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分很多种。有人喜欢萝卜,有人喜欢白菜,有人喜欢臭豆腐。所谓各花入各眼,谁也不说不准谁就比谁更美貌。”
说着,眼睛就瞟到朱汀那让人惊心动魄的长腿上。
朱汀大怒:“你乱看什么,谁是萝卜白菜,谁又是臭豆腐了,本姑娘就算是豆腐,那也是新磨出来的……咯……”
说到这里,她却忍不住笑出声来。
孙元也陪她笑了一气,才道:“汀儿,你怎么跑我这里来了,还有自从泗州守住以后,你怎么不理睬我了?我这不是牵挂不下,这才跑过来寻你的吗?”
他不提还好,一提,朱汀就怒了:“泗州一战之后,生擒了高迎祥,大局已定。按说,你就该在爹爹面前商议你和我之间的……”说到这里,她俏脸微红:“可你这小贼,却是一句话也不提了。我我我,我回南京之后等了这么长时间,却没有看到一个媒人上门……心中便有邪火上来,就来宁乡与你当面鼓对面锣问清楚……你若不中意我,当初缘何撩拨我朱汀?”
“原来是这样。”孙元恍然大悟,故意笑道:“如果我说当初撩拨于你,不过是开个玩笑,姑娘又待如何?”
朱汀眼睛里有煞气一闪而过:“自是砍了你这个负心汉,然后本姑娘自己了断就是。不过,就算是死了,我我我,我也要同你埋在一起。”
这女子,真是敢爱敢恨啊!孙元心中感慨,又是一荡,忍不住握住她的手,柔声道:“汀儿你的心意,孙元如何不知道。你若能做我的妻子,按是孙元三辈子修来的福气。之所以一直没有找媒人上门提亲,其实也是朱千户的意思。”
触手处,有些粗糙,大约是朱汀长期使枪弄棍所致吧!
“爹爹,怎么可能是他的意思?”朱汀一呆。
孙元:“别误会,朱副千户的意思,我与他立下了如此大功劳,朝廷的封赏必然小不了。到时候,说不定又是什么情形。这三媒六聘也不能马虎,得符合咱们两家的身份才好。因此,我和朱千户都已经商议好了,等到圣旨到了之后,再说这事。”
听到这话,知道孙元当初闭口不提自己和他的亲事,是因为这个缘故。朱汀一颗心总算落地了,红了脸:“你这小贼,就没说过一句话,你叫人怎么相信你。”
孙元见她难得地一脸娇羞,心中大乐,手上一用力,将朱汀拉入自己的怀中。
朱汀心中大甜,哼了一声,将头靠在孙元的肩膀上。
良久,她突然“呀”地叫了一声。
孙元吓了一跳:“你又怎么了?”
朱汀喃喃道:“糟糕了,糟糕了,我这次将你娘得罪成这样,只怕她老人家对我已经有了成就,不肯让你娶我可如何是好?”
孙元也是一呆:“这……”
正在这个时候,突然间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就看到郭道理骑着马跑来:“将军,将军,可找着你了?”
孙元和朱汀慌忙分开。
孙元被人打搅,心中不快:“什么事?”
“喜讯,天大喜讯!”郭道理一脸的喜气:“将军,快回衙门去,朝廷前来颁旨的人已经到了,说是要褒奖将军在滁州一战所立的功勋。管老板正在同天使说话,已经大约打听得清楚。将军一个正三品的轻车都尉的武勋是跑不掉的。朝廷命将军会同有功将士会同天雄军中的精干将士,押送贼寇高迎祥进京参加献俘大典。届时,相关有功将士新的任命也将下来。将军,这次去京城,却不知道你会被授什么官职?”
