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军婚-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大同敬了个礼,双手呈上报告说:“刘主任,写好了,请过目。”说罢,他一屁股坐在刘义办公桌旁的椅子上。 
  刘义摊开报告看了一眼,便止不住发自内心的赞叹:“还是老赵你行啊!这一手行书写得是真漂亮!我也当兵十几年了,可还是第一次和你这样的好字、好文章、好人品的‘三好’政工文化干部搭档!和你一起工作,真是痛快得很呐!” 
  赵大同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 
  刘义拿起桌上的军用搪瓷茶缸喝了口茶,接着问:“老赵,结婚报告写了没有?拿出来我看看!待会儿去军部见了李政委,咱们是两份报告一起上交!” 
  赵大同拿出另一张纸,递给刘义。刘义打开一看,上面只有几行字: 
  “军党委、李晋政委: 
  我要求和军文工团歌舞队战士杨敏同志结婚。 
  特此申请。请考虑批准! 
  三师政治部文化处  赵大同” 
  赵大同问:“刘主任,我这么写行吗?” 
  刘义说:“这结婚报告一是告诉领导你要结婚了,二是告诉领导你媳妇是谁。有这两条就行了!” 
  两人一同起身去军部。 
  五军军政委李晋不过三十六七岁,红军出身,参军前是师范毕业生。惺惺相惜,他对部队中珍稀的文化干部很喜爱,尤其对颇有才气的延安鲁艺毕业的赵大同,更是另眼相看。 
  刘义和赵大同喊“报告”时,李晋正埋头看文件,听到熟悉的下属声音,他喜上眉梢,忙大声说:“进来!” 
  刘义和赵大同撩起棉门帘走进屋里。李晋从桌后站起来,用左手向刘、赵二人还敬军礼,又热情地用左手与二人握手。 
  李晋是这支部队的老干部,山西人,身材瘦高,瘦长脸,两道剑眉,一双眼睛不很大,却很有神采,鼻梁又高又直,嘴唇略厚,是个很英武的军人。当年在太行敌后根据地,他的右臂在反扫荡战斗中被日军飞机投下的炸弹弹片截去了,虽然空着一只袖子,但军服干净、板正,一条宽皮带束在腰间,非常利落。 
  “听说,大同同志准备结婚了?是不是送结婚报告来啦?”李晋直截了当地发问,口音带有浓重晋中乡音。 
  赵大同刚要回答,警卫员上来送茶,他又把话咽了回去。 
  李晋示意警卫员退下,并亲自过去关上门,才又坐了下来。 
  刘义说:“政委,部队就要入朝了,和美帝国主义打现代化战争,的确是过去没有过的。我们写了个入朝后部队政治文化工作的设想,送给您看一看!” 
  “好,不愧是咱们军的政治文化工作模范师!”李晋把手一伸,“拿来,我看看!” 
  赵大同把工作报告递上去了。李晋接了过来,但还伸着手:“那份报告呢?” 
  赵大同又把结婚报告递了上去。 
  李晋迅速浏览了一下第二份报告,转向刘义问:“老刘,这些大城市的学生兵小资味道很浓,恐怕应该在部队环境中磨炼一下才好!你们师卫生队不是有几个女同志还没结婚吗?” 
  刘义急忙摆摆手,又向着赵大同努努嘴,意即当事人看不上师里的卫生兵。 
  李晋笑了,转向赵大同:“大同同志,这次部队入朝作战,任务很艰巨。总部党委很关心干部,指示凡够‘二五八团’条件的干部,争取入朝前解决个人问题。我把你的事落实给老刘了。他是个急性子,这你知道。他出的点子,你不能全听,得有自己的主见。这毕竟是你自己的终身大事嘛!” 
  

三  申请结婚(2)
赵大同脸红了一下,旋即稳稳当当地说:“李政委,这位小杨同志的确是我自己看中的。” 
  李晋说:“噢?这就好!我害怕你受了他的影响,搞得太仓促,日后落下埋怨呢!怎么,你和小杨接触过了吗?有什么感觉?” 
