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4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办法,只能一一起复,连甄别都免了。

    但问题又来了,两京官员合二为一,如此一来,京中各部院人满为患。以往一个人就能干好的事情,现在至少有三人,这就是职方满街走。

    至于相公之爱钱,马士英觉得实在太冤。他娘的,现在朝廷穷得一逼,每月光发这么多人的工作,老马都要抠半天头皮。就连答应孙元和江北四镇的两百万两白银的北伐军费也一直拖欠着没给,不但如此,他甚至还从孙元那里借了两百万元钱,才勉强让弘光天子和朝廷度过了一个还算象样的春节。

    元是孙元鹰洋的单位,一元鹰洋重七钱二分白银。实际上,还没有。

    早期的鹰洋确实是纯银,后来,因为信用越来越好,其中的白银含量也渐渐地降低九成。以孙元的贪婪,估计以后还会降。

    不过,谁叫人家扬州镇的信用好,民间都认这个。

    马士英给孙元借钱的时候,好说歹说,孙元才点了头。不过,条件是只给鹰洋,现银没有。而且,这两百万鹰洋中,还有一部分要折算成铜钱。扬州镇在朝廷还没有发行新钱之前就已经开始铸造红光通宝,朝廷也拿他没个奈何。可想,在未来一年,孙元光什么都不用做,光钱息就要吃到餍足。

    如果在太平年月,孙元这已经是在朝廷外另立朝廷,动摇国家的根本了。

    可现在,朝廷实在拿孙元没有法子,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老马又是个没原则的人,为了稳定朝廷政局,为了稳住自己的相位,只得无奈地接收了孙元解送过来的鹰洋和弘光通宝。这事的性质是严重的,等于是国家正式承认了孙元的铸币权。

    不好大臣接到新发的俸禄之后,都唾口大骂,骂孙元狼子野心,骂马士英奸相祸国。可东林已经彻底倒台,弘光皇帝一听说朝廷过年的开支已经落实,龙颜大悦,不但不处罚这一文一武二人,发大为嘉勉。还说,反正都是钱,你们若是看不惯,回去之后大不了融了铸成银锭就是了。

    开玩笑,融了重铸,有意思吗?且不说实在太麻烦,关键是鹰洋的银含量不足,若是化了,大家到手的工资岂不平白缩水一成。倒不如将就这么用出去,反正市面上也认这钱。

    于是,骂归骂,大家拿钱的时候却没有任何气节。

    为了安抚百官,马士英有召见了宁乡军驻京办主任余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叫了半天苦。余祥实在经受不住,请示孙元之后,又从驻京办的经费里掏出三万元钱给了马士英,用来作为给在京七品以上官员炭敬。

    如此一来,万籁无声。

    京城的官员们虽然口头骂马士英非常凶,可内心中还是不得不承认这个马瑶草倒是个理财好手。甚至有人心中起了一个念头:如果当政的是史宪之,今年过年只怕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朝廷有了钱,这期恩科如期举行。

    主考官乃是重新出山的东林叛徒钱谦益,这段时间钱老头非常风光,已经提前半个月就住进了贡院,当起了他的大宗师。据说,春闱之后,老钱就会因功公推补入内阁为相。

    这是开恩科对于弘光朝而言意义重大,也是弘光帝和马士英和东林党人的一场较量。

    因此在此之前,东林已经发动南士子闹过几场。第一场是抗议朝廷罢黜东林君子,以至朝堂之中奸佞当道。请天子重新起用高弘图、张慎言、姜曰广等人;第二场是抗议皇帝重新设置厂卫,欲重酿天启年阉党乱政旧事;第三场是抗议扬州镇总兵官颖川侯孙元私铸钱币,拥兵割据,行反叛之实。且,抢强民女,致使我东南士子蒙羞,云云。

    这三场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高得马士英非常狼狈,这个时候他和弘光达成共识:要想平息东南读书人的骚乱,最好的办法是收买、分化,而开科举则是最佳应对方案。

    这个可是恩科啊,一旦中式,你就是天子门生,作为学生,你总不好意思同皇帝老师对着干和朝廷对着干吧?

