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见城中烟雾冲天,信以为真。
建奴进西安之后得到大量补充,士气高昂,很快就追了上去。
……
侦缉厂送来的情报到这里为止。
因为通讯条件所限,上面也没说闯军和建奴究竟到什么地方了。
不过,按照时间推算,这个时候,李自成和清军应该已经进入河南西部,在洛宛一带鏖战。
说是鏖战也算是抬举李自成了,其实就是建奴追击,李自成从一场溃败到另外一场溃败而已。
这一切完全同真实历史上一样,如果接下来的历史不发生改变。此刻的李自成应该在内乡,很快,阿济格就会赶到,将李自成撵去湖北。
而多铎会如同直接带兵穿越整个河南,抵达归德,然后从那个方面进入安徽,然后杀向扬州。继续实施多尔衮当初所交代的,灭亡南明弘光政权的任务。
……
看到这份急报,黄佑和傅山同时叫出声来:“河南完了。”
没错,不但河南完了,高杰部有很大的可能也要完蛋。
这份情报距离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按照常理推测,李自成应该已经逃到河南和湖北交界地区。而清军两路大军入豫,在收拾李自成的同时,绝对会顺手将河南一地收归囊中。
如今的河南已经是一片三不管地区,境内有心向明朝的百姓士绅,有大顺朝的官吏,乱成一团,正是一举拿下的良机。有了河南,就有了中原,有了中原,就有了天下。
满清大军进入河南,黄河以北的豪格肯定会过河的。
高杰未必就是豪格的对手,就算侥幸打败豪格的几千人马,说不准多铎的十万大军什么时候就会杀到归德。
史可法主持的这次秦军北伐,注定会变成一场悲剧。
交出情报之后,梁满仓一恭身退了出去。
孙元看着外面还在不停漂浮的雪花,良久,才缓缓问:“那么,你们的意思是?”
这都二月了,早春二月。
如果在现代世界,如今的江淮已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可在这里,依旧是不停的雪。
这冷从年头到年尾,也就七八月份热些,然后又飞快地进入隆冬。
世界仿佛只有两个季节:冷季和热季。
906。第906章 拯救大兵高杰
听到孙元问,傅山和黄佑互相对视了一眼,彼此会心。
不过,黄佑毕竟是个传统文士,有些话却说不出来,只叹息一声,将头低了下去。
傅山却管不了那么多:“太初,我料定高杰此番单独前出河南必败,他如果能够逃回徐州也就罢了,怕就怕反将自己赔了进去,死在战场上。就算他不死,秦军也将元气大伤,再无力作战。如此,咱们就不得不考虑接下来的徐州防区的问题了。我江淮的西北部的防务该由谁去补,黄得功还是刘泽清?”
他接着道:“按说,黄虎山和我镇关系最好,让他提兵北上最好不过。但问题是,黄得功兼并了花马刘余部之后,势力膨胀得厉害,若再让他掌握徐、凤,对咱们不是什么好事。”
“至于刘泽清,也不成,山东那边还有建奴的军队呢,需要他负责防守淮安。因此,咱们现在应该开始总动员,将部队顺次向北调动,填补高杰留下的真空。”
黄佑良久才叹息一声,缓缓点头。
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部队部署完毕之后,还得看高杰在河南的战况究竟如何,还得禀告朝廷。
不管怎么说,秦军也算是明朝一支能打仗的部队,如果这次全丢在河南,宁乡军又一半是新兵,能撑起整个江淮防务吗?
“不,我想救出高杰。”孙元突然开口。
“救出高杰?”傅山惊讶地看着孙元:“从通州去归德,何止千里。而大军调动,何等麻烦,就算我军已经准备完毕,等赶到归德,说不定一个月过去了。”
黄佑也觉得孙元是在说神话。
“是的,救出高杰。”孙元捏紧拳头:“史阁部瞎指挥,要葬送秦军,我如何能置之不理?黄兄,我军距离河南最近的一支部队如今在哪里?”
