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8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这么一问,就连立在外面的郑成功也竖起了耳朵,一颗心蓬蓬地跳起来。这已经郑成功最后的家底了,那些士卒自己训练了他们三年,又在血与火的战场走了一遭,不是亲人胜似亲人,都有着深厚的袍泽之情。内心中,他还是想着要将他们都招回来,重整旗鼓的。

    如果真有此事,真是韶伟吞并了残存的镇海军,换任何一个脑子正常的人,都会极力否认,以免影响了两家关系,让孙元和郑成功以后不好见面。这事经过这么一闹,无论此事是否属实,孙元都会给郑成功一个交代的。可韶伟本就是个二货,二货的世界里可没有逻辑二字。

    韶伟一点头:“有这事,怎么了?”

    “果然是他,承认了,承认了?”众郑家侍卫又开始鼓噪了。

    郑鸿逵见他点头,心中一松,拱手道:“韶伟将军,既然如此,还请将那两千多士卒还给我郑家。镇海军新败,本以为已是全军覆没,却不想还留有这两千种,真是上苍垂怜啊!”

    韶伟很干脆地说:“不还。”

    郑鸿逵一呆,半天才道:“什么?”

    韶伟:“不还,这两千人马落到某的口袋中,肥肉都吃在口里了,哪里又再吐出来的道理?”

    “啊,混帐东西!”

    “不要脸的混蛋!”

    众人都同时的大骂。

    郑鸿逵的脸更红,怒得快要燃烧了。他咆哮着将目光落到韶伟的脸上,就如同两道利箭:“韶将军这是要强占啊?”

    “强占你又如何,难不成你要咬我的鸟?”韶伟的目光和他在空中碰在一起,不屑地冷笑:“如果没事,就走吧,我这里可没给大家准备午饭。君侯有令,大战在即,军营必须保持安静。”

    郑鸿逵怒极而笑:“好好好,韶将军好生威风,你这是要用强了。既然你这里不讲道理,某也不用和你说理了。我今日既然来了,不带走那两千士卒就没打算离开。好好好,将军若要闹,某也不惧。到时候真闹出什么来,曹国公自然会给我,给靖远伯一个交代。”

    他已经居心要大闹一场惊动孙元,只要孙元一道,就问他吞并镇海军意欲何为,羞还是不羞?

    韶伟:“嘿,你这是在我这里耍横呀!既然你要讲道理,咱现在就论论这个理。不过,同你却说不着,靖远伯,既然你已经来了,就出来吧,我跟你说说。”

    听到这话,所有人同时转过头去,就看到了站在外面的郑成功。

    同时道:“见过靖远伯。”

    郑成功叹息一声,走了过去,拱手:“韶伟将军。”

    郑鸿逵:“福松……”

    郑成功朝他摆了摆手:“四叔,一切有我呢,你且不要说话。”

    郑鸿逵:“好吧,靖远伯,那两千士卒咱们必须拿回来。”

    “拿回去,拿回去做甚,继续让他们在战场上送死吗?”韶伟看着郑成功,大声冷笑:“靖远伯,那可是三万人马啊,只回来两千多人。其他人呢,你现在倒是可以过白沟河去看看,那边的尸横遍野,那边的滚滚人头。三年了,三年了,那么多热血男儿跟了你,最后却是这么一个下场。你说,活着的人能不心冷吗?”

    听他提起这茬,郑成功的胸口仿佛被人狠狠地打了一拳,眼泪沁了出来:“是我的错,是我的错,是我对不起弟兄们。”

    其他人也都心中一痛,含泪道:“靖远伯,这不关你的事。”

    郑鸿逵大喝:“韶伟,你胡说什么。前几日那一仗又不是靖远伯打的。之所以空前惨败,都是马宝无能,如果换了靖远伯去指挥部队,说不准又是一场大胜关之战,说不定,此刻已经拿下北京城了?”