    等到朝廷开恩科的布告一贴,所有正在闹腾的读书人们立即散了,都跑回家去准备备考。终于大义气什么的,都比不上自己的前程来得要紧。

    于是,这场风起云涌的学生运动就这么偃旗息鼓了。

    当如今,整个南京满大街都是读书人,文会一场接一场的作,所有人见面,第一件事就是切磋学艺。

    书坊里的历届时文集子卖到断货,各大客栈满员,一床难求。城中各大僧院、道观也住满了人。

    整个东南士子涌进南京的结果让城中变得异常繁华,当真是乱花迷人言,颇有烈火烹油的景象。

    叫人有种置身于太平盛世的错觉。

    同南京不同,扬州镇这边的公务员考试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912。第912章 陷入危机的周仲英

    同今年朝廷的春闱不同,扬州镇的公务员考试从一开始报名就显得不顺利。

    这半年以来,由于马士英等人将东林和所谓的东南君子们得罪了个遍,头上早就被人刻上了“白脸奸臣”四个大字。读书人们掌握着舆论,要毁坏一个人的名声驾轻就熟。在坊间流言中,马瑶草已经变成《杨家将》中迫害忠良的潘仁美了。

    作为马党最可依靠的武力,孙元的名誉更是败坏到无以复加。将他比拟做生吃小儿的麻叔谋还轻的,现在,孙元更是化身为每夜必御十女的色中饿虎。传说,此人平日最喜逛街,一旦看到稍微过得去的女子,就直接下手抢。府中更是养有佳丽三百,一个月下来不重样。

    这么一个混帐东西如今反相已露,竟然自己开科举,自然要受到所有忠贞正直之士的抵制。

    据说,扬州镇这次所谓的公务员考试最后去报名的也不过一百来士林败类。

    堂堂一场大考,报名人数如此凄惨,叫人一想起来就觉得痛快。

    是啊,别说堂堂一镇的大考。在太平年月,即便是偏远省份如甘肃、宁夏之类的地方,一个还算过得去的上县,在儒学念书的,多年年儒学害羞了去坐馆的,充幕府吃大户的秀才,怎么着也有二三百人。扬州镇这次考试只要有秀才以上功名的读书人都可以参考,竟然不过区区百余人,丢人可谓是丢到家了。

    其实,扬州镇这次大考,孙元还是很有诚意的,监考官黄佑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四出活动,召集各地读书人会谈,劝解。

    且,在正式考试前十天,扬州镇治下各州县衙门的正印官还给考生们举办了盛大的“跃龙门”议事,为考生批红挂彩送行。考虑到这次抹下脸不要来扬州镇考取官职的生员都是实在是穷得没个着落的穷书生,有的人甚至连来参考的路费都拿不出来。因此,监试官黄佑特批了一笔钱,只要来考,每个考生都可以到跃龙门这一天领到十元钱路费。、

    翻过年之后,扬州镇已经正式废两改元。十元钱,就算融成银锭也有七两。而且,鹰洋在市面上信用极好,不但本身有七成的含银量,扬州镇还用水师每年的收入作为担保,真论起购买力,一元钱甚至还高过一两银子。所以,也没有人傻得要将鹰洋融成银锭。

    不但如此,市面上甚至还出现了一批假鹰洋。当然,宁乡军也不客气,打击伪币力度极大。而且,鹰洋上有复杂的花边,非常容易辨认。而且,其中打银含量因为是标准的七成,用嘴使劲一吹,凑到耳边就能听到明显的颤音。这个工艺,却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

    为了防止有人故意将钱挫小取银,扬州镇故意给鹰洋做了一个花边,。

    几重手段之下,鹰洋从以前纯粹地在商贾间流通,到如今逐步被普通市民所接受,成为一种主流货币。

    一想起那十元钱,周仲英就心中滴血。从西亭出发到南通的路上,走不了几里地,他就开始唉声叹气,忍不住想抽自己一个耳朵:死要面子活受罪啊!如果真将这张脸摘下来揣进怀里,靠着这十元钱,我怎么着也能买一头大叫驴,悠哉游哉地去南通赶考,又何至于像如今这般走得两脚起泡?

