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这座大城在真实的历史上,也没能支撑几日就陷落了。
而在济南陷落之后,就是一场空前大屠杀。接着,城中发生了瘟疫,天花流行。再加上驻扎在京师地区的秦军开始朝山东开拔,建奴既然已经收获甚丰,目的已经达到,也没有任何兴趣再同秦军死磕。所以,很快,三路清军在济南合流,陆续北归。
一场历时近半年的大战,最后在明朝被清兵打得彻底没有任何斗志而告终。
这一仗,明朝集六镇大军,外加天雄军、秦军两支精锐部队。到最后,却以天雄军彻底覆没、一座省会城市陷落,六镇大军丢盔弃甲而结。这一战,明朝出动了手头可以出动的所有兵力,却打成这么一个结果。充分暴露了明朝的虚弱,让建奴愕然发现,原来看似庞然大物的明朝不如此不堪,其实,要灭掉这个老大帝国原来是如此简单。
这也让满州上层突然醒悟:其实,我们也可以取明朝而代之,统治这片世界上最大最肥沃的帝国。
正因为泊头镇一战,济南如今还没有落到建奴手中,大屠杀也没有发生。
这个巨大的变化,我又该如何把握呢?
会不会从中寻找一个机会,一举扭转,目前对于明军极为不利的态势呢?
孙元脑子里像开了个水陆道场,有乱七八糟的念头轰隆乱响。
……
见孙元低头思索,黄佑也不敢打搅,慢慢地退出中军帐篷。
刚出门,就开到余祥端着午饭走来。
黄佑忙朝他摆了摆手:“余祥,将军正在想事,不要去打搅。”
“可是先生,这午饭……”
黄佑:“别送进去,将军还有比吃饭更要紧的事。以他的性子,你现在就算送进去也不讳吃的。”
“那我就在这外面侯着好了。”
……
“不成,还是没找到任何机会啊!”孙元摇头叹息:“也许是我考虑问题总归是有限,又或者是真的没有军事才能,却是嗅不到一星半天胜利的气息。宁乡军的规模实在太小,打的也不过是小规模的局部战争,还不习惯高屋建瓴。”
“无论从两军的兵力和战斗力任何一方面来看,济南都是必定回陷落的?那么,如果要获取功勋,或许只有在建奴在城中杀够了抢够了,北归途中了……我孙元难不成眼睁睁地看着满城百姓都成为建奴的刀下亡魂,而什么也做不了?”
“穿越者的痛苦就是明明知道会放生什么,却无能为力。若如此,还真不如像其他边军什么也不知道,至少还能求个心安。”
“而且,济南陷落的政治影响实在太大。等到清兵撤退,也不知道要有多少官员和将领人头搬家。而且,就算那个时候宁乡军再立下功劳又能如何?”
孙元只感觉一阵头疼,身上一真躁热。
他内伤本就没好完全,如今左手还吊着夹板,心中这一急噪,头又开始发晕。
“如果不出意外,以目前情形看来,济南城估计也只能再守上半月,就算没有汉军的火器营协助,结果也不可能发生太大的改变。”
“也就是说,最多半个月,拿下济南之后,建奴就会北归。山东之战,就要结束了。”
“不对,北归……北归……建奴之所以北归,除了他们抢够了杀够了,除了秦军已经开赴山东战场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
孙元猛地站定了,口中抽了一口冷气,喃喃道:“那就是,岳托得了天花病死在济南。”
“岳托乃是黄太极的心腹和得力干将,而多尔衮和多铎、阿济格兄弟则一向不太鸟这个清朝皇帝。所以,这次建奴南来,皇太极将清军分为左右两军,让岳托独领一军,内心中未免不有让他们相互制衡的想法。”
“岳托病死之后,建奴右路军没有了统帅,又担心被多尔衮兄弟侵吞,索性率先撤退。一军军主突然病故,必然大乱。若是掐好了时间,带兵突击,这个时候,或许就是我孙某人独得惊世大功的机会。”
孙元咯咯地笑起来,这一笑牵动了左手的骨折处,额上顿时出了一层热汗:“穿越者,若不将先知技能使到极处,那我孙某就是一头猪!”
天花啊天花,真是一个好东西。
可这玩意儿对于满清上层却是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岳托死于天花,多铎将来也死于天花。据说,顺治皇帝也是死于天花,出家一说,不过是野史而已。同治皇帝死于天花还有争议,因为部分人认为他是死于某种性病,而皇家碍于颜面才对外宣称他是死于天花。但是,很多史料都证实他确实是得了天花。
至于康熙皇帝,小时候也得过天花,侥幸不死,落了满脸的麻子。
“对了,只要时间点掐得好,岳托的死也可以变成我孙元的功劳。嘿嘿,我大明朝对建奴用兵以来,还没有人在战场上斩杀过一个亲王贝勒呢!”
