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阿瞒-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眼前的情况,就发生在一瞬间,钱阿瞒来不及反应,只得恨恨的挥了挥手中的菜刀:“原来打的是这主意,算你小子跑得快,若有下次,定叫你有来无回。”
钱阿瞒在原地站了好一阵,见再没有动静,才静静的回了屋。
回到屋里,她才觉得一阵后怕,心里兴庆赵阿三跑了,要不然难道还真的砍他几刀?刚刚她也只是凭着心中的一股怒气支撑,回到屋里才发现,后背已经湿淋淋的,心里是越想越害怕,若是阿三真跟她动起手来,她完全没有把握可以赢,幸好那阿三胆子小,被她吓唬一下就跑了。
可是赶跑了阿三,还有阿四阿五,危机始终存在,她该怎么办才好?

第14章

第二日,阿瞒吃过早饭就去阿花嫂子家,现在她就只有做绣品这一门技艺,想要多赚钱,就只有多做针线,之前做好的都卖掉了,她还得拿些新的回来做,顺便再请教一下荷包的做法,技艺得不断的提升,才能赚更多的钱。
“阿瞒来了,外面冷,快进屋里来。”阿花嫂子很热情,拉着她的手,将她带进屋里。
屋里很暖和,烤了个火盆子,虎子正坐在一旁的桌子边描大字,阿花嫂子就这么一个儿子,家里也有些闲钱,就送了虎子去读书,估计是正在做先生布置的功课,见到阿瞒,虎子叫了声“婶子好。”就又埋头写字。
阿瞒见他那小模样,一板一眼的,装模作样的摆学堂先生的模样,看着很是有趣,笑着对阿花嫂子说道:“瞧虎子这模样,如今出息了呀!”
阿花嫂子了笑:“你别理他,别的东西没学到,就学着先生装正经。”拉着阿瞒说道:“走,咱们进里屋说话。”
两人刚坐下来,阿花嫂子就脸色一肃,一脸担心的问道:“今早上我听人说,昨晚上你家里闹了些响动出来,可是怎么回事?”
阿瞒一愣,昨晚不是没人出来么?怎么好像大家都知道了。阿花嫂子不是外人,见她问起,就忙将昨晚的事情跟她一说。
阿花嫂子顿时就气得脸色发青:“这个天杀的阿三,竟然敢做这种事,平时只见他言语有些出格,却不想他还敢做这样的事。”
她心里有些感同身受,她以前也遇到过这样的事,那时候她家男人刚去逝没多久,她心里伤心,为了儿子,急于想撑起这个家,所以没日没夜的做绣活,到了赶集的日子就拿去镇上卖,因此去镇上的日子就多了起来,无意中却被邻村的无赖看到,半夜的时候摸到家里来,差点没吓掉她半条命,好在几家叔伯都住得近,才没闹到事情无法收拾,但她也因此成为村里的话题,被议论了好长一段时间,想到这些心里就是气苦。
见阿瞒这般的不知轻重,又出言教训道:“出了这样的事情,你就应该悄没声响的把那阿三给惊走,人家都没出声,你却大声叫嚷起来,你的名声还要不要了?村里那些长舌妇的口水,都能把你给淹没了,看你以后怎么做人?又或者有那好事的人,定要你们的事情座实了,你是准备被浸猪笼还是怎么的?”
听完阿花嫂子的一番言论,阿瞒着实惊了一下,她确实没想到这么多,她只知道,这事情是阿三没理,闹出来,也只会让阿三难看,听阿花嫂子这么一说,她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女子是如此的没有地位啊!若是一个不好,她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心里顿时警惕起来。
见阿瞒脸色发白,知道她将话听进去了,就拍了拍阿瞒的手,说道:“你别太担心,你家住得偏,虽然听到了动静,却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我听外面传出来的话,也没有多难听,你就当没发生过这事,以后万事都要经心,至于阿三,我找大伯说说,定要寻个由头好好教训教训他。”

