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自疗养生大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手法自疗养生大全-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属上焦,震四肝胆藏, 巽五中焦属,离六心小肠, 坤七脾和胃,兑八下焦乡。
  近年来,眼病尤其是近视、老花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熨目是专治眼病的手法。它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无论男女老少,几个小时就可以学会;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站、坐、走、卧均可,随时随地都能练;动作自主掌握,柔和平稳,无副作用。只要坚持练习,终身可以受益。
  熨目手法是以中医的 “脏腑学说”、“五轮学说”为理论基础,以“经络论”、“气化论”为依据,根据治疗实践经验总结而成。其保健机理有两个方面:一是以手热敷眼部并按揉眼部穴位,可以疏通经络,缓解疲劳;二是反复摩擦掌面可以有效按摩鱼际、劳宫和少府3个手三阴经的穴位,通过经脉的广泛联络而作用于目。西医将其作用归功于局部的热效应,可以改善微循环而缓解疲劳。中医把眼与脏腑的关系总结为“五轮学说”。将眼部由外至内分为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五部分,分别内应脾、心、肺、肝、肾五脏,命名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中医理论认为轮属表,脏属本,眼为肝之窍,又为五脏精华所现,眼病与五脏均有关系,机体脏腑的精气上注
  于眼,并使眼与全身活动统一协调,而各种致病因素也会通过经络的联系,从眼部传入脏腑,或从脏腑传入眼,而在眼或脏腑反映出病变来。因此,熨目在健目和治疗眼部疾患的同时,疏通眼部脉络,调整五脏六腑之气血和平,内养精气,使全身免受“七情”、“六淫”干扰,充分得到精、气、血、津液的滋养,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养生目的。对于市面上售卖的“保健目镜”或者用暖水袋、热毛巾之类的热敷,尽管也有局部的热效应,但显然不如传统的“熨目”疗法作用全面,而且简单易行。
  熨目保健最理想的方式是与拭鼻动作结合在一起练习。所谓拭鼻,就是用手掌或手指擦拭鼻外部和内部经络,来改善鼻部血液循环,使鼻腔通畅的一种自我保健。传统医学认为,肺开窍于鼻。意思是,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主要依靠肺气的作用,肺气和,呼吸利,鼻的嗅觉才能灵敏。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因风寒、风热或其他过敏性因素而出现的慢性鼻炎症状。不仅鼻塞、鼻痒、嗅觉减退,而且会因为呼吸不畅而引起头痛、头昏、精神萎靡不振等。而经常擦拭鼻部、清洗鼻腔便成为我们维护身体健康的开始。
  ◎常拭鼻子保健康 用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在有热感时,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擦拭30次左右,接着揉捏鼻翼两侧的迎香穴15~20次。然后将棉签或洁净纸捻成的长条卷儿,伸进鼻腔内部轻轻刮拭,直至打出喷嚏,连做30次。手法由轻到重,不要损伤皮肤和鼻粘膜。在早晨起床前、晚间睡觉前各按摩一次,其余空闲时间也可进行。此法可疏通经络,增强局部气血流通,可祛除体内寒气或湿气,有效预防感冒和鼻炎,亦能治疗伤风、鼻塞不通。最后,掌心盛温水或温盐水,低头用鼻将其吸入,经口吐出或经鼻擤(xing音同醒)出,反复数次。经常洗鼻,可及时清除鼻腔内干痂,使鼻腔免遭细菌的侵扰,改善鼻粘膜血液循环,增强鼻子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