    “咯!还大胜关呢,你也别提着一茬,那一战究竟是什么情形,大家都清楚的很。若不是大方在背后包抄阿济格,你们镇海军先要全军覆没了。那一仗,多的不说,至少有五成的功劳应该记在咱们宁乡军头上。”韶伟:“至于马宝,这话别人说还好,你郑总兵官却说不得。嘿嘿,马宝是怎么夺得镇海军军权的,你心中清楚得很。”

    郑鸿逵:“我清楚什么?”

    确实,马宝之所以夺了镇海军,还不是因为兄长设计将福松调到河间府,而自己则将他软禁在行辕里。可以说,镇海军的灭亡,他自己也要负很大的责任。此事郑鸿逵一直心中有愧,特别是看到侄儿长吁短叹的痛苦模样,心中更是像有虫子在血淋淋地撕咬。

    郑鸿逵一想到这里,顿时气窒,再说不出话来,只不住摇头,满面悲凉。

    “说不出话来了吧?”韶伟得意地笑起来:“郑大木,就算我将那两千多士卒还给你,你敢保证你的军队不会被南安伯再次给夺了去?”

    郑成功正要说话,韶伟接着道:“怕是你也不敢保证吧,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天地君亲师。我朝以忠孝治国。若是你父亲命令你交出军权,你会拒绝吗?南安伯既是你的父亲,又是你的官长。你若抗命,那就不忠不孝。等你交出军队,这两千士卒又遇到一个如马宝那种无能的上司,真上了战场,只怕琉璃河一幕又将重演。靖远伯,这可是两千多条性命啊,难不成你忍心看着他们毫无价值地去死?”

    “不客气地说一声,咱们宁乡军好象还从来没有打过败仗,他们若是在我军中。韶伟别的不敢保证,至少能打包票让他们在战场上活下去,并获取军人的荣耀。”韶伟扭头看了低头立于一旁的甘辉,喝道:“甘将军,我也不能替你做这个主。既然靖远伯来了,你就给老子抬起头来同你往日的上司说一声,你是愿走还是愿留,别这副娘们模样。奶奶的,军队者,咱们汉家的军队,守护的是怎么汉人自己的家园,在哪里当兵不一样杀奴,不一样打仗,不一样为国为民。军队有不是谁的私兵,你又没卖给别人做奴才!看看你胸口上的银星勋章,把胸膛给我挺起来,大声告诉靖远伯你的决定!”

    甘辉慢慢地抬起头来,“靖远伯……”

    方才韶伟说了这一席话,语气虽然难听,却震得郑成功心中一阵发疼,接着又是一阵羞愧。是啊,父亲既然能够夺自己一次兵权,将来还会有第二次。真到那个时候,自己又该如何自处?不,我不能学刘春,那不是禽兽吗?

    如果真换了另外一个马宝掌军,我不是害了那两千弟兄吗?

    郑成功:“甘将军……”

    甘辉突然扑通一声跪在郑成功面前,蓬蓬蓬地磕了三个响头,哭道:“靖远伯,弟兄们这几日在宁乡军中过得从来没有这么痛快过,你就看到往日的情分上,放弟兄们一条生路吧?我们想打仗,我们想杀建奴,我们想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只有在宁乡军中,弟兄们才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生路,你这个叛徒,难不成你们在郑家军就是死路了?”众人都在大骂。

    “靖远伯,拿下这个小人!”

    郑成功一挥手,示意大家安静,深吸一口气,温和地问:“甘将军,弟兄们在宁乡军中还好吗?”

    “废话。”又有人插嘴:“不过是一群外人,新兵,能有什么好?”

    甘辉摇头,指了指胸口上的勋章:“这军功章靖远伯你想必认识,这是扬州镇用来奖励有功士卒的,是天大的荣耀。弟兄们自投到宁乡军以后,就有军官过来核查大胜关之战弟兄们所立的功劳。有功劳的都颁发了勋章,授了田地,就算是受伤的弟兄,也一人一枚紫心勋章,这已经是拿咱们当袍泽手足看啊!”

    “好了,别说了,我都明白……我都明白……”郑成功心中一阵悲痛,他知道,镇海军所有将士的心离自己都已经远了,再也挽回不了啦!

