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百人百题咏扇诗鉴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代百人百题咏扇诗鉴赏-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劣,谬被策用,悚怍之情,夙宵兢惕,未尝夸示里闾,彰曝远迩,自循自省,并愧流言。良由缘浅寡虞,致贻嚣谤。伏惟明皇临宇,普天蒙泽,戊寅赦恩,轻重必宥。百日旷期,始蒙旬日,一介罪身,独婴宪劾。若事实有征,爰对有在,九死之日,无恨泉壤。

  这应该算作王融的“绝笔书”吧?

  好一篇锦绣文章!

  此生在南齐的政治舞台上,跟错了主子的王融,最终被赐死于狱中,时年二十七岁。呜呼,哀哉!

7、《咏秋月》
南齐·虞羲

  影丽高台端,光入长门殿。

  初生似玉钩,裁满如团扇。

  泛滥浮阴来,金波时不见。

  傥遇赏心者,照之西园宴。

  这是一首咏月喻人的乐府诗。

  若是用白话来注释:

  秋月高悬楼台端,清辉映入长门殿。

  初生相似白玉钩,月盈圆润如团扇。

  一旦天庭浮阴霾,耀眼金波时不见。

  倘若际遇赏心者,光照恩宠上林苑。

  诗中金波:指月光。西园:为汉代上林苑的别称。

  汉司马相如为《长门赋》自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中国文人常以“长门宫”,借喻女子失宠生活的寂寞凄凉。而虞羲的这首《咏秋月》,则是借用“长门宫”的典故,隐喻人生际遇,如同月缺月圆;而人的一生,又离不开“际遇”二字。可谓:用典奇巧,别开生面。

  虞羲(公元?—510年前后),字子阳,会稽人。入仕为齐始安王萧遥光的侍郎,兼齐建安王萧宝寅征虏将军府主簿、功曹、记室、参军事。梁武帝萧衍开国,拜为中常侍(按钟嵘《诗品》中所注:梁常侍虞羲),兼晋安王府侍郎。天监(502—519)中期去世。另据《南史&;#8226;江淹、任昉、王僧孺传》中记载:“虞羲字士光,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盛有才藻,卒于晋安王侍郎。”这里的晋安王,应为梁武帝的第三子萧纲:“天监二年十月丁未,生于显阳殿。五年,封晋安王,食邑八千户。”(《梁书&;#8226;简文帝传》)

  虞羲之诗,奇句清拔,以《咏霍将军北伐》最负盛名。“未穷激楚乐,已见高台倾。当令麟阁上,千载有雄名。”他在歌颂霍去病征讨匈奴的不朽战功之时,对他的英年早逝,感到十分惋惜。反映了齐、梁年间,许多文人志士渴望北伐,统一中原的真实心愿。

  此外,“共盈一樽酒,对之愁日暮;……佳期难再得,但愿论心故。”虞羲的《送友人上湘》,感情真挚地描述了他相送友人的离别之情。故钟嵘在《诗品》中点评:“子阳诗奇句清拔,谢朓常嗟颂之。”

  附录:

  虞羲《咏霍将军北伐》

  拥旄为汉将,汗马出长城。

  长城发势险,万里与云平。

  凉秋###月,虏骑入幽并。

  飞狐白日晚,瀚海愁云生。

  羽书时断绝,刁斗画夜惊。

  乘墉挥宝剑,蔽日引高旍。

  云屯七萃士,鱼丽六郡兵。

  胡笳关下思,恙笛陇头鸣。

  骨都先自詟,日逐次亡精。

  玉门罢斥堠,甲第始修营。

  位登万庚积,功立百行成。

  天长地自久,人道有亏盈。

  未穷激楚乐,已见高台倾。

  当令麟阁上,千载有雄名。

  虞羲《送友人上湘》

  濡足送征人,蹇裳临水路。

  共盈一樽酒,对之愁日暮。

  汉广虽容舠,风悲未可渡。

  佳期难再得,但愿论心故。

  沅水日生波,芳洲行坠露。

  共知丘壑改,同无金石固。。 最好的txt下载网

8、《团扇歌》
梁·武帝萧衍

  手中白团扇,净如秋团月。

  清风任动生,娇香承意发。

  这是一首赞美白团扇的咏物诗,也可算作言情诗。

  萧衍信手而作这首《团扇歌》时,与昔日班婕妤借秋扇抒发怨情的心态,绝然不同。他完全是在享受白团扇与美娇娘一起带来的人生乐趣。“清风任动生,娇香承意发”,这是何等惬意,何等舒心!“手中白团扇,净如秋团月。”好一个“净”字,把诗人喜爱手中白团扇的心情,描绘得非常真切,极具画龙点睛之功!