  066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二、哪些人适合熨目
熨目手法是根据中医学的按摩、推拿、揉穴等传统功法总结出来的一套眼保健手法。这套手法,是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练习方法。长期习练,可以治疗疾病,养生明目。它对像屈光不正、弱视、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糖尿病性眼病、各种遗传性眼病、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等疑难眼病,均有良好疗效。
  局部练习有:通过对眼部所代表各脏腑脉络进行揉穴、按摩、推拿等手法,使局部产生热、胀、痛、麻等反应,用以增强眼部的血液循环,提高代谢机能,改善神经和眼肌的营养,使眼睛得以消除疲劳,增强视觉功能。
  整体练习有:闭目养神、瞑想、望远、脊柱和四肢的拧转等。此外,两者相结合的练功方法,对近视眼和老花眼的防治有显著的效果,对青少年假性近视的控制效果更佳。近视眼是指远视力不好的一种常见的眼科病证,多由于青少年时期使用视力不当所致。现代医学一般把本病分为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两种。假性近视是由于眼睛的调节机能失常所致,多见于学龄儿童、真性近视又叫轴性近视,是眼球的前后径较正常眼为长的现象。假性近视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纠正,也会形成真性近视。
  中医学称本病为“能近怯远”症,认为主要由于先天禀赋虚弱,肝肾精血不足,目窍失养光华不能发越所致。常见症状为远视时视物模糊,近视清楚,但近视过久也会出现眼睛发胀,头部疼痛,视力疲劳等症状,高度近视者眼球较为突出。
  (1)孩子仰卧,家长以两手拇指从印堂开始沿眉向两侧分推至太阳穴处,反复操作1~3分钟。
  (2)孩子仰卧,家长以两手拇指从内眼角经下眼眶轻抹至太阳穴,反复操作10~20次。
  (3)按揉太阳、攒竹、睛明、鱼腰、四白穴,每穴1分钟。
  (4)按揉风池穴10~20次。
  (5)孩子俯卧位,家长以大拇指按揉心俞、肝俞、肾俞穴各1分钟。
  四白穴又称美白穴,许多上了年纪的人脾胃虚弱,在脸上最容易形成黑斑。常按四白穴,不但能消除脸上的斑点,祛除小皱纹,还可以治疗大眼袋和黑眼圈。
  瞳仁( 瞳孔及其后的所有结构) 肾……骨之精肝……筋之精 眼睛干涩, 玻璃体混浊, 瞳神无光,眼前黑花飞舞或晶体变白, 云雾飘动, 眼球隐痛,视力下降。夜盲或视物不清, 不能久视, 两目干涩;目赤肿痛,目光斜视。
  黑眼(角膜) 肝……筋之精 夜盲或视物不清,不能久视,两目干涩;目赤肿痛,目光斜视。
  络(血管) 心……血之精 眼角干痒, 视力下降, 眼前黑影 飘动;眼角发红肿胀,眼内外各种出血 征候。
  白眼( 白睛……球结膜,巩膜) 肺……窠气之精 白睛发红;白睛发干、无光,视网膜 脱离。
  约束(眼外肌等) 脾……肌肉之精 适用 胞 睑浮肿,眼皮肿痛,眼底水 肿、眼底出血,玻璃体混浊,胞睑筋肉无 力升举而造成的上睑下垂。
  

三、如何熨目
1。 揉搓双掌
  取坐姿或立姿,两脚并拢,全身放松,闭目凝神。双手掌快速摩擦揉搓,直到感到发热发烫。
  2。 覆眼轮睛
  将搓热的双手掌心按抚于双眼上,这时眼晴会感到有一股暖流。待热感不明显时,如此反复10~15次。此动作可通经活络,改善眼部血液循环。
  (1)左右轮睛
  两眼球随之缓缓移向左方;然后两手缓缓再向右方移动,眼球随之移向
  右方;如此左右轮晴4~8次。
  (2)上下轮睛
  两手缓缓向上移动,眼球随之移向上方;然后两手再缓缓向下方移动,眼球随之向下内视。如此上下各轮睛4~8次。
  (3)顺逆时针轮睛
  将两手顺时针方向缓缓移动,同时两眼球亦随双手移动4~8圈,然后双手再逆时针方向缓缓移动,两眼球亦同时随手移动4~8圈。
  3。 左右虎视
  回头尽量向左后方看,至头颈不能再转为止,然后再自左向右旋转,尽量向右后方看,如此重复做15次。注意转动时要慢,动作要轻柔,身体要保持不动。这是一种可以消除视疲劳的简单且有效的眼睛保健方法。