    郑鸿逵见郑成功动摇,叫道:“靖远伯,不能就这么算了。”

    韶伟哼一声:“不能就这么算了,难道你还敢怎地?想弄走老子的士兵,且不说先要问问我的拳头。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不就是想将队伍拿回去之后,跟在咱们宁乡军的屁股后面,看能不能弄点功劳。你们打仗不成,我宁乡军可以。我说,你们真是条汉子,就别揣着这种占便宜的心思。真有本事,有志气,重新组建一支部队去南方,张献忠不是还没有剿灭吗,还怕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要钱要粮,你们郑家也不缺。至于青壮,满世界都是流民,撒一把粮食出去,人要多少有多少。如此,某还高看你们一眼。”

    这个时候,国内的形势又是一变。

    原来,前段时间闯营被余祥招降之后,全军退去了河南,驻守南阳。

    黄得功没个奈何,又不想同孙元彻底翻脸,就将军队拉回了武昌,安顿下来。

    没有了庐凤军的军事压力,大西军战略上采取了主动进攻的架势。四面出击,扩大地盘。

    听说,大西军一部已经进入云贵,那地方已经没有象样的明军,当真是所向披靡。同时,张献忠的一部,已经开始进入陕西。同时,西军主力已经移动至重庆,隐约有经略湖广的迹象,搞得黄得功大为紧张,不住写折子以八百里加急送去南京。期望朝廷能够调动何腾蛟部去湖广,加强湖北防务。

    实际上,如今的弘光政权除了江北四镇的野战军团之外,长江以南还有为数众多的地方卫戍部队。当然,这些部队也就样子货。当初扬州大战的时候,朝廷甚至没想过要调这些人马参加扬州保卫战,或者防守南京。主要是这些人实在太不堪了,不但派不上上用场,反耗费钱粮。况且,当时的弘光政权也拿不出调动这些军队的钱来。

    何腾蛟的地方军自然是烂不可言,可好歹人多,战兵辅兵,民夫加一起,十好几万人,用来做庐凤军的辅助也是不错。

    在真实的历史上,满清三路拿下南京之后,在陕西和湖广都有驻军,牢牢地控制住陕西、河南、湖广,将张献忠困在四川盆地,不断挤压大西政权的生存空间。

    而在这一片时空里,阿济格、多铎两路大军尽丧于孙元之手,在中西部,已经没有能够压制大西政权的力量。

    此刻的张献忠只感觉眼前天宽地阔,势必有所作为。

    可以想象,未来的湖广将一片糜烂。

    韶伟以前本是在市井里打滚的泼皮,这种和人都嘴,极尽挖苦讽刺之为能事的活儿不知道干过多少。郑成功不过是一个豪门公子,什么时候见识过这样的人物,又如何说得过他。

    也自然而然地被他的歪歪理给绕了进去。

    在他听来,这一句句当真是如同一把匕首,刺得自己的一颗心血淋淋地痛不可忍。不过,话虽然难听,却叫郑成功眼前一亮。

    是啊,我就算将甘辉和那两千多精锐士卒拿会来又能如何,他们突进同我已经离心离德。琉璃河的时候,我已经抛弃过他们一次,如今又有何面目在统帅他们。况且,又怎么能够毁了他们的前程。

    我如今呆在河北已经毫无意义,就算手头有两千兵马,对于整个战局也产生不了任何影响。白沟河一战,北京之战的主角只能是太初,只能是宁乡军。若是说在在扬州镇幕中参赞军事,太初手下自有黄佑先生那样的良平之才,我也只能是个摆设。

    况且,军中不是还有恩师钱阁老吗?

    我能够做的事情,实在是有限啊!

    与其在此碌碌无为,还不如去南方。

    韶伟说得是,去南方,重新组建一支军队,征讨张献忠不同样是为国出力?

    这样,也能洗刷我镇海军战败的耻辱。

1473。第1473章 离去

    是啊,我郑森又何必纠缠在这里呢?

