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一篇完整的马士英的履历。
孙元没想到傅山将此人查得如此清楚:“青主何意?”
傅山反笑问:“将军若单从马瑶草的履历来看,怎么说?”
孙元想了想,点评道:“马士英历遍封疆,有实务干才,在朝廷大员中颇为难得。且此人正值壮年,我却是看好他的前程的。”废话,马士英将来可是南明权倾一时的内阁首辅。现在烧他的冷灶,将来也不知道能够为宁乡军获取多少实利。
傅山摇头:“我却不这么认为,确实,单从履历来看,马士英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干才。虽然不算一流,可在朝中大员普遍无能的情况下,此人却甚是难得。可正因为如此,此人的前程我是不看好的。”
黄佑也点点头:“青主这话说得再理,如果一个人的前程看好,那得像钱牧斋那样,一中进士就进翰林院。然后进六部观政,然后在各部任主事之类的实职。历练上十来年,熬出品级和资历之后,就可以谋求入阁了。如此,一步一步才算是走得稳妥。马瑶草自出仕以来,都在地方上打转,混到巡抚一职时就出了事被免去一切官职。复起之后,也只能在南京养老。所以,我也觉得将军此举不妥。”
733。第733章 倒计时开始
“所以,虽说马侍郎年富力强,但仕途到今天也算是走到尽头了。”最后,黄佑下了这么个结论。
“此一时,彼一时间也!”抛开穿越者的先知先觉,孙元觉得黄佑和傅山还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自己也不方便同他们明言,就道:“这事就这么定吧,。执行就是了。”
次日,孙元也懒得再呆在南京,将这边的事务都丢给了傅山,自己带着母亲和家人回了南通。
军镇那边还有很多事情要办,耽搁不得。
郑家为将来的大变提前布局这件事提醒了孙元,福建和扬州镇虽然都有在躲在后方发展,将南京防务丢给南京在前面挡着的心思。
可处于现代人对那段历史的先知,孙元知道未来自己前面虽然有刘泽清和高杰挡着。可高杰死得早,一死之后他的队伍就散了。而刘泽清在清兵南下之时一箭未发就学后世的韩复蕖直接丢下部队逃了,将大片国土丢给了侵略则者。说起来,刘、韩二人都是山东军事长官,干的都是同样的事,真是传承有序。
刘泽清一败,扬州镇就不可避免地暴露在多尔衮大军的攻势之下,已经没有退路了。
所以,孙元现在首要任务是强军。
部队如今有一万一千主力战兵,未来和多尔衮有一战之力。不过,还是有些问题的。部队数量毕竟太少,而且辅兵的素质还差了些,专业化程度不够,还不能做为预备部队使用。部队的物资也需要提前储备,这些都需要花很长时间。
至于后勤问题也不少,兵工厂的产出也有限,产能还需要加大。
回到南通之后,大方恰好在那里准备出击黄海之事。
孙元指示方惟,这一仗其实不需要打多大规模,打仗这种事情消耗实在太大,军镇财政已经有些负担不起了。这次只出动小规模的部队,不断骚扰郑家就是了。适当的时候,军队还可以去台湾海峡转上一圈,给郑家一点压力,要有理有据有节,既要让郑家觉得难受,又不能让他们狗急跳墙。
大方道:“将军放心好了,不就是学海盗吗,咱们在海上专挑郑家的船抢。抢了就跑,反正有好处就上,没好处就撤。”
