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7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元:“应该的。”

    刘夏宁:“桃子谢了恩之后,又去见甘辉将军父子,磕头答谢他们千里护送父亲骨殖来徐州的恩情,又问父亲牺牲时又没有话交代。甘辉将军就将当时他与李教官定下娃娃亲一事同桃子母女二人说了。”

    “哦,后来呢?”孙元隐约感觉刘夏宁还有后话,忙问。

    刘夏宁道:“一切都很顺利,桃子的母亲哭着说,既然先夫有遗言,她自然同意。甘辉将军大为欢喜,说他下去之后马上请媒人过来。但这个时候,甘辉家的公子,甘凤瑶却叫起来,说他不肯……这孩子看起来好象脑子有点不对劲。”

    孙元:“不是不对劲,甘大侠的儿子最大的毛病是面皮薄,害羞。被人呵斥几句,便就范了。”

    “咯”刘夏宁笑起来:“太初你明见千里,还真是这样。当时,甘辉将军张嘴就要骂。桃子却横了甘公子一眼,喝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合乎礼法。既然先父和甘将军已经定亲,你若不应,变是不孝。若甘辉将军不能定下这门亲事,那就是辜负先父托付,是不信,不义。难不成,你要因为不孝而陷令尊于无信不义?我父为国捐躯,我乃忠良之后,自问不是无盐嫫母,难不成配不上公子?’当时,甘凤瑶就被吓得白了脸,再说不出话来。于是,两家家长就趁热打铁,定下了这门亲事,说是明天媒人就会上门。当时,因为桃子还在服孝期间,要等满三年才能嫁去甘家。”

    孙元听得瞠目结舌:“这个桃子小丫头……看不出来,看不出来,真是个厉害人物啊!”

    刘夏宁还在咯咯地笑:“咱们国公府出去的女子,怎么可能受人欺负,一个个都厉害得紧。”

    说完,她有点不好意思:“太初,都怪妾身,平日间太放纵府中的女子了,没管教好,一个个都没有规矩。”

    孙元道:“女孩子们,就得开开心心过日子,再说,我是行伍出身,要那么多规矩做什么?我最喜欢小女孩了,夫人……自你嫁过来,我俩都是聚少离多,为夫亏欠你了。”

    他一把抱住刘夏宁,道:“我已经有三个儿子了,却只有一个女儿。夏宁,帮我生一个。我还有点时间,马上,现在。”

    刘夫人被孙元一抱,顿觉全身骨子都酥了,羞怯地闭上眼睛,一身都红了:“生生生……我帮你生一群女儿……我的国公爷,妾身……妾身感觉很幸福……”却没有想到丈夫所说的还有点时间究竟意味着什么。

    三天之后,孙元就要上战场了。

    这是明清大决战,先入北京者为王。

    事实证明,孙元言出发随。在后来,刘夫人一口气替孙元生了两个可爱的小公主,直将孙元的下巴都笑歪了,刘夏宁也开心得不行。

    只一直侍侯着刘夫人的赵奶娘不住地抹眼泪:“怎么又是弄瓦之喜,怎么又是弄瓦之喜?我的夫人啊,你的命怎么这么苦啊!”她大概是所有人中唯一的伤心之人吧?

    一夜**。到天明孙元起床之后,地上的白雪已经积了一层。

    空气冷得仿佛凝固了,即便是那些威武雄壮的侍卫,也都下意识地缩了缩身子。

    孙元看到天气冷得如此厉害,心中不觉一凛,暗道:或许傅山说的会变成真实,今年的冬天来得直他娘早啊!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胖子跑进来,大约是地上有些滑,竟是一个趔趄倒地。这个胖子索性就势跪在孙元面前:“国公爷,我的国公爷诶,不好了,不好了!”

    来的人正是罗如意,孙元喝道:“什么不好了?”

    罗如意:“国公爷,茶城那边有急报过来,说大运河有上冻的架势,再这么下去,船就行不动了,镇海军那边的粮秣、辎重可运不到北面去了。镇海军可是咱们北伐的主力之一,他那边若是粮秣不继,只怕要坏了主公你的大事啊!”