  萧衍(公元464—549年),字叔达,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他从小就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少时习周孔,弱冠穷六经”;登极之后,“虽万机多务,犹卷不辍手,燃烛侧光,常至午夜”。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在南朝诸代皇帝中,可以堪称翘楚,尤其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上,成就更为突出。史书称道萧衍:“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草隶尺牍,骑射弓马,莫不奇妙。”

  在学术方面,萧衍对经学、史学的研究,十分卓著。经学方面,萧衍曾撰著《周易讲疏》、《春秋答问》、《孔子正言》等二百余卷,可惜大都没有流传下来;天监十一年(512),他又制成吉、凶、军、宾、嘉五礼,共一千余卷,八千零十九条,颁布施行;史学方面,萧衍不满《汉书》等断代史的写法,认为那是割断了历史,主持编撰了六百卷的《通史》,并“躬制赞序”。他对此史书颇为自负,曾对朝臣述说:“我造《通史》,此书若成,众史可废。”可惜,此书传到两宋时期,皆已流失,着实是一件非常遗憾之事。

  萧衍一生还倾注了大量精力研究佛学,著有《涅萃》、《大品》、《净名》、《三慧》等数百卷佛学著作。对于道教学说,他也颇有研究。在此基础上,他把儒家的“礼”、道家的“无”和佛教的“因果报应”揉合在一起,创立了“三教同源说”。这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承前面所述,萧衍与谢朓、王融、任昉、沈约、陆倕、范云、萧琛等,昔日都是竟陵王萧子良幕府的“竟陵八友”,都是探索“永明体”新诗的志同道合者。因此,萧衍至今还留下80多首诗歌,按其内容、题材,可大致分为四类:言情诗、谈禅悟道诗、宴游赠答诗、咏物诗。

  天监十一年,萧衍还曾亲自动手修改西曲(南朝乐府民歌分为吴歌和西曲两大部分。前者产生于京邑建康周围,此地相袭称为吴地,故其民间歌曲称为吴歌;后者产生于江、汉流域的荆、郢、樊、邓几个主要地区,是南朝西部军事重镇和经济文化中心,故其民间歌曲称为西曲),创作《江南上云乐》十四曲、《江南弄》七曲。萧衍所作的乐府诗,大都以情歌为主、以女性为咏唱对象。他的许多诗作,都是描摹女子对爱情的殷盼,为离别相思所苦恼,感情缠绵,风格绮丽,语言平易,具有浓郁的江南民歌风味。

  值得一提,当年在梁武帝萧衍的直接影响与倡导之下,南朝梁代的文化事业,发展为两晋以来最为繁荣的一个阶段。后有唐代著名史学家李延寿,著书《南史》时点评: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制作礼乐,敦崇儒雅,自江左以来,年逾二百,文物之盛,独美于兹。”

  美哉,伟哉,梁武帝!

  后世某一些文人,只记住了梁武帝三次遁入空门、舍身同泰寺的历史典故,却遗忘了萧衍更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十分罕见、多才多艺、博闻广识的“文学家皇帝”。

9、《望月》
梁·简文帝萧纲

  流辉入画堂,初照上梅梁。

  形同七子镜,影类九秋霜。

  桂花那不落,团扇与谁妆。

  空闻北窗弹,未举西园觞。

  这是一首望月忧怀的乐府诗。

  在此诗中,萧纲将“流辉入画堂,初照上梅梁”的明月,比作汉宫“七子镜”,并以七子镜,对仗九秋霜。形似明镜照画梁,影如秋霜多感伤。诗人思景:岁入深秋,桂花那能久飘香?诗人叙事:精工细绘,团扇究竟与谁妆?此时,两耳空闻北窗琴瑟扬,谁来西园伴我一觞一咏解忧伤。

