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残肢断臂都是被炮弹活生生从身体上扯下来的,也因为如此,却显得分外的残酷。
这是刘宇亮第二次参加宁乡军的军事行动,这个刘老头有心要写出一本超越戚继光《纪效新书》的兵法书,这样的机会自然是不会错过的。老实说,上次的泊头镇之战已经给了他巨大的震撼,感觉这天底下没有哪一支军队有宁乡军这般强悍。孙元部只要一拉上战场,在那里一站,别的不说,光那如山的长矛和豆腐块一样的军阵,就足以让人胆寒冷。
在他看来,长矛方阵已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的阵势了。可以前孙元却说,这个阵形有许多弱点,而单一兵种并不足以包打天下。还需要远程火力和机动骑兵配合。
机动骑兵作战,刘阁老是看不到的。骑兵决战,双方千万匹马对撞的作战方式实在太危险,可以说,一旦开打,没有一个人是安全的,即便你是一军的统帅。他刘宇亮身娇肉贵,这样的作战行动肯定是不能参与的。
倒是对炮兵在战场上的使用方式,老刘头极为好奇。
他也知道宁乡军的大炮很厉害,可厉害成如今这种模样,依旧让他大张着嘴再合不拢了。
就看到,一颗石弹大约是射击的时候装药量不足,还是什么原因,竟然落到距离敌人前沿十米的地方。
还没等刘阁老发出惋惜声,那颗炮弹却在柔软的土地上一弹,飘悠悠地横着切进人群之中。
“刷拉”一声,三四条胳膊被这看起来好象绵软无力,弹道诡异的炮弹直接斩断。当然,战场上到处都是建奴惊慌的大叫,到处都是大炮的轰鸣,这一声“刷拉”乃是刘阁老的脑补。
喷涌的鲜血一刹间标出去两米多远,将这个世界涂成红色。偏偏那些被斩断了手臂的建奴士兵一时感觉不到痛,还大张着嘴巴喊叫着朝前涌去,试图填补战友死去之后留下的空隙。
直到痛觉袭来,那几人才大叫着倒地,在烂泥里激烈地翻滚。
“砰”又是一颗炮弹落下,这次砸在一面土围上,将一堵不厚的墙直接撞倒。
上面的士兵扎手扎脚落下,接着又被一颗横飞的炮弹击中,脑浆子和糜烂的内脏爆开来,红红白白,极是凶煞。
刘宇亮正坐在一顶凉轿上,他将钦差行辕设在宁乡军之后,毕竟是当朝东阁大学士,身边的幕僚、家人、扈从也是极多,乱糟糟的二三十人。有负责文书的,有联络沟通的,有负责日常起居的……这些人夹在宁乡军中,看起来显得很是另类。孙元也拿他们很头疼,特意派出一队精锐士兵将他们团团护住。上次,刘阁老以貌取人,亲自点了犟驴子做他的亲位队长,让他没有捞到一点战功。这次犟驴子学了乖,远远地躲了。
刘宇亮的扈从什么时候见过如此残酷的血战,一个个都被吓得战战兢兢,面容苍白,有的人甚至浑身发软,需要人扶着才能走路。上次泊头镇乃是一场传统意义上的冷兵器战争。他们躲在后面观战,反正前面到处都是人,也看不真切,眼不见为净。这次,却看得异常的真切。而且,热兵器所造成的杀伤效果,跟是超过他们以往对战争、死亡的认识。
特别是在看到白花花的脑浆子之后,有人只觉得喉头一麻,“哇”一声,将早饭都吐了出来。
大约打了十几轮炮之后,刘宇亮再回头看过去,却见,那些炮管都已经变成了鲜艳的红色。也不知道是打红了,还是涂上了这初春如火的朝霞。
炮兵们都打得浑身发热,已经有人脱掉了衣裳,露出干瘪而布满了汗珠的胸膛。
“第一波炮击结束,所有人听着,炮位前移三百步。”
一声令下,大炮的声音终于停了下来。
炮兵们麻利地收起大炮,一调头,将大炮挂在骡马车上,飞快地朝前跑去。
后面,装载火药和炮弹的驴车也跟了上去。
宁乡军步兵方阵和骑兵队依旧缓慢地朝前移动,虽然慢,却不可阻挡。眼见着就要同敌接触,这个时候再****,须防备伤着自己人。所以,炮火得向前移动。
基本上说来,随着大炮的覆盖射击,行进中的宁乡军几乎没有受到清军象样的远程兵器阻击。这大概是和清军指挥中枢停摆有关,也算是运气。
前面,孙元咧开嘴笑了笑,忍不住笑道:“炮兵轰,步兵冲;步兵冲后,炮兵轰。炮兵轰,步兵冲;步兵冲后,炮兵轰。有些意思啊!”
