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军婚-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世波对杨敏说:“小杨,和赵处长的事,想清楚了没有?下决心没有?” 
  杨敏说:“报告首长,我想清楚了,也下决心了。我愿意和赵处长结婚。” 
  宋世波说:“好!小杨,组织上没有看错你!愿意把自己交给组织,一切听组织的安排,才是个好战士,你会进步很快的!” 
  王安团长和苏亮都附和着宋政委说了几句。 
  宋世波说:“苏亮同志,小杨是位值得信赖的好同志。你要把小杨作为一颗好苗子,好好培养!” 
  苏亮说:“是,政委!” 
  杨敏听了几位领导的话,精神大振。一瞬间,对组织给自己介绍的未婚夫赵大同原有的一点胆怯和生疏感也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饭后,杨敏和苏亮一同回宿舍。杨敏觉得脑海里一忽儿填满了令人兴奋的内容——火热的革命的大家庭,有着骄人革命生涯、将与自己比翼齐飞的丈夫,血与火的战场,温暖的家,孩子……一忽儿脑海里又变得一片空白——她真不敢相信,只一天工夫,自己的命运就发生了巨变!下星期,她将和赵处长结婚,结束无忧无虑的单身生活。赵处长是个什么样的人?好相处么?爱发脾气么?杨敏对赵大同完全不了解,所以怎么想也没有想出对他的感觉。从小到大,她除了和自家胡同里的几个小男孩在一起玩过以外,接触最多、也最熟悉的同龄异性就是表兄严峻了…… 
  杨敏一会儿想结婚的滋味将会是怎样的,一会儿又想舅舅舅妈和表兄严峻对这件事会有什么反应。 
  但是说到底,杨敏毕竟是个思想简单的人——天生没有缜密思维的能力和清晰明朗的情感取向。几小时后,她就不再想这件事了,反而觉得和一个不认识的人谈婚论嫁也可以坦然面对。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五  首长相亲(1)
星期六下午,赵大同提前处理完公事,跑回宿舍仔细洗了洗脸,把络腮胡子刮得干干净净,换上一件干净衬衫。然后,他拿出一面小镜子左右照了一下,自认为还不错,便抬起右手腕看了看表。 
  手表的时针和分针指示的时间是午后4点10分。 
  恰在此时,门口响起一个嘹亮的声音:“报告!”这是司机小孙,刘义派他接来了杨敏。 
  赵大同连忙说:“请进!” 
  小孙一掀棉门帘,然后侧身一让,杨敏轻灵的身体就闪了进来。她向赵大同敬了一个姿势优美的标准军礼,脆声说:“报告首长,五军文工团歌舞队战士杨敏奉命来到!” 
  杨敏像一枝带着沁香的桃花,带着两性之间那种最美好的梦幻色彩,轻盈地踏步进门。赵大同只觉得眼前霓虹一闪,头有些发晕,心跳也加快,喉头有些发颤。他是第一次正式相亲,第一次和一位心爱的年轻姑娘这样近的面对,真有些不知所措。突然,他看见了桌上的茶杯,连忙说:“小杨,坐,喝水!” 
  杨敏并没有立即坐下,而是四下里张望了一下。她精巧的圆脸蛋被风吹得红扑扑的,一双灵活的眼睛更显得晶亮晶亮,十分动人。 
  赵大同已从李晋和苏亮那里知道了杨敏心里有个表兄严峻,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部队里许多战友进城后找了女学生,结果她们心里大都曾有其他人的影子,婚后感情交流都或多或少有些障碍。他赵大同宁可不结婚,也不愿找个心里装着别人的人。   
  但,眼前的杨敏是这样的单纯可爱,很难想象,这个美丽轻灵的小姑娘,在本次相亲前,居然有过剧烈的心理活动。 
  杨敏的表现,她动作的一招一式,她嘴里吐出的每一个字,在赵大同看来都那么清纯。 
  赵大同的心似乎被蜜水浸泡,甜滋滋地很舒服。 
  说实话,他搞部队文化工作近十年,女文艺兵也见过不少,比杨敏漂亮的大有人在,可是,唯独眼前这个小杨,让他一见倾心,让他真正地心动了! 
