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就是一场游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国就是一场游戏-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大派,称为“八儒”
  (子张之儒,代表人物颛孙师,对“礼”的理解超越了孔子所讲的范围,有任侠风。
  子思之儒,代表人物是孔子之孙孔伋,着重发挥中庸思想。
  孟氏之儒,代表人物是孔伋的弟子孟轲,主张行王道,施仁政。
  漆雕氏之儒,代表人物漆雕启。
  仲良氏之儒。
  孙氏之儒,代表人物荀况,对先秦哲学进行总结,广泛吸取各家精华。
  乐正氏之儒,强调忠信。
  子夏之儒。)
  孔子去世后,子夏守孝三年,后外出游学,长期定居在魏国的西河地区(这个西河地区和吴起防卫的河西地区是两回事),卜子夏在西河做了三件事,三件事看似平常,有两件事情至今仍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第一,编纂了一本书,这本书至今还是世界上两本最畅销的书籍之一,这本书就是《论语》。(另一本是《圣经》)
  第二,老人家丧子之后哭坏了眼睛,看起书来总是很费劲,所以发明了标点符号。
  第三,开办大学。
  老人家的大学办了几期、培养了多少人才无从知晓,但这些人绝不在少数。以我自己的方式推断,比如我所熟悉的邯郸大学办了25年,每年的毕业生大约在一千至三千人不等,培养出的人才却是极其有限的。校园内有个公告栏,向公众展示邯郸大学自创办以来的优秀人才,也许你会惊讶,那这个公告栏得有多大呀?不必慌张,一共就五个人,占不了多大地方,扳着手指头就能数清,还不用换手。与其说是荣誉,不如说是炫富。这五位前辈按照职位的高低以及工资的多少依次列开,并标明他们是××年毕业于邯郸大学哪一个专业的。
  我很奇怪,为什么衡量一个人是否符合优秀的条件不是他为了社会、为了更多的人做出了多大的贡献,而是反复强调他的社会地位如何如何,年薪多少多少。与子夏所开办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相比,这些人根本不值得一提。
  一起看子夏老先生的大学,先列出优秀毕业生的名单让大家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田子方、段干木、李悝、吴起、禽滑厘、公羊高、谷梁赤,魏文侯也算是半个吧!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国家干部,或多或少地左右了当时的社会,所以历史留名了。著名的春秋三传的作者到齐了,《左传》的特邀作者:吴起。《公羊传》:公羊高。《谷梁传》:谷梁赤。但是,那些没有留下自己姓名的同学呢?最有可能的是外出游学,深入到基层繁荣社会文化生活,最差的也得混个教书先生。这些有理想有知识的青年像种子一样流窜于世界各地,开枝散叶,一个巨大的文化圈就这样形成了。所以说,子夏之儒是儒家八派之一。
  说了这么半天,这个西河到底在哪儿?好说,位于今天邯郸市下辖的馆陶县西河寨村,子夏当年就是在这里讲学的。有这么个好邻居,邯郸人多少沾点光,这也就是发展到战国后期赵国人才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
  西河当时还是魏国的地盘,有这些人在,魏老大睡不着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把人才比做美女的话,长得漂亮也算是一项技能,假设你的隔壁新搬来一个美女,你晚上会不会想入非非啊?而作为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魏文侯深刻地意识到这些人意味着什么,能够拥有这些人意味着什么。
  魏老大如同一个怀春的少年,无数个辗转反侧漫漫长夜过去之后,他决定动手了。他打算亲自到西河跑一趟公差,主要做两件事,一是拜子夏为师,二是把目标直指段干木。听说哥们儿是个隐士,如果把他都掀动了,别人还会不来?有人说为什么不直接请子夏出山呢?简单,魏老大继位的时候子夏已经八十三岁了,这一年如果还健在的话正好一百岁。
  段干木显然要比子夏年轻得多,遍阅史料,我们没有提炼出更多关于段干木的信息,这是个谜一样的人物,而有人恰恰喜欢这样背景比较模糊的人,这样的人更有助于发挥想象力,即使合理想象外加胡说八道,也没人去引经据典地反驳。
  大家不禁要问,段干木究竟在魏国的发展史上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这个还真不好回答,段干木是个谜一样的人物,除了留下一个名字,性别、籍贯、身高、体重、年龄其他的一切通通不详,就连这个名字,不少人也有争论,如果不是特殊注明,我们基本可以确定段干木为男性。
  找不到任何关于记载段干木生平的记录,只有一条捎带了一下他。秦兴兵欲攻魏,大夫司马唐谏秦君曰:段干木贤者也,而魏君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乎兵。秦君以为然,乃按兵,辍不敢攻魏。
  看来这件事还传到了秦国,要说段干木凭着自己的名头就退了秦兵实在说不过去,秦不敢攻魏是因为打不过,秦国君臣一唱一和地给自己找台阶下,跟段干木没什么关系。
  段干木这个人太低调了,以至于我们找不到更多的线索,这就是本集的开篇把段干木列为后卫的原因,这个位置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不可能像前锋乐羊那样风光无限,后卫在球场上干的是脏活累活,不惹眼,不抢镜,干好了表现为默默无闻。举个例子,当前锋带球射门时,你注意的是他踢飞的足球,还是身后拽他衣服的后卫。
  其实决定一个足球队战斗水平的不是前锋和后卫,这个位置的重要性在对它的称呼里就可以体现出来,中场,我们习惯于把中场指挥官称做“发动机”或是“核心”“大脑”。
  现在魏国这只强大足球队的发动机上场了。
  

时代的加速齿轮
提出一个问题,魏国是怎么强大起来的?通用的答案一定是李悝变法。但事实上是么?
