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明朝锦衣卫的机构总的来说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块。中央结构是北镇抚司、南镇抚司和经历司;而地方上则分为十四个千户所,分驻在诸如南京之类的重要城市。

    南京锦衣卫千户所以前那个千户年纪已大,再过得一两年就回荣休。如此一来,千户的位置就空出来了。

    权势动人心,千户所的四个副千户都眼巴巴地盯着这个位置。

    朱玄水就有心争上一争。

    朱汀:“爹爹这又是何必,你我父女能够平平安安在一起,比什么都强,什么权势官位,又有什么意义?”

    “你是女子,又如何懂得男儿的志向,傻孩子。”朱玄水伸出手去想抚摩女儿的头发,却摸了一个空。这才想起女儿实在太高,根本够不着:“当初,爹爹以为办这种案子不过是举手之劳。小小一个千户军官,见了咱们锦衣卫还不束手就擒。可谁曾想,孙元这个贼子胆大妄为,竟敢伏下甲士,袭击爹爹。爹爹也是一时不慎,不但自己,连你也陷入敌手了。这孙贼也不知道想干什么,将这么多精锐拉到千里之外的南京来,不过,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说到这里,朱玄水满脸的悔恨,又开始剧烈的咳嗽起来。

    朱汀忙伸出手去又要拍爹爹的背心,这个时候,舱外有人喊:“朱小姐,时间已经不早了,请回吧!”

    “你,等着!”朱汀大怒,正要发作。

    朱玄水看了女儿一眼:“回去吧,不要触怒了孙贼。”

    他心中也是戒惧,想不到外面竟然有人监听。刚才女儿说要想办法逃走的话,外面那人定然听到了。

    ******************************************************

    冷,冷得厉害。

    天上的雪粒子已经变成了鹅毛大雪,飘飘扬扬地落下来,地上的雪已经积了半尺深。

    原野苍茫,一片雪白,远处连绵不绝的丘陵也如同一条条白色长蛇,横亘在地平线上。

    这还是江南吗,跟后世的北方冬天相差仿佛。

    唯一的区别是,北方的冬天气候干燥,而这里却又湿又冷。雪落到地上,被脚一踩,立即变得紧实,道路上也满是积冰,走一步退三步,行得却是异常艰苦。

    队伍一队队从船上下来,推着车,牵着马次第前进。

    骑在战马上面,吸着清冷潮湿的空气,看着漫天飞雪,孙元心中没由来的一阵亢奋,甚至还带着一丝担忧。

    这个作战计划是孙元早在半年前就制订下来的,只要打完这一仗,保住滁州城,自己就算是为朝廷立下了绝世功劳。否则,滁州这个战略要地一失,东南局面危也!

    当然,有卢象升这个不世出的人物在,只需半月,就能夺回滁州,甚至将进犯的农民打得一败涂地,大损元气,几年之内回不过气来。

    可在战前,却没有一个人敢说这一仗必胜。实际上,凤阳之变以后,明朝军队总的来说士气都不算太高,又看到农民惊人的声势,有的将军甚至还产生了失败情绪。

    孙元如果能够这个时候守住滁州,定然能极大地提升军心士气,进而改变整个东南剿局。

    不过,孙元的军队人数不过数千,且刚组建不过半年,从来没有上过战场。这一仗能否拿下,实话讲,他也没有任何把握。

    据史料上记载,敌人有战兵十万,再加上辅兵和裹胁而来的百姓,至少有三十万之巨。

    而贼军有习惯使用人海战术,前锋军人数自然不少。依孙元预计,自己第一仗,至少要面对一两万敌人。

    这真是空前强大的挑战啊!