  杨敏终于近距离地看见了赵大同,心想:他不像表兄严峻那样飘逸俊秀,但也很端正,有一种军人的威严,又有知识分子的气质,一点儿也不让人讨厌。 
  杨敏不愧是北京姑娘,表现得既大方又活泼。她坐在赵大同拉出的椅子边沿上,紧绷着身体,姿势显得很美。她问:“首长,找我有事吗?” 
  赵大同心想,这个丫头真鬼,明知故问,嘴上却问:“小杨,参军多长时间了?” 
  “报告首长,三个月了。” 
  赵大同又问:“听说你是团员?” 
  “报告首长,我的团龄已经快一年了!” 
  赵大同被杨敏一口一个“报告首长”逗乐了,说:“小杨,今天咱们就是随便聊聊,战友之间,不分彼此。你不要称我为首长,叫我老赵就行了。” 
  杨敏说:“是,首长!哦,老赵!”说着,她禁不住为自己的刚出口的话笑起来,连忙用手掩住半边脸。 
  杨敏的笑,让赵大同想起《诗经》上“巧笑倩兮”的句子,心说:小杨真是太可爱了! 
  赵大同接着问:“小杨,你家里都有什么人?” 
  杨敏说:“我是个孤儿,跟着舅舅长大的。家里只有舅舅、舅妈和表兄。” 
  赵大同说:“哦!你舅舅做什么的?” 
  杨敏说:“开鞋帽店的,小本生意。舅妈是家庭妇女,表兄是北大的学生。” 
  赵大同点点头说:“我是山东莱芜人,父亲是个中农,我是家中的独生子。1940年,我十八岁,中学毕业,跟几位同学去了延安,考上了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文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作战部队做文化工作。这不,一晃都十年了!” 
  杨敏用亮晶晶的眼睛盯着赵大同的眼睛,说:“首长,我早听说您是我们五军的第一秀才呢!” 
  赵大同说:“哪里,咱们军比我有才气的同志多得是,我还差得远呢!” 
   。 想看书来

五  首长相亲(2)
杨敏说:“首长太谦虚了!” 
  赵大同接着说:“我的老父亲已经去世了,眼下家里只有老母亲一人了。” 
  杨敏问:“大娘她身体还好吧?” 
  赵大同听了杨敏的这句问候,心里很舒服,心想:杨敏还是挺成熟的,礼貌上很周到,将来婆媳关系一定能处得好。心里想着脸上就笑起来,他说:“她老人家身板很硬朗,天天盼着抱孙子呢!”说到这儿,赵大同觉得有些失言,忙看了杨敏一眼。 
  杨敏面不改色,反而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这时候,警卫员小黄进来说:“首长,开饭了!您和杨敏同志在哪里吃饭?” 
  赵大同一指书桌:“就在这儿吧!” 
  小黄应声而去。 
  杨敏说:“首长,这太打扰您了!” 
  赵大同说:“小杨,我对你的印象很好!你对我有什么看法,回去后可以找苏队长和宋政委谈谈。” 
  杨敏大方地说:“我来以前苏队长和我说了,说您要和我谈话,让我回去后向她汇报。” 
  这时,小黄进屋送饭,说:“首长,今天炊事班给杨敏同志加了个菜——韭黄炒鸡蛋,总务股长说这月扣除您的伙食尾子!” 
  赵大同说:“知道了!小杨,来,吃吧!” 
