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若是剿灭闯贼,分些功劳和缴获给他也是可以的。这小子可是南京场面上的角色,认识的大人物不少,他将来若是给你捣蛋,还真叫人头疼。花花轿子人抬人,结个善缘。
见到小余的信,黄得功却恼怒了,铁青着脸强忍了半天这才忍受下去。
眼见着闯军就要被自己彻底消灭,这个时候,余祥这鸟人却跳出来说要招安闯军,这不是来抢功吗?真让闯军受了招安,将来朝廷封赏下来,余祥当功居第一,还就没他黄得功什么搞头了。
这种事情可是有先例的,在崇祯十年的时候,农民受到各路官军征剿,逐渐不支,大量士卒逃亡,农民军头领被杀杀的,擒的擒,眼见着穷途末路了,只需在加上一把劲,说不定就能一举解决明朝内乱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福建巡抚熊文灿跳出来,奏报朝廷,请招安贼寇张献忠。他的理由也很充分:国库已然空虚,真要将张贼彻底消灭,也不知道还需耗费多少钱粮。与其如此,还不如招降了事。
崇祯皇帝听信了他的话,命熊文灿主持招降一事。
最后,张献忠顺利受了招安,屯兵谷城。而熊文灿因为这件功劳被朝廷提拔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极其风光。
如此一来,功劳都归了他熊巡抚,在前线拼命的将士却一个大子也没落着,都是忿忿不平。
后来,张献忠再反,崇祯皇帝大怒,命有司逮捕熊文灿入狱,处于极刑。在熊尚书被捕的时候,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替他说话,眼睁睁看着他人头落地——谁叫你吃独食呢?
……
这个余祥,也想效熊文灿独得剿灭闯贼的大功呀,想得倒美!
合着流血流汗的是我黄某人,最后得好处的是你这小子?
黄得功本就不是个好脾气的人,他不好对刘懋先发作,只将高一功的书信扯成碎片。
只下令,部队继续进攻,务必全歼被困之敌,不留后患。
1428。第1428章 暴怒
话虽然如此说,可真要想在短期内消灭闯军却不是那么容易。
庐凤军在以前不过是普通镇军,战斗力低下,若非后来有马士英将大量精锐充实进军中,还真比不上闯军。这支部队是当年在永城打过仗的,擅长的是平原地区大军团式的作战方式,一进山区,还真是抓瞎了。
况且,扬州大战的时候,黄得功又被多铎打得满地找牙,最困难的时候手头只有几千可用战兵,到现在还没有恢复过来。
这次围攻高一功,部队和敌人打得旗鼓相当,伤亡不少,大冷天的,士卒多已疲惫,急切之下,攻击却非常不顺利。
闯贼仗着熟悉地形,每天晚上都回派出军队偷营骚扰,搞得黄得功烦不胜烦。
打了两天,战况毫无进展,士兵们也都是怨声载道。而闯军却是越发精神,黄一功却不知道他面队的是刘芳亮断后的军队,这些闯军因为看到出路,士气极其高昂。
见此情形,黄得功就开始动摇了,觉得这么蛮干下去,最后受损失的是自己。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他算是看明白了,如今天下大乱,朝廷之令不出南京,今后说不好就是藩镇割据武夫当国的时间。在此乱世之中,只有军队才是自己的立足根本,若是军队打光了,无论是朝廷还是别人都不会拿自己当回事。
于是,他就试探着向刘懋先提出,招安闯军也是可以的,不过,此事得由他主导,而且,闯军投降之后,必须就地缴械,听候他黄某人的发落,让刘懋先给闯军带个话儿。
很快,两军就开始接触。闯军提出,投降可以,但部队得保持编制,不得打散混编。而且,还得拨出一快地给闯军,用来养兵。另外,庐凤军必须马上撤退,并拨出钱粮用来安置闯营相干人等。
这已经是当年熊文灿招降张献忠的翻版了,而且,黄得功不但一点好处没有得到,反要贴进去一大比粮草金银。
这断断不能容忍,于是,休战两天之后,黄得功带着主力部队,气势汹汹地朝闯军扑去。
可就在这个时候,闯军却突然撤退,一道风似地朝北面逃去,这让习惯了骑马坐船的庐凤军怎么也追不上。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更恶劣的消息从襄阳府传来,闯军大队已经出现在那里,刚拿下南漳县。
南漳县那边的情形,黄得功是知道的,整个湖北的兵马都已经南移到承天府,那地方根本就没有一兵一卒。闯军可以说是兵不血刃就拿下了那座县城,也得到了必需的补充。
听到这个八百里加急,黄得功脑子里嗡地一声就炸了,他死活也想不明白,这一万多闯贼是怎么过的长江,难不成他们都插了翅膀了吗?
