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念-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甘寂寞的焦吉功看何小利不说话,便问:“利鳖,你平时闹搞,今天怎么有图像没声音了?”
  “手气差,打得没脾气了。”
  “你不是这样的性格啦。”
  “好咯,那就打出点性格看看。”
  何小利把牌一砸,几张牌落在地上。
  响声再次把龚平惊醒。“哪个赢了?”龚平睁开睡意蒙眬的眼睛问。焦吉功把头转向右边何小利,示意道,“当然是何小利啦。她是*。”何小利马上毫不示弱地还击:“你才是淫棍哩。”
  “我讲你是赢牌的赢妇。”
  M城方言,“赢”“淫”不分,何小利也就不再做声。
  在这样的环境中休息,龚平受不了。走!龚平赶紧起身回办公室。只是她不再睡沙发,而是靠在凳子上眯眯眼睛,怕焦吉功中途回来弄得自己尴尬。
   。。

官念 第十章(1)
在焦吉功把医政科办公室闹腾得像娱乐场所搞笑时,偏僻的丘阳东钨山庄,一场看不见硝烟的较量在柯腾达与覃斯彬之间进行。卫生局党委务虚会就放在这个山清水秀的峡谷里开。柯腾达预计会议有可能发生矛盾和冲突,想把火药味消弭在青山绿水之中,提出把会议地点开得离城远点,说环境安静大家好议事,要不你来我往,会开得不安心。
  这次会议,按柯腾达的意见,还特别邀请四县三区的县长和主管县长参加。
  东钨山庄的小型会议室是圆型会议桌,柯腾达与覃斯彬坐在一起。
  务虚会由党委书记覃斯彬主持。他首先开玩笑,说邀请大家来开个神仙会,静下心学习学习,务务虚。
  学习了*理论有关章节和*讲话最新精神,覃斯彬把柯腾达归纳的三条措施抛出来。
  他没有把解放思想做按语,却把这些年来医疗改革出现的负面问题来作开场白,“同志们,医疗改革喊了二十年,在全国来讲,到现在还没有好的办法。我们市里医疗战线的情况与全国形势一样,群众意见越来越大,矛盾越来越突出。今天有劳各位领导一起会诊。最近局党委会议提出一个新议题,具体内容是整合资源、工作重点下移和医疗资源市场化改造,这是事关卫生系统发展的大事,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事。柯腾达同志提出这个动议,很有创新意识。但要实施,会有许多困难,需要在座的各位领导鼎力相助。”
  言语欲盖弥彰而又无懈可击。柯腾达要开务虚会,就是想把他的施政纲领倒腾出来,就是想把卫生系统大锅里的汤汤水水倒腾出去。这事覃斯彬不愿意。可他既然答应开这个会,锅盖揭开了,就得想办法把锅里内容物原封不动地保持。
  深藏不露是为政的基本功,口是心非更是为政的最高境界,心和嘴可以同时表现两个不同主题。在座的人都会玩这套把戏,而且有的段位比覃斯彬高。他们在官场身经百战,岂能看不出覃斯彬与柯腾达之间意见有分歧?今天神仙会是身闲心不闲,别看覃斯彬坐在柯腾达身边,却不是同一战壕的战友。
  大家彼此心照不宣。
  “今天的务虚会,我们要解决一个思想层面的问题,就是要把我们过去工作中存在的平庸意识、惯性思维、等待态度和畏难情绪克服掉。”
  好马出在腿上,能人出在嘴上。曾经当过县委副书记的柯腾达,开口架势就不一般,简短而大气。接下来,柯腾达脉络清晰地把整合资源、工作重点下移和医疗资源市场化改造作了简单介绍。讲完之后,他一脚高射,首先把发言权直接踢给县区领导:“请县区领导发表你们的高见。”
  柯腾达是老滑头,岂会看不出覃斯彬玩的雕虫小技?覃斯彬用提高标杆的话打拦头,局里几个党委成员显然不便于说话,即使要说,也会左右彷徨,态度不明朗,不利于新政推行。那么,柯腾达就先让区县领导站出来支持。他怎么能够允许风向逆自己而动呢?
