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军婚-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  知心搭档(1)
北京东城。 
  一座灰色砖墙大院,警戒森严。大门两侧,八名哨兵持枪荷弹;院中,身穿草绿色军装的青年军人们匆匆穿行。 
  这是刚刚组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五军司令部所在地。院里的主建筑,是一座四层楼房,灰砖墙壁,栗色木窗棂,绿瓦盖顶,显得十分厚重。 
  正午时分,一群夹着文件夹的军官错落有序地从楼房底层正中的红漆大门中走出——军政治部召开的“全军团以上政工干部工作会议”刚刚散会,来自全军各师、团的政工干部们一边热烈讨论,一边向着停车场走去。 
  一高一矮两个军人结伴而行。高个儿的身材魁梧,步伐有力,长脸,一对细长的眼睛,高而长的鼻梁在脸上很是醒目。他说话不紧不慢,语言斯文,略带胶东口音,一望便知是个穿军装的秀才。矮个儿的身材比较单薄,圆圆的脸,一双眼睛明亮有神,讲话声音嘹亮,有明显豫东口音,浑身透着利落精干的军人风格,是个典型的炮火中催生磨炼出的军队政工干部。 
  这两人过去均属一个部队,解放战争后期调到一起搭档工作,彼此十分投缘。高个儿叫赵大同,28岁,某部五军三师政治部文化处处长,正团职;矮个儿叫刘义,33岁,某部五军三师政治部主任,副师职。这天,他们同到军部开会,散会后结伴回程。 
  只听刘义说:“老赵,部队就要入朝了,前几天我到总部参加师以上政工干部碰头会,总部首长特意过问了入朝作战部队中,还有多少够条件的干部没有解决个人婚姻问题。我掐指一算,我们师就剩老赵你了!首长说,过去我们艰苦奋斗打天下,许多干部没有条件解决婚姻问题。如今我们打下了江山,建立了新中国,该成家的同志一定得有个家。我们部队入朝作战的口号就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嘛!保卫祖国的人,不能没有自己的小家嘛!怎么样,你老弟的个人问题看来得抓紧解决呀!否则到了前线和美国人一交战,哪还有工夫找对象?一耽误又不知到什么时候去了!到时候上级首长再追问下来,我该怎么交代?还有,从前线回来你老母亲找我要儿媳妇,我该怎么面对她老人家?” 
  赵大同没有说话。 
  刘义自己的婚姻是典型旧式的:弱冠之年家里就给定了亲,自己尚在读书时就拜堂娶亲。抗战爆发后自己弃学从军,贤惠的媳妇上照顾老母,下抚育子女,兼管田间之事,把一个大家庭料理得井井有条,如今两口子膝下已有一双螟蛉子,都健康可爱。况且,自家乡成为解放区后,妻子还担任了村妇救会主任,土改、支前,样样工作不落后。刘义对自己的家庭心满意足——就是媳妇不认字,再一个脸黑一些,那又有什么要紧?还是很融洽的革命伴侣么! 
  可自己的这个搭档赵大同情况不同:他在山东老家的一所著名中学一直上到了高中毕业,又参军入伍考入延安鲁艺文学院读书,毕业后进了作战部队,一直做文化工作。从骨子里来说,他的书生气很浓,尤其在婚姻之事上,很看重所谓的爱情,讲究感觉和情调,不像一般行伍出身的工农干部那样,结婚找人讲究实用、能过日子、能生儿育女就行了。他倒也不是挑剔——其实作战部队的日程表也没有给他挑选媳妇的时间和场地,但是——如果他不是一个心灵比一般老粗敏感得多的人,解决个人问题也非难事。 
  见赵大同不说话,刘义知道他是不同意因赴朝而草率解决问题,但也不愿和自己争辩,便采取沉默的方式。 
  刘义不管赵大同心里想什么,只顾自己说:“上次我给你介绍的师医院的小曹护士,你对人家不冷不热,拖了快半年,终于拖黄了,小曹也成了人家二师的媳妇,让我挨了军首长一顿剋。现在部队都快入朝了,你老弟还是光棍一条!趁今天散会早,还有点时间,赶紧去给你选个媳妇。你说个痛快话——咱们是去师医院,还是去军文工团?” 