气急败坏之下,黄得功命令全军立即过江开赴襄阳,追击闯军余部。
庐凤军这次进军湖广,几乎将全副家当都带过来了。朝廷已经默许他黄虎山代替已经死去两年的左良玉经略整个湖广,也就是说,在未来,这里就是庐凤军的地盘了。况且,这么多人马要吃要和,所携的辎重简直就是天文数字。等到大军和坛坛罐罐过河,八百里加急再次送来,急报上说:闯军在拿下南漳县,获取大量粮秣给养之后并没有攻打襄阳这座坚城,而是一路扫荡向北进军,速度快得惊人。如今,高一功的前锋已经进入河南南阳地界了。
在进入襄阳府之后,高一功打起了闯军的旗号,一路收集以前散落在湖广和豫南的闯贼余孽,部队得到了壮大,已经聚众两万余人。看其态势,只怕南阳府的新野县也保不住,说不定南阳府也要陷落了。
从围困高一功到现在也不过十天,闯贼就已经穿越了小半个湖北进入河南,当真是转进如风,叫黄得功则声不得,感觉自己遇到了一个难缠的对手。
事是求实地说,黄得功在明末的将领中就其军事才能而言也只不过是中下,同曹文诏、猛如虎、祖大寿、唐通等人相比尚有不如,更别说杨菏、杨嗣昌父子,孙传庭、洪承畴。而这些人在对上闯军的时候,战而胜之没任何问题,可要想追歼敌军,根本就没有任何可能,更别说他黄得功了。
一想到高一功一旦流窜到河南,闯军再次势力大张的严重后果,黄得功汗水都下来了。
这个时候,从南津口、白虎关送来一的情报才让黄得功恍然大悟,这才明白高一功是怎么跳出自己布下的天罗地网跑襄阳府去的,原来这一切都是余祥所为。
他已经先自己一步招降了闯军,并准备将这支部队拉去河南,归于孙元麾下,进而囊括整个河南。
而为了独得此大功,姓余的不但瞒过了自己,还让刘懋先骗过自己,让他黄得功傻忽忽地同闯军的断后部队谈叛,错过了追击敌人的良机。
从头到尾,他黄虎山都像是猴儿一样被余祥耍。
气愤之余,黄得功立即叫人将刘懋先抓起来,准备亲手将这混蛋东西一刀一刀剐了。
刘懋先却不害怕,只笑道:“小生一向敬佩黄总兵官,只可惜余经历有令,我这也是尽职尽责,你我各为其主而已。总兵官要杀小生,在下绝不敢有任何怨言。不过,余经历也料想到有今天这一幕,留下一句话让小生带给总兵官。若黄总兵听问还要杀小生,但请自便。”
黄得功红着眼睛喝道:“说!”