  4。 挤按睛明
  闭合双眼,将两掌合并置于额前,拇指张开,两拇指指端罗纹面分别按于内眦角上方厘米处的睛明穴上,挤按4~8次。轻重以自感舒适为宜。或两手握拳,以拇指指端罗纹面分别按睛明穴亦可。此动作可以健脑明目。
  5。 轮刮眼眶
  闭合双眼,两手拇指按住太阳穴,用两手食指第二节指腹轮刮眼眶,自眶内上侧角向外上、外下,内下的方向运转。轮刮4~8次。可以明目舒肝。
  6。 揉按眼周
  双眼闭合,以无名指、食指指腹向下揉按眼部四周穴位。顺、逆时针各做圈状揉按36次。揉按左右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可治常流泪、眼睛*、眼睛疲劳、假性近视,对于头痛、晕眩也有良好疗效。在学生的眼保健操中,其中有一节就是指压按摩此穴。
  揉按位于内侧眼角凹陷处。 可消除眼睛疲劳,恢复清晰,对于治疗过敏性鼻炎也有帮助。揉按眼睛侧边骨骼隆起的凹陷处。可缓和眼睛疲劳、*,也是消除鱼尾纹的美容穴位。揉按眼下七分处,眼眶谷上陷中。可消除眼睛疲劳及眼部疾病。揉按眉毛外端凹陷处。可治眼睛*,消除眼部疲劳,对于睫毛倒立、偏头痛也有功效。
  7。 点睛睁目
  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肚轻轻按压眼球36次,以按压至微有泪出为度。意想着眼前呈现出各种舒适的视觉记忆,比如一幅风景画,或者童年有趣的一幕等。
  闭目休息片刻,突然努力睁大双眼,注视预先选定的一个目标。常做这种练习,可以使两眼明亮,炯炯有神,且有助于使已经疲劳的眼睛得到休息,不易发生眼部的病痛。
  8 。 极目远眺
  自然站立,两脚相并,足跟提起,两臂侧耳举。两眼向前先平视远处的一个目标。片刻,再慢慢将视线收回,到距眼睛35厘米的距离时,再将视线由近而远转移到原来的目标上。
  同时,两臂高举过头,掌心相合,两臂各体前呈按掌,指尖相对,缓缓下落至小腹前,足跟亦随之下落,两脚踏实。
  如此反复数次,然后再配合进行深呼吸运动,对调节眼功能有一定好处。
  熨目时应注意什么?
  ◎ 双手应保持清洁,指甲应剪短。刚刚吃过饭时,不要急于熨目,一般应在饭后2小时左右为宜。眼部开放性伤口不能进行熨目。
  ◎ 按的方向,一般应沿着静脉、淋巴流动的方向进行,但淋巴结的部位不宜做按摩。用力先轻后重,再由重到轻。眼部的皮肤特别细嫩,熨目前最好事先涂抹眼霜或眼膏,保持润滑。
  ◎ 若自疗时多泪,可加用指压翳风、承泣;若眼部胀痛,可揉压眼球;若头部眩晕,可多指揉压两颞(头颅两侧靠近耳朵的部分,简称“颞”),单拇指按压印堂;若近视,可重点按摩睛明、太阳、阳白、四白以滋补肝肾,培土生津,就能够防治近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一、什么是叩齿漱咽
叩齿就是空口咬牙,民间俗语“晨起叩天钟,睡前鸣天鼓”说的“叩天钟”,即指的是叩齿。
  漱咽就是用舌搅口齿、空口鼓腮和吞咽唾沫。
  叩齿漱咽是一种流传已久的古老养生之法,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初期的《引书》中就已记载,以后历代的医学书籍中都列有此法。其中,明代《修龄要旨》中介绍长寿经验时说“每晨醒时,叩齿三十六遍”;清代《玄机口诀》中说“叩齿法,简而易行,能令齿根坚固,至老而不脱落”。
  叩齿漱咽也是一种非常容易掌握的自我保健方法。只需利用早晨或睡前的一点时间,不管你是在上班途中,还是躺在床上;不管你是坐在汽车上,还是看电视时都可以做,即不占用专门的时间,也不用任何器械。每天坚持下来,不仅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能延缓衰老。
  ◎鸣天鼓保健法 鸣天鼓,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种耳部保健养生方法,具有养生固气,舒筋活络,安神健脑,增强记忆,延年益寿等功效。 其手法是两手心掩耳,然后用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发出的声音如同击鼓,所以古人称作“鸣天鼓”。坚持每天睡前重复做6 4次,或早晚各32次,可以预防和治疗眩晕眼花、耳鸣耳聋、内耳疾病、记忆衰退等。 鸣天鼓还有助改善睡眠状况,民间就有“睡前鸣天鼓,耳好肾好睡眠好”的说法。每天睡前鸣天鼓不仅能养神安神,还能促进睡眠,尤其对老年肾虚失眠更为有效。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二、哪些人适合叩齿漱咽
