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肖仁点点头:“看情形建奴也撑不了多久,天黑之前我军绝对能将北京拿下来。不过,建奴的临死挣扎必定非常疯狂。东平侯何等尊贵的身份,怎能亲临一线,不如……”
“不如怎么,留在后面看热闹吗?”刘春哼了一声,将勺子狠狠地扔在地上:“正因为敌人临死的反扑异常疯狂,某担心将士顶不住。还有,老子可不想让高英吾先我登城,让他抢了风头。尊贵,嘿嘿,我尊贵个屁,天下人都说我是一头畜生,老子就算死在这战场上,估计有的是人拍手称快吧?”
父亲的死是刘春心中永远的痛,强烈的负罪感已经在他心头积压了两年,让他几乎要疯狂了。
郝肖仁那张胖脸突然变得严肃了,他长长一揖,道:“君侯有一句说得好:‘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总兵官这两年奋勇杀敌,为国家民族流了不知道多少血,你就是真正的大侠。在天下百姓的心目中,总兵官就是英雄。至于别人说什么,能代表天下黎民苍生吗?公道自在人心。”
刘春一把将他扶起,什么话也没说,只狠狠地点了点头。
郝肖仁:“来人,为总兵官着甲,上酒。”
刘春这才道:“老郝,我这就去了,中军的指挥权就交给你了。把我兵器来!”
一柄大斧递到他的手中。
刘春挥了挥,空中出现一道如同明月的斧影:“已经一年多没有粘过人血了,我已饥渴难耐,济尔哈朗是我的!老郝,酒就不吃了,留到晚间庆功吧!”
……
同山东不同,秦军可没有那么多银子犒赏士卒。
高杰和邢氏走在撤下来的浑身伤痕的士卒中间,只不住伸手拍在他们的肩膀:“辛苦了,兄弟!”
被拍中肩膀的士卒浑身乱颤,眼含热泪地站起来:“愿为侯爷和夫人效死。”
高杰:“我不要你们死,我要你们,我的兄弟好好吃喝,然后睁眼看着。看你们的总兵官,看你们的兴平侯把北京夺下来!咱们老秦人,才是真正的豪杰!”
邢夫人听说丈夫要亲临一线,一惊:“高郎……”
高杰:“夫人你什么也别说,这仗打得实在太苦,敌人等下会更加凶残,有我在,弟兄们就有主心骨。夫人,中军就交给你指挥了。不要再劝,这是我以一个丈夫和一军统帅的名义命令你。”
邢氏:“是,总兵官。我会在后面擂鼓,亲眼看着你踏上北京城墙。”
高杰捏紧拳头:“我要亲手摘下济尔哈朗的脑袋,我要让刘春那小子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的翻山鹞子。”他大声道:“很多年没有亲自上阵了,以前那个在闯营中身先士卒先登陷阵的高杰还没有死!”
看到丈夫咬牙切齿的模样,邢氏知道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几年来,他的经历可谓坎坷。先是在用福拥潞的之争中被孙元打得丢铠弃甲,几乎是精锐尽丧,不得以只得依附孙元。
但他是个心高气傲之人,如何甘心居于人后。日思也想,无不是如何将这个场子给找回来。结果,他再次败在孙元手上。没办法,如果想要活命,只能再次投靠。
这个时候的他已经降而复叛,叛而复降,几近三姓家奴,已成为世人的笑柄。
可孙太处还是很大方地收留了他们夫妻和秦军,但提出的条件是让他死守瓜洲。
孙元此人虽然狼视鹰顾,可却是个极重信用之人,且心胸开阔得令人吃惊。
这个时候的高杰和秦军已经没有选择了,只能咬着牙死守瓜洲,大不了将部队打光拉倒。
事实证明,孙元确实一诺千金。在秦军快要全军覆没的时候,海军来了,帮高杰守住了瓜洲大营。
也就是通过那一战,高杰终于见识到宁乡军炮火的威力。在这种毁天灭地的长程舰炮下,任何敌人都只有绝望吧!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高杰终于绝了与孙元争雄的心思,又为孙元所感动,一心一意跟着他孙某一条道走到黑。甚至和孙元定了儿女亲家,将独子高元爵送到孙元身边做质子。
虽说如此,可高杰还是觉得自己在世人面前有点抬不起头来。
今日若是率先打进北京城,立此不世奇功,正好洗刷自己身上的屈辱。
北京,高某人要第一个踏上你的天街!