刘懋先道:“余经历说这次抢了总兵官的功劳,他也有不得已的苦衷,这个人情只能日后报答,还请总兵官给个面子,不要放在心上。刘懋先是他余经历的人,余经历是君侯的人。黄总兵官若要杀刘懋先那就是不给余经历面子,不给余经历面子就是不给曹国公面子。”
黄得功大怒:“老子比给孙元面子又如何?”说罢,就抽出了刀子。
刘懋先神色不变,继续道:“余经历还说了,你我两家本有情分,留得一线在,日后好相见。如今这时世已经乱了,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山水总有相逢的时候,说不定到时候大家一笑泯恩仇呢!别弄得连这点人情都没有了,黄总兵若要变成花马刘,他也无话可说。”
这已经是**裸地威胁了,黄得功大怒,提起腰刀“咻”一声朝刘懋先头上砍去。
1429。第1429章 南阳攻略
只见刘懋先惨叫声倒在血泊之中。
一个庐凤军将领恨恨道:“大帅,这个瘟生狂悖无力,可恶至极,这么一刀杀了倒是痛快。只可惜不能一刀刀剐了他,消我等心头之恨。”
黄得功收起腰刀,铁青着脸道:“来人,将刘懋先拖下去着医官上些金疮药,好生看管。”
这个时候,那将领才发现刘懋先只不过是被打破了头,根本就没死。
原来,黄得功在一刀砍下去的时候,心中突然一动,手腕一转,只用刀身在刘懋先闹门上拍了一记。
是啊,孙元实在是不好对付,如果真杀了这鸟人,还真同宁乡军结下深仇了。
当初孙太初在江北的时候,为了拥立福藩,打得江北诸镇屁滚尿流。高杰大溃,秦军自此元气大伤,最后成为孙元的仆从;刘良佐被孙元阵斩;刘泽清的山东军索性一箭未发,溜之大吉,可即便如此,孙元还是没有放过老刘,直接扶植刘春,夺了山东军,砍下了刘泽清的脑袋。
这样的人杰和你做朋友固然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可若是被他惦记上了,你的日子绝对好过不了。
罢,正如余祥所说,这时世乱得很,先看看再说。
不过,闯贼实在可恨,竟然如此调戏黄某,绝对不能放过。
老子自去打高一功和刘芳亮,孙太初总不会说什么吧?
再说,如果能够乘机名正言顺拿下河南,也是好事一件。
于是,黄得功急令湖北各州府县为大军提供粮秣和民夫,一路急行向北追去。
很快,就追到了南阳境内。
等大军到新野县的,他总算追上了刘芳亮的断后部队。
一场混战,歼敌一千,刘芳亮血战得脱,庐凤军获得一场空前胜利。说起野战,在江北诸镇和海军北伐之后,黄得功部在南方还真有点鹤立鸡群的味道。
面对着烂得不能再烂的农民军,再看看身边那些随同自己出征的湖北本地乡勇,黄得功意气风发,顾盼自雄。
在他看来,消灭闯军对自己来说根本就不算是个问题。余祥你不是想招揽闯贼,壮大你扬州镇的势力吗,好,老子今天就把闯军通通该剿了,到时候看你还有什么话说?
嘿嘿,如果不出意外,孙太初肯定会顺利拿下河北,将至于山东,江淮连为一体。说不定还会进军山陕,我拿下河南,随时都能够过黄河收复陕西,到时候,整个河南和西北都是我黄某人的,你孙太初再能打,可得到的地盘和实际的好处还是比不上我的。
当然,眼前最要紧的事情是先拿下南阳城,不能让闯贼抢了先。那可是豫南交通要冲,整个河南的门户。拿下那里,军队就有个稳固的后方。而且,那座城市虽然饱经战火,可城防却极其牢固,如果让闯贼先进了城,据守其中,庐凤军还真拿高一功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据探子来报,南阳城中还有三千多守军。这三千人马成分复杂,他们本是李自成的人马,李自成本建奴从陕西赶出来之后,阿济格一路尾随追击,城中守军就降了建奴。
如今,建奴阿济格和多铎部在南京已被宁乡军全歼,这股守军驻扎在三不管的南阳城中,带军大将是一个姓岳的总兵,乃是大同边军出身。现在,守军也不知道归谁统治。反正先守在哪里,谁敢来犯,咱们就打谁。
听到这个消息,黄得功顿时来了精神,如果这样就好办了。
于是,他就写了一封信命手下带进城去,许于好处,让岳总兵献城投降。信上,黄得功承诺只要让他进城,绝对不追究守军从贼叛国的罪名。不但如此,他还将奏报朝廷,为他请赏。
毕竟,黄得功西征乃是拿着弘光皇帝圣旨的,庐凤军又是正经的朝廷官兵,代表着正统。如今,李自成已死,建奴正处于国破族灭的境地,岳总兵不重归朝廷,难道还想当反贼吗?