黄佑不悦:“太初,你也不要异想天开,我扬州镇最北也就高邮那里有一个百户所。”
傅山却突然插嘴:“对了,某倒忘记了一件事,或许,还真有这么一支部队能够赶去河南。”
孙元霍一声看着傅山:“你说,在哪里?”
“在宿州。”傅山道:“太初你忘记了,刘良佐被你诛杀之后,刘部按道理应归高杰收编。可黄得功突然发动,抢了刘良佐不少地盘和余部,双方在凤阳很打了几场,就两黄得功也差点死在高杰手头。因为这两镇闹得实在不象话,史阁部过江之后主要任务就是为两镇调停,结果还被高杰扣押了将近一个月,什么也做不了。”
“为了调停两镇兵马,太初你不也出面了?”
“啊,原来是这事啊,某倒是忘记了?”孙元一拍额头。
在真实的历史上,黄得功和高杰为了争夺扬州,双方鏖战不休。高杰在土桥设下埋伏,险些杀了黄得功。
至此,两镇势成水火。
在这一片时空,因为有孙元的出现,两家争夺扬州之战并未发生。可为了瓜分刘良佐的遗产,两家还是将狗脑子都打了出来,成为不共戴天的仇人。
史可法过江督师之后,为了调停两家,简直就变成了一个大媒婆,除了当说客,几乎什么也做不了。
见他们闹得实在不象话,毕竟也是自己利益集团的外围,又是可依仗的军事力量,马士英实在看不下去了,就传书孙元,请他用强力弹压——开玩笑,大家都是拥福派的人马,怎么可以自己和自己打起来呢?
孙元一出马,果然不同,两家摄于宁乡军的军威,表示看在孙元的面子上,暂时罢斗。
当初调停两家的时候,孙元直接对高、黄二人挥舞起大棒。派出了预备役骑兵,驻扎在宿州,将两家分开。
所谓预备役骑兵,其实就是军户。宁乡军的军户平日除了生产,平日还要参加军事训练,属于半军半农的性质。这次宁乡军扩军,也就是将这些已经训练好的军户编入军中,成为职业军人。
这支骑兵本来是要编进军队的,只不过因为驻扎在宿州,暂时回不来。
虽说是预备役骑兵,可用来威胁高杰和黄得功已经足够用了。
带这支骑兵的是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人…冷英。
冷英本是孙元长子孙天经的贴身侍卫,按说已经不属于宁乡军,没有军职,也没资格带兵。可预备役骑兵不属于正式的军队,他去带队,这一点也叫陈铁山他们无话可说。
作为孙天经的侍卫长,傅山的铁杆心腹,冷英如今眼睛里只有孙少将军。
孙侯爷实在太能生,如今侯府已有两个公子,一个小姐,就在去年,颖川侯又将董小宛搞大了肚子弄进府中。
将来,鬼知道侯爷还要渠多少女人,生多少孩子。
侯爵的位置只有一个,可想,将来众公子会在宁乡军继承人的问题上争成什么模样。而且,看侯爷的意思,好象也不偏爱哪个孩子,眼睛里你也没有立嫡立长的观念。
如此,傅山这个老狐狸就不得不考虑几十年后的事情了。于是,他就让孙天经的侍卫和老师们不断介入宁乡军的政务军务。对此,孙元好象也不以在意。在这种事情上,颖川侯想问题好象也简单,反正天经是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儿子要做事,当爹的应该高兴才对。
听说在宿州有一支千人规模的骑兵,孙元大为惊喜:“部队的战斗力如何,装备如何?”骑兵乃是冷兵器战争之王,按照后人的推算,养活一个骑兵所需的费用可养七个步兵。当然,在战场上,集团冲锋,一个骑兵的战斗力量也能相当于七个步兵。
一千骑兵,如果都是精锐,足可抵得上上万家丁级的精锐明军。
现在的问题是,那一千人可堪使用吗?