“孺子可教也。”孙元大感欣慰:“还有,崇明沙所的船厂那边,大军舰就不用造了先停下来。”军镇所有的资源都要腾出来,用在未来一年的军事行动之中。
虽然不能理解,但大方还是很干脆地答应了。
如今的扬州镇主要管辖泰兴、通州、如皋和崇明,孙元也没有固定的官邸,也就南通之边呆的时间长一些。
这次回来之后,他就开始在这四处跑,开始训练辅兵和预备部队,整整忙了一个多月,才算有点眉目。这其中,费洪主要负责训练新兵,足足瘦下去一圈。
秋风萧瑟,孙元这一日正在南通的府中,看着费洪额头上的皱纹,忍不住感叹:“老费,这几年你老了一圈。这回,若不是你,只怕我早就累倒了,真是辛苦你了。”
费洪道:“为将军效劳是属下应为之事,这人啊,若不做事,就是老得快。这一年,将军出征都不用费洪,我倒是有些失落了。”
孙元笑道:“老费你是个极稳妥的人,有你在家里,我这心里也塌实。”
正说着话,管陶兴冲冲地提着一个包袱跑进来:“将军,将军,大喜事。”
“哦,原来是管老板,说起来,我现在一看到你就发憷,不会是又来问某要钱的吧?”孙元笑问。
“不不不,这次不是问将军要钱,而是给将军送钱了。”说完,管陶将手中的包裹一打开,哗啦一声,就将一堆东西倒在孙元的大案上。
黄灿灿一片,定睛看去,却是一堆新铸的铜钱。
孙元抓起一枚,看了看,豁然正是崇祯通宝,不用问,正是宁乡军所铸的私钱。
“管老板,这钱不是早弄出来了吗?”
管陶摇头:“是早弄出来了,不过,如今已经开始在江南市场上流行开了,上次得了将军的令,小人就开始着手办这件事,到如今进展得很是顺利。”
原来,孙元决定为明年布局的时候,就决定开始大张旗鼓地发行私钱,到如今已经一个月了。
费洪吃了一惊:“将军,咱们铸私钱,若是有人报到朝廷,须有麻烦。”
“怕什么,只需大胆去做就是了。”嘿嘿,北京政府已经支撑不了几个月了,等过了年,那就是咱们武人说了算。孙元冷笑一声:“若上头有人来查,直接赶走就是了。老子就不信了,谁能把我孙元怎么着,派锦衣卫来捉我归案,活得真是不耐烦了。”
“太好了,太好了!”管淘欢呼一声,作为一个生意人,他自然知道,这世界上最赚钱的生意就是直接造钱:“将军总算是想通了,我宁乡军以后再不用为钱的事情发愁了。依我说,将军这一步都还走迟了。”
说着话,他又在不住埋怨:“将军也不知道当年是怎么想的,搞得咱们吃了这么多年的苦。”
孙元道:“还是那句话,此一时彼一时,这形势要变了。”
确实,形势变了。
不几日,就有紧急塘报送来扬州,乃是这段时间的国内新闻。
说是新闻,其实拜糟糕的交通和通讯条件限制,已是旧闻了。
塘报上刊载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李自成进陕西了,孙传庭的陕西军全军覆没。
“李自成在收编了革左五营和罗汝才部队之后,稳固了后方,终于腾出手来北进了。”孙元叹息着将手头的塘报递给费洪,心中不禁有些烦闷。
可惜啊,可惜上次征讨刘超,入豫参战,还是因为在永城耽搁的时间太多,没能赶上朱仙镇大战,以至不能消灭李自成的有生力量,一致闯军在湖广和河南找不到敌手。
我孙元想改变这个悲惨的历史,可结果却人力胜不过天数。
奈何!
