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5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又有一个大理寺的右少卿道:“反正这几日朝中也是无事,天气又热,出来吹吹河风散散心也好。偷得浮生半日闲。今日大家难得地聚这么齐,不如等下找个清雅之处吃几盏酒,赋几首诗词。”

    另外一个通政司的右通政严肃地喝道:“好你个李少卿,国家正值风雨飘摇之际,建奴已经打到大胜关了,你不想着如何退敌,却惦记着吃酒玩乐,难不成还想着去秦海河请几位清馆人过来风花雪月?你这么做是不对的,老夫只想说,能不能让我也凑个乐子。”

    虽然都是朝廷高官,众人还是忍不住扑哧一声,笑起来。

    那右通政本就是一个诙谐之人,见将大家逗乐,更是得意:“说起请歌女佐酒,老夫到是碰到过一个有趣之事。”

    李少卿:“黄通政你的故事一向多,快说,快说。”

    黄右通政道:“昨夜,有两个同年来留都见老夫,老夫做东请他们去了秦淮河的一条画舫以尽地主之谊。可所点的那个歌女等了半天才到,老夫心中不悦,便呵斥了她一通,问其缘何来得如此之晚。你们猜,那歌女怎么回答的?”

    这下,就有人好奇地问:“怎么回答的。”

    黄通政道:“那女子回答说在读书,老夫一时好奇,问她读什么书。女子又回答说《烈女传》,当即就惹恼了一个位同年,立即大骂‘母狗读什么《烈女传》?’那女子却不生气,说‘我是母狗,各位大人却是公侯,母狗和公猴儿,正是绝配。’”

    说完话,就瞟了一眼钱谦益。

    “哈哈!”在场众人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大家心中都是雪亮,知道这个黄通政是马士英的人,他这是在讽刺钱谦益娶了柳如是。

    钱谦益心中虽然怒极,却强自忍住,一脸面无表情。

    倒是坐在马士英身边的阮大铖“噗”一声将一口茶水碰了出去,满面都是笑意,痛快得酣畅淋漓。

    从落座以来,阮大铖就一直虎着张脸,显得心事重重的样子。其实,这些天他都是这副魂不守舍表情。

    对于这个密友为何如此,马次辅心中自然清楚:这个老朋友心中有鬼啊!

    此刻,马士英还是忍不住用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问:“圆海,最近顾云昌可是到过你府上?”

    阮大铖听到这话,霍一声转过头来,眼睛里还带着一丝凶狠。见是马士英,眼神收了回去,变得闪烁,却抿着嘴不说话。

    马士英微微叹息一声,淡淡道:“圆海你做人做事一向不拘一格,可有的事情真是做不得啊,错一步,那就是再不能回头了。”

    阮大铖沉默了片刻,却尤自犟嘴:“瑶草你别听其他人乱讲,谣言止于智者,我心底傥荡,无惧人言。”

    马士英苦笑:“圆海,你们是生死之交,在我面前,难道你还不原因说实话吗?其实,那顾云昌也不是没来拜见过老夫,老夫自然是不会见他的,犬子马鸾倒是同他见过一面,说过几句场面话。”

    阮大铖看着马士英,半天才道:“他也来见过阁老,所说何事?”

    马士英摸着胡须:“还能说什么,难道圆海你不知道吗?”

    阮大铖有些经受不住:“我知道什么?”

    马士英耐心地小声道:“圆海,还能是什么,不外是说北京六部为老夫准备了一个位子云云,估计同你所说的也是同样的内容。但你想过没有,这南京六部自北方官吏大量南迁之后,早已是人满为患。说难听点,以往一个人能干的活儿,如今三个人去做。没办法,人实在太多,都需要安置啊!你是兵部尚书,你数一数你手下有多少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正若咱们走到那一步,试问,北京那边能有那么多地方安置吗?”