    买了驴子代步之后,进了南通自可找一家干净的客栈歇气。如果还剩些,说不顶还能去青楼风花雪月一场。

    ……

    一想到这里,一想起连祈年新娶才小妾,周仲英心中一片火热:有钱真好啊,有钱什么事情做不了。如果咱们也有连祈年那样的风光,怎么这也得娶一房小……可是,家中的母老虎会同意吗?

    浑家高氏那张长满横肉的脸突然浮现在眼前,叫周仲英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看来,这娶小的事情还是不想了。

    可是,如果我这次中了式,被选为那啥子公务员,一个月最差也有十几两银子的俸禄,又是正经八百的朝廷在籍官员,是大人了。读书人嘛,不就是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如果因为惧内而不娶小,还不被官场上的人笑死?

    这,真是一个难题啊!

    “娘的,老子窝囊了一辈子,如今将来发达,不搞几个女人,也枉来这世上一遭,管不了那么多了!”周仲英狠狠地捏紧了拳头,下了这个决心。

    就这样,周仲英突然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却不想,自己首先应该考中,这才谈得上其他。

    没错,他今天出门,就是为去通州参加扬州镇公务员的考试的。

    这场考试定于后天黎明卯时正式进行,因为西亭离南通也没几步路,所以,他一直等到今日才正式起程。

    只不过,同别人大张旗鼓被县尊送上路不同,周仲英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不但没有对任何人讲,甚至连浑家也没说。原因无他…丢不起这个人。

    毕竟,他自认为自己在西亭士林圈子中还是有点名声的,怎么着也算是一个君子。明明平日间大骂孙元是活曹操,可一听到可以做官,就巴巴儿地跑过去参考,传了出去,自己以后还如何见人?

    当然,如果考中了,也就罢。反正老子大老爷当得逍遥,每月那么多俸禄叮当响起揣进怀中,得了好处,也不怕别人臧否。怕怕就,担负了这个坏名声,却没有考中,那就麻烦了。

    所以,等到今日一大早,浑家去工场做工之后,周仲英这才撬开了老婆的箱子,胡乱地卷了几钱银子和老婆陪嫁的两把钗子,再带了文房四宝和两本书,挎了考篮,就一路急行,朝南通赶去。

    等出了西亭,他突然有些怕了。这次如果中不了,等回了家,还不被浑家给打杀了……实际上,到了这时自己已经没退路了。

    在路上走了一整天,好不容易到了南通城里,还好赶到天黑城门关闭前。否则,今日还真要露宿荒野被野狗给叼了去。

    进了城后,周仲英先去寻了一间干净的旅社,一问,竟然要三钱银子的房钱。这对此刻的他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了。自己身上的钱,再加上老婆的钗子,也不过对付一个晚上,明日又该怎么办?

    于是,他就换了一家客栈,一问,还是这个数,且已经客满。一问店家怎么如许之贵,小儿回答说,相公大约是来参考的吧,不瞒你说,这几日满城都是读书相公,想来扬州镇博取一个前程,早就将客房给占了。本来,平日间这里只需一钱银子的房饭钱,不过,这几日嘛,少了三钱,谈都别谈。而且,本店还余一间房相公你也别讨价还价了,再迟就没有了。

    听到这话,又伸出头朝里面看了看,果然满座都是青衿。看他们身上的谰衫,霍然都是有秀才功名的。

    周仲英吃惊的同时,心中又叫了一声:苦也,原本以为没有几个考生,却不想来了如许之多,看来,场考试并不是那么容易能中的。

    自己兴冲冲地过来,却不想是如此结局,直如一盆冷水浇在头上。心中暗骂:这些混帐东西们,平日间一个个道貌岸然,骂起孙元来一个比一个声音大。可见到有做官的机会,却如见了血的苍蝇都扑上来了。