  赵大同还是不说话,似乎举棋不定。此时两人已走到院中的停车场,师部开军用吉普车的司机小孙本是个胖乎乎的大男孩,再加上一身崭新的军装硬挺挺的,乍一看,整个人都是圆的。小孙看首长们来了,赶忙敬了个军礼,然后跳上驾驶座。赵大同和刘义也随后一同上车,坐在后座上。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  知心搭档(2)
小孙问:“首长,去哪里?” 
  刘义捅了赵大同一下:“老赵,去师医院吧?” 
  赵大同迟疑了一下:“那几个未婚的女同志我都见过……” 
  刘义问:“看上哪一个了?” 
  赵大同说:“都不错。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都是好样的!” 
  刘义说:“看着好就行。搞医务工作的女同志比较牢靠。”他随即命令司机:“小孙,去师医院!” 
  小孙一踩油门,吉普车“轰”地一下蹿了出去。 
  车子刚驶出军部机关大门,赵大同不慌不忙地发话了:“小孙,向东拐,去军文工团!” 
  刘义恍然大悟:“好你个老弟,看上文工团的姑娘了!说,是谁?什么时候开始的?” 
  赵大同说:“上星期文工团不是刚招收了一批当地的青年学生吗?去看看!” 
  刘义转身给了赵大同一拳:“到底是文化处长,看不上师医院那几个小护士?嫌人家文化不够?那就在刚来文工团的北京女学生里挑一个吧!可有一点啊,这些战士都是刚参军,新兵蛋子不那么好交流。还有,看上哪个就快下决心,赶快结婚,入朝日期可是铁定的啊!” 
  赵大同说:“这我当然知道!不行就再等等嘛,我又不是老得动不了了!” 
  刘义说:“还等?你都快三十的人了,再等下去可就得找别人挑剩的了,你愿意吗?到时候你别埋怨组织没有关心你!” 
  

二  现场“选秀”(1)
军用吉普在北京城里穿行,三拐两绕,钻进一条胡同,驶进一座气派的大四合院。 
  这是志愿军五军文工团驻地。 
  赵大同和刘义下了车,一同向团长办公室走去。来到办公室门前,刘义敲了敲门,没等答应就一撩门帘走了进去:“同志,请问王团长、宋政委都在吗?” 
  屋里静悄悄的,只有一个身穿军装,戴着眼镜的白面书生坐在办公桌后写着什么。见刘义发问,书生赶紧起立回答:“报告首长,王团长和宋政委都到军政治部开会还没回来!”说着,他又忙自我介绍,“我姓田,田少武,燕京大学的学生,上星期刚刚入伍,目前的工作是团里的干事。” 
  刘义有些失望,拍了一下脑袋:“瞧我这记性!老王老宋刚才和我们一起开会来着,准是贪吃军部食堂的招待餐了——这会儿还没回来!”说着,他转身想要退出。 
  赵大同伸手拦住刘义,稳稳地向书生发话:“小田同志,你们团现在排练什么新节目?我们去看看可以吗?” 
  田干事答:“报告首长,我们团新排了一台曲艺节目,一台歌舞节目。另外还打算排话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赵大同一听来了精神,说:“走,老刘,咱们看看去!” 
  田干事忙说:“首长,我陪你们去!” 
  坐落在后院的文工团排练大厅被十几棵碗口粗的大树掩映着。这里原是房主人的后花厅,十分宽敞,把这里作为文工团的排练厅,真是僻静而雅致。 
  刘义一行三人走进大厅,一下就被热闹非凡的场面吸引住了:一群年轻姑娘,都脱了厚厚的军上衣,只穿单军裤和白洋布衬衫,正在汗流浃背地练习“马刀舞”。 
  一位二十三四岁的女军人正在指挥排练。她个子不高,身段灵巧,一张圆圆的脸,浓眉大眼,贴耳的短发,十分活泼开朗。  
  她是歌舞队队长苏亮,也是五军军政委李晋的妻子。别看她年轻,可是个“老八路”出身,军龄和党龄都快十年了。 
  赵大同和刘义都与苏亮很熟,便一起上前打招呼:“苏亮同志,你好!” 