    就在昨夜,孙元已经召集手下所有总旗以上的军官,布置了行军路线。

    这次,宁乡军从南京长江北岸登陆,经江浦,翻越整个琅邪山,到清流关布防,在这里截住农民军前锋,断其一指,迟滞敌军攻势。

160。第160章 向导

    当然,孙元只对大家说这次出来拉练主要是为了训练军队长途行军的能力,并没有说这是一次真正的战役,除了费洪得几个心腹。

    虽然军队已经训练了半年,基本上有些现代军队的雏形。可孙元并不认为士兵们在听说要和敌人刺刀见红的时候,还能听命行事。这些军户士兵都是南直隶人士,蝼蚁尚且偷生,鬼知道他们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会不会开小差跑回家去。

    所以,孙元决定等将士兵拉到战场之后才同手下说明此事。

    这一套,可是写进孙子兵法里的。“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孙子》,九地篇。

    也就是说,在原离家乡的地方作战,士兵们才能做到专心以至。

    滁州出来离扬州实在太远之外,地形也多以山地为主。所谓“环滁皆山”,天上又下这么大雪,士兵们就算要逃,也无处可去。到那个时候,面对着强大的敌人,只能团结一心,奋勇杀敌了。

    当然,这一套也只能现在用用。

    等以后士兵们的仗打得多了,一遇到有战事时,也不用隐瞒。

    走了一天,就进入滁州的境内的丘陵地带。雪越发地紧了,士兵们走得极为艰苦。即便是轻装,等安营扎寨之后,不少人还是直接躺在雪地里,怎么也不肯起来。

    从江浦到滁州以前本有一条官道,不过,因为荒废了上百年,已经彻底废弃,已经找不着路了。而如今滁州境内只有一条官道,由南京大胜关过江,经全椒到清流关,再到滁州。

    安好营寨之后,孙元正四下巡视,传令的小卒就过来报:“将军,费副千户请你到军帐议事。”

    费洪独自一人坐在军帐里对着一张简陋的舆图,眉头皱成一团。见孙元大步走进来,道:“将军快过来看,这里可有一条官道,咱们不妨去哪里。这雪实在太大,将军又专挑荒僻小道,等到了清流关,只怕士卒们累得都没有力气了。”

    孙元来到地图前一看,费洪的指头正好点在全椒上:“将军,我军不如转道那里,怎么说也能吃口热食。”

    果然还是想走官道啊,孙元叹息一声,摇了摇头。

    “将军……”费洪张了张嘴,想劝。不过,他的为人说是忠厚也罢,说是没有担待也吧,平日间对孙元总是恭敬有加,却不肯反驳一句。想了想,又将后半句话吞回肚子里去。

    孙元道:“现在去全椒怕是来不及了,咱们已经在路上走了一天,若是现在转道过去,怕是还得两日。到时候,说不准就同贼军碰在了一起。全椒地形空阔,全是大平地,咱们这点人马放过去,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送大礼这种事情,我干不得,也损失不起。”

    按照真实的史料记载,农民军大年三十这天悍然南下,一日之内前锋就抵达庐州。不下。进而又转攻巢县和含山。第三日,又进攻和州和江浦。

    和州距离全椒不过两日路程,距离江浦不过几十里路,现在那地方想必已经满是农民军的耳目,宁乡军这么大一支部队跑过去,想不被人发现都难。到时候,搞不好还要同攻打江浦的农民军撞在一起。也不需要多少,只需一万人,就够宁乡军喝一壶的,孙元冒不起这个险。

    “这么说来,将军是一定要翻越琅邪山去清流关了。”

    孙元:“正是,老费你执行就是了。”

    费洪点了点头应了声“是”然后有一脸忧虑地说:“不过,还有一个问题。”

    孙元:“你说。”

    费洪:“从这里去滁州虽然说早年有一条官道,可一废弃多年,又这么大雪,根本就找不着路。这满目都是白茫茫一片雪,部队进了山区,这么钻来钻却,也不是办法。若是迷了路,却是要坏了将军大事。”

    孙元一呆,回头朝大帐外望去,远处都是层层叠叠的山峦。这滁州的山说穿了都是小丘陵,并不高,地势也平缓,可实在太多,一座一座丘陵走下来,也挺累人的。

    而且,到处都是白色,根本就看不到路。

    孙元:“难道就不能请当地人做向导?”