  赵大同说:“还没有直接接触。但小杨同志很年轻,很单纯,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人。我对她感觉不错,对培养我们之间的感情也是有信心的。” 
  李晋说:“有自信就好!但我还得说一句,大同,你虽是个知识分子,但你毕竟出身农家,又在革命队伍里磨炼多年,和杨敏这样的人能不能生活到一起,还是个未知数。你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要太自信了!” 
  刘义插嘴说:“政委,关于小杨,您没有听苏亮同志说些什么意见吗?” 
  李晋说:“她的意见也是杨敏太年轻了,不定型,情感上恐怕不好把握,建议大同同志慎重考虑。” 
  室内沉寂了一分钟。赵大同打破了沉默:“政委,我的确看中了杨敏,请领导审查吧!” 
  李晋闻听,立即在赵大同的结婚报告上批了“同意结婚”四个字,又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说:“小杨的情况我知道,她本人和家庭都没有什么政治问题,她还是一个积极上进的青年——高中刚毕业,放弃了考大学的机会,不惧怕残酷的战争,报名参军上战场……这一切都说明她是个有觉悟的好姑娘,可以批准结婚。我在军党委会上打个招呼,大同和老刘,你们回去准备吧!杨敏这边,我让文工团宋政委、苏亮亲自找她谈谈。” 
  赵大同和刘义急忙同时起立敬礼,说:“谢谢首长!”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四  组织谈话(1)
那天赵大同和刘义突然造访文工团后,苏亮就感觉她和杨敏之间可能要有一场严肃、正式的谈话。她同时感觉很为难:杨敏还是个大孩子,稚气未脱,刚参军不久,脑子里满是美好的人生幻想,马上和她谈婚事是否妥当?当然,男方的条件是不错的,但这个年龄的小资女孩有几个是以条件论感情的? 
  正在苏亮苦苦思考怎样和杨敏谈话的时候,丈夫李晋郑重地把做杨敏工作的任务交给了她。 
  苏亮随着李晋住在军部大院的一个套间里。外屋是李晋的办公室、会客室,里间两张小床拼在一起,两副草绿色的铺盖也放在一起,就成了夫妻二人的卧室。当天晚上,苏亮和往常一样,很晚才从文工团驻地回家。她满身疲惫,草草洗漱过后,就进入里间去铺床,这时候,李晋从外屋走了进来:“苏亮,今天赵大同递交了结婚报告。他可是三师最后一个单身干部‘钉子户’。这个秀才,让他看中一个女同志还真难呢!这回既然他对小杨点头了,就帮助他趁热打铁赶紧把婚事办了。三师可是我们军入朝作战的先头部队,赵大同的事马虎不得!” 
  苏亮听了,一屁股坐在床上:“我就知道是这样!这个事情,又得是我去打前站作女方的思想工作!人家小姑娘才刚参军,满脑子革命的浪漫和理想,我让人家准备和某某首长结婚,不把人家吓一跳?老李,说实话,你们作战部队每次来我们这里找人、接人,我心里都不是滋味——我都替我的姑娘们紧张呢!” 
  李晋也在妻子身边坐下,耐心地说:“苏亮啊,你一定得认识到,官兵的婚姻之事也在政工领导干部的工作范畴之内啊——这个事情会直接影响部队的情绪,与部队的作战力直接挂钩嘛!只有你自己先提高认识,做工作时才不会有畏难情绪嘛。” 
  苏亮撅着嘴,皱着眉,不做声。 
  李晋等了一会儿,就站起身来给苏亮下达任务说:“苏亮同志,你明天就抽时间和小杨打招呼吧,本周六安排他们两人面谈一次,下周六在军部礼堂举行结婚仪式!” 
  苏亮一听李晋下命令,赶紧站起来,两脚一并敬了个军礼,大声说:“是!政委!明日即按您的指示办!” 
  李晋笑了,走过来用独臂揽住妻子,在苏亮的鬓角印上一个轻吻。 
  第二天刚上班,文工团宋政委就把苏亮叫到办公室。苏亮索性一进门就问:“政委,您找我是不是让我同意杨敏和三师赵处长的婚事?” 