  画堂:指宫殿。梅梁:指宫殿大梁。

  七子镜:汉宫铜镜。史传:汉代制作铜镜,图案式样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装饰性。因受到当时帛画、壁画、石刻等的影响,跳出了战国铜镜中抽象纹饰的束缚,一些新颖的草叶纹、星云纹、乳钉禽兽纹等,应运而生,取而代之。其中,乳钉禽兽纹的铜镜上分置五至九乳钉不等,并以七乳钉为多,古人称之为“七子镜”。七子镜的七种图纹,细分为:朱鸟、鼓瑟吹芋、豢龙、龟游莲叶、天禄、白虎白鹿、蟾蜍等,均为汉代盛行的祥瑞之物。

  梁简文帝萧纲(公元503─551年),字世绒,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天监二年(503)十月出生于显阳殿。4岁封为晋安王,12岁持节都督七州诸军事,历任荆州刺史、江州刺史、丹阳尹、益州刺史、南徐州刺史、雍州刺史。中大通三年(531)四月,昭明太子萧统薨,他被册封为太子。太清三年(549)五月,由于梁武帝晚年引狼入室,遭到东魏降将侯景的软禁,致使皇权旁落,撒手归西。太子萧纲入继大统,不到二年,又被侯景废为晋安王,幽禁二个多月,最终被彭隽、王伟用二百多斤的大土袋活活闷死,终年49岁。

  萧纲一生雅好诗赋,文学造诣很高。然而,他的诗伤于轻艳,与徐陵、庾信等人形成一种“宫体诗”的流派。如描写女性声容情态的《美女篇》、《咏内人昼眠》、《美人晨妆》等,都属于这一类。但史臣还是评价他:“天才纵逸,冠于今古。”萧纲另有一首《有所思》,也是“咏扇”之作:

  昔未离长信,金翠奉乘舆。

  何言人事异,夙昔故恩疏。

  寂寞锦筵静,玲珑玉殿虚。

  掩闺泣团扇,罗幌咏蘼芜。

  此诗怀古咏扇,追忆班婕妤,与谢朓的《和王主簿季哲怨情诗》颇为相似,但却是一首典型的“宫体诗”。

  附录:论萧纲的“宫体诗”

  若论南朝梁代文坛最为瞩目的文学现象,莫过于宫体诗的盛行。宫体诗虽说在太子东宫显出勃勃生机,但事实上是梁武帝家风中的重色倾向以及审美情趣所带来的文学新概念。自古,“上有好者,下必甚之。”梁武帝萧衍先扬其波,而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则紧随其后,发扬光大,使朝野文人趋之若鹜,使创作宫体诗流行为一种南梁新时尚。

  当时,追随在太子萧纲身边的诗人,以史书为证,有徐摛、徐陵父子,庾肩吾、庾信父子,刘孝绰、刘孝仪、刘孝威三兄弟,萧子显、江伯摇、孔敬通、申子悦、王囿、孔铄、张长公、傅弘等。元帝萧绎也属于这一文学圈,他的周围也有一些诗人,如徐君茜、刘缓、鲍泉等。

  南朝的宫体诗人,十分倾心于表现女性容颜体态之美,对于女性华丽的衣着、入时的装扮,乃至于方额、翠眉、明眸、皓齿、粉面、朱唇、玉颈、纤手、雪肌、柳腰、莲足,甚至于衣香、泪光、香汗、笑容、幽叹,都会做出极其细致的描写。其中,简文帝萧纲最具代表性。

  萧纲在《美女篇》中,描写一位女性之美:

  佳丽尽关情,风流最有名。

  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

  粉光胜玉靓,衫薄拟蝉轻。

  密态随羞脸,娇歌逐软声。

  朱颜半已醉,微笑隐香屏。

  诗中,“粉光胜玉靓,衫薄拟蝉轻”,是写服饰之美;“密态随羞脸,娇歌逐软声”,是写情态之美;“朱颜半已醉,微笑隐香屏”,则是写微醉之美。细细品味,使读者身临其境,恍惚遇上了一位装扮入时、体态柔美、莺歌燕语、似醉非醉、含笑娇羞的靓丽美人。