问到这里,郭道理满面都是激动。
按照朝廷的封赏制度,奖励军功,一般都会给个爵位什么的,但不会在圣旨上给你升官什么的。这也是古代中国的规矩,所谓功以赏爵,职以任能。官职,从来都不是天子赏赐有功之臣的奖品。
孙元立下如此大功,再做一个小小的千户显然是不合适的。最大的可能是,孙元进京参加典礼之后,就会被委派新的差使。一个卫所指挥使是肯定的,水涨船高。孙元做了大官,郭道理等人也会跟着被提拔到关键位置上。
想到这里,怎不让郭道理激动得难以遏制。
孙元狠狠地一拍大腿:“总算是等到了。”
穿越近两年,屡屡在生死场上来来回回地徘徊,如今总算到了收获甜美果实的时候。但愿以往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他终于忍不住露出笑容,对朱汀道:“汀儿,如果没有猜错,朱千户也会同时接到圣旨,说不定已在装备行装,准备北上了。你还是快些回南京去,免得耽误了他。到时候,咱们再在北京见面。”
朱汀欢呼一声,道:“好,等下我就回去。走,我们去见朝廷天使。”
三人回到千户所官署,里面已是张灯结彩。进进出出的人满面都是喜气。
前来颁旨的是一个太监,白面无须的胖子,圆团团好似一个富家翁,姓金。
管老板正陪着他在大厅中说话,两人好象很合得来的样子,凑在一起嘀嘀咕咕,不时发出一阵开心的大笑。厅堂中,宁乡所的几个主要军官都来了,费洪、温老三、犟驴子,他们则陪着四个锦衣卫说话,时不时爆发出一阵畅快的大笑。
见孙元进来,管老板站起身来,说:“金公公,这位就是我家千户老爷。”
孙元微微一笑,作揖:“孙元见过公公。”
那个金太监一把将他扶起来,连叫几声“好”又说:“果然是无敌将军,龙行虎步,一看就是武艺出众的猛张飞。若说起来,咱家和你还有几分渊源呢?”
孙元一愣:“还请教公公。”
金太监低下声音,笑眯眯地说:“中都守备太监和咱家乃是内书堂的同窗,你的千户告身是杨泽所写,说起来,你可是咱们的人呐!自家人见了面,自然十分亲热。”
孙元心中苦笑:什么时候我孙元成了阉党了?
口中却道:“还请公公将来多多提携。”
金太监:“有话咱们下来再说,摆香案接旨吧!”
等到一切弄妥,金太监掏出一份圣旨念了半天,上面大概的意思是孙元功勋卓著,封为正三品轻车都尉,从即刻起带宁乡所有功将士押送贼寇高迎祥进京献俘,接受天子检阅。届时,天子另有恩旨下来云云。
念完之后,金太监将圣旨朝孙元手中一塞,笑道:“从京城到这里,走了这么多天路,倒有些累了。听说江南的鱼虾肥美,咱家还得向你讨口酒吃吃。”
管老板凑上来:“公公,酒宴已经准备妥当。”
孙元:“公公请。”
这个时候,宁乡所已经响起了鞭炮声。
孙元心情愉快,陪金太监吃了一台酒,又听他说朱玄水被朝廷封为从二品的护军将军,这次也好去北京参加典礼。至于他的职务,估计会去南衙做个副千户,说不好还有可能去锦衣亲军经历司做经历。
孙元心中一笑,朱玄水这次总算是得偿所愿调回北京了。至于自己,也不知道朝廷会排自己什么职位。不过,这事自己也不用费神。卢象升肯定已经上了表,请天子任命他为宣府参将。
他现在已经拿到武勋,品级也上去了,将来的前程自然一片光明。
不过,让孙元有些烦恼的是,刚才这文太监分明已经将他当成了自己人。一不小心成了阉党,好象有些不妙。
281。第281章 封赏