    费洪颓丧地苦笑一声:“将军难道没发现,咱们走了这一整天,根本就没看到过一个山民吗?”

    孙元一想,还真是这样,顿时抽了一口冷气:“这人,都去哪里了?”

    费洪:“来的路上属下也看到过不少坡地梯田,想必以前也有人家的,不过都已废弃多年。想必是这几年实在太冷,土地又瘦,根本养不活人,百姓都下山谋生去了。”

    孙元点点头,心道:这小冰河期果然厉害,明朝的偏远地区的农业基本上算是毁了。

    他有些颓丧,如果让军队这么瞎摸着走,也不知道要几天才能抵达清流关,等到了地头,说不定滁州都陷落了。

    孙元:“不如问问军中的士卒,有没有人走过这条路,一千多人,我就不信没一个人知道?”

    “这不切实际。”费洪道:“军中士卒都是宁乡千户,以前种地都来不及,谁没事跑滁州来。就算想来,也没法开路引。”

    孙元叹息一声:“罢,明日看看这雪停不停,如果能够见到日头就最好不过了,到时候寻个大概的方向行军就是。”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滁州在地图上大概的方位孙元还是知道的。

    突然,费洪一拍大腿:“有了,末将倒是想起一人,他大概是知道的。”

    孙元提起了精神:“老费你说。”

    费洪:“据黄旗总来报。”

    “哪个黄旗总?”

    “就是关押朱玄水女儿的那个小队的黄旗总。”费洪道:“年三十那天,朱小姐去见朱玄水说了半天话,黄旗总就站在船舱外面监视,正要听到那朱副千户说他这些年在南京锦衣卫做副千户时,将整个南直隶都走得遍了,说不准这地方他来过。”

    孙元顿时来了精神:“我这几日倒是将这对父女给忘记了,费洪你快去问问。如果知道,就让他们带路。就说,只要将我军带到地头,就放他们离开。”

    “是,末将这就去问。”费洪站起身来,正要走,却突然低声问:“将军,贼军真的要攻滁州吗,会不会不来?如果……”

    孙元打断他的话:“肯定会来,一定会的。”

161。第161章 卿本佳人

    做为少数几个知道这次军事计划的高级将领,费洪的担忧孙元自然理解。

    这次千里来滁州是宁乡军摆脱目前困境唯一的办法,屠雷泰满门的案子已经事发,当时又得罪了周知县,南京提刑按察司想必早已经立案。如今,锦衣卫要寻上门来缉拿孙元。

    一翻冲突,四个锦衣卫死在宁乡军手下,就连副千户朱玄水也身负重伤做了孙元的俘虏。

    这一仗若能保住滁州,立下大功,自然是一好百好,区区一个灭门案子,朝廷也不会在意。

    可是,如果农民军并不如孙元预想的那样来滁州,甚至一直缩在很难山区,就连庐州也没去,事情就麻烦了。孙元犯下如此大罪,一个死罪是逃不掉的。

    如今的宁乡军可谓是孙元一手创办,如果没有了他,这支军队也不复存在。这么多将士,又该何去何从?

    费洪不敢想,也不愿想。

    孙元也不过是处于对历史的先知先觉,再加上没有别的路可走,这才悍然下赌。

    可是,这片时空的历史真如他所预知的那样吗,农民军会来吗?

    如果来了,宁乡军不能干掉农民军的前锋部队,迟滞敌人的攻势,也没有任何用处。到时候,卢象升还是会如真实历史上那样取得一场辉煌大捷。到时候,也没他孙元什么事了?

    孙元也不知道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是对还是错,究竟能不能赌赢。

    可是,在部下面前,他却不能表露出半点迟疑。

    是的,肯定会来,一定会的。

    老天爷既然让我孙元来到这个时空,肯定有他的道理的。

    命运的天平必然向我倾斜!