傅山小心地回答:“太初,这支军队可是费洪将军按照朱玄水朱指挥使的法子训练出来的,本就可以直接充实进汤问行的骑兵军之中。前阵子,冷英带军,以宁乡军的军法约束部队。虽然距离主力军团的要求还有点差距,不过,已是能战之兵。至于装备,还算过得去。人人身上着甲,每人一把雁翎刀。”
着甲这事其实还是动了点手脚的,因为这支部队是孙小侯爷第一次将势力投射进军队,朱玄水非常上心。和傅山一道,为这一千人马配备了精良的骑兵胸甲。一应装具,和一线骑兵军没有区别。
孙元:“好好好,某立即出发,马不停蹄地赶去宿州。黄兄、青主,家里就交给你了。”
“啊!”二位先生瞠目结舌。
“来得及的,来得及的,我能接出高英吾的。”孙元捏紧了拳头,一脸的自信:“是的,会变的,我能行,一定能行!”
是的,历史虽然依照它的惯性向前,可并不是不能改变。
在真实的历史上,高杰乃是弘光元年进入河南的,并在正月十二日被许定国暗害。
现在都二月了,高杰才出兵。
也就是说,历史已经不同了。
可以改变的。
将来无论是北伐还是守住江淮,在这盘大局上,都不能缺少秦军,缺少高英吾。
明朝能打仗的部队已经不多了,能多一支算一支。
在出发之前,孙元还有事情交代。
正在手下正在为孙元准备行装的时候,在一间密实之内,孙元看了一眼站在自己明前的特务头子梁满仓,缓缓问:“侦缉厂潜伏在秦军的细作是否可以起用了,却不知道他现在又是什么情形?”
梁满仓:“穿山鼠自从去年潜伏进高杰军之后,只来过一次情报,说是他已经成功地获取了长官才信任。从那时候起到现在,已经半年过去,却没有半点消息过来。”
“你们没和穿山鼠主动联系过?”孙元问。
所谓穿山鼠,据孙元所知,好象是一个出身延安镇的边军老卒,后来又做个闯军。被宁乡军俘虏之后,就做了扬州镇的解放兵。因为此人脑子灵活,就被充实进了侦缉成,成为山鼠队中的一员特务。
大约是看到他是陕北人的缘故,侦缉厂就派他潜伏进了高杰军做了细作。
实际上,这几年朱玄水和梁满仓的活儿干得不错。不但高杰,就连黄得功和刘泽清那里,也打进去不少人。做情报工作的人可没那么多不好意思的,不管是建奴、闯贼还是友军,都需要严密监视。
梁满仓回答说:“禀侯爷,这种细作需要长期潜伏。因为刚打进秦军的时候,他不过是从一个小卒干起,无职无权,也派不上用场。要等到他成长起来,占据重要位置,遇到非常之时才能起用。说穿了,也就是一步闲棋,暂且布下,说不定一辈子也用不上呢!如果过早暴露,毫无价值。”
孙元又问:“这个穿山鼠可靠吗,对我扬州镇是否忠诚?”
