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河比赛,实力对比四比二,舆论一直倒向智、赵、韩、魏这一方,所以范氏和中行氏败了,败得还很狼狈。范氏和中行氏失败后只有逃亡,渐渐地退出了这场只能输不能赢的比赛。
赵氏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教训,从阴影中走出,麻烦随之而来。
赵氏的稻草(2)
智氏早就为此次事件定性了,赵、范、中行氏都是这次内乱的“始祸者”,现在范氏和中行氏败了,跑了,并且付出代价了,赵氏也总得表示一下吧。
智氏家族一定要追究赵氏发难的责任,赵鞅比较犯难。
其实智砾并不想要赵鞅的命,他只是不想再在人间看到董安于了。书中说是因为董安于和智砾的谋臣梁婴父有过节,其实我更愿意相信的是,智砾看到了董安于的可怕。
董安于,传说是秉笔直书赵盾弑君的董狐的后人。作为赵氏家族的首席谋臣,董安于对赵氏功不可没,董安于为赵氏出了好多主意,晋阳城也是董安于主持修建的,在日常的生活中,董安于的精细程度也不亚于赵鞅的保姆。关于这点,曾有两个故事:
一天,赵鞅从晋阳前往邯郸,走着走着忽然不见了董安于,于是下令停车。拉车的人问道:“为什么停下来呢?”
赵鞅说:“董安于掉队了,我等等他。”
拉车人说道:“您的一举一动都是三军的大事,怎么能因为一个人而停下来呢?”
于是赵鞅下令继续前进,但刚走了不久又停了下来,拉车人准备上前再次劝谏时,却看见董安于赶了上来。
赵鞅和董安于两个人边走边谈,赵鞅突然惊道:“哎呀,我忘了安排人把秦晋交界的路口堵上了。”
董安于回答道:“这正是我行军落后的原因。”
赵鞅说道:“我忘了让人把府中的珍宝拉上了。”
董安于回答道:“这正是我行军落后的原因。”
赵鞅说道:“行人(外交官)烛过年纪大了,凡他说的话无不为晋国人所学习和效仿,我走得匆忙,忘了向他辞行并聘问了。”
董安于回答道:“这正是我行军落后的原因。”
赵鞅说道:“那咱们继续赶路吧!”
另一个故事是:
董安于曾担任赵氏的采邑上地的长官,赴任途中经过山区,看见一道深涧,两边石岸陡峭,如同刀削,险峻无比,就询问当地人:“这条涧有人下去过吗?”
“没有。”
“有没有不懂事的小孩或者痴聋狂悖的人下去过?”
“没有。”
“有没有牛马犬猪下去过呢?”
“没有。”
董安于喟然叹息,“我知道怎样去治理上地了。如果我的执法决不宽赦,犯了法就像掉进这道山涧一样必死无疑,那样就再没人敢于犯法了,怎么可能治理不好呢?”