  “我先抛砖引玉。”丘阳县李民富县长抢先发言,“现在医疗行业状况是‘三难’。群众看病难,有病看不起;医院经营难,摊子养不起;政府拨款难,无钱供不起。如果不改变体制,不改变运行机制,问题将会越来越多,矛盾会愈加尖锐,局面会更加恶化……”他慷慨陈词,大说特说医疗改革势在必行,提出希望市卫生局推行改革措施的愿望和表示一定全力以赴支持的态度。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官念 第十章(2)
李县长的话不仅起到抛砖引玉效果,还引导方向。立竿见影,县区领导发言形成一边倒态势,都支持卫生局搞改革。
  这是柯腾达掐算好了的。请他们来参加会议,是为加重自己秤盘上的砝码,使新政能够在会上顺利通过。这些县区领导,是柯腾达的算盘子。一拨,他们就会响应。这不需要他跟别人讲小话做工作。有利益互惠为前提,谁都会帮他推上岭。
  柯腾达号准了县区领导的脉,才这么自信。医疗卫生机构是各级政府的包袱,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行业,不能给财政增加利税还要依赖财政拨款。他现在提出新政,把劣质医疗资源进行市场化改造,把医院拍卖,减轻政府投入,就是为政府卸掉包袱。工作重点下移,意味着管理权限下移的同时管理权力的下移。管理权限越大,回旋余地越大。县区领导何乐不为?
  掐算和号脉都是没把握的事,要取胜,就要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所以会前柯腾达个别做工作,李民富就是在他影响下首先站出来发言的。
  大势所趋的情形,影响众人心态。卫生局党委几个成员,只能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态度表示支持。邵承丰是分管医疗的副局长,医疗资源市场化改造是他饭碗里的职责,当然得旗帜鲜明地发表看法。
  邵承丰表态艺术一点。在附和大家的意见时,他提出自己的想法:医疗资源市场化改造是新生事物,为避免走弯路,建议先在一个县搞试点。他的理论依据是,既然是摸着石头过河,就可能碰到旋涡,为避免引发社会矛盾的风险,避免医疗资源市场化改造触礁失败,不妨先试点。船小好掉头。试点县是局部,有什么问题可立即解决,不成功改过来也容易,不至于引起不良后果。待试点取得初步成功,总结经验,再作推广。这样比较稳妥。
  他是在为自己留有余地。如果这块工作出了问题,分管局长有责任。
  这个建议得到大家一致赞成。李民富县长主动请缨,在丘阳试点。他理由合情合理,柯局长在丘阳当过县委副书记,情况熟悉,有群众基础。李民富背后的话不讲大家心里也明白,他是柯腾达一手提拔才有今天的,知遇图报,这时候就是报恩之时。
  其实,李民富之所以争取在丘阳试点不仅仅是出于对柯腾达报恩,更是看重试点相关联的背景。卫生局今天的议题实际就是柯腾达的动议,他敢抛出这个意见,肯定有原因,有可能是执行领导意图。谁是背后的人?极有可能是刘全友市长的主意。既然是市长决定,李民富当然得主动站出来帮市长打工。现在帮谁打工很重要。有人勤勤恳恳干,上级领导不认识就是白干;有人从早到晚忙,上级领导不认可就是瞎忙。当然,他现在当县长就是帮市长打工,但其他县长也在为市长打工,同时还在为市委书记和县委书记打工。那么,就看谁有政绩。如果争取把试点放在丘阳,他就是直接为市长打工,而且创新出政绩。这对他进步有好处。成功了,是他们丘阳县政府组织策划运作得好,表明他个人有能力有魄力;失败了,无关大局。试点嘛,本来就有失败风险,谁能够保证试点就一定能够成功呢?