……
邢氏摸着丈夫的手,道:“高郎,我明白,我明白的……妾身就在这里预祝你马到成功。”
“好,夫人你且看着。”高杰点点头,回头对亲卫喝道:“把我的铁杖来!”
接过铁杖,高杰双手一抖,沉重的铁杖发出“呼”一声,然后恨恨地将尾端刺入泥中。空气仿佛也被这巨力搅碎了:“传令下去,所有的亲卫家丁都随某来,着甲!”
“着甲!”一连串的叫喊,亲卫门纷纷涌过来,飞快地将铁甲朝自己身上套去。
邢夫朝一个家丁挥了挥手:“让我来替侯爷着甲。”
高杰闭上眼睛,张开双臂,如同一只正欲从悬崖跃下,展翅长空的雄鹰。
一件索子软甲套了上去,在背心用带子系上。
接着,又在外面罩上一件宽大的棉甲。
*************************************************
“青主先生,小公爷,不好了!”周仲英骑着马气喘吁吁地跑过来。
在远处,北路军中军大旗之下。一大早,当总攻发动之后,孙天经就同傅山和外公朱玄水一道立在大旗下。
天还是很冷,在这里立了一上午,小家伙的脸蛋已经被风吹得红扑扑的。
一个侍卫将铜手炉递过来,却被他拒绝了,虎着脸说身为一军统帅,将士们在前面流血牺牲,我在后面享乐,叫大家怎么看?都拿下去,若再罗嗦,军法从事。
众人心中都是一凛,心中也是佩服。想不到曹国公世子小小年纪,竟然知道与士卒同甘共苦,将来必是一个人物。
今日这一战说穿了都是秦军和山东军在打,其他人也都是个看客。孙天经也不过挂了一个统帅的名义,根本就没有指挥权。对于他来说,也就看个热闹,知道真正的战争,尤其是这种大规模的城市攻防战究竟是怎么回事,积累经验。
换成其他小孩子,刚开始的时候或许还有几分好奇。只需在野地上呆上片刻就不耐烦了,自钻回帐篷去享受炉火热事。又或者被眼前横飞的血肉吓得面无人色。
可孙天经就那么静静地立在那里,小小的身躯挺得如同一杆标枪。
大家想起他在攻打镇边城的时候身先士卒,还亲自手刃一个敌人,心中又是一震:当年武宗皇帝大战小王子的时候不也亲手斩杀一名鞑靼骑兵,小公爷小小年纪就如此勇武,日后必是一代英主。
朝鲜亲王李举也是微微颔首:这个孙太初,倒也会教育儿子啊!某却是不如他。
李亲王却不知道,孙元对于孙天经都是不管不问,任由其天生天养。
主要是,对于朱汀的难产之死,孙元和孙天经父子之间的那个疙瘩始终消解不了。
至于其他孩子,孙元倒是一个慈父。不过,孙元实在太忙,也不懂得该如何做一个父亲,对于他们也诸多宠溺。如此一来,孙天养和孙天成的性子颇为和善,甚至显得懦弱。至于女儿兰兰,则是男孩子性格,搞得她母亲非常头疼。从这一点来看,孙家的儿女教育其实还是很失败的。
见负责联络各军的周仲英骑着马急冲冲回来,傅山正要问,孙天经喝道:“慌什么,乱不了。周大人,出了什么事?”