  杨敏既不扭捏也不推让,说:“谢谢首长!”然后把椅子向前拉了一下,身体落在座位的实处。她自顾自地左手把一只空碗拿到面前,准备接着可能在筷子和嘴之间落下的菜肴,右手拿起筷子,也不招呼主人,上来夹起一大块炒鸡蛋,香喷喷地吃起来。 
  赵大同用充满爱意的眼神望着杨敏可爱的吃相,竟忘了动筷子,一任杨敏把一盘炒鸡蛋全部消灭。 
  

六  战前婚礼(1)
一周后,赵大同与杨敏举行了结婚仪式。 
  婚礼在军部礼堂举行。 
  台上是新郎官赵大同、主婚人军政委李晋、证婚人三师政治部主任刘义,还有20多位五军军部和各师的高级军官。 
  台下是军、师、团三级机关的干部和他们的警卫人员,一百多号人把礼堂塞得满满当当。苏亮带着文工团的一帮姑娘们,把新娘子杨敏送上台。 
  台上台下所有人员,已经全部换上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冬季军装。 
  杨敏穿着新军装,两条长长的辫梢上扎着大红绸蝴蝶结。她大方地坐在赵大同身旁,脸上看不出害羞的样子,只用亮亮的眼睛扫视着台下向她做鬼脸的文工团姐妹们。 
  刘义走到台中央,一身崭新的军装让他显得格外干练。他挺直了自己的小个子,掩饰不住一脸的得意和喜气,向台上台下行军礼,然后大声说:“我宣布,三师政治部文化处处长赵大同与军文工团歌舞队杨敏同志的婚礼现在开始!首先,请主婚人、军政委李晋同志讲话!” 
  李晋走到台中央,清了一下嗓子,大声说:“同志们,我们全军部队就要入朝作战,今天三师赵大同同志举行婚礼,这是件很有意义的大事!总部首长指示,全军的干部,只要够了‘二五八团’的条件,都要争取解决个人问题后再踏上朝鲜的土地!这是党中央毛主席对志愿军指战员的关怀,这是让我们把保家卫国的宗旨落到实处!同志们,全中国人民都在支援我们,我们的亲人也在看着我们,我们一定要以高昂的士气跨过鸭绿江,英勇战斗,不怕牺牲,把美帝国主义彻底赶出朝鲜!” 
  李晋说到这里,台下一位干事振臂高呼:“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把美帝国主义赶出朝鲜!” 
  台上台下的军人们都振臂呼应,一时间,这个婚礼成了五军入朝前团以上干部的又一次誓师大会。 
  口号声落下后,李晋又说:“同志们,军婚是伟大的,神圣的!军人面对着的是战斗,是流血,是牺牲,是长期的分居,是正常老百姓生活中没有的许多困难……所以,军婚既意味着幸福也意味着牺牲。但也正因如此,能够走进和坚守军婚的人,都是好样的!” 
  台下人听得心潮澎湃,一些人的眼中溢出了泪水,一些人望着敬爱的政委,连连点头。 
  李晋侧身指了指台上的一对新人,接着对台下人说:“同志们,今天结婚的一对夫妇是大家熟悉的,但我还要说两句:赵大同同志是延安时期的干部,是一位老革命;杨敏同志是共青团员,是新兵。他们是新老结合的革命军人夫妻。祝福他们团结互助,相亲相爱,白头偕老!” 
  台下又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李晋讲完后,刘义宣布由新郎赵大同讲话。 
  赵大同站起来走到台中间,右手掌绷紧搭在帽檐上,挺直身躯,转动着给台上台下的战友们敬了军礼。然后,他放下右手,激动地说:“感谢首长和同志们的关心,我今天和杨敏同志结婚,组织了自己的小家庭。我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从此,我要把国与家的责任都担当好。我向首长和同志们保证:一定和杨敏同志互敬互爱,我们不但要白头偕老,还要争当模范夫妻!” 
  台上台下一片掌声。 
  刘义又让杨敏讲话。 
  杨敏站起来,迈着轻巧的步子走到台中央,站定之后,先用手把胸前的长辫子撩到背后,张张嘴想说话,一时又忘了词。她站在台上,用眼睛搜索着台下苏亮的身影。苏亮见了,示意她拿出事先准备的讲话稿。 
  杨敏急忙摸了一下衣兜,但是没有摸到那份讲稿,很是窘迫。大家知道她是新兵,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阵势,都乐得静观。沉寂了几秒钟,杨敏终于说:“组织上让我和赵处长结婚,是对我的关怀。我要好好向赵处长学习,听组织的话,做革命军队的好战士、革命军人的好妻子!” 
  她甜甜的声音,标准的京腔京韵,令台下的人心里很爽,响起一片笑声。 
  

六  战前婚礼(2)
坐后排的一个干部悄悄对身旁的人说:“这位新娘子看着也太小了,像个小姑娘似的,够法定结婚年龄吗?”另一个人一面羡慕地看着新婚夫妇,一面回答说:“听说她参军才三个多月,刚出新兵训练营,这要在家里,还和妈撒娇呢!现在成了首长夫人,不知她打算怎么当好这个夫人?” 