  其他县长巴不得有人站出来先试点。等别人的成功经验,自己可以少走弯路,何况医疗改革尚无成功经验,上面对改革态度不明朗,现在市卫生局提法与上级政策有冲突,说不定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官念 第十章(3)
试点定在丘阳。
  “邵局的意见很好。”覃斯彬进一步缩小阵地,“摊子不能铺得太大。三项举措都是大动作,影响面大。是不是一项项来?先把医院改制的试点搞好,完成全市医疗资源市场化改造后,再整合资源和把有关工作重点下移。这样可以减少矛盾。”
  “这三项工作关联性不是太大。看大家的意见吧。”柯腾达显然不同意分步走。三项举措捆绑上市,重拳出击,才有力量,有效果。
  会议室里沉默,大家似乎在思考,其实是不愿表态。一个要缓,明显在扯后腿;一个性急,恨不能马上兑现。这时候说什么都不合适。
  “如果大家没意见,是不是请相关科室拿出方案,再由办公室综合,广泛征求意见再讨论?最好争取在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抛出来。我的意见是,整合资源和工作重点下移,由办公室和政工科一起拿方案;医疗资源市场化改造,由医政科、计财科与丘阳县一起拿出个实施方案和细则。请分管领导牵头把方案做出来。”
  柯腾达拍板了。一般的人是靠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柯腾达不同,不用抬高自己也可以踩住覃斯彬。他是靠实力,靠脑袋瓜子和手段。权力扩张,就是他的手段。
  “那就先这样安排吧。”覃斯彬言不由衷。书记就是为行政工作保驾护航的。局长定下的事,他如果没有理由推翻就只能同意。
  务虚会上的意见很快传开。各种议论也来了。
  外界一致认为,柯腾达有气魄。柯腾达原来当书记,气魄被压缩得如同蜷缩封闭在真空袋里的棉胎,没得释放孔,成不了气候。现在当局长不一样,胆量和气魄膨胀,可以伸开手脚尽情施展才华。
  也有人说他胆大。胆大是好事也可能闯祸,在全国还没有拍卖医院的先例,开先河之举,风头是出了,结果不得知。有可能会搅乱全国医疗改革整个局面。这个头,不晓得是带好头还是起坏作用?这个事,不晓得是给他带来好运还是乌纱帽难保?
  还有种议论,是关系特别密切的人悄悄咬耳朵的话。说覃斯彬这没得用的人,难怪要换位,当几年局长,只不过相当于当个维持会长而已,没有一点创新意识,没有一个大动作,卫生系统死水一潭。柯腾达不一样,到底是在“块块”干过,有前瞻性有驾驭能力,一上来就准备烧三把火,还是前所未有的熊熊烈火,甚至可能波及全国。当然也有不同意见。说覃斯彬虽然没干出成绩却守住了家当,柯腾达一上任就想把几辈人几十年积攒的家当卖掉,把国有医院变成资本家的私人医院,是个十足的败家子。
  更多人在担心自己的饭碗。
  皮肤病防治所、结核病防治所和血吸虫防治所的所长和书记都心里不安。“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现在自己在单位好歹是个说一不二的头,合并到防疫站,正科长职务要在副县级防疫站换取个副职都成问题,人家班子本来配备齐了,如果是个把人局里还好调剂,现在六个正科职所长书记一窝蜂进防疫站,会照顾谁?谁都照顾不过来。
  职工们倒是无所谓。在哪里不是干活拿钱?有些人觉得合并到防疫站还好些,防疫站福利在卫生系统最好。当然也有人吃不准。合并后钱多,名气好听,只是日子没现在好过。习惯吃吊手饭的人心里惧怕,以后难得这样轻松。
  市直医院领导担心,医院卖掉,自己何去何从?现在好歹是医院里的一个人物,如果医院被别人买走,吃行政饭的人就难免不受挤,别说行政官职保不住,只怕连落脚的地方都难找到。

官念 第十章(4)
医院职工也人心惶惶。自己身份会变吗?卫生技术人员,享受的是国家事业单位职工的待遇,拿的是固定工资。以后呢?医院被别人买走,公立医院成为私人医院,给资本家打工,自己成了打工仔还是不是事业编制?工资会增加还是会减少?福利会好些还是差些?工作量会不会更大?