  萧纲在《咏内人昼眠》中,描写内人的昼眠之美: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

  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

  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

  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

  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内人昼眠入梦的睡姿十分养眼;“簟文生玉腕”:内人舒展在竹席上的手腕洁如白玉;“香汗浸红纱”:内人的香汗透出薄纱令人遐想……

  萧纲在《美人晨妆》中,描写女性的爱美之心:

  北窗向朝镜,锦帐复斜萦。

  娇羞不肯出,犹言妆未成。

  散黛随眉广,燕脂逐脸生。

  试将持出众,定得可怜名。

  从古至今,爱美都是女子的天性。面对如此一位“娇羞不肯出,犹言妆未成”的娇羞柔媚、温柔可楚的美女,男人再是霸气,也会没了心气儿。

  细阅萧纲的宫体诗,他喜欢用绮艳的笔触,津津有味地描绘闺房内的陈设、气氛和色调:“垂丝绕帷幔,落日度房栊。”(《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灯生阳燧火,尘散鲤鱼风。流苏时下帐,象簟复韬筒。”(《艳歌篇十八韵》)他喜欢不厌其烦的描写床上用品,“烛映合欢被,帷飘苏合香。”(《药名诗》)“合欢襦薰百和香。床中被织两鸳鸯。”(《东飞伯劳歌》)他还喜欢用隐晦肉感的文字,“履高疑上砌,裾开特畏风。衫轻见跳脱,珠概杂青虫。”(《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斜灯入锦帐,微烟出玉床。 六安双玳瑁,八幅两鸳鸯。”(《娼妇离情诗十二韵》)他写“裾开”,写“畏风”,是借裙裾飘动,若隐若现,激发一种人对异性的渴望,比那些直陈其言更具诱惑力。一句话,萧纲的宫体诗,让读者可看、可听、可嗅、可触女性的形体之美,以及闺房风情,这也形成了古代十分独特的一种以女人为本的文学审美情趣。

  萧纲在《答新渝侯和诗书》中,自释其好:“垂示三首,风云吐於行间,珠玉生於字里,跨蹑曹左,含超潘陆。双鬓向光,风流已绝;九梁插花,步摇为古。高楼怀怨,结眉表色;长门下泣,破粉成痕。复有影里细腰,令与真类;镜中好面,还将画等。此皆性情卓绝,新致英奇。故知吹箫入秦,方识来凤之巧;鸣瑟向赵,始睹驻云之曲。”在他的眼中,只有那些描写“高楼怀怨”、“破粉成痕”、“影里细腰”、“镜中好面”的诗文,才是“性情卓绝,新致英奇”的好文章。

  呜呼!可叹萧纲,作为政治家——梁简文帝,他无疑是一位受人宰割的失败者。但作为文学家、作为诗人,他倡导了影响一代人、颇受争议的南朝“宫体诗”盛行,开创了描写女性题材诗赋“贵族化”的一种时尚。

10、《班婕妤》
梁·元帝萧绎

  婕妤初选入,含媚向罗帏。

  何言飞燕宠,青苔生玉墀。

  谁知向辇爱,遂作裂纨诗。

  以兹自伤苦,终无长信悲。

  这是一首咏叹班婕妤的乐府诗。

  在此诗中,萧绎引用了“班妾辞辇”的典故:班氏入宫初为少使,颇得汉成帝欢心,不久被封为婕妤,贵宠无比,几乎与许皇后相等,“建始、河平之际(前32—前25年),许、班之贵,倾动朝野。”她获得了无数嫔妃一生梦寐以求的宠爱与尊荣,但却从不恃宠骄横。一次,汉成帝乘坐皇帝御驾出游,邀班婕妤同乘。她不仅谢绝,还举古画为例,进谏皇帝:圣贤之君,身边应该聚集贤臣而不是女色。此事传入太后的耳朵,王政君当即夸赞:“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