看完以上故事,大家都能得出结论,作为赵氏的谋臣,董安于执法严明,心细如发,实在是赵氏的股肱,而智砾就是瞅准了这一点,要置此人于死地,并且给赵鞅下达了最后通牒,一定要按照晋国的法律惩办始祸者董安于。
让赵鞅对董安于下手,他是做不到的,问题是一定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关键时刻董安于再一次挽救了这场危机。董安于自缢而亡,死后被陈尸晋阳示众,赵鞅通知智砾,说始祸者董安于已死。
此后,董安于的灵位被供奉在赵氏宗庙,世代享受祭祀。
随着董安于的逝去,赵氏将一场危机消于无形,成功地保住了自家在晋国的一席之地,而范氏和中行氏却永远地不能回来了。从此以后,晋国的这座山头上只有四卿——智、赵、韩、魏。
智慧与美丽并重
一场战争结束了,另一场战争开始了,如果你问我什么是战国,我只能这么回答:这是一个男人们斗智斗勇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如果一个人被无情地淘汰掉,不是因为他笨,或许是因为他不聪明,不够聪明,不是很聪明,没有比别人聪明……只是,这个时代的聪明人太多了。
当你意识到自己不够聪明就会被人像杀猪一样杀掉的话,我相信,你会变得聪明起来的,这就是丛林法则。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自以为是这个时代最聪明的一个人,他有一个代表聪明的姓氏——智;他有一个代表美丽的名字——瑶。
范氏和中行氏退出历史舞台后,晋国一分为六变成了一分为四,其中以智氏实力最为雄厚。
时光流转,五十年转瞬即逝。
五十年前,晋阳城那场战争决定了赵氏的命运,赵氏一家人躲在坚城内躲避了灭族的灾难,等来了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五十年后,笼罩在晋阳城上空的阴影仍未散去,战争的恶魔再一次光顾了这座城市,晋阳城自建成以来将受到最为严峻的考验,因为他们这次面对的敌人是智瑶。
智瑶,智砾的孙子,以其优秀的才能无可争议地成为智氏家族的继承人。智砾死后,他的儿子智申成为家族老大,智申退休前,选择智瑶作为接班人。智瑶的优秀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在智申选择智瑶作为继承人的时候,中间还出了个小插曲。智氏家族的智果举双手反对智瑶担任家族老大,并且断言道,如果立智瑶为接班人,智氏一族必定毁灭在其手中。
智果敢这样说不是没有根据的,他的理由很简单:
智瑶有很多的优点,具体说来分为五点:
:美须髯长大。(身材高大,长着漂亮的胡须)
:射御足力。(力气大,善于驾车和射箭)
:伎艺毕给。(多才多艺)
:巧文辩慧。(聪明,擅长辩论)
:强毅果敢。
说到这儿,智果又列出了智瑶的缺点:贪婪和残暴,一个人像智瑶这样优秀,难免遭人嫉妒,再加上智瑶本身的缺点,这样就很难让别人容得下他,所以他坚持不让智瑶成为继承人。
智申发话,反对无效。
就这样,智瑶成为了智氏家族的新任大哥,智果则到户籍办改了户口,从此脱离智氏家族,改姓辅氏。事实证明智果是对的。若干年后,智氏一族惨遭灭门,改换门庭的辅果却安然无恙。那是后话,先不提,一起来看看智瑶先生前半生的辉煌。
相对于动手,智瑶是个喜欢动脑子的人,所以智瑶是个聪明的人。这种聪明在战争中具体表现为智瑶很少去使用蛮力,如果能够用最简单的办法取得战争的胜利,何必费许多周折。
智瑶谋划攻打卫国,部队都集结完毕了,智瑶却给了大家一个惊喜。按照从前的经验,晋国收拾卫国这样的三流小国根本就不用考虑的,军队集结完毕就上呗。但是作为一个聪明人,智瑶是不会那样蛮干的,你那样大张旗鼓地调集部队,人家卫国得到消息早就准备好防御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蠢事智瑶他可不干。
打仗这个事情最好不要声张,打枪的不要,悄悄地进村。在军队集结完毕之后,智瑶派人给卫国国君送去一份礼物:四匹良马和一块玉璧。这可把卫国国君乐坏了,能够收到晋国上卿送来的礼物,多有面子,卫国国君特意举办了一个宴会以示庆祝,群臣都来庆贺,唯有一个人面带愁容,这个人名叫南文子。
卫国国君不高兴了,说:“大家都在高兴,南文子你为什么这么痛苦呢,难道你不替寡人感到骄傲吗?”
南文子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晋国那么强大的一个国家,无缘无故地给我们一个小国送什么礼物,这个事情不符合常理啊,我们还是提高警惕吧!”