第15章

过了几天,阿瞒发现,事情确如阿花嫂子所说,并没有人知道当晚发生了何事,村里几个饶舌的妇人,闲淡中,居然说的是她家闹鬼,死不瞑目的何大娘,回来找她钱阿瞒算账来了,一时间流言满天飞,让村里的人都觉得,她家住的是鬼屋,天一黑,就会在屋内四处飘荡,说得活灵活现,惊悚的程度,连胆小些的男子都会变色,这就更没有人敢上她家门了。
不来往也好,她也没有那个时间来招呼别人,别人都是有男人养活,惟有她只能靠自己赚钱,有那些闲聊的功夫,不如多绣条手绢来卖。
这件事之后,钱阿瞒对村里的情况了解得更多了,深刻的体会到单身女子的不易,如果她得在这个地方生活一辈子,当然还是得找个可靠的男人。
朝廷对寡妇再嫁,并没有什么要求,不鼓励,也没有限制再嫁,一般疼 儿的人家,都会让女儿再嫁,但也有一些大家族,尊偱古老的传统,觉得一女不配二夫,死了丈夫,就得守贞,若是与人有苟且,那就会双双被沉塘,一般这种族规,衙门也是不管的,族长发话,死了也是白死。
钱阿瞒夫家姓何,在村里就此一家,如今也断了根,所以如果她要再嫁,那是一点障碍也没有,村里的人不会管她一个外姓人,只不过寡妇的身份,说出去并不好听,想要嫁个好人家,只怕没可能。
但凡家事好的人家,谁会放着黄花闺女不娶,愿意去娶个寡妇的?
钱阿瞒对自己现在只有这般身价,很是无奈,但是她想得开,嫁人嘛,并不是大富大贵的就是好人家,家产再多,轮上那些败家子败光家产,一样轮为穷人,甚至过得比一般人还不如,这还是要看人好不好,若是勤劳能干的人,再穷的日子都能过好。
但是也不是光勤劳能干就行,还得挑下性格好不好,若是那种动作粗鲁,满嘴粗话的人,她真是没有信心能和这样的人相处一辈子,想到这儿,她又有点绝望了。
村里的男人,她也见过几个,这个时代的人,大多数是不识字的,村里能写会算的,也就那么几个,剩下的就是那从小在地里刨食的,斯文是一点没看到,高谈阔论一张嘴就是骂爹骂娘的男人,村里还真不少,温柔体贴的男人,她没见到一个,更别说时常在家喝醉了酒就打老婆,这样的男人,最让她痛恨,有本事就出去张狂,打女人算什么能奈。
她是无论如何也不想嫁一个这样的男人,看来想嫁出去,也不是那么的容易啊,看来只能慢慢的找了,这个时代的女人,嫁了人真的就是一辈子的事了,男人在家里是天,女人得什么都听男人的,若是嫁人后觉得不满意,连离婚的可能都没有,除非被男人休弃,休弃对女人来说,又是另外一种伤害,非常的不可取。
也有一种女人,可以仗娘家的势,将男人收拾得服服帖帖的,钱阿瞒娘家不靠谱,但是她相信自己的能力,现在是穷,但她相信凭自己几千年的见识,赚钱应该也不难,若是自己做个富婆,然后再招个上门女婿呢?
这种想法确实可以争取,钱阿瞒点点头,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眼下还是得老老实实的绣花。
熟能生巧,她现在的速度快了很多,以前三四天才能绣一条,现在二天就能绣一条了。
家里的存粮原本能吃二个月,现在二个月过去了,还剩一大半,她现在食量小,一餐饭抓两把米就够了,再切点白菜叶子放进去一起煮,煮了满满一大碗,就着咸菜,她吃得就很饱。
饱得快饿得也快,清汤寡水的,没有一点油荤,到半响的时候就会很饿,她也只能忍着,赚钱不易不敢乱花,她现在是真真的体会到,什么叫三月不知肉味。
每当这个时候,她就会对自己说,先忍忍吧,再多存几个钱,就可以买肉吃了。