傅山心中暗自点头,适时闭上了嘴巴。
周仲英跳下马,道:“世子,青主先生,朱指挥,方才下官在高杰那里听兴平侯说,午饭之后他要亲率精锐先登上城。”
“什么?”朱玄水等人吃了一惊:“高杰要亲自披挂上阵,他若有个好歹,这仗还打不打了,胡闹!”
周仲英接着道:“还有,东平侯刘春也要亲自上阵了。”
“啊!”众人同时叫出声来,都在摇头:“真是乱来。”
周仲英急道:“世子,青主先生,朱指挥,你们不能不管,得将他们都劝住啊!就眼前的形势来看,建奴撑不了多久了,最多再也一两个时辰北京城就要被我军拿下。只需按部就班地攻打,北京飞不了。这个时候,不能再出波折。”
朱玄水转头对傅山道:“青主,周大人乃是执重之言,你看……”
傅山也点了点头,正要说话,中间的孙天经却开口了:“青主先生,朱指挥,依我看,兴平侯和东平侯要先登陷阵,且由着他们,咱们也不必多管。”
朱玄水:“世子这话老夫不明。”
孙天经:“对于一个武人来说,荣誉高于一切。兴平侯和东平侯乃是视荣誉高于一切的人,他们都想抢这个功劳,咱们去阻拦,反而不美。放心好了,以两位总兵官的武艺,不会有什么意外的。”
傅山立即明白学生话中之意,是啊,这二人当初为了争功可是差一点翻了脸的。也如此,甚至不顾自己的整个战略部属,大伙儿挤在阜成门这个弹丸之地。高杰和刘春二人心中都憋了一口气,想先抢先北京。如果真依了周仲英前去阻止,孙天经必然会以统帅的名义下令。
问题是,那两个武夫可都是骄傲不驯的性子,如何肯定。正同统帅部顶了牛,反堕了孙天经的威严。
傅山之所以在拿下长城隘口之后,没有如孙元当初所计划的那样按兵不动,反绕道昌平攻打北京,为的就是树立孙天经的威望。大军所以的部署,都要围绕这一主题。
孙天经能够想到这一点让傅山非常欣慰,心中也暗自吃惊:这孩子成熟得不象话,将来说不好就是个如武宗皇帝那样喜欢折腾的主,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想到这里,傅山故意笑道:“兴平侯和东平侯勇气可嘉,咱们也不要阻拦了,周大人。”
周仲英:“属下在。”
傅山:“你去给两位总兵官带话,就说世子同意他们出战,所有的人都在后面看着他们,祝马到成功,旗开得胜。”
等到周仲英离去,孙天经才对傅山道:“傅师傅,今天咱们能够拿下北京城吗?”神情中竟带着一丝焦急。
傅山:“可以,我也确信这一点。”
朱玄水也道:“可以的,世子现在关心的应该进城之后应该做些什么。”
“外公说得是,都已经准备好了。进城之后,我回发安民告示,并拿出一部分军粮赈济安抚百姓……外公,傅山师傅……”孙天经犹豫了一下:“是不是让我的卫队也上去帮打一下?”
毕竟是个孩子,老这么在后面当看客,他也有些不甘心。
听到孙天经这么说,他身后的俞亮、甘凤瑶、高元爵等人都是一脸的跃跃欲试。是啊,当初能够做孙天经的侍卫,从内心中来说他们还是非常激动的,以为终于可以上战场冲锋陷阵了。
却不想,自从出征以后就一直呆在中军行辕,仗一场没打不说,人还长胖了一圈。
高元爵和甘凤瑶还好,俞亮简直就是郁闷到了极点。以他的武艺,如果呆在宁乡军中,说不定现在已经立下功劳了,现在可好,纯粹就是小公爷的大保姆,看样子这次北京之行也就这样了。
傅山摇头:“不行。”也不解释。
这些,不但孙天经,侍卫也都郁闷地叹了一声。
不片刻,激烈的炮声又响起来。在山呼海啸的呐喊声中,士卒们推着无数的攻城器械朝北京冲去。
攻城战再次打响。那样喜欢折腾的主,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想到这里,傅山故意笑道:“兴平侯和东平侯勇气可嘉,咱们也不要阻拦了,周大人。”
周仲英:“属下在。”
傅山:“你去给两位总兵官带话,就说世子同意他们出战,所有的人都在后面看着他们,祝马到成功,旗开得胜。”
等到周仲英离去,孙天经才对傅山道:“傅师傅,今天咱们能够拿下北京城吗?”神情中竟带着一丝焦急。
傅山:“可以,我也确信这一点。”
朱玄水也道:“可以的,世子现在关心的应该进城之后应该做些什么。”
“外公说得是,都已经准备好了。进城之后,我回发安民告示,并拿出一部分军粮赈济安抚百姓……外公,傅山师傅……”孙天经犹豫了一下:“是不是让我的卫队也上去帮打一下?”