  宋政委说:“小苏,你真敏感,正是这件事!” 
  苏亮说:“幸亏咱们军够结婚条件还‘耍着单’的干部就只有一个赵大同了!要不,我们歌舞队还不得被抽空了!” 
  宋政委开导苏亮:“小苏,不要闹情绪!干部的个人问题能否解决好,直接影响着我们部队的战斗力。虽说革命军人以天下为己任,但也不是说凡参加革命的人,就都是不食人间烟火了。帮助单身干部成家也是组织上该管的,这点你该清楚呀!” 
  苏亮说:“政委,你又和我来这套大道理!这些我当然懂!我是憷头该怎么向杨敏张这个口?她还是一个不太懂事的小丫头呢!刚来到部队就成了小媳妇,恐怕她思想转不过弯来!” 
  宋政委说:“有什么转不过来的?当年你和李政委结婚也是组织介绍的,那时你不也是个小丫头吗?怎么样,你说李政委和你一起生活好不好?” 
  苏亮没有回答,心里却已经琢磨着和杨敏谈话的细节问题了。 
  苏亮回到队里,特意把排练时间调整了一下,让杨敏有一会儿空着的时间。然后,她把杨敏叫到后院的花园里谈话。 
  杨敏蹦蹦跳跳跟着苏亮来到后花园。苏亮坐到凉亭的横栏上,示意杨敏坐在自己对面。 
  “队长,找我有什么事吗?”杨敏小心谨慎地问。 
  苏亮说:“小杨,你参军以来一直表现不错,组织上对你的工作很满意。今天我代表文工团党组织和你谈一件重要的事。” 
  

四  组织谈话(2)
杨敏天真地问:“队长,是部队入朝作战的事吗?” 
  “对,和入朝作战有直接的关系。”苏亮说,“小杨,你知道咱们军入朝部队中还有一些干部是没有成家的单身,总部首长对这些干部很关心,指示各级领导要积极解决他们的个人问题……啊,就是帮助他们找合适的女同志组织家庭。小杨,你觉得组织上这样做应该吗? ” 
  杨敏忽闪着亮晶晶的眼睛,说:“应该呀!” 
  苏亮又说:“组织出面帮忙的干部,都是些参加革命很长时间的老同志,都是够了‘二五八团’结婚条件的同志。” 
  杨敏好奇地问:“队长,什么是‘二五八团’?” 
  苏亮说:“就是二十五岁,八年军龄,团职干部。” 
  杨敏点点头,随后直视着苏亮,那神情似乎在问:“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苏亮顿了一下,尽量放慢速度说:“小杨,咱们军三师文化处赵处长,是延安鲁艺文学系毕业的大学生,人好,对革命贡献大,也很有才华,人称‘全军第一秀才’。他看中了你,提出要和你结婚,军党委也批准了。你本人有什么意见吗?” 
  杨敏一下子愣住了,半晌才说:“队长,你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我没听明白!” 
  苏亮笑了,说:“就是赵处长想娶你当媳妇,组织上也同意了,问你有什么想法?” 
  杨敏吃惊不小:“我,我……”她答不上话来。 
  苏亮说:“赵处长知道你年岁尚小,他主动提出这次和你只是举行一个结婚仪式,真正的婚姻生活要等你以后各方面条件成熟以后再说。这次其实就是订婚,就像一个约定,让你们双方在男女之事上有一个限定。赵处长所在的三师马上就要入朝作战了!” 
  杨敏脱口而出:“队长,我不能和赵处长结婚!” 
  苏亮吃了一惊:“怎么,杨敏,你有心上人吗?” 
  杨敏迟疑了一会儿,轻声说:“我不知道他算不算是……” 
  “谁,对方是谁?”苏亮急忙问,“你怎么没有向组织汇报过?” 
  杨敏迟疑了一会儿说:“他是我表兄严峻,他现在燕京大学读书。” 
  苏亮有点着急,说:“真的吗?怎么会是这样?入伍谈话时,你为什么没有向组织上汇报这件事?” 