孙元来了精神,猛地走到门口,大喊一声:“快,去将陈铁山叫来,紧急军务。”
“是,将军。你的午饭……”余祥正好站在帐篷门口。
“哈哈,你不说我还忘记了,快送进来,本将军还真有点饥渴难耐了。”孙元纵声大笑起来。
“是,小人这就去叫陈将军。”余祥忙让人将午饭给孙元送进去,一道烟似地跑去寻陈铁山。这些日子以来,自从孙元受伤之后,再加上各镇都来讨要兵马,孙将军一直郁郁不乐,受到他的感染,宁乡军的气氛也显得凝重。
如今看孙元又恢复了以往爽朗温和的模样,余祥也觉得非常开心。
陈铁山在宁乡军中的地位很特殊,他是山西大同军的老人,随费洪做了孙元的部下之后,随着宁乡军的壮大,他也成了军中的元老之一。
按说,这样的人物威望定然极高。
可是,军法官只个得罪人的职位,可以说,仇人满军营。这几年,也不知道有多少士卒甚至军官吃过他的挂落,恨他到入骨。
说难听点,若不是有孙元力挺,陈将军说不定被多少人麻袋套头打了闷棍。
也有当初在凤阳就加入孙元麾下的老哥们提醒陈铁山:“老陈啊,何必呢,你看看这些年。当初的那些老兄弟们,但凡立了点功劳,谁他娘不是操守以上的军官,如犟驴子和温老三这种后辈都混成游击将军了。你却还是一个小小的军法官,不亏得慌吗?这做人啊,有的时候不可太较真。”
陈铁山却笑了笑,反对这老哥们背起了军中的条例,又到你在某面前说这些,究竟想干什么,是不是要来领军法啊?
说着,脸一翻,就要扣人家的军饷。
“这人疯了?”渐渐地,军中的老弟兄们就再不同陈铁山往来。
****法官倒不以为意,反以孤高自诩。
官职高低又算了得什么,某最享受的却是那种生杀大权在手的感觉。整个宁乡军,除了孙将军和黄先生,别人见了某,无论官职多高,都得战战兢兢。这感觉,真他娘好啊!
这次战况如此紧急,孙元将军突然火速召见自己,陈铁山猛地意识到必定有重大任务要交代给自己,立即提起了精神赶过来。
等进了孙元的中军大帐,就看到孙元正在吃饭。
他心情极好,甚至还喝了两杯,面上带着红润地笑道:“陈将军来了,要不要也来两碗酒暖暖身子。”
陈铁山绷着一张脸:“将军,军队作战期间不能饮酒,那可是写进条例里的。”
孙元哈哈笑着扔掉手中杯子:“你这人啊,就使做事太认真不近人情。罢了,你要如此处置某,随你。不过,某想起一件要紧事,想交代你去办。”
陈铁山:“将军请吩咐。”
孙元:“我且问你,你有没有法子将细作派进建奴岳托军中?”
陈铁山想了想,道:“可以。”
“我就说嘛我就说嘛,”孙元大喜:“说说。”
陈铁山:“将军忘记上次泊头镇大战,我们可抓了不少俘虏。”
孙元:“不对啊,好象那些俘虏都被军中将士斩杀干净了。”
“不,还留了几个。”陈铁山道:“军队战仗打得艰苦,要杀汉奸泄愤,可以理解。不过,末将认为,扒拉到盘子里的都是菜。那些汉军中还是有几个识字,又懂得火器之法的人才,可以保下来。因此,末将就从中挑了五人留下,准备战后送到岳师傅和催师傅那里去使用。将军放心好了,这五人末将都细细审问过,在辽东也没有亲戚家人,也考察过,不会生二心的。将军若是要向岳托那里派细作,这其中有一人颇为机灵,倒是可以使用。”
“干得不错。”孙元大为欢喜,“不过,送过去的细作如果能够安排在岳托身边就好了。”是啊,若是要想确切掌握岳托的病情,这个细作最好能够安插到他身边。否则,一军主将的病情,甚至什么时候死,都是天大机密,一般士卒如何能够知道。
若是耽误了,孙元就会错过那个转瞬即逝的机会。
526。第526章 细作
确实,这个机会是非常难以把握的。
孙元无论想做任何动作,都得掐好岳托的死期。
若是早了,建奴兵力实在太多,而且秩序严整,区区五千宁乡军贸然发动,无疑行险。若是迟了,岳托死于天花的消息传出来。这阵斩建州大贝勒的功劳岂不是煮熟了的鸭子飞了。
听到孙元说,陈铁山沉默了片刻,才小心地说:“将军,派出的细作能做到何等程度,却不是末将所能知道的。他以前在孔兆军中也不过是一个普通步卒,又如何能够混到岳托这种人物的身边。而且……”
“而且如何?”
陈铁山:“岳托何等身份,身边必然戒备森严,随身侍卫应该都是本族的亲信,一般人如何接近得了他?而且,我们的细作又是辽东汉人,且做过俘虏。换我,此人归队之后,定然会好好审上一审。”
孙元也是有些沮丧:“这事倒是难办了。”自己这个计划的关键是要在第一时间掌握到岳托军的情报,一切布置都要围绕到岳托死亡的时间节点。否则,什么也谈不上。
陈铁山见孙元神情抑郁,反安慰起他来:“将军,当年朱玄水朱千户在我宁乡军做监军的时候,末将曾经听他说过,这派出细作潜伏在敌军之中不能太功利,得提前几年甚至十年布置。当时,你也不知道你布置的这颗棋子是否能够用上。也许,一辈子都派不上用场。可早做准备,总比不做准备的好。”
“朱千户说得对啊!”孙元连连点头,锦衣卫不就是一个特务机关吗,干情报工作还有谁比他们更擅长?