得了圣旨,孙元接下来就开始准备行装。这次进京献俘,天子又要亲自检阅部队,无论如何得给崇祯皇帝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崇祯这人怎么说呢,据孙元通过手头的历史资料分析,他今年虽然已经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可性格依旧如一个毛头小伙子那样偏激。而且为人性格急噪,做事不过脑子。在使用人才上,一旦和你看对了眼,擢拔到关键岗位都算是轻的。
如当年的袁崇焕见了崇祯皇帝,大约是说失了口,来了一句“若用臣之策,五年可以平辽”,崇祯皇帝却当了真,直接让他做了辽东督师。
对付这种皇帝,孙元觉得不是什么难事。只要让他看看现在的宁乡军强大成什么样子,说不定我孙元也能弄个总兵官什么的当当。
再说,如今宁乡军经过滁州血战之后,厌战情绪严重,如韶伟者,精神上甚至还出了问题。也是时候将他们拉出去公费旅游,调剂一下身心了。
果然,听到说这次可以去北京,宁乡军全军将士都发出一声欢呼。一想到可以去北京,接受天子的检阅,不少人都兴奋到失眠。
忙碌了六七日,准备好行装,宁乡军主力全体出动,经过官道北上。
朱汀也回南京去了,在离开宁乡所之前,孙元和她约定在淮安同朱家父女汇合。这次北上,不但有宁乡军,天雄军也要抽调一支五千人的部队从凤阳南边押高迎祥过来。大家在淮安汇合之后,就可以一道去北京了。
按说在古代,水运是最便利的出行方式。现在乃是四月,如果坐船顺大运河北上,最多大半个月就能抵达。不过,因为人实在太多耗费实在巨大。卢象升来信说,叫部队走官道步行。如此一来,两个月能够到达北京就算是快的了。
孙元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只苦恼地摇了摇头。两三个月才到北京,这不是折腾人吗?
看到孙元一脸的不满,管老板笑道:“卢督师这个安排不错。”
孙元大为不解:“走上两三个月,也不知道咱们会累成什么样子,怎么就不错了?”
“将军你这就不知道了,部队行军,那可是要耗费钱粮的。再说,现在又没有战事,这进京的费用可没有处报销,总不可能叫咱们和卢大人自掏腰包吧?”
听管陶这么一说,孙元恍然大悟,一阵无语。
确实,卢象升本就没多少钱。上次滁州大战的军费还是从范景文那里挤出来了。可就因为是范景文出的钱,结果,范尚书一同他汇合,就将指挥权抢了过去。又因为范景文的瞎指挥,险些酿成一场空前大败。
如果大军坐船北上,需要雇佣大量船只。而且,这几千人沿途的吃喝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如今的卢象升穷得厉害,而他孙元说句实在话也没多少军费。
而如果走路去北京,却可以免费吃喝。原来,按照明朝的制度,部队拿了兵部的兵符调动途中,地方官有为军队提供食物和住所的责任。
也因为如此,明朝军队的行军速度是出了名的慢,一天走十几里地也是常事。
见孙元郁郁不乐,管陶又安慰孙元道:“当然,将军要想坐船图那个舒服也是可以的。不过,咱们宁乡军若是坐船,天雄军派出的押送高贼的那支部队怎么办,我可没兴趣也请他们上船。况且,我军将士只怕更愿意走路吧?”
孙元不解:“这话倒是奇怪,有船不坐,怎么反想走路了?”
“将军,我军现在一大半都是北方人,坐船会晕的。”宁乡军经过滁州大战之后,充实了一千多陕西、河南兵,这些北方汉子一个个都生得异常高大,兵员质量非常好,总算改变了宁乡军士兵瘦弱不堪的面貌。
新兵中很多人都是旱鸭子。叫他们坐一两日船还成,如果在船上呆上十天半月,估计一到北京都得趴下。
相比之下,还是走路舒服。、
管老板:“况且,大家都说,这次好不容易能去次北京,自然要走着看景儿才好。若是成天呆在船舱里吐得昏天黑地,又有什么意思?”
