有人捧场自己的手艺,钱阿瞒也很高兴。
第69章
阿花嫂子吃完手中的发糕,打了清水将手洗净,又给钱阿瞒倒了杯茶水,这才坐下来说话。
“你这么久没出门,都闷在家里做什么?得闲了就来嫂子这里坐坐,咱们说说话。”阿花嫂子仔细打量了一下,见她气色不错,这才开口道。
“嘻嘻,也没什么,在家里学认识啦。”钱阿瞒笑嘻嘻的说道:“我现在能认不少字了,只是写得不好……”有些心虚的说道,其实那字写得,真不能见人。
阿花嫂子还是第一次听说,颇有些吃惊的说道:“没想到你还有这心,连字都能认了!”想着吴寒秋是读书人,猜测她可能是怕自己配不上吴寒秋,所以才学认字的吧!遂又笑着说:“难怪你久不出门,原来是在家里学认字,认字也就罢了,怎么也不去镇上摆摊了?难得有个赚钱的营生,也不能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哦,你说这个呀,我以后都不用去摆摊了。”想起这事阿花嫂子还不知道,遂又跟她把这事说了一番。
“原来是这样啊!这可真是你的运气,以后家里有了固定的进项,也就什么也不愁了。”阿花嫂子也为她开心,遂又说道:“你都不知道,你这一个月都少出门,村里那些长舌妇都在背后说你哩,说什么的都有。”语气有些愤愤不平。
这事钱阿瞒还没听说过,连声问道:“说我什么呀,我跟别的人都没什么来往,还能有什么事,能让别人说的?”钱阿瞒十分不解,要说她的为人,已经十分低调了,真不知哪儿还能引人注意的。
其实她会这样想,是以现代的女人为标准,宅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谁会来管你死活呀,可是这古代就不一样了,她本人姿色不错,而且女人做生意真是凤毛菱角,在她并未察觉之下,已经是村里的风云人物了。
阿花嫂子见她混不知事的模样,没好气的说道:“你呀你,真是啥事都不上心,就你现在这些作为,那些妇人,哪个不一天将你念叨个二两遍,你居然还浑然不知?”
还有这事?钱阿瞒愕然的说道:“都说我什么呀?”
“可说的多了,就说你那豆腐不卖了,人家有的就说,你那豆腐根本就没人买,还说你这几月根本是亏本再卖什么的,更有那恶毒的说,你那豆腐吃死了人,反正说什么都有,我倒也没当回事,要真信了她们,我早就来问你了。”
“这些人,想象力还真丰富啊!”钱阿瞒听得叹为观止,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现在是农闲时间,大家都没什么事,闲得磕牙,都拿她来做谈资了。
“可不是,没事就闲磕牙,我也懒得理会她们,不过有一点,我听着倒上了心。”阿花嫂子转头认真的看着她。
突然严肃的表情,还真少见,钱阿瞒心里咯噔了一下,问道:“什么事?嫂子有什么就直说。”
“也不是什么大事,你成亲也有好几个月了,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身子若有什么不舒服的,得尽早找来大夫来看,你上面也没个长辈,这些事,都得自已上心才行……”
“啊?”钱阿瞒听明了她的未尽之语,怎么突然就扯到了这个话题,心里有些窘迫,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她都还是一个黄花闺女,这种事,让她说什么好。
阿花嫂子觉得她年纪轻,不懂事,苦口婆心的说道:“你真不能不当回事,对女人来说,子嗣是大事,有了孩子,才能在夫家站住脚跟,你倒是听明白了没有?”见她浑不在意的模样,阿花嫂子有些恨铁不成的钢的说道。
对这个时代越了解,她当然越来越明白,这个时代的生存规则,对于孩子的事,她也想过的,只是她现在还年轻,才十七岁,孕育孩子真的还太早,而且吴寒秋有守孝一说,就算没有,她也会想办法 ,最少也要等到十八岁以后才生孩子,这样对母体,对孩子可能会更健康。
对于阿花嫂子的关心,她是真心感激。
“嫂子,你别担心,这事我心中有数,子嗣之事,事关重大,不会不上心的。”
“你放在心上就好,你也别怪嫂子多嘴,我也是怕你年轻不懂事,若有什么闪失,你这一辈子可依靠谁去?咱们女人,日子本就艰难,孩子才是咱们的依靠,你可明白。”