  听到两个粗声的问候,苏亮连忙转身,见是赵、刘两位三师首长,赶紧跑出圈外,拉着两人坐到排练场外的长椅上。 
  苏亮笑着说:“刘主任,您的消息可真灵通啊!我们这批新招的十几个姑娘刚报到没几天,你老兄就给下属挑媳妇来了!” 
  刘义说:“苏队长,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革命军人当然还得找革命军人才般配。尤其像我们赵处长这样延安鲁艺文学系毕业的秀才,总不能像我一样,找个乡下老婆过一辈子吧?” 
  苏亮说:“你们这个也来,那个也来,都到我这里找对象,我们文工团又不是你们作战部队军官的‘家属后备仓库’!” 
  “哎,苏亮同志,话可不能这么说呀!”刘义正色说,“我们李政委不就是在文工团找到了你吗?我们作战部队清一色的‘秃瓢’,和地方也不熟,我们不到文工团来找,又该到哪里去找?” 
  苏亮说:“我们歌舞队的姑娘那都是费很大劲选出来的,个子得高,身材得匀称、柔软,脸盘得秀气,得有良好的节奏感,还得有些基本功……” 
  刘义说:“这是当然。她们要不好我们还不来找呢!” 
  苏亮诉苦道:“你不知道我挑一个人有多难!来十个女孩也不一定有一个合适的!要是人一来就让你们挑走,那我还怎么工作呀?” 
  “你这个同志说话太绝对了!”刘义不同意苏亮的观点,反驳道,“结了婚的女同志,只要工作需要,她还可以跳她的舞嘛!” 
  苏亮嗔怪刘义:“你说得倒是轻巧!第一年结婚,第二年就会挺起大肚子,生完老大生老二……体形变得像木桶,哪还上得了台?就算是她还能上台,家里的丈夫孩子谁来管?” 
  刘义笑着强词夺理:“苏亮同志,别说得那么严重!你和李政委结婚都四五年了,也没见你大肚子呀!” 
  

二  现场“选秀”(2)
苏亮听了,目光一暗——她因为参军时年龄太小,成年累月行军打仗搞得她那方面发育不好,一直为不怀孕发愁呢!如今被刘义一说,心里很不是滋味。 
  刘义哪里知道其中缘由?他点燃一根烟,转身看了看赵大同,发现赵大同一直聚精会神看着台上,便赶紧问:“老赵,看上哪个了?” 
  赵大同平静而幽默地说:“我这才刚坐稳,哪就看清楚了——我又不是火眼金睛!” 
  苏亮听了,就开赵大同的玩笑:“难怪同志们都说赵处长找对象就像鉴赏金石古画一样,得细细看、细细品。不看出门道、不品出味道,再美的美人也没有感觉!” 
  赵大同并不因为苏亮的伶牙俐齿和半带挖苦的话语而嗔怪,还是稳稳当当地回应说:“苏亮同志,找对象并不是选美!你刚才的话有损毁革命军人形象之嫌!” 
  刘义马上问:“老赵,既然不是选美,你究竟是选什么?这事上你一点凑合不得,我看你就是在选美!” 
  赵大同沉默了一会儿——他给顶头上司留着面子,不打算像对待苏亮那样和刘义对话。一时间三人都不再说话,任赵大同静观舞台,等着他的意见。 
  约摸过了五六分钟,赵大同突然说:“我看领舞的那个姑娘就很不错!就是她了!我回去就给李政委打报告!”他说时声音不大,但语气肯定,毋庸置疑。 
  刘义当然了解赵大同的性格。闻听此话,他赶紧顺着赵大同手指的方向,向台上细细看去。果然,领舞的姑娘外形很打眼:娇小灵动的身段,精致的瓜子脸,眼睛不算大但很明亮有神,目光里透着天真无邪和说不尽的清纯,可爱至极。她五官搭配得恰到好处,皮肤不算白,但十分细腻,闪着小麦似的光泽;头发不很浓密,但是深栗色的,还天然地蓬松卷曲,被扎成了两条长长的辫子,不停地在腰际晃动。她动作舒展,舞姿挺拔,一招一式都令人心动。 
  刘义不禁赞叹一声:“好一只俏飞燕!老赵,真是好眼力!” 