人们常说:“牙痛不算病,痛起来要人命。”这句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牙痛对人的身体和精神有极大的影响和危害。牙痛有很多种类和表现形式。
  牙痛的原因也有很多,大多与人自身的体质状态、营养代谢、饮食习惯、口腔卫生等因素有关,但其根源在于肾中精气亏虚,髓乏化源,牙齿失于调理。
  因此,叩齿漱咽这一传统中医外治手法,不仅可以治标,暂时快速缓解牙痛;还可以治本,固齿健齿,巩固牙根和牙周组织,对防止龋齿很有好处。此外,对肾脏亦有一定保健作用,可以预防腰痛、颈椎痛和耳聋目肿等肾经疾病。
  齿 漱 咽 针 对 病 况
  龋齿(蛀牙) 一种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 表现为无机质的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 随着病程的发展而有色泽变化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
  牙龈炎牙周炎 一种牙周软组织破坏疾病, 分为牙龈炎和牙周炎, 表现为牙龈组织红肿、出血、疼痛、牙齿松动、牙齿脱落等。
  牙髓病 一种牙髓组织的疾病, 包括牙髓炎症、牙髓坏死和牙髓退变。其疼痛性质呈自发性、阵发性和尖锐的跳痛, 睡觉时疼痛得更加剧烈; 也会出现喝热水时疼痛加剧, 喝冷水时疼痛减轻的情况。
  牙本质过敏症 一种牙齿在受到外界刺激, 如温度( 冷、热) 、化学物质( 酸、甜) 以及机械作用( 磨擦或咬硬物) 等所引起的酸痛症状。
  牙齿磨损 一种因牙齿过度磨损而造成的牙本质暴露、楔状缺损、牙齿隐裂。
  

三、叩齿漱咽为何能养生
1。 叩齿
  传统中医认为,牙齿与肾脏关系密切。“肾主骨,齿为骨之余”。也就是说肾脏能支持骨骼生长和骨髓的生成。常叩牙齿,能强肾固精,平衡阴阳,疏通气血,畅通经络,从而增强机体的健康。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叩齿能对牙周组织进行生理性刺激,可促进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兴奋牙组织神经、血管和牙髓细胞,增强牙周组织的抗病能力和再生能力,使牙齿变得坚硬稳固,整齐洁白。
  2。 搅舌鼓漱
  搅舌,民间俗称“赤龙搅天池”,就是舌头在舌根的带动下在齿唇间用力抹搅旋转。中医认为,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官。怒则肝气生,心气急,通过搅舌调理,有缓和心气的作用。此外,搅舌对于口腔的清洁,整个消化系统都很有好处。口臭、胃酸过多的人,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改善身体状况。
  鼓漱即空口反复鼓动两边腮部。此法能清洁牙齿及口腔黏膜,增强口腔的自洁作用,提高牙齿的抗病能力,使牙齿更加牢固健美。由于颜面两颊部参与鼓漱动作,影响该区之经穴,与按摩两颧骨处机理相似,对于口眼歪斜、流涎、面神经麻痹等症也有防治功效,可作为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治疗。
  3。 咽津
  《黄帝内经》曰:“脾归涎,肾归唾。”传统中医认为,唾液与脾、肾二脏密切相关,认为唾液有促进消化吸收,可以灌溉五脏六腑,滋阴降火,生津补肾,润泽肌肤毛发,利滑关节孔窍等重要作用。常年坚持正确咽津,有灌溉脏腑、利脾、健胃、强肾的作用,不仅能增强生命活力,让面部、肢体、毛发润泽,充沛精力,还能强壮体格,增强抗病能力,防止衰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