    实际上,大运河在进入淮安之后就汇入了黄河。

    南方漕运的船只过了清江浦之后,就要沿黄河向西北方向行驶,到徐州之后再改道向北,从茶城进入大远河北段。

    “要上冻了,走,去看看!”孙元道:“你这只大白鹅,还真灵醒啊!”确实,这小子人品卑劣,见了自己都带着谄媚的笑容,见了同僚都是勾肩搭背,兄弟、哥哥地喊得亲热,活脱脱一个小人,在宁乡军一群热血汉子当中简直就是个异类,没得叫人见了生厌。

    这家伙白白胖胖,每次见到他,孙元就有一种错觉。这厮若是剃了胡须,穿上宫装,就是后世宫剧中的标准太监模样。

    但是,罗如意在破徐州之战中立了大功,宁乡军的规矩是有功必赏,有罪必罚。为了酬功,就不能用此人。至于如何安置这只大白鹅,孙元还是抓了半天头皮。最后,索性就将他放在国公府中做了文职,角色相当于后世办公室的文员。

    却不想,这小子自来熟的性子去了那里之后,干起承上启下,联络左右,沟通远近的事来却是如鱼得水,只不过几个月就将扬州镇上上下下相关人物认的个遍。

    这大概也算是一种本事吧,今天他能够从大运河上冻,想到镇海军的后勤会出大问题,又急忙跑来禀告,这让孙元有点意外:或许某以前还真小看了这厮,任何人都有他的长处,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就看能不能找到适合的位置。

1324。第1324章 上冻了

    孙元本打算今日花一天时间,索性乘船过黄河去茶城就近看看。等他出了徐州西门,到了黄河边上时,就发现自己根本就不需要折腾这个来回。

    却见,黄佑、傅山都已经站在码头上,在他们身边还有几个宁乡军的将官。

    见孙元过来,都同时拱手施礼。

    孙元:“黄先生和青主都在啊,今日怎么来得这么齐。”

    黄佑脸不太好,直接提着一把木桨站在码头的石阶上,在水中划了划。河水荡漾起来,肉眼可见,靠岸地上的水已经有凝固迹象,有粥状的冰在浮动:“黄河都成这样了,山东永济渠段大约完全上冻,大约也就是这两日的事情。看这天,也暖和不了,镇海军要糟。咱们所担心的事情,终归是发生了。”

    孙元摇头:“看来,郑大木取天津,顺大运河直接打到通州,以通州为大本营,进北京的的计划是要落空了。如此一来,镇海军只能改道保定,一是保定地势利于大兵团展开,二是可以取保定一府的物资自给。如此来回折腾,部队会很疲劳的。”

    一个宁乡军将领却嘿一声笑起来:“郑森这龟儿子,还想先入北京为王,也不想想他什么玩意儿。若非有咱们宁乡军送人送枪送铠甲器械过去,他能够做靖远伯,现在倒想着抢国公爷的风头。这贼厮鸟就是个或魏延,喂不饱的狼……”

    其他将领也跟着骂,话说得非常难听,神情都是忿忿不平。

    黄佑喝道:“说什么,怎么郑森,郑大木可是朝廷赐封的靖远伯。镇海军也好,宁乡军也好,都是我大明朝的军队,都一样在战场上为国家流血,分什么彼此。曹国公说过,谁先进北京都不要紧,只要能够收复故都。”

    黄佑乃是宁乡军和扬州镇的创建者之一,威望极高,几个军官忙道:“是是是,黄先生教训得是。”

    但神色却还是有些不满、不甘。军人都是骄傲的,先入北京为王或许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输了这口气,尤其是在镇海军这个小兄弟面前。尤其是,郑家镇海军隐约有打曹国公番天印的架势,这断断不能忍受。

    傅山却不发表任何意见,只笑笑对孙元道:“曹国公,要不,你登船到其他地方再看看。”