    ……

    抬头看了看前方依旧绵延不断的小丘陵,孙元长长地吐了一口白气。感觉自己的眼睛因为长时间观看这茫茫雪原已经干涩发红,隐隐着疼。脚上的牛皮靴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进了水,走起路来,噗嗤着响,冷得刺骨。

    按照孙元的预计,从南京长江北岸到滁州清流关要走三到五天。

    可到现在,早已经过了五天之数,眼前还是那一成不变的风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不过,那条废弃已经上百年的官道还是找着了,按照朱玄水的说法,还有一天就能到达目的地。

    朱玄水果然走过这条路,据他说,也就是在去年夏天的时候去滁州巡视过。清流关是滁州的西大门,本有一个百户所,驻扎了二三十个老卒。不过,国家承平无事,这个百户所也撤除了。

    他当时并不愿意同孙元合作,后来还是朱小姐提出一个条件,说是他身上有伤,不能行走,要带路也好,得让孙元将战马让出来。

    整个宁乡所也就孙元这个千户军官有一匹战马,宁乡所都是火枪兵,江南一地都是水网河叉,骑兵也没什么用处。而且,孙元现在还穷得很,也没必要组建骑兵这种烧钱的玩意儿。养一个骑兵,足够养十个步兵了。

    孙元倒也大方,就将战马让了出来。其实,朱汀的心思他也清楚,一是心疼她爹爹;再则,估计是有一匹战马在手,到时候就算想逃跑,也便利。

    孙元本就没想过要杀朱玄水,到了地头,一和农民军前锋开战,自会放这对父女离开。他又不是杀人魔王,以前杀人,那是为了自保逼不得以。这次如果能够获取胜利,大功在手,也不用担心朱玄水对自己不利。

    如果打不赢,或者农民军根本就没来滁州,孙元逃命都来不及,哪里还会有心思去理睬他们。

    朱玄水在路上养了这几天,终于不咳嗽了,但面色还是有些苍白。有或者故意要让孙元失去警惕,坐在马上紧紧地裹着一件军袍,一副瑟缩模样:“孙元,我怎么也想不透你为什么要来滁州,还要走这条老路。你一个宁乡所千户,就算整训军卒也没必要将部队拉到千里之外,你究竟想干什么?”

    孙元淡淡一笑,“本将做事,无须向朱大人禀告吧?”

    “你……小贼!”旁边朱汀咬牙切齿地骂了一句,还待再骂,后面有个卫兵低喝一声:“走,快些!”

    她才不甘心地拉着父亲座下缰绳忿忿向前。

    部队开始强行军之后,朱汀就闹着要过来服侍受伤的父亲。

    孙元想了想,就同意了。士兵们走路艰难,再让他们带着一个伤员确实有些恼火。再说,女子照顾起病人来也细心些。

    大军前行,也不怕她生出什么事来。

    这女子真不愧生得如此高的个子,这几里雪地行军以来,都咬牙坚持着,比去其他军士却还能吃苦,这让孙元啧啧称奇。

    孙元低头看了看落到旁边山坡下的一辆粮车,几个士卒喊着号子,试图将车推回路上来。

    费洪顺着雪坡跑下去,大声喝道:“别管了,不要了,走走走,快快快!”

    一队又一队士兵大步走身边跑过,一个个都跑得浑身大汗,从口鼻中喷出的热气连成一片,和飞溅而起的雪泥连成一片,如同一条乌龙。

    即便跑得热了,还是没有任何一个士兵脱掉头上的帽子,即便路上泥泞难行,队伍却严整不乱。

    一柄柄火枪扛在肩膀上,如同密密麻麻的森林。挂在腰上的刺刀磕碰着水壶,叮当着响。

    到处都是整齐的脚步声,在山谷里回荡不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