  对这些议论,柯腾达有数,覃斯彬也有数。在人前,他们装做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背着人,他们在冷笑。柯腾达冷笑,是因暂时胜出而得意洋洋。覃斯彬冷笑,是因为谁笑到最后还是未知数。
  对各种议论邵承丰心里也有数。而对拍卖医院的做法——是对是错?是好是坏?是做得还是做不得?他心里没底。
  关在黑灯瞎火的卧室里,邵承丰脑壳里翻江倒海。
  柯腾达究竟为什么要搞医疗资源市场化改造?是为解决“看病贵、看病难”?还是市里领导有要求,下指令,要他在届内把医疗服务推向市场化?或是他自己想标新立异,在任期内创造“丰功伟绩”?邵承丰推断,柯腾达率先打着医改旗号对公立医院进行全面改制,是想创造轰动全国医疗界具有标本意义的“M城模式”。
  医疗资源市场化改造!多么冠冕堂皇的概念,多么漂亮的外衣。医疗卫生是一种特殊商品,服务对象是人民大众,关系到人民大众的生死问题。医院怎么能够变成牟利的企业?变成政府敛财的手段?
  卖医院!公立医院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核心,发挥保障人民健康主体作用,怎么能说卖就卖?乡镇医院作为农村“三级防预保健”枢纽,怎么能够说变就变?商人惟利是图。出卖医院,营利性医院追求赢利,他们怎么会兼顾社会效益?怎么会履行社会职责?不对病人漫天要价就算有良心的商人。不挣钱盈利,谁花几百万资金学雷锋支援医院?
  将医院推向市场,让医院在市场环境求生存,医院为民服务的公益性如何保证?群众利益如何保证?乡镇卫生院“医防合一”体制改变后防疫职能如何保证?这等于是不负责任地把病人推到管理缺位的真空地带。
  柯腾达啊柯腾达,你真是胆大妄为。
  扩大增量。盘活存量。柯腾达说产权改革是盘活存量的方式。话虽这样说,却不会简单。把医院卖掉换钱去投入公共卫生?他想没想过,将医疗资产置换筹集的资金作为公共卫生投入,没有持续性。卖医院只能卖一次,是存量,而公共卫生需要常年投入,是流量。用存量补充流量,不可持续。一旦资产置换的资金花完,公共卫生投入如何保障?
  柯腾达,是不是想得太简单?
  不是柯腾达简单,只怕这件事起因本来不简单。如果是上面有人要求他这样做,或者是上级支持他这样做,柯腾达就只能简单处理,即使出了问题也不算问题。改革有失误,错了就纠。对改革者来说,上级会保护积极性,大不了给他来个异地安排便是。
  最近邵承丰在着手分析研究“医疗资源市场化改造”这个重大课题。面对无蓝本无经验可借鉴的课题,他得谨慎从事。对没有背景的人来说,只能稳打稳扎,错不得步子。柯腾达说要分管领导牵头组织科室拿方案,接受任务,邵承丰像接过一个没有任何保护装置的火炬,不知道会不会引火烧身?这件事操作得好,是在全国率先闯出一条医疗改革的好路子,自己政治上会有大踏步或是跳远式进步,弄砸了就会跌得很惨,甚至一辈子爬不起来。
   。 想看书来

官念 第十一章(1)
邵承丰登门造访丘阳主管副县长曾瑜玟。
  曾瑜玟在办公桌前站起,伸出粗壮的手,在办公室接待邵承丰。她满脸皱纹堆积并延伸牵拉出*般笑容,却丝毫未能化解她“闸脑门”的粗线条。
  好有力度的握手。邵承丰握住她的手时,一点没有与女人握手的感觉。粗大的骨节,发硬的手感,粗糙的皮肤,哪像女人的手?
  听完来意,曾瑜玟作古正经开诚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