  前排的嘉宾们嘴也不闲着。一个长着一对大眼睛的军官用胳膊肘碰了旁边人一下,说:“这新娘子可真漂亮!在咱们作战部队里可见不到!今天我也算是开眼了!” 
  他旁边坐的人很稳重地回了一句:“是漂亮,百里挑一吧!还是北京城里的中学生呢!” 
  大眼睛军官又说:“也难怪。人家新郎官是搞文化工作的,一般人哪看得上眼!” 
  旁边一位说:“新郎官条件也不错啊!延安鲁艺的大学生,有全军第一秀才的美名,人长得不错,年龄也不算大,挺般配的!” 
  人们正议论着,只听台上刘义说:“婚礼到此结束!洞房场地有限,闹洞房的人只限三师干部和文工团歌舞队的同志!敬请谅解!” 
  人们纷纷站起身来,大部分人驱车回程,只有三师的二十多人和歌舞队的十来个人,兴高采烈簇拥着新婚夫妇进洞房。 
  李晋,刘义当然得一起去。 
  洞房就是赵大同的宿舍。 
  这是标准正团职干部的宿舍——一个套间。里间较小,摆了一张双人木床,床上一对枕头,两条叠好的军用棉被;靠窗有一张小桌子,两把椅子;门口一个脸盆架,对应的墙壁上挂着一面镜子。 
  外间比较大,生了一个铁炉子,上面正烧着一铁壶水;屋里临时摆了两张八仙桌,桌子上放了几个大瓷盘,里面堆着花生、红枣、水果糖。 
  人们涌进屋里。歌舞队的姑娘们和杨敏在里屋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三师的干部们在外屋海阔天空,玩笑不断,平时赵大同空荡荡的宿舍,一时间挤得都插不进脚。 
  赵大同的通讯员小黄看到漂亮的新娘子,还有这么多人,高兴地站在门边傻笑。 
  “小黄,别傻站着呀!”刘义一指铁炉上的水壶,“水开了,快给同志们沏茶!” 
  小黄忙提起大铁炉上早已“嗞嗞”冒着热气的铁皮水壶,往早已摆放在桌上的一排茶杯里沏茶。 
  李晋和刘义坐在一张桌的上座,赵大同陪坐在另一张桌的上座,闹新房的人把他们团团围住。 
  三师一团团长常虎也是刚结婚不久,新娘子是师医院的护士。他一贯爱热闹,喝了一口热茶后就站起身来说:“赵处长,讲讲恋爱经过!真有你的,找到了这么漂亮的老婆!说,你们是怎么认识和相好的?” 
  刘义使劲咳嗽了一声,又狠狠瞪了常虎一眼。常虎见了,自知失言,忙坐下了。 
  在场的好多人并没有会意,常虎刚闭嘴,三师二团团长方明又站起来,说:“老赵,我说你怎么老不结婚,原来在这儿等着呢!哎呀,你的信息可真灵啊!军文工团刚招了这批北京兵,你就挑了一个最好的留下!我真替兄弟你高兴啊!” 
  李晋说:“同志们,今天是赵大同和杨敏的好日子,高兴一下可以,但人家杨敏可是北京学生,你们这些当老大哥的,注意别说话走嘴,丢作战部队的人!” 
  刘义也说:“找妻子首先是找一位亲密的革命同志,又不是选美!你们不要一口一个漂亮,满脸垂涎三尺的样子,让人家文工团的姑娘们笑话!” 
  歌舞队的姑娘们在里屋和杨敏说话。 
  一个梳长辫子的姑娘说:“小杨,赵处长的藏书真多!他在建国前常年行军打仗,是怎么攒下了这许多书的?” 
  另一个姑娘说:“赵处长真是一名儒将,看他住的这间宿舍收拾得多干净!他人也挺文雅的,看来会体贴人。将来你们错不了!你真有福气!” 
  其他姑娘们也纷纷附和,把羡慕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