  百度上给出的李悝的生卒年月是公元前455年到公元前395年,六十岁的寿命不算长,但也超过当时的平均寿命了,文侯继位的年代是公元前424年,这个时候李悝三十岁,吴起十五岁左右。
  李悝变法的年代没有具体给出,但可以推算一下。李悝变法的时候已经担任魏国的相国(实名相邦,后来史书因为避讳刘邦改为相国),以前一个人能做到这个职位是想都不敢想的,尤其是一介草民、一介布衣,但是在战国这个时代是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只要你够努力,只要你有实力。
  当时魏国的牛人是很多的,吴起想了一辈子都没坐上这把相国的大靠背椅,李悝能坐上去也是凭借实力以及一定的特长和年龄,所以李悝当上相国的年龄应该在四十岁以后,更准确地说应该在五十岁左右。
  李悝开始变法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03年左右,正好是三家分晋的时候,而魏国真正强大起来应该是在这之后,我的理由是魏国在公元前391年败楚师于大梁、榆关,并且占领了大梁,为之后的迁都大梁做好了准备,前面欺负欺负秦国、中山国并不能代表什么,一个人真正的强大是战胜更强大的敌人。
  所以,李悝同志不仅是第一批布衣将相的创造者之一,而且还保持了一个很难打破的纪录,那就是变法者不流血的纪录。
  当时的战国突出一个战字,年年要打仗,打仗就要花钱,花钱就得有钱,没钱就只有挨打的份儿。而此时,吴起已经对魏国的军队进行了改革。
  春秋以前,没有出现常备兵,当时兵农合一,农民平时种地,战时应召入伍,战争结束了回家接着种地。随着战争的频繁,一次战争往往动员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兵力,一打起来就是好几年,要命的是还要保持部队的战斗力,保持经常性的训练,费了半天劲最后打败了那多郁闷。
  所以吴起先生对魏国的军事制度进行了改革,建立了一支常备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职业军人。这些人只管打仗,不管种地,吴起先生继续发展自己的精兵路线,建立一支无坚不摧的军队,这就是传说中的魏武卒。
  问题出来了,这么多的职业军人每天都要吃喝拉撒,这些费用谁来埋单?富国强兵不是一句空话,说明白了就一句话:没有钱是不行的!
  这个问题抛给了李悝,谁让你是相国呢?没办法,那就变法吧,注意是变法,不是改革,这两个词有着天壤之别。如果把国家比做一个人,现在这个人病了,治治还能活下去,你得给他打针,你还得哄着他喝苦药。如果改革就是喝药水的话,那么变法就是刮骨疗伤。
  古往今来被称做改革家的人不少,敢自称变法者的寥寥可数,原因就在这儿。改革不成功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了,变法不成功那就只有死路一条,有时候变法成功了活着的机会也不多。
  下面看一下李悝变法的具体内容:
  (1)废除世卿世禄。
  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夺*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这就是说,要剥夺那些世袭贵族无端享受的爵禄,将其颁赏给为国家立有功勋和做出贡献的人,以招徕四方的贤才。
  (2)“作尽地力之教”,针对魏国地少人多的特点,发起对挖掘土地潜力的认识。
  在国家授予农夫每户百亩土地的基础上,计算出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要求农民“治田勤谨”,充分利用土地,增加粮食产量,从而加强专制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
  (3)实行平籴法。
  针对个体小农易受天灾人祸的影响,而粮食投机商乘机操纵粮价,造成“谷贱伤农”或“谷贵伤民”的弊端,创行由国家平抑粮价的办法,丰年国家以平价购进粮食,荒年国家仍以平价出售粮食于民,这样,“取有余而补不足”,“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这实际上仍是为了稳定以个体小农为生产单位的农业经济基础。
  (4)制定《法经》,加强在专制主义统治基础之上的法制统治。
  李悝所制《法经》今已不传,但从《晋书?刑法志》的记载可知,其包括《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六篇内容。李悝“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列《盗法》《贼法》为《法经》之首;其下《囚法》《捕法》讲劾捕“盗贼”的具体方法;《杂法》是惩治“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等七种违法行为的法律条文;《具法》是根据不同情况对违法者加重或减轻刑法的规定。据说,以后商鞅就是在接受了李悝的《法经》之后到秦国去辅助秦孝公实行变法的。
  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收到了明显成效。《汉书?食货志》记其行尽地力之教及平籴法之后“国以富强”。魏在战国初年长期占据中原霸主地位,是与李悝变法所造成的国力强盛直接相关的。
  在李悝同志的影响下,魏国几代人民都爱上了法制这个东西,要说“法”是个什么东西,还真的很难说清楚,但它给人的实惠却是实实在在的,魏国强大了,人民富裕了,这就是法制社会带来的实惠。
   。 想看书来

妻子如衣服
看题目就明白了,我们的镜头又对准了鲁国,伟大的孔子的故乡,这个充满仁义道德的国家。然而,这也是一个即将被时代抛弃的国家。
  鲁国在进入战国之后,变得越来越微不足道,曾经的辉煌一去不返。
  田氏在齐国崛起,加紧了对鲁、卫等国的侵略。
  公元前412年,齐攻取鲁国的莒,直到安阳(今山东阳谷东北)。
  公元前411年,又攻鲁,取其一都。
  公元前410年,齐军又来了,像噩梦一样挥之不去,鲁穆公的心头笼罩着一层阴影,天啊,你们还有完没有啊,大家就不能和气生财?