  杨敏见队长急了,忙说:“这只是我一种模糊的感觉,家里并没有挑明说,所以……” 
  苏亮长舒一口气,说:“原来是这样!小杨,既然事情没挑明,就有回旋的余地。在婚姻上,你可以选择你的表哥,也可以选择赵处长,你是有自由的。但是,你现在是一个革命军人,你应该理解军人的婚姻是很不容易的。像赵处长这样的干部,能文能武,要是在地方工作,接触女同志的机会比较多,找个对象不是问题。但在部队就不同了,他戎马生涯十多年,把一切都交给了党,个人问题却没有时间和机会来解决。小杨你说,难道这样的人不值得我们爱吗?难道不该把爱情献给这样的军人吗?” 
  杨敏受了感动,沉默了一会儿,又说:“我父母死得早,我是舅舅和舅妈养大的。表兄和我青梅竹马……我是怕,我会伤了舅舅一家人的心。” 
  苏亮说:“小杨,你现在是一名军人,在个人问题上,要听从组织的意见。” 
  杨敏没吭声。 
  苏亮说:“我已经了解过了,你舅舅、舅妈的觉悟都很高,北平解放前就帮助地下党做过不少工作。若不是这样,组织上也不会同意赵处长和你的事。” 
  杨敏又赶紧点点头,但还是没吭声。 
  苏亮又说:“赵处长是一位知识分子出身的老革命,在部队中的威信很高,他的眼光也很高,他喜欢的是有文化、有气质、有革命觉悟的姑娘,一般的女同志他看不上。这次他选中了你,说明你条件不错,你们二人是很般配的!” 
  杨敏说:“赵处长的确是位值得尊重的同志,但是,但是……”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四  组织谈话(3)
苏亮见杨敏的态度,知道一时难以说服,就换了一种谈话方式——自担任文工团的中层领导干部以来,她多次遇到类似的工作情况:前线部队来找人,要接人,自己忍痛割爱还得配合工作。 
  和杨敏这种情况的女文工团员谈话,苏亮已经有了一些经验。只听她说:“小杨,你在团组织生活会上一再表示要积极进步,要听组织的话,要争取入党。个人婚姻这么大的事,组织的意见你都听不进去,你觉得这样做还有前途吗?你还有决心在革命队伍里长期待下去吗?” 
  杨敏急了:“队长,我绝不想离开部队,我要在部队干一辈子!” 
  苏亮缓和了一下,说:“小杨,组织上给你介绍对象,也是出于对你前途的考虑。你想,夫妻二人都是部队的,可以互敬互爱,共同进步。反过来,你找一个地方的对象,一切就不好说了——因为生活环境、人生目的都不一样了嘛!我也听懂你的意思了,你和表兄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当然,这种情况,男女的感情是不错的。但你表兄在地方工作,和他好了,你还能长期生活在部队这个环境中吗?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小杨,赵处长很快就要入朝了,今天我就听你一句话。” 
  杨敏毕竟是聪明人,她从队长柔风细雨般的谈话中听出了某种强硬的东西,知道了婚姻之事有可能和自己今后的命运有关。略一细想,她感觉让她放弃这火热的部队生活,回到北京南城那个胡同里,和表哥一起过自己从小就熟悉的、庸俗的柴米油盐的生活,那是断然不可行的! 
  苏亮看见杨敏低头沉思片刻,一字一句地说:“队长,我听组织的。” 
  苏亮的心弦终于松下来了,她紧盯了一句:“那就好。既然答应了和赵处长结婚,今后就不要再想着你的表兄了。你是军人,在个人情感上一定要学会克制。懂了吗?” 
  杨敏说:“队长,我懂。” 
  知道苏亮和杨敏谈妥了,文工团政委宋世波很高兴,当天晚饭时,特意请杨敏一同进餐,文工团团长王安和苏亮都来作陪。 
  宋世波对杨敏说:“小杨,和赵处长的事,想清楚了没有?下决心没有?” 
  杨敏说:“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