    这一磨蹭,又有两个秀才过来,将最后一间客房给占了。

    也见着天已经渐渐暗下去,通州乃是扬州镇的治所,每夜都要宵禁的,管理得也严。若是到天黑还找不到房,肯定会被宁乡军拿住丢进大牢。到那个时候,真真是万事俱休了。

    周仲英这才慌了神,急忙跑回先前那间客栈,给了钱,住下。

    因为怕在城中遇到熟人,被人耻笑,周仲英第二日在客栈的房间里躲了一日,将两本时文集读得滚瓜烂熟。

    到了二月九号这天寅时三刻,扬州镇弘光元年的公务员考试正式开始。

    南通贡院的箭楼上,随着扬州镇副总兵监试官黄佑的令箭落地,十多门没有装填炮弹的拿破仑四磅青铜炮同时响起,明亮的炮声在还没有亮开的天空中回荡,直震得贡院前悬挂的那一排红灯笼瑟瑟颤抖。

    周仲英也是磨蹭到这个时候才来到贡院前的小广场上,一到地头,禁不住目瞪口呆,实在太多人了,整个广场全是黑压压涌动的人头,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这次扬州镇不过选用一百多生员,竟然来了这么多,这都十中选一了。

    自家的事自家最清楚,其实他周仲英的学问文章在扬州府根本就派不上好,又凭什么跟这么多精英们竞争。/

    难不成今次要白跑一趟?

    可我周仲英已经没有退路了!

    周仲英心中一凉,无语问苍天:“说好的抵制这场考试的,怎么都来了,斯文败类,斯文败类!”

    ……

    此一直绷紧着脸站在城楼上的主考官瞿式耜看着下面蹿动的人头,终于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还好来了这么多考生,若只有一两百阿猫阿狗,自己的一世英名还真要毁于一旦了。

913。第913章 入睢州

    在睢州。

    高杰亲兵,扬州镇侦缉厂情报人员,穿山鼠老木头竭力地让自己平静下来。

    可眼前许定国的奴颜卑躯叫他看得一阵接一阵恶心,老木头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卑劣,演技如此好的人。

    堂堂河南总兵官,怎么说也是差一步就到开牙建府的大人物。可从头到尾,许定国都将姿态放得极低,见了高杰竟下跪拜见。现在看到河南巡抚越其杰和河南巡按陈潜伏,更是一揖到地,左一口大老爷,又一个大老爷地叫得妥帖,连体面都不要了。

    本来,老木头对颖川侯来信说许定国已经投降了建奴还保留意见的,可作为扬州镇的普通一员,他只能令行禁止,按照孙元的指示去做。如今看许定国这令人做呕的架势,老木头已经肯定这个许定国有问题。

    否则,他也不会表演得如此过火。

    越其杰毕竟是正经文官出身,见许定国谄媚,心中大为不喜,一直冷这个张脸,不咸不淡地应酬了几句。

    倒是陈潜夫见许定国如此讨好,兴奋得手舞足蹈,态度急为热切。

    高杰此人素来傲气,也很满意许定国的低调,待到他以众人见过面,这才哼了一声:“许总兵。”

    “哎,兴平伯有何吩咐,但说就是。”许定国:“末将必不敢推辞。”

    高杰朝徐州方向拱了拱手:“得阁相之令,命高某出兵归德、开封两地,并且俯瞰宛丘、洛阳、荆州、襄阳一带,取河南以为恢复根本。阁相在送某出徐州时说过,河南一地军马都归高某节制。我秦军虽然兵多将广,可这次入豫来得匆忙。高某已经到睢州了,后续部队和辎重队还拖在徐州。如此一来,兵力就分散了。”

    听他说起正事,许定国直起身子,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