    阮大铖面色大动,坐直了身子。

    马士英:“圆海,你我如今已是位极人臣,正要一展胸中包袱。真去了北京,估计也就是个闲散之人。北京那边自有满人当家,还有汉官老人。你我就算过去了,比之洪亨九又如何,比之吴三桂、孔有德有如何?我想,这种日子却不是你我想要的吧!这做人做事,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再过两年,你就能入阁为相,难不成这还不够?北京那边,能给你现在的一切吗?”

    “况且,在士林之中,你我的名誉已经坏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若是去了北面,历史又该如何评价你我,史书又该怎么写上这一笔?说不好要入《佞臣传》的,圆海,你我都一把年纪了,生死一事又算的了什么,还有什么比得上史家之笔要紧?三思,三思啊!”这话说得已经痛心疾首了。

    马士英可谓是将掏心窝子的话都一古脑儿地说了出来,阮大铖也沉默下去,良久才一脸的颓丧,喃喃道:“黄得功大溃败,大胜关那边敌我兵力悬殊,说不准这南京什么时候就丢了,至于孙元,半点消息也无。宁乡军虽然能战,可万一输了呢,战场上的事情,谁说得准?咱们再坚持又有什么意义?凡人,生老病死不过是春秋循环。一人,一家,一国莫过如此,所谓月满则亏,咱们大明朝说不定已经走到尽头了,再替他殉葬,就算成全了你我忠义之名有如何?”

    马士英:“成全你我忠义之名,难道还不够吗?”

    阮大铖摇头,苦涩地说:“没用的,瑶草,你我在东南君子口中早已经是奸佞了,名声坏到无以复加。这些混帐东西掌握舆论,将来就算你我殉国,估计他们也不会有说一句好话的,说不定还会有人弹冠相庆拍手称快。再说了,你口口声声说什么董狐之笔董狐之笔,可董狐和太史公死了上千年了吧?从那个时候起,到如今,你我有看到过几个司马迁?”

    “有的只是当权者对历史肆意地篡改,历史就是个小姑娘,任由胜利者打扮。岂不见,靖难之役到如今都没有一个定论吗?”

    “一旦我大明朝……我说一旦……瑶草,你我的坚持和牺牲,又能有几人记得,又有什么价值?你我现在都已经被人骂成小人了,就算死了,只怕也逃不过这个口碑。”

    他的声音大了些,显得激奋。

    其他官员本来就没将马士英这次代表天子检阅宁乡水师放在心上,在他们看来也就是到江边吹吹凉风,此刻他们都聚在一起聊天说笑,听到阮大铖的声音,同时转过头来。

    阮大铖这才将嘴巴闭上。

    这应该是他的心理话,其中的意思是一心要做汉奸,对南京弘光小朝廷是彻底地绝望了。

    马士英吃惊地看着他,阮圆海总算是说出心理话来。实际上,他这番话代表了不少南京官员的心声。

    良久,等其他官员的注意力转移,喧哗说笑声再次响,这才低声道:“你……真是走火入魔了……”

    阮大铖:“或许吧。”

    马士英:“老夫和孙元一起上过战场,知道宁乡军的战斗力。扬州镇的士卒不逊色于建奴,江北之战应该还有得打,胜负还在未知之数。至于大胜关,扬州镇水师不是马上就要过来了吗?”

    阮大铖:“五千水军,几条船,又派得上什么用场,别忘了,阿济格可有八万。”

1078。第1078章 移动的城市

    马士英还在耐心地劝解:“圆海勿要对前途失去信心,你没有带过兵,这部队的事情未必就清楚。建奴阿济格部号称八万,其实却是要打些折扣的。大凡一支军队,都由许多兵种构成,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上战场的。”

    他说这话的时候声音大了起来,清晰地传到每一个人耳朵里。

    众官的说笑声停了下来,加上又都要讨好马阁老,都凝神听来。就连马士英的政敌钱谦益也忍不住将脑袋转了过来,想听听他究竟再说些什么。

    马士英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板着手指道:“就拿一支上万人的队伍来说,都由三个部组成,主力战兵、辅兵,民夫。所谓主力战兵,顾名思义,就是负责在前面冲锋陷阵的披甲士,占部队的两成,也就是两千人左右。”

    有一个尚书惊讶地叫了一声:“这么少?”

