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2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话说得很是无礼,高锦等人面色大变,同时骂道:“狂悖之徒,打将出去!”就要动手。

    高起潜突然叫了一声:“住手!”

    他背着手在大帐里走了几步,良久才道:“确实,自洪老亨来德州之后,关宁诸将纷纷想其示好。却想不到咱家往日是给他们的好处。对那群白眼狼,咱家已经失望了。倒是你这个混帐东西,对某还算有几分忠心。说吧,你究竟想做什么?”

    高起潜打仗不成,可他这几十年能够够一个小太监成长成司礼监首席秉笔,但就把握人心和朝廷政争上,已经磨练得炉火纯青了。

    最近,朝堂中又有大变。

    孙承宗满门殉国之后,朝野大震。有鉴于河北已经急剧恶化的局势,崇祯皇帝急调洪承酬和孙传庭的陕军参战。

    这已经是明帝王最后能够调动的敢战野战军团了,不过,等孙、洪二人一到京城,却引发了一场政治大风波。事情发生在孙传庭身上,他以前本是陕西总督,这次进京,朝廷升孙传庭为兵部右待郎兼右佥都御史,指挥各路援军,地位和权力尚在洪承畴之上。

    可问题是孙传庭和杨嗣昌以前就因为政见不和势成水火,杨阁老自然不想看到孙总督手握军权,对自己的地位造成威胁。

    因此,在孙传庭抵达京郊后,杨嗣昌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让天子降旨不准他入京朝见,而洪承畴则在京郊受到慰劳,并奉旨进殿拜见崇祯帝。

    孙传庭对此不平待遇自然大为不满,说了许多皇帝是昏君的话。

    他本是东林出身,东林党人最大的毛病是喜欢张嘴乱说话,且只图自己痛快,全然不考虑后果。

    这些话传到崇祯皇帝耳朵里,自然令天子极不高兴。

    而就在这个时候,杨嗣昌又向皇帝提出任洪承畴为蓟辽总督,并主张将陕西军全部留下,用于守卫蓟辽。毕竟,表面上看来,这一时期的大明朝内患已经得到初步的平定。而建奴已经成为明朝最大的威胁,关宁军好象也不太好使。倒是陕西秦军,兵强马壮,这些年算是在战场上磨练出来了。

    崇祯皇帝听到杨阁老的提议,深以为然。

    孙传庭对此极力反对,认为“秦军不可留也。留则贼势张,无益于边,是代贼撤兵也。”杨嗣昌对孙传庭的意见置之不理,孙传庭对此不胜忧郁重重,在京城勾留了数日,突然病倒了,双耳再听不到声音。

    一个聋子自然无法带兵打仗,也没办法做官。

    没无奈之下,孙传庭只能交出兵权,在京城休养。

    如此一来,各路援军,整个明朝黄河以北的军队都归洪承畴节制。

    高起潜在战场上的表现实在是太拙劣,战后搞好不好还要被追究责任,别说官职,性命能否保住都成问题。而洪承畴就战后出任蓟辽总督,全面主持关宁军军务事已经是扳上钉钉的事情。没有节操的关宁军诸将自然要跑去洪总制那里讨好,也没有人再来烧高公公这口冷灶了。

    这个时候,还真的只有王允成一人跑自己这里来表忠心。若是就这么叉出去,今后还会有人来投效自己吗?

    听到高起潜问,王允成道:“高公公想必也看得清楚,如今济南被围。而多尔衮和多铎两路大军正在向岳托部靠拢。以我军现在的兵力和志气,这一仗是必败无疑的。就算有洪亨九坐镇,也扭转不过这个局势。况且,秦军现在还在河北,急切之间也赶不过来……”

    “……末将听人说,孙元那贼子如今已经入了天子的法眼,究其原因,还不是在打了两场胜仗,而这两场胜仗却是我大明唯一拿得出手的战绩,这让陛下和朝廷总算能够对百姓有个交代。”