毕竟是个孩子,老这么在后面当看客,他也有些不甘心。
听到孙天经这么说,他身后的俞亮、甘凤瑶、高元爵等人都是一脸的跃跃欲试。是啊,当初能够做孙天经的侍卫,从内心中来说他们还是非常激动的,以为终于可以上战场冲锋陷阵了。
却不想,自从出征以后就一直呆在中军行辕,仗一场没打不说,人还长胖了一圈。
高元爵和甘凤瑶还好,俞亮简直就是郁闷到了极点。以他的武艺,如果呆在宁乡军中,说不定现在已经立下功劳了,现在可好,纯粹就是小公爷的大保姆,看样子这次北京之行也就这样了。
傅山摇头:“不行。”也不解释。
这些,不但孙天经,侍卫也都郁闷地叹了一声。
不片刻,激烈的炮声又响起来。在山呼海啸的呐喊声中,士卒们推着无数的攻城器械朝北京冲去。
攻城战再次打响。
第1496章 骑兵出动
白沟河战场。
白音感觉自己和手下仿佛是一头掉进鱼网里的老虎,就算牙尖齿利,就算身有九鼎之力。可一旦被这柔丝捆缚,却是有尽也使不出来。
眼前身周,四面八方都是敌人雪亮的长矛,无论自己朝什么地方冲,迎接他的都是锐利的如同森林一般伸出来的枪尖。
其实,在以前同明军的野战中他也遇到过同样的情形。当年在辽西和关宁军打仗的时候,敌人也同样在阵前放置了大量的长矛手,甚至还搁了拒马。可这并不能给建州骑士造成任何困绕。当年的白音在军官的指挥下连眼睛都不带眨,直接朝敌人的长矛森林上扑去。这个时候,敌人却是惧了,丢掉手中的兵器“轰”一声转身就逃。
接下的来的事情就简单来,不外是追上去,对准敌人的背心就是一刀。
明军都是胆小鬼,根本就不敢直面成千上万匹战马的冲撞。
毕竟,几千上万匹战马气势汹汹冲来,就如同泰山压顶一般。两军还没接触,那轰隆的马蹄声已经足以让人丧失胆量。**,自然是无法同铁蹄抗衡的。
可今天的情形却怪,这些宁乡军就好象是泥塑木雕一般,面对着骑兵的冲击,竟是面无表情,只将手中长矛朝前探来,静静地等待着。
相反,战马却惧了,在将要撞上长矛枪尖的一瞬间猛地朝旁边一拐,逃了。
“这些该死的明军,究竟是怎么训练出来的,难道他们不怕吗?”白音心中突然一寒,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将领,自然明白如此令行禁止整齐划一的敌人究竟有多强的战斗力:“豪格不是说孙元的军队最强的是骑兵吗,怎么步兵也厉害成这样?”
容不得他想,敌人的火枪就开始齐射。这让他又大惊失色,敌人的火枪射程实在太远了,而且异常准确,只要一开火,就能轻易射中一个骑兵。
偏偏骑兵的速度已经提到最高处,大家涌在一起,根本没办法躲避。就这样,这些作战经验丰富,剽悍到极处的骑兵轻易地被敌人打下马来。一排就一派,前赴后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