    马士英点点头,继续道:“所谓辅兵,就是辅助主力战兵作战的士卒,不披甲,只发给一把刀或者一柄长矛。辅兵的日常事务就是辅助主力战兵,比如给骑兵喂马,上战场时候替甲士着甲,部队驻扎下来的时候安营扎寨。辅兵和主力战兵的配置一般都是三比一,也就是说一个主力战兵一般都会配备三个辅兵。剩的士卒则是民夫,主要的任务是运输粮秣,铺路搭桥,民夫自然是上不得战场的。”

    “至于主力战兵中细分,还有骑兵、刀盾手、重甲长矛手、炮手、火枪手。咱们大明朝的九边镇军中,主力战兵战斗力还是不成的。所以,各镇将军又会蓄养家丁做为精锐力量。如此一来,一支万人之巨的部队,真正能打的也就两三百家丁。”

    “啊!”众官都吃了一惊,一万人的部队,真正能打仗的也就两三百人,怎么可能。

    马士英很满意众人这种表情,接着说:“建奴全面皆兵,一支上万人的兵马自然不可能只有几百可战的家丁。不过,主力战兵、辅兵和民夫的比例和我大明朝的边军仿佛,老奴奴尔哈赤乃是辽东大将李成梁的义子,他骑兵之后,建州八旗部分照搬了我大明边军的军制。”

    “如此算了,阿济格八万人的大军扣除民夫和辅兵也就一万多两万左右。”马士英故意压低了满清军的数量:“而且,诸公别忘了,就这一万多两万主力战兵,还有分驻从陕西到河南,再到湖广、南京各地,那边还有闯贼余孽,需要保护他们漫长的补给线。因此,老夫料定阿济格在大胜关前的部队不超过四万,主力战兵不超过一万。所以,诸公也无需担心,大胜关能守住的,留都能守住的。”

    “嗡!”一声,众官又开始议论起来,有些乱。

    听到马士英这番话,立在一旁的余祥忍不住点了点头,心中大赞。其实,马阁老这话也就哄哄在座这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大人们,根本就经不起推敲,任何一个只要在部队里呆过几天的人都能轻易地发现他话中的问题。

    不过,从马阁老的话中余祥还是能嗅到一些意味:老马是不想做汉奸投降建奴做清庭奴才的,此人虽然毛病不少,又贪婪,做事不择手段。可在民族大义的立场上却是站得极稳的,只可惜他手下都是一群小人,老马作为利益集团的首领,做事有的时候难免会违心。

    他刚才这席话至少能够让那些还在观望的人不至于立即投到建奴那边,也让阮大铖等想做汉奸的朝廷大员对自己的决定产生动摇。

    如此,也就够了。

    其实,别的人可以做汉奸,惟独他马瑶草不可能投降建奴。原因很简单,别人投降满清,还有个官做。老马去了北京又能如何,难不成还比得上在南京政府做首辅时的风光?

    马士英干得漂亮,接下来,只等大方的舰队一到,效果会更好的。

    “五千水手,几条破船……嘿!”余祥忍不住暗笑一声:“等下就让你们见识一下我扬州镇海军的威风,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挟泰山以超北海!”