第16章

赵阿三最近的日子很不好过,那天晚上番强逃出来时,因为心慌意乱,慌里慌张的,不小心从墙头掉了下来,头撞到了地上的石块,擦伤了好大一块,当时只觉得疼,回到家才发现出了不少血,心里真是又痛又悔。
回到家后,到不怎么害怕了,这种事情相信钱阿瞒也不敢闹出去,就算说出去了,他死不承任她也没有办法,反而害了她的名声,想到这儿他心里就轻松了。
只不过头上伤了一大块,只怕几天不能出门见人了,人家问起他的伤来,还真不好说。
心里把钱阿瞒恨了个底朝天。
真是不明白了,以前钱阿瞒见到他就躲,躲不过了,被自己口头上占些便宜,那是常有的事,她也总是羞不头都不敢抬,那里像今天这样的凶神恶煞,举刀相向,生生吓破了他的胆。
若是以前她也这般反应,真是借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去招惹的啊!
真是没看出来,看上去斯文 的女人,居然是个这样的泼辣货,扯到疼痛的伤口,让他十分恼火,心里把钱阿瞒家袓宗十八代骂了个遍。
受了伤,他就没出门,料想钱阿瞒会瞒下此事,他就一门心意的养伤,过了几日伤口就愈合了,他再出门时,就听到村里的流言。
他这一听之下,大惊失色,这些传言不可信,但他却信了个七七八八,原因无他,当晚的钱阿瞒看着确实与平时大为不同,由不得他不想,这是不是鬼上身。
在听到村里的各个角落都在议论这事时,心里那一丁点的疑点,就像野草一样疯长,瞬间扩大无数倍,心里自动将此事相信了个十成十。
他开始不安了,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但他做下的就是亏心事啊!
他父母早逝,一个独居,家里也没个可说话的人,有什么事都憋在心里,无人可说,家里冷清清的,没有一点人气,更让他觉得阴风阵阵,时不时的就会回头看一眼,心里胆惊受怕,就怕一回头就看到一张面目全非的鬼脸。
他总觉得那天晚上怪异的事情,就是遇到了鬼,而且那只鬼现在跟着他来了家里,想要索他的命,说不定那个鬼就是何树根,要不然他也不会护着他媳妇,真是越想越觉得真。
他越来越疑神疑鬼,白天吃不香,晚上也睡不好,整个人精神萎靡打不起精神来,这让他更加相信了鬼神之说。
长时间的精神紧张,让他很快就病倒了,躺在床上,嘴里还神神叨叨的念个不停。
这让与他比邻而居的叔伯发现了,虽然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但以他现在的异常,立马就联想到撞鬼了,这毕竟还是自家的亲侄子,为人品行不太好,但还是一家人,不能见死不救,两人商议后,请了跳大神的来驱鬼,然后又请了大夫来看病。
如此来来回回的折腾,赵阿三足足病了三个月才好,病好后依然面色苍白,人足足瘦了一圈,从此后见到钱阿瞒就避如蛇蝎。