这他娘的不就是二战时中国战场鬼子的战术吗?
孙元身边的韶伟听得有趣:“将军这一句话,倒是将这种战法总结得贴切。”
一个骑兵忍不住叫了一声:“将军偏心,炮兵之后不是该着咱们骑兵冲锋了吗?”
“不急,不急。”孙元道:“等到等下打开缺口我军契入敌营之后,就是骑兵的的节目了。这一仗,依旧是骑兵打主力。”
听到孙元说这次又是骑兵出风头,所有的宁乡骑都面露笑容。
韶味心中却是大大地不痛快,忍不住哼了一声,喃喃自语,“早知道当初就去带骑兵了,平白便宜了汤问行。”不过,这话也就是说说罢了。骑兵可是朱家父女带出来的,朱汀和姐姐可是竞争关系。将来她们有了孩子,这少将军的位置我还得帮未来的侄儿争上一争呢,又如何肯恬着脸凑上去找不痛快?
孙元:“韶伟,火枪手出动吧!好好看仔细了,接下来就是火枪强弩距离。”
韶伟点点头,大吼了一声,朝前挥了挥手。
几面黑色大旗在空中挥舞,有腰鼓“扑通扑通”地敲响。
这个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军官率先走出阵,手中的旗帜向前一点。
一队又一队火枪手出离列,紧紧地跟在他身后,迈着整齐的步伐,一步步向前逼去。
这个军官孙元有点陌生,看了几眼,才疑惑地说:“秦易?”
韶伟点头:“是,就是川军投过来的防守秦易。”
孙元:“他以前可不是火枪手出身,让他带火枪兵合适吗?”
韶伟:“军官所需要的素质是知兵,能够得到士兵的拥戴,战时能冲锋在前。末将认为,这两点,秦易做得很好。”
孙元不说话了,但他还是有些担心,目光落到前方,再不移开。
见宁乡军的火炮停下之后,建奴不愧是这个时代一等一的精锐之师,加上人多。很开,又是一波人潮涌过来,布阵的布阵,抢救伤员的抢救伤员,拖尸体的拖尸体……一道绵密的人墙又组织起来。
更有不少建奴拉开了强弓,不歇气地朝前射来。
箭如雨下,一**泼来,落到火枪手之中。到处都是羽箭落到铠甲上的“丁冬”声,然后是中箭士兵的闷哼。有一个个受伤的火枪手再也走不动了,直接倒在地上。
几百米距离上,至少有二十多个中箭的士兵趴在地上,咬牙苦苦忍受。
不得不说,建奴的弓箭还是给宁乡军的火枪手造成了一些伤害。火枪手因为要做出装填、瞄准、射击等一系列复杂动作,为了加快射击速度也不可能像长矛手那样穿太厚的铠甲,防御力却是很低的。
可战友的伤亡却不能让他们的脚步停下来,甚至没有人回头看上一眼,都默默地向前移动。因为他们知道受伤的战友等下自会有人救治。而他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尽快推进到敌人面前,将火枪抵着他们的胸膛搂火。因为只有获取最后的胜利,战友的血才不会白流。
543。第543章 长矛距离
“韶伟,这叫排队枪毙。”孙元轻轻道。
旁边,一个刚加入宁乡军没几天的骑兵问:“敢问将军,什么叫枪毙。”
韶伟:“就是用枪打死。”
那骑兵笑起来:“倒也贴切,却是像排着队,紧赶着上去送死……”可一看到韶伟那张黑得要滴出水来的脸,骑兵忙收起笑容:“对不住,是我说错了话。”