    “……但这两场胜利,末将觉得水分颇多。比如夜袭一战,建奴主力都去了通州,留在黄村的偏师兵力不足,又要分出一大半去追击卢总督。宁乡军面队的建奴自然不多,在加上孙元本就能打,侥幸斩了些人头罢了。”

    “至于泊头镇之战,更是不值一提。听人说,泊头镇的守军都是孔有德的兵,和咱们大明的军队也没有区别。拿下那里,也算不得什么。就算换末将去,也有信心赢下这一场……”

    “……这点战绩,若是放在平日,也没什么了不起。再说,孙元的斩获中,未必就没有浮夸和杀良冒功。可陛下就信了,朝廷就信了。至于为何如此,还不是因为我大明朝连战连败,民心士气都已跌到最低,实在是太需要好消息了。”

    王允成的声音大起来:“所以,末将以为,孙元能做的高公公一样能做。譬如这场济南之战,虽说肯定打不赢建奴。可要获取功勋,却是不难。”

    “不难?”高起潜一呆:“怎么说?”

476。第476章 高起潜的破局

    高起潜:“建奴是那么好打的,别将自己全部赔进去。再说,这种送死的事情,关宁军那群白眼狼兵肯干?这些混帐东西,咱家是看得明白了,但有好处,争先恐后,可一但叫他们流血出力,却都翻脸不认人了。”

    王允成:“公公,末将的意思是,这一仗也不需要在战场上斩下多少建奴的脑袋,这也没有可能。真硬碰硬与敌较量,那就是送死。不过,末将觉得,只要公公能够顺利进入济南,这件泼天也似的功劳就算是到手了。”

    “进入济南!”高起潜好象意识到什么,忍不住低呼一声。

    见高潜神色大动,王允成知道自己的游说已经起了作用,面上露出得意之色。

    但他旁边的高锦却是个草包,忍不住骂道:“你说什么屁话,怎么我家哥进入济南就算是大功一件?”

    王允成小心地解释道:“敢问,这次高公公接到的朝廷的命令是什么?”

    高锦:“废话,自然是击败入寇的建奴大军。”

    “不,是解济南之围。”高起潜突然插嘴。

    王允成:“公公正是慧眼如炬,末将佩服。”

    他转头耐心地同高锦解释道:“确实如此,朝廷给高公公的命令是解济南之围,而不是击败来犯的建奴。所以,就算我军没有放一箭,没有斩下一个建奴的头颅,只要济南没丢,那就算是完成了朝廷交代下的任务。而从天启年到现在,我朝和建州打了这么多年,好象还从来没有如济南这样的大城陷落的先例。”

    高锦一呆:“好象正是如此。”

    王允成:“究其原因,那是因为建奴弓马甲天下,野战我明军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可若说起攻城,建奴却是不成的。就拿这次建奴入寇来看,都一个多月了。建奴攻保定,老鼠啃乌龟,无从下口;攻真定,无果;攻顺德,一样无奈退兵。连这样的三座府城都拿不下来,更别说打济南这样的天下雄城了。所以,末将料定那岳托也就是在济南城下打上十天半月,碰个头破血流之后,终归是要走的。若是高公公能够率先进入济南,战后,大可上表说在高公公的英明指挥下,在各军将士的奋战下,济南总算是保住了。如此,岂不是大功一件。”

    “这话说得在理,太好了!”高锦是个草包,听到这话,忍不住喜上眉梢,以拳击掌,叫道:“只要哥哥能够进济南,将来建奴攻城无果退兵之后,该怎么上捷报,还不是一支笔的事情。哥哥别的且不说,这笔头上的本事可是一流的。朝廷中的小人们不正想借鸡泽之败和卢象升的死对哥哥你不利吗。嘿嘿,重要哥哥你守住济南,救满城百姓,还有谁敢废话?”