卫国国君通报边防提高警惕,进入备战状态,果然发现智瑶已率大军压境。智瑶见卫国早有防备,于是取消了此次计划。
小的计划取消了,大的战争方向不能改变,智瑶的攻击目标还是卫国,一计不成,再来一计。
智瑶驱逐自己的儿子智颜,智颜带领军队投奔卫国而来。这一次识破计谋的还是南文子,他对国君讲道:“智瑶的儿子智颜是好人啊,并没有什么过错,无缘无故遭驱逐,这事情蹊跷,不可不防。如果智颜带来的车辆超过五乘,千万不要放他进来。”这样,智瑶的计划再次破产。
智瑶计划破产后对卫国失去了耐心,于是他直接派兵强攻了。事实上,对付这样的小国根本不需要什么阴谋诡计,打就是了。
看一个成功的案例:中山有一个名叫夙繇的属国,成为智瑶的预定攻击目标,只是苦于道路崎岖,不好行军。这当然难不倒智大哥,经过一番思考,智瑶命人在晋国为夙繇铸造了一口大钟,钟的口径,恰巧是一辆战车的两轨那么宽。
大钟铸好,智瑶命人通知夙繇国君前来接收礼物。夙繇国君大为高兴,立刻命人沿途平整道路,准备将这口大钟运回国内。
等到道路修好,大钟运回来了,智瑶的大军也开过来了。
智瑶笑了,“我的神啊,没文化,真可怕!”
这样看来,果然送钟(终)给别人不是什么好事。
通过以上事例不难得出结论,智瑶是个绝顶聪明的人,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做许多事情都是没有事物可参照的,许多问题都要自己动脑筋去想。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固然了不起,第一个动脑筋的人同样是值得称赞的。
智瑶很聪明,谁得罪了智瑶,或者是被智瑶盯上了,这个人一定倒霉。很伤感,我们下一位出场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被智瑶盯上了的人,一个倒霉蛋,一个总是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太好的人。这个人并不能算做聪明人,我把他归入另一类的人群里,这群人称做有智商的人。
有时候,聪明人聪明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完全变作另一种形式,正所谓物极必反。这个时代并不只有一个聪明绝顶的智瑶,造物主还创造了一个大智若愚的人,不巧的是,这个人偏偏出生在晋国,和智瑶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这个人将是智氏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是赵氏的老大,赵鞅的儿子——赵无恤(又称赵襄子)。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一匹黑马的出现
比起智瑶,赵无恤当上家族大哥的历程一波三折。
赵鞅的儿子太多了,对赵鞅来说,儿子太多了反而使自己很为难,尤其是选择继承人这方面。看看这个,摸摸那个,似乎都合适,似乎又各有所长。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一个人出现了。这个意外出现的人不仅决定了赵氏继承人,而且间接地决定了晋国命运的走向。
这个人名叫姑布子卿,此人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出名,在一个特殊的行业,他却是当之无愧的祖师爷。这个特殊的行业叫做“相术”。
从事相术这个行业的人在两千多年前相当于现在的科学工作者,如此说来,姑布子卿那就是大科学家,人家说出来的话就是权威认证。
算命大师姑布子卿和赵鞅私交不错。一天,姑布子卿到赵家串门,而此时的赵鞅正在为选择接班人而烦恼,让姑布子卿给自己出出主意。倒是听说过你姑布子卿有这方面的特异功能,今天看看到底准不准。
赵鞅招呼自己的儿子进屋,转眼间挤满了一屋子。从老大、老二按着年龄往下依次排列,跟台阶似的,看得姑布大师脑袋发晕。姑布大师从高到低挨个儿扫过去,看一个,摇摇头,再看,再摇头,从头一直摇到尾,最后得出结论:没有一个入得了我老人家法眼的。
当然了,姑布子卿的原话不是这样的,人家说得更加直接——“没有一个当将军的料!”
此话一出,如当头棒喝,赵鞅当场就蒙了,“天啊,这个算命的太缺德了,兄弟我辛辛苦苦勤勤恳恳没日没夜地生了这么多的儿子,为的就是广种薄收,你却一棍子下来全搂倒了,难道我赵氏一门要灭亡了吗?”