大明朝北京政府的灭亡正式进入倒计时。
734。第734章 郑家输诚
拿下襄阳之后,李自成在那里建立了政权,又对军队进行了正式化改革。与此同时,李自成开始用血腥等候段排除异己,就将目光放到罗汝才和革左五营首领革里眼贺一龙身上。
罗汝才威望极高,说起在农民军的资历还高过李自成,至于贺一龙,兵力也极为雄厚。
如今,闯军、罗汝才部、革左五营力量相当,三足鼎立。
罗和革左五营与闯军只是临时联合在一起寇掠湖广,并没有任何关系。这几人完全可以不听李自成的号令,就目前形势看来,要么三支力量散伙各干各的,要么决出胜利者,统帅全军。而李自成要想壮大自己,必然要对他们下手。
李自成本就是一个心狠手辣之人,先下手为强,抢了先手。设计杀了罗汝才,宣布其罪状,收服了其部属。
在同时,他以请贺一龙赴宴为由,乱刀将贺一龙砍死。
贺一龙死后,革左五营中的一半归属了李自成,另外一半则一路南逃归降了张献忠。
到这个时候,李自成的力量比起三打开封时膨胀了一点五倍,几乎是找不到敌手了。
李自成统合了这两股力量之后,面临一个重大问题,下一步该怎么走。
好在牛金星已经定下了先陕西,沿着山西进北京的路线。于是,李自成思索权衡之后,便决定先取观众,建立基业,然后旁略三边,资其兵力。也就是以三边精锐边军壮大自身。再取到山西进北京,攻克大明朝的首都。
于是,他立即挥师北上,迎击孙传庭。
这个时候,孙传庭正好带着部队进入河南西部,准备同李自成交战。
这个时候的陕西军在大败之后已经毫无战斗力,此次出关无疑是自寻死路。可孙总督却不得不出兵,那是因为君命难违抗。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手上已经没有什么本钱了,孙传庭可谓是他唯一的筹码。他一向急功近利,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孙的身上,任命孙传庭为兵部尚书,赐尚方宝剑,改任督师,总制应天、凤阳、河南、湖广、四川,仍兼督三边。
皇恩如此浩荡,孙传庭也没有办法,只能带着一群乌合之众出关作战。
陕西军于八月上旬进驻洛阳,当时明朝财政已经破产,孙传庭大军一营所需都得自己筹措。如今河南已经残破,部队根本得不到补充。按说,孙传庭应该修葺洛阳城,储粮,屯田,以此为根本步步为营,壮大自己力量,再寻机决战。
可朝廷的压力在那里,孙传庭也没有办法,变带着部队一路南下寻李自成决战。
九月初,孙部攻陷宝丰,并推进到硖县。李自成亲率一万骑兵迎战,孙部高杰于李自成大打出手。
不得不说高杰确实是明朝末年少有的捍将,这一次两人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李自成竟是不敌,好在闯军都是骑兵,吃了亏之后,立即退出战场,明军倒是拿他没有任何办法。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果然是战争之王啊!
此战乃是少有的大捷,孙传庭虽然是少有的帅才,可这个时候未免有些膨胀了,极为兴奋,急报朝廷请功,并口出狂言:“贼闻臣名皆溃,臣誓清洗豫,不以一贼遗君父忧。”
实际上,这却是李自成的诱敌之计。
随着孙传庭大军不断深入豫南,后方供应难以秩序,接着粮道有北李自成的骑兵截断,部队乏食,开始出乱子了。
进入秋天,今年的河南好不容易摆脱了横跨三个年份的旱灾,却迎来了连绵秋雨,正所谓:大旱之后有大涝。
一连下了十几天大雨,部队彻底断了后勤补给。矮饿受冻的士兵苦不堪言。军心不稳,开始骚动,眼见着就要炸营。
孙传庭也觉得问题严重了,意识到自己中了李自成的计策,便命陕西军主力北返,名义上是为了打通粮道,实际上却是撤退。
这个时候,或许是自私心作祟又或者是孙传庭根本就没有意思到,只带陕西军后撤退,让豫军负责断后。
如此,就酿成了大祸。