他心中痛悔,自己以前遇到事情总喜欢用军事来解决问题,再加上事务繁忙,一直没有腾出手来,或者说没有想过要组建自己的情报系统。
情报系统平日间可能用不上,可真到关键时刻,却是能发挥巨大作用的。
孙元叹息一声:“看来,细作是指望不上了。”
“不然。”陈铁山说道:“末将虽然不知道将军派出细作所为何事,虽然说现在派过去也指望不上,可总归是……”
“将来总归是用的上的,做,总比不做好。你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孙元炯炯地盯着陈铁山问。
陈铁山:“将军说得是。”
孙元:“那好,就将你手下那个合适的人选派出去吧……对了,在此人去岳托部潜伏的之前,某要亲自见他一见,这人叫什么名字?”
这个派出的细作关系重大,需要在第一时间知道岳托死讯,还得将消息带回来,以方便宁乡军突袭因为主帅暴毙而乱成一团的建奴右路军。而且,这事说难听点是他孙元要冒阵前斩杀岳托的大功。此事只能有他孙元和这个细作知道,否则,若是传了出去,等待孙元的就是身败名裂的下场。
因此,孙元决定单独和这个细作单独谈谈。
陈铁山:“回将军的话,此人姓梁,名满仓。”
“很普通的名字啊,希望他的相貌也一样平凡。”
“确实是一个平凡人,此人是辽东复州卫小贩,不是军户出身,唯一的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是识得几个字。”
“识字?”
“做商贩的,谁不识得几个字,否则也没办法记帐。将军放心,此人绝对是那种扔在人堆里就会被人忘记的那种。”
“好,等某见了此人之后再做定夺。”
正如陈铁山所说,这个梁满仓却是是太平凡了。此人虽说是小贩出身,可在建奴军中也有三年时间,早被风雪和日头折腾的皮肤黝黑粗糙。他个头大约一米六十左右,不胖不瘦。普通的国字脸形,五官没有任何特点,看起来同普通建奴汉军旗普通士兵没有任何区别。
等到和梁满仓谈完话退下之后,过得两日,孙元竟记不起这人究竟长什么模样。
这样的相貌,不做余则成,简直是浪费人才。
梁满仓是孔兆部俘虏中侥幸留得一命的五个人之一,他早已经被宁乡军士兵的剽悍铁血吓坏了,见了孙元也是跪在地上战战兢兢不敢说话。不过,孙元还是发现这小子不为人察觉地四下偷看大帐中的摆设布置,显得很是机灵。
孙元让他起身之后,又同他说了几句话,又发现这人思路甚是清晰。
接下来,孙元又试了试。他故意让余祥和大方等人在帐中晃了一圈,就问梁满仓刚才余祥和大方脚上穿的是什么鞋子,贴身衣裳的颜色。
结果,梁满仓都回答得一丝不差。
最后,孙元念了一段话,让梁满仓用笔记下来。
梁满仓的字说句老实话写得相当差,不过,细作吗,又不用去考科举,能够写情报就可以了。写完之后,孙元立即让他将刚才所写的文字背诵一遍,却是一字不漏。
“不错,不错,梁满仓,本将且问你。”孙元满意地点了点头,问。
“将军请问。”梁满仓谦恭地跪在地上。
孙元:“当初陈铁山留你一命,据说是因为你懂得使火器。”
“是,小人在孔兆军中担任虎踞炮炮手。因为还算晓事,知道该怎么修理操坏的大炮,****法官这才留了小人一命。”
孙元:“本将再问你,你是怎么进了孔兆军的?”
“回将军的话,那一年,小人在城中做货郎,挑了一担货物上街售买。一队鞑子军过来,领队的军官见小人还算有点力气,一把就将小人拉进队伍,吃起了军粮。”
孙元忍不住微微一笑,问:“你家里还有人吗?”
“没有了,都得病死光了。”
“对了,被拉了丁,你恨鞑子吗?”
“恨,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梁满仓咬牙切齿,一脸的仇恨。
但孙元还是在他眼睛里看出一丝狡黠的光芒,他哼了一声,虎起脸:“混帐东西,在某面前,你敢不说实话?”
梁满仓面上出现惊慌之色,不过,立即又平静下来,磕了一个头,苦着脸:“当兵吃粮,在那里都是混日子,进了鞑子军队,好歹有个一日三餐,比做小贩好。”
“你能说实话就好。”孙元点了点头:“我最恨人在我面前耍小机灵。”这年头,说句实在话,你不能要求汉军旗的士兵有所谓的民族气节。国家民族之类的东西,同普通百姓好象也没什么关系。要等到济南大屠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整个四川被建奴杀得只剩几百户,所有人脑袋后都必须拖着一根猪尾巴的时候。大家才知道,所谓亡国灭种却是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