    想到这里,郑成功只感觉眼前豁然开朗。这些天积压在心头的阴霾和抑郁顿时一扫而空,他突然微笑起来,对韶伟一拱手:“韶伟将军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郑森受教了。确实,都是大明朝的军队,甘辉将军在那里带兵不一样是为国家效力。”

    韶伟倒是一呆,他本以为自己这一番话会让郑成功暴跳如雷,也想过实在不行大不了和这个年轻的靖远伯打上一架,事情到了最后至多跑孙元那里去领军法就是了。却不想,郑成功竟然放弃要甘辉和那两千镇海军士兵的想法:“靖远伯,你真不叫甘辉回去了?”

    “不用了,我想甘将军在韶将军这里更能发挥吧,跟了我郑森,倒是埋没了他。”郑成功微笑着回答。

    郑鸿逵见侄儿这么说,顿时急了:“福松,不可!”

    郑成功摇头:“叔父,我是镇海军的统帅,这事你就不要管了。”

    这话虽然说得温和,可郑鸿逵知道镇海军之所以落到今天这般田地,自己是要负很大责任的。侄儿虽然没有责怪自己,可他心中却是大为羞愧,再说不出话来。

    郑成功也看了甘辉一眼:“甘将军,虽说咱们以后再没有主从关系。可你好歹也是咱们镇海军出去的人,在韶伟将军麾下千万不要堕了咱们的威名,叫人瞧不起。”

    甘辉满面泪痕:“靖远伯,末将对不起你。”

    郑成功:“也没有谁对不起谁的,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拿佛家的话,你我从前能够在一个马勺里舀食,那是缘分。到如今,这个缘分已经尽了。说句实在话,看到你能够在曹国公麾下效力,在战场上杀建奴,我也羡慕得很。可惜啊,某却做不了那许多快意之事。这就是人生的无奈,甘辉将军,珍重!”

    说完,一拱手,转身跳上战马,疾驰而去。

    “靖远伯!”他麾下的侍卫和郑鸿逵没个奈何,也纷纷跳上马跟了上去,顷刻之间散了个干净。

    待到众人去远,甘辉还在默默流泪,韶伟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怎么,甘大侠心还舍不得你们镇海军,舍不得旧主?”

    甘辉摆了摆头:“镇海军仅存的所有弟兄都已经混编进了宁乡军,从此刻开始,镇海军就是宁乡军,宁乡军就是镇海军,军中所有士卒都是末将的袍泽弟兄。末将在靖远伯麾下效命三年,这个情分无时或忘。”

    韶伟刚才这一句中难免有试探甘辉之意,听他毫不隐瞒自己的心意。便知道他是一个光明磊落的汉子,心中也是佩服:“甘将军乃是忠义之人,佩服,佩服。你以后也不要有什么顾虑,好好做事,没人拿你当外人的。”

    “多谢韶将军。”

    “下去吧!”

    等到甘辉退下,四下无人。韶伟叉着腰立在辕门口,心中大觉得意,暗道:嘿嘿,好得很,终于将郑森这个碍眼的家伙给弄走了。咱韶伟也懂得使计了,等以后见了傅山看那老先生还说我卤莽冲动不?

    没错,今天这一幕都是韶伟一手导演的。

    说句实在话,韶伟是见识过甘辉的厉害的。当初在徐州的时候,他听说甘辉武艺出众,也上门请教过。结果,在他手下只走了两招就被直接放倒在地。又听说甘辉在镇海军中做过海霹雳施琅的副将,统领过铁甲军,是个经验丰富的将领。

    当时,韶伟就动了心,想把甘辉弄到伟字营。他是孙元的小舅子,小舅子营在宁乡军中一向霸道惯了,有好的装备,好的军官,都要扒拉到自己碗里去。如此一个人才摆在自己面前,如何能够放过。

    可惜甘辉一心想回镇海军,韶伟只能做罢。

    这次甘辉带着两千残部来投,孙元也够意思,将甘辉交给了自己,同时还让五百健儿一道过来充实军中,这让韶伟大喜过望。

    镇海军本是宁乡教官训练出来的,在韶伟的整顿下,很快就融入了宁乡军体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