    高起潜:“你总算是弄明白这其中的关节了。”他面上不觉露出一丝笑容,确实,王允成此议乃是破局的唯一妙法。若自己什么都不做,无疑是等死。就算战后万岁爷顾念自己这几年的操劳,不取自己脑袋,估计也会将咱家打发去昌平挖沙子守陵。那样的日子,还不如死了。

    说到这里,他暗自咬牙,这事还真得只能这么干了。

    不过,他想起一事,面色冷淡下来。

    王允成见高起潜如此表情,忙问:“公公可还有顾虑?”

    高起潜沉吟半天,良久才站定了,道:“如今关宁军中暗潮涌动,已对咱家阳逢阴违。这群肮脏玩意儿胆子小得紧,若要他们自损失兵力,拼死打开一道缺口送咱家进济南,可能吗?再说,他们如今也只听洪老亨的话。”

    高锦听到哥哥着话,也不觉丧气:“确实如此,那些没有的东西见了建奴跑得比兔子还快,也指望不上。”

    王允成却道:“公公不用担心关宁军,也不用担心洪总制。洪总制此人倒是个敢战的,这次得天子和杨阁老如此信重,仗还是会打几场的,无论胜负。而关宁军在未来总督面前,也得有所表现。末将觉得,这仗该如何打,却有讲究……”

    “……战斗一起,只要关宁、宣大各镇边军主力吸引住岳托的注意力……我川军自可护着公公行辕,出其不意一气儿地冲进济南……”

    “然后,就可八风吹不动,端坐莲花台了。”

    “你川军护着咱家杀进济南?”高起潜一凛,问。

    高锦冷笑:“笑话了,你川军才多少人,五千出头,能战的战兵有三千没有?这点人马,建奴一冲就散,我兄弟岂不是要死在沙场上?王允成,你起的什么心思?”

    “别别别,高大哥你别误会。”王允成连连摆手:“关宁、蓟镇、宣大、太原、山东诸军加一起是多,可对上建奴又能派上什么用场?就算再多几倍,估计也会吃个败仗。打个比方,高公公到时候若是坐镇中军,随主力推进,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坐在八台大轿里,看起来稳当。可须防着到时候战局不利,轿夫们抛下公公自去逃命。若随末将的川军突然乘机杀出,就是骑上了快马,掌握了主动。”

    “没错,到时候若是随中军一到出击,说不准那些头生反骨的混帐们会抛弃咱家,自去护卫洪老亨。咱家决定,跟着川军行动。”高起潜终下了决心。

    高锦:“哥哥,川军就值得信任吗,他们真能在乱军中杀出一条通道?”一想到川军只有五千人马,高锦面色有点发白。在他看来,还是躲在中军大旗下,与几万明军主力共进退来得妥当。

    王允成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高锦又气又怒:“大胆,你笑什么?”

    王允成:“末将且问高大哥,如今在德州,哪一支部队最能打?”

    “这不是废话吗,自然是建奴最能打。”高锦哼了一声,接着道:“至于我大明的军队,恐怕只有孙元小贼手下那两千人最是精锐。”

    王允成:“那么,敢问高大哥,孙元出自谁人门下?”

    “出自卢象升门下,怎么了?”

    “没错,孙元出自天雄军。可别忘了,末将也是出自天雄军。我川军还是其中最能打的一支。当初,卢总督命孙元整顿整个天雄军,他那一套,末将都知道。别的不敢自夸,打开一条通道这事,在末将看来,也就是一件小事。”说到这里,王允成意气风发:“孙元不过是运气好,打了几场还算象样的仗而已。若是换成我川军,取得的战果,绝对不比他小。”

    “好,咱家倒是忘记这一点了。”高起潜大叫一声:“事情就这么定了,某明日一早就进城去,同洪老亨商议此事,让各镇兵马全力配合川军。”

    “咱家如今是困坐愁城,只有这么一个法子破局。”

477。第477章 心思

    “可是,就算各镇大军都配合你,王允成,你真有把握将咱家平安地送进济南城中去吗?”高起潜森然问。

    王允成也不废话,深深一揖:“末将敢用性命担保,翌日当一马当先。若我川军做战不利,请公公行军法砍了我的脑袋。”

    “你他妈的脑袋值几个钱,就算砍了你,我哥两若是有个三长乱短,又找谁去?”高锦一听说要亲自冲锋陷阵,脸都白了。

    高起潜倒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咱家相信你,就全拜托王将军了。如今,咱家只有这一条路可走。如果进不了济南,将来朝廷追究起卢象升阵亡,追究丧师失地的责任,咱家也免不得到刑场上走一遭,拼了!”

