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属哪座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你属哪座城?-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基本范畴。其中有三个是我们从一些主要的幸福感调查中总结出来的,即个人生活的幸福感、工作的幸福感和财政金融上的幸福感。除了这三种幸福感,我们还增加了第四种幸福感,也就是居住地的幸福感。这个调查直接问及人们对于自己社区的满意程度、在社区的一些经历和期望、留下或者搬迁的意向、是否会向自己的亲戚朋友推荐该社区。
  随后我们着眼于那些可能影响社区满意程度和人们总体幸福感的地点因素,就当地的就业市场、学校教育、卫生保健、文化艺术、公园及户外场所等其他因素进行提问。最终我们就幸福感和社区满意程度提出了100多个问题,涉及我们所能想到的方方面面。我们进行了预备调查并且对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保证我们最终得出的答案能够如实地反映我们想要验证的观念和理论。在2005年夏季的第一次调查中,美国22个城市中的2300人接受了调查。一年之后的后续调查涉及的群体更广,全美大约8000个社区中有超过27000人接受了调查。这些样本涵盖了各种收入水平、职业类型、年龄阶段、民族种族、家庭类型、性别取向和教育水平的人。 。 想看书来

幸福闪光的地方(3)
我们的研究成果还表明,居住地点对于我们的幸福感极为重要。居住地点、人际关系和工作一并构成我们幸福三角形的三个角。当受访者被要求根据工作、经济状况、个人生活和地点等因素对幸福指数从1到5进行评分时,地点因素共得分,仅次于个人生活因素(分)和工作因素(分),然而却高于经济因素(分)。
  为了更加准确地衡量这些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和影响幸福感的,卡耐基梅隆学院的伊伦?迪娜格里(Irene Tinagli)和我一起进行了多变量数据分析,包括对居住地满意程度、工作岗位满意度和经济状况满意度的衡量,对压力感和安全感的衡量,以及对年龄、民族、性别和收入等人口统计学因素的控制变量衡量。
  根据迪娜格里的分析,居住地、经济状况和工作满意度在总体生活满意程度变量中占四分之一,这从统计学角度看是一个很大的比例。并且我们发现包括收入在内的所有这些人口统计学因素整合起来只占总体生活满意程度变量的,因此四分之一这个比例的重要性就更为明显了。与教育或者收入相比,我们的居住地对于幸福感的影响更为明显。
  当我们从另一方面来衡量幸福时,这一点又得到进一步的证实。更多的沮丧和压力反映出更低的幸福感或者满意程度。不管是在美国还是世界各地,压力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受访者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表示自己至少有中度压力,有11%的人称自己有“严重”压力。但是几乎没有人认为居住地是压力的来源。当被问及是什么让他们感到压力最大时,30%以上的人认为是工作,20%认为是经济状况,13%认为是家庭,10%认为是健康,8%认为是犯罪,只有3%的人认为居住地本身是生活压力的来源之一。在所有可能导致压力的因素当中,居住地的排名绝对靠后。
  迪娜格里和我同时也注意过其他因素,如收入、教育、年龄和性别是如何影响我们对于居住地的满意程度的。调查结果表明以下一些明显的趋势:
  收入:通常来说,收入在我们对社区满意程度方面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当我们锁定某一特定的收入群时,很明显,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社区满意程度与收入成正比。在年收入不足2万美元的人中,仅有43%表明对自己的社区满意或者非常满意。而对于年收入在2万~4万美元的人群中,这一百分比上升到了56%;在收入为4万~6万美元的人中有65%;年收入6万~10万美元的人中有72%;而在年收入为10万~15万美元的人中达到最高值——77%,然后随着收入继续上涨,这一百分比开始呈下降趋势。
  住房所有权:很有趣的是,一方面绝大部分人认为有房是所谓的美国梦的核心所在,另一方面,调查结果却表明,实际上租房者对自己社区的满意度比有房者略高。
  教育:大部分研究发现教育与职业和财务上的满意度密不可分。人们受教育越多,就越容易感到职业和财务上的满足。迪娜格里同时还发现,教育和对居住地的满意程度也存在积极的关联。73%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和68%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对自己的社区满意或者很满意,而在高中以下学历的人中,这一比例为57%,仅有高中学历的人中,比例为63%。相反,这些没有高中学历的人对于居住地不满的比例比有高中学历的人高出一倍多,分别为16%和7%。有更高学历的人在居住地方面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流动性。
  婚姻状况:已婚人士比单身人士对自己的居住地更满意。已婚人士中有69%的人表示对自己的居住地满意或者很满意,相比之下,单身人士中,这一比例仅53%,离婚人士中为60%。
  年龄:总的说来,年长的人更满意自己的社区环境。65岁以上的人群中,有71%的人表示对自己的社区满意或非常满意,相比而言,25~45岁的人中,这一比例仅为65%,25岁以下的,仅为56%。
  种族:种族对于社区满意度有着极大的影响。在所有的种族团体中,西班牙人对社区的满意度最高,紧随其后的是白人,非洲裔美国人对居住地的满意程度很低。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你的城市是什么颜色?