梁满仓:“考验过许多次了,对侯爷你绝对忠诚。此人当年被我军俘虏的时候,身上的伤口化脓,当时侯爷你正在寻营,心生怜悯,命人给他上了伤药,这才把他从阎王爷那里拉了回来。对于他,侯爷可是有救命之恩的。而且,穿山鼠在扬州镇娶了妻,还有一个儿子。妻儿日常开销,都靠我侦缉厂发出的俸禄。”
孙元:“那就好,启用穿山鼠吧,现在已经到了非常之时了。”
一向执行孙元命令不带半点含糊的梁满仓突然苦笑一声;“也不知道穿山鼠这次能不能发挥作用,如果他依旧是个大头兵,只怕于事无补。”
孙元:“试试,试试。我马上给他写一封亲笔信,你用最快的速度传到穿山鼠那里。”
“是,侯爷。”
写好信,孙元甚至来不及同母亲告别,来不及换身干净衣服,就带了三十骑亲卫,一人双马没日没夜朝宿州赶去。
907。第907章 越其杰(求月票)
没有雪,天气又干又冷。已经到二月中旬了,这天气竟没有丝毫暖和起来的迹象,不禁让人怀疑这凛冬将这么无休无止地继续下去。
河南巡抚越其杰坐在马上,感觉自己已经快被这凛冽的寒风吹透了。整个人感觉不到一丝热气,可胯下因为长时间的骑马磨破了皮,火辣辣地痛得钻心。
痛可以忍受,但这冷却叫人不舒服到了极点。他年事已高,血脉已经枯槁,加上又是南方人,这半年在淮河以北喝冷风,饮冰霜,直叫他无法忍受。
可是,自己好不容易得到这个职位,却要强咬着牙齿坚持。否则,还真对不起马瑶草的提携。
越其杰,字自自行,贵州贵阳人。没错,他是当朝次辅马士英的老乡。不但如此,二人还有亲戚关系。他是马士英妹夫杨文骢的舅舅。
正因为靠着这从关系,越其杰才做了河南巡抚。
当然,如今河南已经整个地落入了闯贼之手,将来还有很大可能落到建奴手中。他这个巡抚无兵无粮,也就是个摆设。平日间也就在徐州办公,喝喝茶水看看邸报混日子。
对于自己头上戴着河南巡这顶有名无实的官帽,越其杰心中颇有怨言,也曾经带话给侄儿杨文骢,看他能不能想个办法将自己调回南京去。
杨文骢安慰他说暂且忍耐一阵子,等到朝廷大军北伐,一切都会好的。
按照朝廷的布置,等到弘光朝朝局稳定下来,国家又能拿出一笔军费,江北四镇就会以孙元为首,北进中原。而北伐,河南势在必争。
宁乡军的战斗力舅舅你想必是清楚的,闯贼可是在他手下接连吃过几次大亏的。如果孙太初出兵,平定河南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到时候,光复河南,你这个巡抚不就名副其实了。到时候,河南作为北上用兵重地,朝廷所有的资源必定朝河南倾斜,你这个封疆大吏不知道有多风光。
从侄儿口中听到实话,越其杰一颗躁动的心总算安稳起来,也就在徐州安心地等着孙元北伐的消息。
可惜,孙元没等到,史可法却来了。
这个史阁部和马士英一党本是政敌,对越其杰自然没有好脸色。问了半天河南政务之后,就是一通呵斥,简直就是鸡蛋你挑骨头。
最后,又强命他立即随高杰的秦军一道进入河南,收复失地。说,你越其杰是河南巡抚,这次朝廷用兵,你自然是要打头阵的。
史宪之乃是当朝首辅,督师江北诸军,他的权威不容抗拒。
越其杰知道,自己做为马士英党徒,如果稍有抗拒,史可法回毫不犹豫地命令砍下自己的脑袋。好汉不吃眼前亏,只能忍了。
这简直就是晴天霹雳,越其杰还想着到时候随着孙元挣些功劳呢!现在好了,江北其他三镇兵马未动,你秦军先发动了。就你高杰这点兵马,没有了孙元,经略个屁的河南?你高杰真有那本事,当初也不会逃到东南来。
如今,河南不但有闯贼,还来了比闯贼更厉害十倍的建奴。你高杰出兵,那不是送死吗?
我越其杰不但拿不到任何功劳,说不好还有被当成这次兵败的替罪羊。
……
内心中,越其杰对这次出兵是非常抗拒的,也不看好高杰。
所以,自部队从徐州开拔以来,越其杰就一直落到队伍的后面。走一路歇一路。
他是河南巡抚,不是秦军的人,高杰的军令也行不到他头上来,对他越其杰也是毫无办法。
……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