原来,孙传庭这次出关和李自成决战,除了率领陕西军之外,还带着陈永福的河南军。陈永福乃是河南总兵,参加过开封之战,李自成二打开封时就是被他射瞎了一只眼睛。
明朝末年的明军已经被连年的战乱打得没有军心士气可言,所谓的牺牲精神更是谈不上。而为大军断后,无论在任何一种模式的战争中,都是要付出巨大死伤的。
于是,豫军不服,陕西军前脚撤退,后脚在李自成大军攻来之时甚至没有象样的抵抗就随即溃散了。
河南军一乱,直接冲击到前面的陕西军,将孙传庭大军冲得七零八落,然后局势就不可收拾了。
李自成如何肯放过这个机会,乘机猛机攻,将孙部直接击溃。
此战,孙传庭训练了一年,榨尽了陕西最后一丝元气组建的新秦军全军覆没。本杀四万余人,损失甲仗骡马数十万,若不是高杰实在勇猛,老孙说不定还真要死在李自成手上。
最后,孙传庭在高杰的保护下,仅率千余骑兵北渡黄河,绕道山西逃回潼关,同那里的白广恩会合。
到这个时候,朝廷在西北、湖广、河南再无兵可用。
消息传到北京,崇祯皇帝大怒,下令削去孙传庭督师和兵部尚书一职,仍留在潼关戴罪立功,命他务必守住关口,防止贼军西进关中。然后,朝廷又在山西拼凑了三万士兵,交给高杰,算是补充他的损失的兵力。可惜,这三万人说老实话都是老弱病残,很多人以前不过是普通民夫,其中能打仗的估计超不过三百,以这样的力量,如何能守住潼关。
关中的失陷,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
……
接过塘报,费洪也是叹息:“没想到孙传庭这么不经打,想当初,秦军可是我大明朝新军中的精锐,比九边边军还强,在朝廷心目中的地位甚至还超过天雄军。”
孙元:“秦军无论是规模还是战绩,其实都是超过老天雄的。秦中二帅,洪亨九和孙传庭都是天子最依重的大臣,甚至是皇帝的救命稻草。可惜,洪老亨可耻地做了汉奸,孙传庭如今又败无可败。可以说,秦军是彻底地完了,世界上再没有秦军一说。”
“秦军完了,陕西也完了。山西那边还有军队吗,北京也要危险了。”孙元最后下了结论,“如今,湖广也彻底烂了。将来的架势是北有李自成,南有张献忠。大厦将倾,我们也要尽快壮大力量,以待大变,为国效力。”
确实,张献忠如今在湖南已经没有任何敌手了。前一阵子,有消息来报,张献忠拿下了长沙。
当是的长沙城中住着吉王、惠王也从荆州逃到此地。面对张献忠迅猛的攻势,湖广巡抚、偏沅巡抚和湖南总兵倒也干脆,直接丢下长沙城溜了号,他们护送两王退往衡州投奔桂王。这几人一走,长沙城群龙无首,没有任何抵抗就献城投降。
如此,八大王兵不血忍就拿下了这座大城。接着,他又攻克衡州,再下永州。
接着,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宝庆、常德。湖南这地方从明朝开国到现在基本就没有打过仗,北方的建奴,山陕湖广、中原的贼军好象同他们都没有任何关系一样,可谓是承平日久。等到张献忠打到家门口,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
于是,整个湖南出来少数几个县城还在明朝手中,几乎全境陷落。
如今,张献忠开始分兵功略江西和广东。
张献忠拿下湖南之后,干了两件震动天下士林的事情。首先,他每到一地都会礼贤下士,大索名士。攻克衡阳之后,竟想请大名士大学问家王夫之出山。王夫之是什么人物,如何肯卖身事贼,最后逼不得以,王夫之只得毁容求避,勉强从八大王手中逃脱。
另外一件事就是,他拿下杨嗣昌的老家常德之后,想起自己以前在老杨手头吃过的那么多苦头,便将常德杨姓人杀了个精光,算是诛了杨嗣昌的九族。最后,还挖了杨嗣昌和他父亲杨鹤的坟墓,开棺戮尸。
据说,杨嗣昌的父亲杨鹤还没有腐烂,尸体被斩首的时候,竟然还流了血。
孙元虽然深恨杨嗣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