知道居住地会影响人们的幸福;知道最快乐的社区是开放的、充满活力的、人们可以自由表达想法并形成自我认同的地方;知道这些社区将孕育创意,这些都是好事情。但是要完成第一步——找到能让我们幸福的地方——并不容易。
  找到令我们幸福的地方的关键,是要明确我们最希望从这个地方得到什么。如那句古老的格言所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英文原文为Different strokes for different folks,直译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希望或者需要同样的东西。知道对你最重要的是什么,即你优先考虑和需要的是什么,是这场战斗的关键。
  我把我们的心中所欲和所需与我们社区所能提供的东西间的相互作用称作“适应(fit)”。不论怎么称呼它,正确地了解它很重要。我的妻子拉娜和她的三个姐妹一起撰写一个有关亲密关系的专栏,这个专栏在多家刊物上发表。她有一次提到寻找适合自己的地方和找到适合的配偶。她写道:你必须内省,了解你到底需要什么;这样才会找到能够让你成长的地方。而且要记住,如果你不快乐,那就继续寻找。
  我的一个刚毕业的年轻助手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她很年轻,但是已经搬了很多次家,而且在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人际关系。她还没有决定在哪个地方定居,而且在她生活的不同阶段,已经和好几个貌似合适的人约会了。她觉得有一个城市很特别,而且她很熟悉那个城市。在那儿她读完了研究生,而且认为那可能是她最喜欢的地方。而如今,她离那儿有好几千公里,而且很享受她现在的生活。
  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种“适应”并不合适。根据“居住地与幸福程度调查”:
  ★大约有三分之二(67%)的人在现在生活的地方感到幸福,对社区满意度的评价为5分评分系统中的4或5分。
  ★剩下的多于三分之一的人态度含糊或者感到不幸福,24%的人对社区满意度的评分是3分,10%的人对社区满意度的评分是1或2分。
  ★当被问及他们怎样看待未来5年社区的发展时,43%的人态度含糊或者表示悲观,26%的人给出了3分,14%的人只给他们的社区评了1或2分。
  ★当被问及是否会向亲人和朋友推荐他们的社区时,40%的人态度含糊或者是否定,21%的人给他们社区的评分是3分,17%的人给他们社区的评分是1或2分。
  思考一下:如果我们选错了地方会怎样?比如说发生在你身上或者你认识的人身上的某些事情,这就像找错了工作或者是选错了生活伴侣,它后患无穷,令人沮丧。预先看清一个潜在的糟糕的“适应”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比随后不得不再次搬家要少得多。
  我访问过的一个人说,将他的家庭搬到一个新城市后,他立刻感觉到错了。他发现和那儿的人沟通很困难。他的邻居非常好,也是他的同龄人,这些都不是问题,他只是不能分享他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认同他们喜欢和不喜欢的事物。这个地方就是让他感觉不好,他开始消沉并且因为一些难以解释的原因发火。尽管他有好房子和好工作,但都无法真正令他兴奋。他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外貌与他一样的访客。他花了好些时间才重新振作起来,但最终他意识到这里不是一个可以表现自己和实现梦想的地方。
  不只他是这样,我从许多人那里听到过类似的故事。首先,他们会对社区感觉不好,甚至感到生气。他们可能甚至没有意识到他们情绪变化的原因,或者他们认为是由其他事情引起的。最终他们开始意识到,因为某种原因,他们并不真正适合他们所居住的地方。
  生活在错误的地方是我们伟大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主题,也是我们生活中最有趣的闹剧——处处潜伏着喜剧、恐怖片和处于两者之间的种种情形。还记得《绿地》(Green Acres)中的伊娃?加博尔(Eva Gabor)在偏远的地方穿着晚礼服干农活儿吗?或者是《贝弗利山人》《贝弗利山人》(The Beverly Hillbillies),又译为《豪门新人类》,美国喜剧电影。中的奶奶、爸爸和杰思罗,穿着工作靴,开着破破烂烂的皮卡车出现在洛杉矶吗?