孙元哈哈一笑:“他们倒是将这次进京接受检阅当成公费旅游了。”
管老板:“还有。”
孙元:“你怎么这么多理由?管老板,我还真不知道你口才如此了得。”
“小人乃是商贾出身,混日子全凭三寸不烂之舌。”管老板有些不好意思,讷讷道:“而且,就算咱们先去京城,也没处着落。天雄军押送高迎祥的人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献俘大典何等要紧,通常都会安排在秋初,不会放在热天。”
“好,本将军准了,咱们就走旱路去北京。”孙元点点头:“就这么安排。”
按照孙元的计划,现在是三月底。如果大军步行去京城,路上走上三四个月,到地头,应该是八月中旬。再在京城驻扎一月,就该到中秋时节了。等弄完献俘大典,卢象升对贼军的攻势应该已经快要结束,而自己的任命也下来了。
正可直接带着部队先去宣府上任,为卢象升打前站。等到卢象升全歼贼军,来宣大就任总督之后,宁乡军正好同天雄军融合。
这大概就是卢象升写奏折推荐孙元做宣府参将的用意吧!
既然将来有继承天雄军,孙元总得要为天雄军这个利益集团做开路先锋,立些功劳才能服众。
看样子,未来多年,自己都要呆在北方了。
抬头看了看北方的天空,孙元嘴角突然带着一丝微笑:天高云淡,燕赵风烟,到了那里,你才会知道,这天空究竟有多高远,这大地有多宽阔。
江南一地的小桥流水,水乡渔歌,虽然宁静富足,却难免会消减大丈夫胸中的豪气。
贼军,疥癣之疾。只有建奴,才是我大明我汉家的心腹大患。
还是卢象升那句话说得好:“打内战算什么本事,要打,就去北方,要打,就打他的封狼居胥打他个犁庭扫穴。
是到该出发的时候了。
282。第282章 突变
既然这次是主力出动,而且,还有很大的可能去北京之后,就驻扎在那里多年。临行之前,孙元自然要做许多准备。
实际上,他也不认为自己被卢象升推荐为宣府参将,将来接替卢大人执掌天雄军一事有必要先同大家通气。
这事不过是他与卢象升的私人谈话,在事情没有办成之前,若是走漏了风声,只怕会黄。
更重要的是,宁乡军新兵还好些。他们毕竟是俘虏兵,陕西河南老家那边是回不去了,只能跟着孙元一条道走到黑。而老兵都是宁乡本地人,如果叫他们知道以后要在宣府生根落户,都不会太乐意。古人的家乡观念都重,所谓人离乡贱,出门对他们来说就好象是无根之萍。也因为如此,在这个时代,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出过远门。对他们来说,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模样,又有什么关系呢?
两千主力步兵肯定是要带走的,一百新练的斥候骑兵也必不可少。至于库银,也可能是要起出来的。
至于宁乡卫这边,孙元则让上一次在滁州大战是受了伤的总旗军官卫青化和四个小旗带着两百个士兵留下,暂代宁乡所千户军官一职。
这个卫青化说起来是个很奇怪的人,按照温老三的说法,就是一个失了心窍的疯子。怎么说呢,此人打仗本是很不错的,是个莽夫一样的人物,每战都喜欢冲锋在前,人称卫疯子。卫青化以前叫卫小六,他这个名字还是孙元给他起的。
此人并不是费洪的手下,以前也没当过兵。是孙元当年在中都凤阳时将他从死人堆里救回来的。大约是全家老小都被农民杀了个精光,这人的脑子就变得好象不太对劲。不过,卫青化在打仗上倒是有些天赋。刚来宁乡时,孙元就让他做了自己的侍卫保镖。这小子虽然疯,可脑子却灵,在孙元给军官们上课的时候就偷偷学会了读书写字,又学会了如何带兵打仗。
见他有如此才能,孙元索性就将他放到部队里去锻炼。不过一年,就从一个小小的步卒子硬生生地升为小旗。在滁州又因为军功被提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