姑布子卿接着摇头,看着姑布继续摆动的头颅,赵鞅揍他的心都有了,谁知道人家大师不是这个意思。姑布大师接着开口道:“刚才我来的时候,路上碰见一个少年,是不是你的儿子?”
赵鞅用力苦想了半天,终于想到自己也许还有儿子没来参加这次面试,是了,就是他!赵鞅马上下令把小儿子无恤唤到跟前来。姑布大师看到这个没有资格参加面试的小儿子,起身相迎(注意这个动作),口中惊呼道:“此真将军矣!”
这个没有资格参加面试的小儿子名叫无恤,也就是后来的赵氏接班人,由于出身低贱,赵鞅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他,如果不是姑布子卿,估计一位天才因为出身的问题就此被埋没。在不久的将来,正是这个叫无恤的儿子,带领赵氏一门在晋阳城坚守三年,为赵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赵鞅并不是完全没有主见,他也不会凭空相信姑布大师的几句话。实践出真知,姑布大师最大的贡献就是让赵鞅知道了自己还有一个名叫赵无恤的小儿子,并从此开始留心这个胡人婢女为自己所生的儿子。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一跳一跳的是赵鞅的心。通过几次考试,赵鞅知道,无恤绝对是自己最理想的接班人。
在候选人中,赵鞅已经划定两个:一个是长子伯鲁,一个是幼子无恤。按照规矩来讲,嫡长子的优势不言而喻,而赵鞅本人恰恰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反正他破坏规矩也不是一两次了。
赵鞅发给两个儿子每人一块木板,上面写了训诫之词。三年后,赵鞅给两个儿子搞了一次突击测验。当赵鞅问两个儿子谁还记得木板上的内容时,无恤对答如流,伯鲁结结巴巴。
赵鞅又问起两个儿子木板的去向,无恤表现得出人意料,当场从袖中取出,而伯鲁的木板早已不知去向。
很明显,在这一轮考试中,无恤完胜。
紧接着二位迎来了第二次考试,上一次是理论测试,考死知识。这次截然相反,考实践,考活学活用。
此次考试的规模比较大,赵鞅的N多个儿子齐齐上阵,大家人人有份儿,公平竞争。赵鞅的原则是: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尽量不漏掉一个有用之才。
赵鞅把儿子团带到了常山上搞野营拉练,他告诉儿子们:“我在常山上藏了一个宝贝,谁最先找到,有奖。”
儿子团中大多数人高兴极了,能够游山玩水,还可以有意外收获,简直太棒了。他们却没有深刻地领会精神,没有意识到这将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赵鞅说的有奖,即是赵氏家族那把最华丽的老板椅。
儿子们散开了,各自去找父亲藏在山上的宝贝,期待着什么意想不到的奖品。可是有一个难题,常山就是恒山,五岳之一,别说赵鞅没藏宝贝在山上,就是真的藏点什么东西在山上,没个三年五载也不容易找到。
但是,无恤找到了。赵鞅知道,自己的时代应该结束了,因为一个伟大的时代即将到来,这个伟大时代的宠儿一定是自己的这个小儿子——赵无恤。
相比于其他儿子的兴高采烈,无恤显得很平静,一种不符合自己年龄特点的沉稳。赵鞅问自己的儿子:“既然你找到了宝贝,那么拿来给我看看。”
赵无恤站在原地凝望着遥远的北方,那个方向居住着一个少数民族,那里有一个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国家,那个国家是赵鞅做梦都惦记着的土地,那个国家名叫代。
代马依北风……代地民风强悍,士兵英勇善战,代地远离战火连天的中原大地……
无恤说,从常山逼临代国,代国可取。
这就够了,赵鞅可以放心地去了。因为,赵无恤将会更加出色。
火星撞地球
赵鞅去世不久,赵无恤对代地展开了行动。
赵鞅当时的想法是,从常山进攻代国,居高临下,一鼓作气。赵无恤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