韶伟:“没什么,你们骑兵也是敢在战场上流血的好男儿。咱们宁乡军有许多不同于九边的战法,你以后就知道了,仔细看着吧!排着队上去送死,也能打赢这场战斗。”
说话中,火枪手后面的长矛方阵也跟了上去,也同样以沉默的方式迎接敌人不断射来的羽箭,也同样一丝不乱。
走在队伍最前头的军官秦易自然是敌人弓手最重要的打击目标,当然,他是军官,身上自然穿着厚实的铠甲。和明朝九边镇军的将领一样,他身上是一件厚实的棉甲,头上那顶带着长长避雷针的头盔也煞是威风。
随着火枪手朝前推进,建奴的箭雨变得稀疏,也由吊射改为平射。
孙元对于秦易这人还是有些担心的,不过既然韶伟起用此人打前锋,想必这个老天雄的军官身上还是有些常人所不具备的东西的。于是,他细微心地观察起来。
却见,秦易身上已经中了六七箭,胸口、肩膀上到处都是颤微微的羽箭,看起来触目惊心。可他依旧是面色不变地朝前走着,步伐节奏丝毫不乱,其中还带着一种说不出的韵律,很是好看。如果这家伙生在现代,应该能够成为一个舞蹈家的。
他手中的黑色旗帜并不大,是一个棒在长矛上的小三角,此刻已经完全展开。黑色的旗帜猎猎飞舞,长矛的枪尖在抄霞中亮得如同火炬。
虽然知道他身上的铠甲很厚实,即便被箭射中也死不了,可那种被刺入的感觉非常不好。孙元在战场上就被射过几箭,即便身上外面套着一件板甲,里面还穿着软甲,可箭依旧入肉大约一厘米深,疼得厉害。
秦易身上的箭至少射进身体一公分吧,那种痛苦,想想就觉得难受。可这家伙却一言不发地咬牙忍受,面上更是波澜不惊。
有他带队,后面的火枪手即便已经近得可以看到敌人口中焦黄的牙齿,却是丝毫不惊。
孙元笑了:“韶伟,这个人你使得好。”算是对韶伟用人眼光的肯定。
战后,孙元才知道,此战秦易身中十四箭,身上的衣服已经被热血彻底燃成了红色。因为失血过多,战斗刚一结束,就晕厥过去。后来一口气吃了半个月的老母鸡炖汤才缓过劲来。
见宁乡军火枪手步步进逼,建奴也知道接下来他们肯定会迎接一场齐射。只不过,敌人什么时候射击,他们也不知道。
一般来说,明军火枪手因为没有经过严格训练,上了战场之后,一看到建州兵,还没等他们进入射程,就胡乱地将手中的弹药射了出去,战果自然是零。一轮射击之后,还没等他们装填好弹药,建州兵已经杀到跟前。于是,他们只能丢掉手中的火枪,一溃如注。
可今日这一队明军火枪手却冷静得可怕,死活不开枪。
这是岳托部真正的满族士兵第一次和宁乡军面对面较量,根本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当宁乡军距离他们还有一百米的时候,他们以为火枪手会射击;当火枪手距离他们还有五十米的时候,他们以为敌人会射击。可等到两军相距三十米时,还是没有射击。
这点距离,只要建州人愿意,也不用瞄准,只需拉开弓就能轻易射中一个宁乡军士兵。
可即便面对着死亡的危险,敌人还是默默忍受着前移。
已经有建奴忍不住着收起了弓,换上大棍、长斧要向前冲锋。有人则还是开弓,有人则将头转向军官,想听到军官们的指示,队伍小小的混乱起来。
这个时候,两军相距十米,几乎是面对面。
那个长枪上捆着三角旗的宁乡军军官突然将手中的长矛端平了,用尽全身力气大吼:“射!”
“射击!”
“射击!”
“射击!”