男人靠不住,她当然明白,这事上的男人,能有几个是情深不移的,除了家贫度日的,稍微有点钱的,都会在外面找女人,没有半点羞愧不说,还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事,阿花嫂子怎么会看得这样明白,她有些惊讶的看着她。
阿花嫂子神情淡然,并没有愤愤不平之色,难道是自已想多了,遂一想又明白了,阿花嫂子是死了男人,也就不会把男人当成依靠,她有生之年,能依靠的自然是儿子了,难怪有此一说,果然是她想多了。
第70章
钱阿瞒去鸿运楼结了一次账,臭豆腐卖得不错,一个月的时间,就有了些名气,收入颇丰,所以当她拿着十两银子的时候,心里是乐开了花。
十两银子不少了,买米都能买上成千斤,够吃好些日子呢!而且每月都会有进账,就算有时候会有起落,但差距也不会太大,她心里十分开心,以后有了钱在手,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用再拙襟见肘。
鸿运楼这般爽快的给了钱,让她凭添了几分信心,这个时代多的是仗势欺人之辈,虽说有立下字据,但人家若是昧着良心不认账,再贿赂一下官府,自已一介平民,告状无门,有冤都没处伸,这些日子,她心里不是没有忐忑过的,但她愿意选择想信人性,不管生活在哪个朝代,坏人都会有,但好人会更多。最主要的,还是商人重利,也重信,为了这么几个小钱就坏了名声,那可是得不偿失,一般眼光远大的人,都不屑于做这种事,可怕就怕在,总有那么几个鼠目寸光的呀,好在没有让她遇上。
既然他们都是守信之人,那她也可以放心的跟他们合作下去,她的厨艺一向不错,手上还有许多做菜的方子,她当时没有拿出来,只是对他们的人品还不放心,现在既然可以确认人品没有问题,倒是可以谈谈,若是谈得拢,倒是可以又多些进项。
现在不缺钱花,慢慢商谈就好,今天得了钱,是应该好好的庆贺一下,吴寒秋一天读书也辛苦,不若买些好吃的回去,两人在家里乐呵乐呵。
最近天气热,吴寒秋饭量都减了些,至从每天开始走步后,他每顿饭都能吃两大碗,有时候还会再添些,这几日明显饭量减了,想着买些好吃的回去,给他补补也好,他那身子骨,比起以前弱不禁风的样子,好了许多,只是他从小病弱,底子都不好,现在虽然强了些,但还是要多调养。
在菜市场转了一圈后,手中就提了一大堆东西,几条大骨,准备回去炖汤,买了整扇的排骨,打算做个红烧排骨,一大条猪肉,足有五六斤的样子,虽然现在日子好过些了,但猪肉也只是一个星期吃二回,居家过日子,并不敢太过奢侈,有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她真是过怕了。
又去粮店买了五十斤白米,三十斤面粉,家里的粮食快吃完了,这次来镇上,就正好买了回去,现在家里的生活已经上了一个档次,以前都是吃糙米,糙米便宜,但却粗糙难咽,她真的是一点也不想再吃了,所以至从她开始赚钱之后,家里就一直吃白米了,虽然每斤要贵上几文钱,但以现在的收入,还是吃得起的。
面粉买回家,可以做面条吃,也可以煎饼或者做饺子吃,面食她也可以变着花样来做,都可以做为主食,白米和面粉换着吃,可以换个口味,也能均衡营养,她如是想着,不由感概,她现在的要求也真低,似乎能吃顿饱饭就已经很满足了。
买的东西太多,她也拿不了,照旧去雇了辆牛车,车主也是老熟人了,价钱都不用谈,人家还热情的帮她把东西搬上了车,钱阿瞒心里直感叹,没有被物欲熏陶过的人就是好,热情又实诚。
爬上牛车,一路摇摇晃晃的回了家。
第71章
钱阿瞒做了顿丰盛的晚餐,嫁到吴家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这么奢侈,葱爆姜炒油焖, 味儿随着微风四处飘散,相邻的人家闻着味道,都猛吸鼻子,嗅着香味散发出来的地方,不时的打量几眼。
本来么,乡下人家吃肉的时间都少,家里人又多,买那一么一点根本就不够吃的,也只是尝个味儿,就是偶尔杀只鸡,也是加了菜呀,萝卜进去炖一大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