  苏亮也赶紧向台上看了几眼,说:“领舞的小姑娘叫杨敏,北京女十三中的学生,是个共青团员。” 
  刘义又问:“她家里情况怎么样?” 
  苏亮说:“她自幼父母双亡,跟随舅舅长大。他舅舅姓严,是个小业主,曾帮助地下党做过不少工作,政治上还挺进步的。” 
  刘义盯着问:“没发现她有男朋友吧?” 
  苏亮说:“哪里话?这小姑娘一天到晚傻唱傻乐,没心没肺的,哪懂得什么叫恋爱?再说,也没有发现有什么男孩子来找她。” 
  刘义顾不上听完苏亮的话,自顾自地又问:“小杨年满十八岁了吧? ” 
  苏亮说:“她看着小,年龄其实也到了。上星期我们歌舞队刚给她过了十八岁的生日。” 
  刘义一拍大腿:“好,那我们老赵回去可就准备打结婚报告了啊,你和小杨谈谈,让她有个思想准备。星期六给她放假,让她和老赵接触一下,争取部队入朝前让老赵和小杨把婚事办了!” 
  苏亮犹豫着说:“刘主任,我觉得杨敏太不成熟了,遇事没有主心骨,怕她给赵处长添乱呢!” 
  刘义说:“再不成熟的女人,结了婚也自然就成熟了。再说,这次所谓的结婚只是举行个仪式,让他们二人就男女之事有个约定而已。我们马上就入朝作战了。我们走了以后,她还回文工团跳舞来——他们又没有条件天天在一起过小日子,小杨还在你手下,有什么添乱不添乱的!” 
  苏亮说:“刘主任,我知道总部首长很关心入朝部队干部的婚姻问题。但是,我作为女方的领导,也对事情负有责任。我已经把对杨敏的看法对你们说了,希望再好好考虑一下!” 
  刘义扭头看着赵大同,用目光询问当事人的意见。 
  赵大同平静地说:“小杨她们这样的学生兵,还是很单纯的,我想接触一下看看。” 
  

二  现场“选秀”(3)
话已说到这个火候,苏亮自知赵大同决心已定,也就不再说话。该是撤的时候了,刘义拉着赵大同起身告辞。 
  两人分别和苏亮握手。刘义说:“苏队长,你马上和王团长、宋政委汇报一下。哦,地方政府慰问我们师部十几筐苹果,还没拆包呢!回头我让小孙开车送到文工团来!怎么样苏队长,你们不吃亏吧?” 
  苏亮一撇嘴:“几筐苹果就把我们的人换走啊?知道吗,在苏联,培养一个舞蹈演员得花几斤金子呢!” 
  刘义说:“好,我不和你争!咱们婚礼上见!” 
  赵大同一直没有多说,但眼角眉梢都是笑意。他和刘义分别从两边的侧门跳上吉普车,小孙发动了车子。刘义看了看手表,说:“今天的事挺痛快,前后一共用去37分钟!” 
  小孙一边开车一边问:“首长,什么事这么高兴?” 
  刘义说:“赵处长一星期后就结婚了,你别忘了去闹洞房啊!”
  “好嘞!”小孙乐得大喊一声,脚下一猛踩油门,吉普车“呼”地向前冲去。 
  

三  申请结婚(1)
赵大同熬了几夜没睡觉,终于完成了《三师入朝作战后的文化工作计划》这份报告。写完后,他又仔细看了两遍,修改了几处不妥,亲自用蝇头小楷誊写清楚,便揣上报告来到师政治部主任刘义那里。 
  刘义的办公室和赵大同在一个院子里。看见赵大同进来,他笑呵呵地急忙让座,说:“老赵,报告写好啦?” 
  赵大同敬了个礼,双手呈上报告说:“刘主任,写好了,请过目。”说罢,他一屁股坐在刘义办公桌旁的椅子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