所有的小队一级军官都在大吼,然后,他们的吼声就被整齐的枪声掩盖了,被大团卷起的白色硝烟笼罩了。
这样的距离几乎是将枪口顶在建奴胸膛上搂火,绵密的弹丸在阵前布下一倒死亡之网。手指肚粗的铅弹击穿盾牌,击穿铁甲,击穿肌肉,击穿人体组织……击穿眼前那些阻挡他们前进步伐的一切。
三轮齐射之后,如同飓风卷过平野,前面倒了一地将死未死,在泥中哀号滚爬的伤兵。
建奴大惊,也知道这么被动挨打不是办法。在火枪的射击下,任你身上穿的是铁甲还是棉甲子,还是根本就不着甲,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
他们并不知道,正是因为同时代欧洲火枪的大量使用以及新式战法的普及,所谓的长枪硬弩快马铁甲此刻已经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立即就有清兵军官大吼着带着手下扑了上来,宁乡军的火枪手已经冲得足够近。火枪装填速度实在太慢,只要第一时间贴上去,步兵对火枪手就是一边倒的大屠杀。
眼前白烟滚滚,视线朦胧,硝烟的味道刺激得人血液都要沸腾了。
正到建奴梦想着手中兵器饱饮明军鲜血的场景时,一排长矛从硝烟里探出来。
这是怎么样的长矛,长得几乎让人绝望。
“长枪,向左,刺!”
“刺!”
“刺!”
勾魂摄魄的大吼声传来,同样勾魂摄魄的还有敌人的长矛。
建奴惊奇地发现,敌人的长矛上好象附着了什么魔力,无论自己如何躲闪,如何拼命招架,在一个瞬间,自己的肋下就会被一把长矛狠狠地刺入。
“啊!”痛苦的叫声在一刹那响彻天地。
孙元低头对一直跟在身边的韶伟道:“敌我相距五米,这是长矛的距离!”
544。第544章 沿着缺口展开吧
韶伟:“火炮弓弩距离,火枪距离、长矛距离末将都看到了,还有个距离究竟是什么?”
孙元还是一笑,说,接下来你就知道了。
眼前,建奴涌来的士兵被长矛手成批成批地刺倒在地,只瞬间,前面就堆起了一层尸体。如此被人简单地杀死,就算是剽悍的野蛮人也经受不住。
这个时候,巴勃罗的炮兵已经推到前面来,设置好了炮兵阵地。沉寂了半天的炮声再次响起,这次因为足够靠前,加上前面的人实在太多。可以说,每一颗炮弹落下去,就能带起一片血肉。
战况开始呈一边倒的迹象,这已经不算是大屠杀,而是真正的搅肉机。无论来多少建奴,都会被炮弹逐一打成肉酱。
栅栏倒了,望楼如同火炬在熊熊燃烧,土墙出现一道豁口。
建奴终于承受不了这种压力,大喊大叫着,丢掉手中的兵器,手忙脚乱地踩着同伴身上的烂肉沿着缺口溃退。
此刻,太阳已经完全升起,先前还红成一片的霞光变得白亮灼热。
“是时候了,咱们已经耽搁了太多时间,磨蹭了这么久,还算是闪击吗?”孙元坐在马背上笑了笑,其实他心中还是有些焦急的。根据战前所获得的情报,此刻虽然建奴大军中枢失灵,杜度正带着精锐大军在前面攻城。可谁也不知道敌人什么时候就会恢复秩序,到时候,若是他们从济南城墙上退下来,全力对付宁乡军,问题就严重了。
问题是,敌人有完整的工事,需要事先用大炮轰击。而且,宁乡军的步兵战法本来速度就慢。
现在,只能一口气杀进去,给建奴制造更大的混乱。
“现在,骑兵跟我来,一口气杀进去。其余部队,沿着着缺口展开,冲!”孙元见前面出现一个通道,猛地一夹马腹挥舞着手中的大刀冲了上去。
终于轮到骑兵出动了,这些剽悍的汉家男儿在上次与岳托的骑兵对战中虽然付出沉重代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