  所有这些故事都夸张地描绘了人们寻找最适合居住的地方的努力和我们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之间的错位。
   。 想看书来

我们要搬几次家?(1)
生命由不同的阶段组成,这个看法似乎还挺新颖。人类历史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生活在大家庭中。直到最近,人们才开始在婚后建立各自的小家庭。所以过去二十年,我们着实经历了一次重要的迁移——步入婚姻的殿堂,离开父母的住所。
  如今,人们的单身时间越来越长,结婚越来越迟,寿命也越来越长。“青春期”是20世纪才产生的概念,它是介于童年和成年之间的一个独立的人生阶段。近些年,很多人认为大学前的时光就很接近“青春期”,这个新的人生阶段常被戏称为“成年青春期”(Adultalescence)。人们支持年轻人去尝试新工作,约会不同人,并住在不同的地方。而在人生的另一端,“退休”并不意味着一个人职业生涯的结束。对很多年长的人来说,这代表了一种崭新的生活机会。
  每个生活阶段都让我们有机会重新思考我们的居住地如何影响自己的经济状况、生活方式以及幸福。当我们从一个人生阶段迈向下一个阶段时,大多数人已经不再期望仅仅一个地方就能满足我们的所有需求了。一个二十来岁的单身青年对开拓事业、结交朋友以及尽情玩乐感兴趣,所以适合这类人的地方显然就不适合有孩子的已婚夫妇。这一点显而易见,如果你还没意识到,那就去问问那些住在单身酒吧街却又想睡个安稳觉的人吧。
  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阶段不尽相同,但大体都能分成三大阶段——大学毕业之后,有孩子之后,以及孩子搬离家庭之后(这个阶段需要格外注意)。目前,在每个阶段,越来越多的人都有能力更自由、更广泛地选择在何处定居。
  其实当我们考虑要住在哪里时,需要同时考虑两个相关因素。一方面是在前面已经阐述过的,我们最感兴趣的地方往往拥有大量的工作机会和繁荣的劳动力市场,同时也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性格。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联系自己的人生阶段来考虑居住地,就像有些地方能专门提供某些工作机会及生活设施,这有时会刚巧适合某个人生阶段。
  为了更好地理解居住地和人生的关系,帮助人们做出更合适的选择,我的研究小组根据不同人生阶段的需求,做了美国大城市的新排名。首先,我们必须区分下面要说到的这五个不同的人生阶段。
  大多数人都把20多岁和30多岁划分到一个阶段,我的研究团队和我更倾向于把他们划分成两个不同的阶段。我们按照五个人生阶段把人们分成五类。第一类是“大学毕业生”,比较年轻——20岁到29岁,刚刚独立进入社会,一般都是单身,希望寻找能够开拓事业、结交朋友、尽情玩乐并找到另一半的地方。第二类是“年轻职业人士”,年纪稍长——30到44岁,拥有自己的事业,有更多的资源用于购置房屋,而且渴求稳定。这类人包括单身贵族、同居情侣和已婚夫妇,当然前提是没有孩子。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我们要搬几次家?(2)
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并不是结婚以后,而是有了孩子以后。所以第三类人是“拥有孩子的家庭”。尽管“家庭”的概念不一,目前相对标准的定义为正式“已婚”的夫妇,其中一方不超过64岁,家中有不满18岁的儿童。
  很多人都认为退休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可是当我们选择住处时,一个同样重要的时段是孩子离开家庭以后。我的研究团队将这部分人单独划分成一类。所以第四类是“空巢人士”,年纪大概在45岁到64岁。第五类是“退休人士”,年龄大都超过了65岁。
  这个分类方法是凯文?斯托拉里克设计的,它建立在四个基本因素之上。第一个是某一阶段中的人口比例。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希望找出在某个特定的地方生活的是哪一类型的人。我认为这是判定一个地方是否适合某一类人最直接有效的指标。
  第二个因素和经济有关,这是唯一一个贯穿五个人生阶段的因素,它包括区域经济增长以及一些具体的科技、人才和社会容忍度等因素。
  第三个因素是与每个人生阶段相适应的生活环境及其质量。单身人士喜欢外出交友,那么我们就会选择餐厅、酒吧及适合开展社交活动的场所对他们进行研究。对于那些要发展事业的年轻职业人,我们会研究他们的平均通勤时间以及知识和创意类职位的工资增幅。对大多数有孩子的家庭来说,优质的学校及安全的街道更为重要,所以我们会选择犯罪率及师生比例作为研究指标。孩子不在身边的空巢人士通常会寻找一些享受生活的新刺激,所以我们会用文化艺术以及休闲活动的情况来衡量,譬如关注高尔夫课程和游艇停泊港的情况。年纪大的退休者更多考虑的是人身安全、天气状况以及医疗保障,所以我们会用犯罪率、医生出诊情况以及天气状况(如半年内平均温度变化)作为衡量指标。
  第四个因素是具体花销。对很多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来讲,房租是最大的开销。所以我们利用房租负担情况作为指标,通过租房成本占住户总收入的比重来衡量。大多数年轻职业人士都准备买房,所以我们用购房费用占住户总收入的比重来衡量。对于有孩子的家庭和空巢族,我们会用居住总花费做指标。而像我这么大年纪的人,医保和健康护理费用更重要,于是我们对65岁以上的退休者采用的指标就是医保花费。
  斯托拉里克从167个地区、规模完全不同的三组数据中整理出这四个因素的排名,这三组数据包括:人口在100万的49个地区,人口在50万~100万的46个地区以及人口在25万~50万的72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