    ……

    正热闹着,突然,仿佛是被人施了什么魔法,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停止说话。

    这还包括那些正在下关码头上忙碌的兵丁和官吏,这情形就好象后世的一部电影突然被人关掉了音响,变成了一部默片。

    这情形很是诡异,很多人都下意识地朝东面的大江之上看去。

    整个世界静得可怕,只剩下江水哗哗流动的声音。

    这一转头,所有人才发现有什么地方不对。

    却见,一片白色的浪涛正在水平面上飞快涌来,就好象中秋节时的钱塘大潮。

    那是无数张迎风鼓荡的风帆,实在太多了,只一个瞬间,整个水平线都被无数条大船占满了。

    大量的水鸟被这庞大的舰队驱赶着连翩飞起,在天空上连成一片。

    “呜呜!”无数长号从那边响起,被江风吹得在天宇间凄厉回响。

    肃杀、威严又雄浑之气扑面而来,即便还隔着六七里地,依旧让人无法呼吸。

    “来了,来了!”小余已经飞快地掏出千里望看过去,激扬地大喊一声:“海军,我们的海军,大明朝的海军,旗舰升前进旗!”

    舰队来得好快,又都是满帆,借着东南风,片刻就推进到距离下关码头三里地的距离,已经能够清晰地看到那些战舰锋利如刀的舰艏,看到上面的古怪雕像,有龙头,有狮子,有海神,还有光屁股的美人鱼……

    最前面的是旗舰镇远,接着是威远、超远,然后是以飞翔的河南人号为首的飞剪船,再后面是无数的铁甲船、关船……不少船只的船舷上还包了铜边,如镇远舰这样的主力战舰甚至还装了钢铁的装甲。所有的船只的大炮都已经推了出来,黑洞洞地指着长江南岸。

    一刹那,整个长江都被战舰占满了;一刹那,满眼都是装甲和大炮那钢铁的闪烁。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支舰队,而是一座移动的城市、金属的城市。

    整个下关码头,上至当朝内阁阁老,下至关卡的官吏、兵丁、脚夫,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这惊人的一幕。

    上百条大大小小的军舰都嚣张地驶来,舰艏破开的江水,激起层层浪涛,山呼海啸地朝岸上涌来,一浪追一浪,等到凶狠地拍到码头栈桥和阶石时已经形成一道高越两米的巨浪,哗啦一声打到兵丁身上,将一群黑压压的人影直接扫倒在地。

    为首三条船实在太大了,简直就是一座高楼,怕是能装十万斤东西吧!

    相比之下,刘孔招麾下的水军船只是那么可怜,在这种洪荒巨兽跟前简直就是一颗小瓜子。

1079。第1079章 阅舰式(求月票)

    南京虽然只是陪都,如今又是留都,可真说起人口和繁荣程度还超过北京。

    所谓中国财富大半出自东南,而南京则是东南的中心。

    明帝国建设之处就定都于此,如今,在城中依旧有许多往日的勋臣贵族的后人。无论是在富裕程度还是眼界上,南京都是全国头一份儿的。

    反正一句话,什么好吃好玩好看的东西,南京人都见识过。

    下关码头乃是东南物资集散中心,每天来这里停靠的船只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可如此多的军舰,这么多巨大得金属怪物同时涌来,却还是见所未见。

    所有码头上的人都放下手中的伙计冲到江岸边,瞪着眼睛看过去。有人抽着冷气道:“大海船,我的天,实在太大了。这每一艘起码价值二十万两银子。”

    “啊,这么贵,天啦,这么多船,怕是好几百万两银子丢进去了吧……不,只怕上千万了……”

    长江到了南京这一段,江面极为开阔,谁曾想能被这么多战舰占满过,那些巨大的军舰,那些黑洞洞的大炮以及船舷上装甲的金属闪光,以前还从来没有见到过。

    可这种工业时代特有的美感还是让古人震撼了,颤抖了,在这种伟力下,个人显得是如此的渺小。

    近了,近了,所有的军舰都已经开到下关码头的江面上。

    旗舰上的前进旗落下,又有一面三角旗升旗。然后有闪光不住传递着消息,所有的船只都看到这道命令,同时停了下来,如云的风帆落下,“哗啦”声中,铁锚入水。

    一个尚书摸着额头上的汗水,神情却一片煞白:“苍天,这是五千人马,这是几条破船吗?仿佛全天下的船只都汇聚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