  他说对了,齐国就是欺负鲁国全都是知识分子。怎么样?揍你没商量。鲁穆公在感叹:“我堂堂鲁国这么多人才,难道找不出一个能带兵打仗的,悲哀,悲哀啊。”
  鲁相国公仪休站了出来,向国君推荐了一个带兵的人选,鲁穆公沉默着不说话。在他沉默的时候,齐军没有沉默,继续高歌猛进。公仪休再次发表自己的意见:要退齐兵,非吴起不可!
  鲁穆公也是个明白人,说道:“我也知道吴起有才,但还是担心,毕竟他的老婆是齐国人啊!”
  公仪休把国君的担心告诉等候消息的吴起,吴起二话没说,回家就把老婆杀掉了,然后拎着老婆的人头去见鲁穆公,鲁穆公即拜吴起为大将。
  以上就是吴起杀妻求将的故事,故事叙述得比较简练,要点已经概括。
  吴起是个了不起的人才,这一点毋庸置疑。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这是后来人们给吴起列出的一系列头衔,这一系列的头衔吴起各个当之无愧,他是中国历史中唯一一个可以同孙武相提并论的军事家,其著作《吴子兵法》和《孙子兵法》并称为孙吴兵法,书成之后立刻成为各大军事院校以及军事发烧友的必修课程,两千年来无人可以匹敌。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毁誉参半,我们一起来看看传说中不好的一面。
  第一,不孝顺。
  这似乎犯了中国人的大忌。传说中吴起在上学读书的时候,因为母亲去世而没有回家守孝,遭到儒家圣人曾申的排斥,不得已辍学,从那以后改学兵法。
  第二,就是杀妻求将了。
  第三,少年的时候在村子里持械伤人,据说杀了三十多个无赖。
  第四,少年游学的时候,为图个出身散尽家财。
  我们共同来分析一下这些事情,就会有惊奇的发现。首先这些事情都是在鲁国广为流传的,大部分发生在鲁国境内,鲁国的君子们在教书育人的时候,这些事情大概会被他们作为反面教材。以儒家的审美标准来看吴起,这种人只能用四个字形容——十恶不赦。
  吴起在鲁国的时间有五年,在这五年中,吴起仿佛把一辈子的坏事都做绝了。吴起离开鲁国后又继续生存了三十年,这三十年间仿佛没有听到他有什么负面新闻,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难道鲁国这样一个讲究仁义道德的君子之国就感化不了这个缺点多多的问题青年吗?
  换个角度看一下吴起,会不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第一,不孝顺。
  似乎是有一点,不过也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按照儒家的说辞,父母去世就要守孝三年,在坟前搭个小棚子,冬冷夏热地住上三年,这是去者所希望看到的吗?吴起不回家守孝并不代表他不孝顺,或许只是因为他太渴求知识,希望早日以自己的成功来回报母亲。
  第二,杀妻求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从前面可以看出,吴起为了自己的梦想已经付出了很多,包括自己的学业、母亲,眼看着就差最后一步就要达到自己的梦想了,哪怕是自己的生命,吴起也会付出的。
  第三,持械伤人,杀了三十多个无赖。
  一个人能以一敌三十,也算是难得的天生神力了,如果是吴起被无赖杀了,会不会有什么人站在他这一边,替他报仇呢,而且以一敌三十,吴起本来就是弱势的一方,那三十多个无赖既然要欺负人,就只能愿打服输。
  第四,根本不能算是个理由,吴起花自己家的钱,外人谁也管不着。
  其实,鲁穆公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鲁国真有那么多人才何必非得一个吴起不行,为什么不派儒家的大师们上?因为,齐军不会跟他们磨嘴皮子,这是个不讲理的年代。只有你的拳头比别人硬,你才会有和平。
  在吴起打退齐军之后,鲁国算是安静了两年,鲁国君臣闲着没事又发挥了新的想象力,大臣嫉贤妒能,鲁穆公过河拆桥,赶走了吴起,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