    孙元点头:“也好,去其他地方看看。”

    上船之后,又走了一段水路,其他地方情形也很不好,在离城三里地的一个水湾处,粥状的河水已经彻底凝集成冰,在天光下白得晃人眼睛。

    镇海军的进军路线被阻,后勤不继,黄佑一脸的忧虑。按说,这是一件坏消息,可除了黄先生,船上其他人都隐约地有些高兴,就连孙元也情绪颇高。虽然对朝廷所许下的王爵不屑一顾,可被郑成功这个后辈抢了去,确实有些没面子。

    而且,北京城,孙元真的想控制在自己手头。开玩中,世界第一大城,中国的中心……阿弥陀佛,想想就觉得不错。

    开始,这一仗,宁乡军有得打。

    中午的时候,有士卒从黄河上的渔民手头买了几条细口大鱼,也不识得是怎么品种,做了一盆烧鱼,就着蒸馏白酒,滋味非常不错。

    问了下渔民,那些水上谋生的船家都是一脸的忧虑,说今年冷得早,应该比前几年还冷。说不定不但大运河要封冻,这一段的黄河也要凝得瓷实,这几个月的日子该怎么过呀?

    一个军官将一锭大银塞到他手头,喝道:“国公爷在这里吃酒,去去去,没得坏了兴头。”几个军官确定了运河必定会冻上之后,相互都挤眉弄眼,一脸喜悦。若不是因为有黄先生在,只怕大家都要欢呼出声了。

    回到码头之后,大家各自散去,后天就要誓师北伐,军中事务实在太多,不能再耽搁了。

    孙元正欲去城北军营看看,就看到罗如意又跑过来:“主公。”

    孙元:“怎么了?”

    罗如意将嘴凑到孙元的耳朵边上,让他非常不习惯:“主公,李教官的灵堂已经设置好了,君侯是不是过去看看。若不去,是不是有些不太好。李教官虽然职位不高,可却是派去镇海军中相干人等中阵亡人员中最大的官。他们被派过去,本就有些怨气,若主公你能够去吊唁一下,镇海军的教官心中也好受些。”

    这小子,倒也真是人情练达,心思都用在这上面了。不过,他说得倒有些道理。

    于是,孙元就问了方向,带着两个侍卫随罗如意去了。

    李教官乃是大同边军军官出身,李闯攻山西时逃到河南,加入了宁乡军,没有私产。他的妻子和女儿都在孙元府中做事,在徐州也没有宅子。

    因此,没办法,这个灵堂就设在甘辉和甘凤瑶在徐州的居所里。甘凤瑶作为李家未来的女婿,自然要出来招呼宾客。

    刚走进到甘辉的院子外,就听到里面乱哄哄地,又是人在骂,又是人在叫,秩序好象有些问题。

    好好的一个灵堂弄成这样,孙元禁不住皱起来了眉头。罗如意正要叫,孙元一摆手:“别急,听听究竟是怎么回事。”

    就立在大门口,朝里面看去。

    院子里搭了一个棚,挂满了黑纱、白幡儿,一口火盆里烧着纸钱。

    正中停着一口黑漆棺材,李夫人和李桃一身孝服跪在棺材边上,磕头答礼。而李家未来女婿甘凤瑶则立在一旁招呼应酬。

    李教官因为职位不高,前来吊唁的大多是军中的中下级军官,不过,还是有例外,其中职位最高的是健锐营的统领温老三温健全,和前元字营甲队的队长关选关老头。

    之所以说是前队长,那是因为关老头在战场上亲手刺杀了儿子之后,精神就崩溃了,不能再带兵。后来傅山开了几剂方子,朱砂见天当顿吃,调养了半年,总算恢复了正常。

    本来,以他的情况,只能脱了军装,下到地方上。这次宁乡军移镇徐州,老头应该留在南通看老家的。不过,关选也没同任何说,自己就打了背包,提着一把火枪,骑马追到了徐州。可惜,到了地头之后,也没处去,就整天在城中晃荡。别人考虑到他毕竟是军中老人,又是犟驴子将军的老丈人,也不好拿他怎么样。