    看着王允成告辞而去的背影,高锦依旧吓得厉害,结巴地对高起潜道:“大哥,你就相信这姓王的军痞?”

    “不信他又能如何,难道你还有其他好法子?”高起潜道:“这个姓王的已经屡屡在咱家面前说他的川军比起孙元那贼子的宁乡军只强不弱。虽然他的话要打些折扣,可但凡有川军有宁乡军的两三成本事,这济南咱们弟兄就进得去。”

    高锦:“孙小贼的宁乡军真的如哥哥所说那么厉害?”

    “很强,和建奴一样强。”

    这已经是很高的评价了,高锦面色大变。

    高起潜:“而且,咱家看得出来这个王允成很有野心。这人有野心不怕,有野心的人都是有本事的。阿弟,实话对你说,咱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今次只能奋起一搏,死中求活,再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高锦:“哥哥,咱们兄弟二人今次拼一次好了。”

    其实,让其他个各镇兵马全力配合王允成,然后杀进济南城去,高起潜还是有几分信心的。

    正在这个时候,高锦突然想起一事:“哥啊,关宁、蓟镇再加上宣大、太原,兵势是壮。可山东军人马也不少啊,而且,咱们是客,人家是主。客随主便也是军中旧制,虽说要压住刘泽清也不难,毕竟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总兵。问题是,征调民夫和粮草都要落实在山东一地,若是这人给你我弟兄捣乱,又或者畏惧建奴,不配合哥哥你的进军计划,须有许多麻烦。”

    “此事你也不要忧虑。”高起潜只淡淡一笑,突然问:“高锦,自你家娘子前年去世之后,可想过续弦?”

    “哥哥为什么问起这事?”高锦一呆:“我是自在惯了的,以咱的权势,什么样的女人弄不到手,又何必找个女主人回家管束着?”

    明朝并不像现代人所想象的那样男尊女卑,丈夫在家里一言九鼎,做妻子的只有俯首听命的份儿。在上流社会,家中的女主人都出身名门望族,丈夫也不敢轻易得罪。家中大小事务,以及财务人事,都由女主人说了算。丈夫即便再讨厌妻子,若是没有七出大罪,也没办法休妻。而且,丈夫要想纳妾,如果正妻不点头,也没有任何可能。

    高锦以前的妻子乃是朝中一个正七品官员的女儿,娘家还算是说得上话的,将他管得死死的,让他吃尽了苦头。

    他如今好歹也是有了个世袭锦衣卫百户的武勋,又有是高起潜这个哥哥,他的婚姻也不是自己能够做主的。并不是随便找一个普通女子,就能娶回家里的。

    他这个人浪荡惯了,老婆一死,立即就娶了十几房小妾,正爽利着呢,如何肯再续弦,平白给自己套上一道枷锁?

    “越发说得不成话了。”高起潜道:“如今正好有一门合适的亲事,前日,刘泽清来访,说起他有一十三岁的女儿正待字闺中。”

    “啊,哥哥你让我娶刘总兵的女儿?”高锦心中大大不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身子都没长开,又何滋味?这女人,还得十八佳年华,有胸有屁股才够滋味。再说,那姓刘的女儿生得什么模样,是美是丑,鬼才知道。弟弟我还不容易逃出牢笼,怎肯再钻进去。依我看来,这人,尤其是有钱有势之后,根本就不该成亲。有钱,夜夜新郎……”

    “混帐,不成器的东西!”高起潜大怒,一巴掌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