第17章

天气越来越冷了,钱阿瞒再次卖掉十条手绢,五个荷包后,也快过年了。
她这段时间跟着阿花嫂子学做荷包,只不过她的绣技实在粗糙,做出来的荷包别人可以卖十文,她的却只能卖八文,花费的时间还比别人多一倍不止,算起来十分不划算,她也就不做荷包了,还是继续绣手绢,现在的速度快了些,比荷包挣得多。
卖绣品攒起来的钱,她一直没舍得乱花,之间就买了五斤糙米,花掉四十文,钱没捂热就花了出去,肉痛了好一阵,现在手里还存着七十五文钱,盘算着,过年了,还是要好好慰劳一下自己,也算是对过去的一年告别。
年三十这天,她去了镇上,花了十五文买了一斤猪肉,花了十二文买了一斤鸡蛋,家里有阿花嫂子送的二斤白面,她打算奢侈一回,吃一顿猪肉白菜饺子,算是过年。
买这点东西就花掉了二十七文钱,看着其它东西,她就不敢再买了,回去的路上,兜里揣着剩下的四十八文钱,心里十分惆怅。
心里琢磨着其它赚钱的路子,做生意需要本钱,以她现在存钱的速度,只能够勉强够生活,根本就存不下几个钱,又有什么生意是不需要本钱的啦?
纵使是她脑子好使,这一时半会的,也没有个主意,她这人心思开朗,想不出来,也就丢下了,不会总在这问题上纠结,既然是过年,虽然只有她一个人,还是要欢欢喜喜的过的。
早早的就包好了饺子,她做饭的手艺不错,以前报过一个烹饪培训班,三个月的时间,学会了不少菜式,有几道自己喜欢的菜,做得十分有特色,若是材料齐全,不说满汉全席,整治一桌酒席完全没有问题。
不过包饺子却是跟着她妈妈学的,中国的家庭,每年年三十都会吃饺子,她从小耳睹目染,自然就会了,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忙包饺子,那么多年做下来,做得十分娴熟了。
想到以年每年年三十的时候,一家人围在桌前包饺子,那场面多温馨多热闹啊!那像现在,自己孤单一个人,也不知道自己不在了,爸爸妈妈会不会很难过……
想到这些,她就有些黯然了。
外面一阵响亮的炮竹声响起,将她从沉思中惊醒过来,忍不住开了院门往外看,不远处炮竹的烟雾还没完全散去,一群小孩就一哄而上,你推我抢的去捡拾地上,那还没有被炸过的鞭炮。
孩子的笑闹声传来,钱阿瞒心中的郁气一扫而空,嘴角也勾起了微笑,孩子果然是最纯真的天使。
心想,不管她身在何处,估计父母都会希望她过得快的……
关上院门回屋时,她的心情又恢复了以往的轻快,看天色也不早了,一个人过年,她也用不着守岁,天气这么冷,早点吃完早点睡觉,这才是最实际的。
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了,她打算给自己放二天假,休息一下,到初三的时候,才开始做针线,据说村里的其他人,一般在十五之前,都不会干什么活的,十五之前干了活,预示着一年都将会是劳碌命,不是好兆头,可她管不了这么多,不干活,谁给她饭吃啊!

第18章

钱阿瞒一个人冷冷清清的过完了,她家在村里并没有亲戚,何家从什么地方搬来的,她也不太了解,只从别人闲话中知道,何家是从老河口那边逃荒过来的,老家那边有什么亲戚,家里还有什么人?她是一概不知,她也不想知道,天远地远的,难道还能有来往不成。
她也就认定了,何家是一门亲戚都没有。
村里的习俗,年初二这天是要回娘家的,她也就是一个人,又是新寡,娘家可回可不回,以娘家人待她的态度,她是一点也不想跟他们来往,也就绝了回娘家的心思,依然在家里自过自的日子。
别人家都挺热闹的,家里年轻媳妇包袱款款的回娘家,出了嫁的女儿,欢天喜地的家里来,时不时的顽童点上一挂鞭炮,噼噼啪啪的一阵响之后,就又是一阵笑闹声。
这穷乡僻壤的,过年也有过年的喜庆。
钱阿瞒被这热烈的气氛感染,也想去村里走一圈,感受一下喜庆。
她寡妇的身份,村里的妇人都不怎么跟她来往,她也识趣,并不往人堆里钻,静静的从他们身边走过,只是脚步放得很慢,想听听她们最近八卦的话题。
她平时并不经常出门,村里人偶尔才会看到她,她脸蛋长得漂亮,现在身体削瘦,只会让人家觉得她可怜,并不会讨厌她,而她的脸上也不像一般的寡妇那样,总是黑沉的脸色,她的脸恬淡安静,很能给人好感,虽然几个妇人都看到了她,并没有显现厌恶之色,但也并没有热情的跟她打招呼。
只听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说道:“吴秀才病得不成样了,过年没见他出门,我就问他家的小子,说是病得起不了床,就去他屋里看了一下,那人哦,真是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了,真是可怜哦……”
另一个老妇人接口道:“之前就有人说,他估计是熬不了这个冬,还以为他熬到了过年,再过几天,天气就暖和起来,今天也好过了。”
“唉!那有那么好的事,说熬过就熬过,就他那身子骨呀,这么多年都病病歪歪的,从没见他好利索过,又是个不会过日子的人,五亩地的家产,都能把日子过成这样,就跟那败家子似的。”一个妇人说道。
“是呀,他要是能放下书本,好好种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