    却不想,这老头怎么跑灵堂上来了,李教官可是从健锐营抽调出去的,温老三前来吊唁下属还说得过去。关老头是元字营的,两人在以前可没有任何交情,根本就不认识。

    孙元心中疑惑起来。

    却见,这老头又开始不正常了,他一脸通红,显然是吃了很多酒,粗鲁地一把抓住温老三的领口,大骂道:“温老三,你他娘究竟答应不答应,不答应老子今天就不松手。”

    老头是评书先生出生,老秀才,声音非常清亮,一开口,直刺得所有人耳朵里嗡嗡做响。

    温老三本就是一个说话难听的人,当下就冷笑一声:“老头,你想什么呀,还想去带兵,看看你现在模样,打得了仗吗?别说是你,就算是你女婿犟驴子来说项,老子也不买帐。军中的制度就是制度,谁数都不管用。你撩住我做甚,你女婿不是在山东吗,寻过去呀,去了之后,别说一个队长,副统领都做的。”

    “放手,关老头,放开,否则就别怪我等不客气了!”见长官被人抓住脖子,温老三的两个侍卫大怒,同声怒喝:“就算是拼着被军法处拿去,今天也非要揍你一顿!”

    “老子就是不放,怎么着,有种动手!”关老头两眼都是疯狂:“什么女婿,老子不认得他们,一对狗男女!”

1325。第1325章 生儿当如孙天经

    孙元这才听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这个关选不是来吊唁李教官,而是来找温老三,要求参加北伐的。

    这个关老头按说本是元字营的人,就算要求归队,也该来找他孙元才是。

    在南通的时候,老头也来见过孙元一次。孙元见他气色不好,觉得这人这么大年纪了,还带什么兵啊,就劝慰了他几句,吩咐他好好静养,就让人送了出去。

    关老头虽然疯,又是个人见人怕的鬼难缠,从来不将任何人放在眼中,惟独惧怕两人,一个自然是宁乡军的统帅孙元,另外一人就是黄佑。被孙元打发掉之后,自然不敢再来痴缠。

    如今,眼见着部队已经开始动员,也就这一两日就要出发。老头子急了眼,想了想,徐州城中如今只有三支部队,元字营、健锐营和骑兵军。

    元字营是回不去了,骑兵军也不会要自己这个步将,想了想就去寻温健全。

    想来,温健全也觉得带上关老头这个疯子上战场,实在是不妥当,若真有个闪失,犟驴子还不将自己打得满头是包,自然就拒绝了。

    今天温老三过来吊唁手下,老头就追过来纠缠。说着说着,就动起手来。

    这下,里面乱成一团,李家母女都是一脸的惶然,不知道该怎么是好。至于甘辉,则苦笑着站在一边,他毕竟是个外人,宁乡军自己的事情,他不好说话。

    按说,灵堂里出了这么大乱子,打的是李家的脸。女婿半个儿,维持场面的事情应该又甘凤瑶来做才对。可这小子竟是有些怕了,缩在脑袋站在旁边,想说些什么,嘴一张,脸就红得像只公鸡。

    毕竟是一个害羞的小孩子,却是处理不下这种复杂的局面。

    孙元见关选如此胡闹,心中恼火,正要走进去。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做什么,想造反吗?温将军、关将军,你们若要闹,换个地方,也不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好好好,好得很!”

    说话那人就冷笑起来:“不过,二位将军在闹的时候,可否看看李夫人,看看桃子姐,你们好生看看她们。堂堂带兵大将军,大闹别人灵堂,这不是欺负孤儿寡母吗,真是好脸?”

    虽然声音不到,可其中却带着威严。

    说来也怪,灵堂里顿时安静下来。

    然后,李夫人和桃子就小声地哭了起来。

    孙元心中好奇,听声音应该是个娃娃,这孩子大约也就十来岁年纪,说起话来如此厉害,真是不得了啊!

    定睛看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