对此,黄得功充满了信心。
很快,岳总兵就回信了,答应献城归朝,并说,日后还请黄总兵官多多提携。
黄得功大喜,当下出动所有兵马,朝南阳开去。
闯军大概也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的虽然膨胀到两万之巨,可装备差,给养不足,士气也低落。一旦受困在南阳盆地这狭小区域,搞不好就是全军覆灭的下场。于是,高一功和刘芳亮集中了五千精锐在邓州和黄得功决战。
事实证明,被孙元和马士英打下底子的庐凤军在南方战场就是个无解的存在。只一个接触,闯军就彻底崩溃,五千多人被斩首六百余级,俘虏一千二,血流成河,尸体铺出去四里多路,就连闯军的大本营邓州也被黄得功拿下来了。
得意洋洋的黄得功再接再励,一路将高一功和刘芳亮朝北驱赶,又命南阳城中的岳总兵适时出城夹击闯军。
可是,一个突发状况出现了。
等到黄得功将闯军赶到南阳城下,岳总兵却紧闭城门不出。
与此同时,突然有一彪人马杀到,看旗号乃是高杰的秦军。
赳赳老秦可不是盖的,在宁乡军没有出现之前,这可是明朝最善战的部队。
受到秦军的攻击,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翻山鹞子来了”部队顿时乱做一团。
作为江北的邻居,庐凤军和秦军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当初,两镇兵马都驻扎在凤阳和庐州两地,为了抢钱粮,抢地盘,也不知道打过多少次,每次都付出不小的死伤。有一次,黄得功还差一点死在高杰手头。
江北四镇中,孙元最厉害,可你若是败在宁乡军手头,孙元也不会拿你怎么样。大不了大家坐一起谈判,你只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孙元就会放你一马,将被俘的官兵交还给你。可若是落大秦军手里,几乎是别想活的。这就是一群兽军,眼睛里只有利益,管你是贼军还是建奴或者是自己人,重要落到他们手里,先杀了再说。
大家一起在江北相处了两年,说句实在话,庐凤军吃的亏多了,还真有点畏惧高杰。
听说高杰来了,庐凤军士兵纷纷丢下手中的武器,扭头就逃。
这下,血流成河的换成了黄得功部。
逃回邓州,刚喘一口气,黄得功才搞清楚情况,来的并不是高杰,而是他手下的标阁大厅胡茂祯。出动的兵马也不多,只一千多骑兵。而南阳城中的岳总兵,则在之前接到胡茂祯的信,已先一步降了。
原来,这个岳总兵本是山西边军出身,当年在剿灭闯军的时候,还归高杰节制过一段时间,对高杰是有敬又怕。而且,他和胡茂祯交情不错。见胡标阁出言招揽,立即就降了。
黄得功说他是官军,代表着朝廷。秦军不也是朝廷的军队,不也代表着大明朝,降谁不是降,既然如此,还不如向熟人起义,至少心中塌实,不用担心被别人砍下脑袋向南京请赏。
见自己的大军被胡茂祯一千骑兵吓成这样,黄得功气得血都快吐出来了。
休整了两日,又点齐兵马开始强攻南阳。
反正敌人也不多,庐凤军兵强马壮,拿下小小一座南阳自不在话下。
可随着攻城战的开始,仗越打越邪性了。
不得不说,胡茂祯和高一功、刘芳亮都是久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