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黄金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某龈嗪每础⒑猛娴牡缬按蠹遥⌒恍唬 �

    “对了,马上就要高考了,在这里提前祝福广大的高三学子们能考取理想的学校,谢谢大家!”

第三十七章 开讲啦

    演讲结束,进入到回答提问环节。

    沈临不得不集中精神,他比谁都清楚自己目前绝对处于娱乐圈的风头浪尖上,一旦口无遮拦,等待他的就是对手的口诛笔伐!

    毕竟现在中国娱乐圈的自由度比起90年代提升了太多,事实上,自媒体时代到来之后,很多人都有了发表言论的自由,这就意味着人人可以开喷,即使《唐人街老手》背靠中影、华艺、光线三大出品公司,但也做不到一言堂!

    总有一些人看到沈临的成功会很眼红。

    最近一段时间,就在《唐人街老手》的票房成绩节节攀升的同时,网上关于沈临的黑点也渐渐被人扒开,各种负面新闻频频出现在一些论坛还有一些不知名网站上。

    甚至还有人说亲眼目睹沈临在泰国跟一位人妖上床了,言之凿凿,还编成了故事!

    这是很常规的竞争手段,当一位导演或者演员成功上位之后,伴随着的肯定会有一堆竞争对手的恶意抹黑。

    沈临拍了《失恋33天》、《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人们会说,作家嘛,又是畅销书作家,自带粉丝光环,票房高,很正常!

    但《老手》不一样,这完全是个新ip,票房还爆炸了!

    而且照这个套路,完全可以拍摄续集。

    这就不好办了,必须要打压!

    ……

    “沈临老师…”

    第一个站起来的是个戴眼镜的小伙,才开口,沈临赶忙打断:“我求您各位,千万不要叫我老师,可以叫我沈临,或者沈导,我这个大学都没上过的主,您叫我老师,这也太打老师脸了!”

    “…那,沈导,我想问你一件事,就是纹章、白百合,黄萱、马斯纯包括现在的林更行、王训、杨荣,都是通过您的电影爆红的,您怎么定义您跟着几个人的关系?或者,我再问您一下,您选演员有什么标准吗?”

    “关系?合作伙伴关系呗!”

    “首先,纹章老师不是演我的戏出名的,他之前就很有名,白百合小姐怎么说呢,她的气场很特殊,不算太漂亮,但又不丑,而且眼神很有劲,这种演员戏路很宽广,就算没有我,她也会红;其他演员也一样,可能我运气比较好吧,挑的演员都没让我费什么劲。”

    “至于我挑选演员的标准,首先他必须是个演员,我之前在涵哥的节目里说过,演员跟明星的区别,你们要是不理解我说的话,可以回去再看一遍;其次,他的形象必须要符合我对这个人物的设定…”

    “可是有一种说法就是您不喜欢用港台演员,您能给个说法吗?”

    沈临还没说完,眼睛仔再次问道。

    “我不喜欢港台演员?谁说的?我的第一部戏《失恋33天》里面的粤仔,不就是hk演员嘛!”

    “可您…”

    “你的意思我懂,就是说我没有用大牌演员是吗?”

    沈临特别体贴的抢白,然后说道:“我的电影拍的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加上港台演员呢?他们一说话,观众就会出戏,何必呢!等我有空琢磨个hk发生的故事,肯定会让hk演员参演的!”

    这位很明显听出了沈临的敷衍,虽然有些不满,但也只能坐下了,因为第二位提问者站出来了:“沈导,你好,我是一名纪录片导演,现在也准备拍商业片,我能问您怎么拍出十几亿票房的电影吗?您都是怎么运作的?”

    “您真的是纪录片导演吗?”

    沈临故意做出一副好奇的样子。

    “是的,我的作品曾经获得过美国艾美奖最佳纪录片奖!”

    说这句话的时候,这哥们明显有点骄傲。

    “不错!对了,你们可能不知道我写的电视剧也获得过艾美奖剧情类最佳剧集还有最佳编剧,我没去领奖罢了,让人代领的,实在没时间。”

    算是在奖项上扳回了一层,然后回到提问者的问题:“一部电影,尤其是商业电影,在立项的时候,肯定有过市场调研,这是最基本的。导演的职责就是把他拍出来,你让一个导演负责票房,我觉得这玩意有点不靠谱,影响一部电影大卖的因素太多了,宣传力度、演员的表演,还有就是同档期的竞争性。”

    “难道一个导演不应该为电影的票房负责吗?”

    “我首先觉得票房高的电影不一定是很好的电影,一部烂片的票房也不一定票房就低,您这么评判一部电影有点太武断,举个例子吧,《肖申克的救赎》当年上映的时候,赔的一塌糊涂,但你能说那是部烂片吗?”

    “那您对您执导电影的票房有什么要求?”

    “很简单,只要不赔钱就行!只有不赔钱的电影才是正向的工业系统内的作品!”

    “沈导的这句话很有道理,不是说只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才是有为青年!”

    撒呗宁总结了一句。

    “沈导,您当初没上大学,我很想问您一句,您为什么不上大学?您不觉得不上大学可能会是人生的遗憾吗?”

    第三位提问的是个姑娘。

    “我想起了咱们央视曾经做过的一档节目,《对话》,就是我的好朋友韩少上的那期节目,当时他被各种观众围观,也是在说他不上大学是一种遗憾的事情,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初的陈晓明教授是这么说的‘…可能韩少要保持他的纯粹些,他可能只能走三五年,他如果要走五十年,他就要到大学里面去,和大家一样,同样的,那个韩少也消失了。”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吧,现在再回过头看这个问题,大学对韩少这样的人,或者对我这样的人有用吗?我也不想说什么大学有没有用的问题,你要是想过平凡的生活,找个好工作,当然应该读大学,我当时赚的钱已经足够在京城买两套房了,而且我还买了…”

    说到这的时候,现场一阵喧哗。

    “您…您真的买房了?”

    撒呗宁也有点吃惊。

    “嗯,当时就觉得应该买点东西保值,盛世买房嘛,我就买了两套,都在二环边上,估计很值钱了!”

    “哇!”

    现场又是一阵轰动!

    “咱回到大学的问题,我还是鼓励大家都经过一轮的大学教育。我不一样,我很早熟,早熟到我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我不需要导师教我怎么做人!”

    “那让你重新选择,你会读大学吗?我听说当时你的高考成绩不算太差,至少能进北外之类的学校。”

    撒呗宁接过了问题。

    “如果让我对18岁的自己说句话,我会说‘well done!’”

    好吧,你赢了!

第三十八章 搞事情啊!

    说完这句话,沈临乐了,一旁的撒呗宁也乐了,就连底下的观众也笑个不停。

    “你就这么定义圆滑这个词吗?”

    撒呗宁一边感叹的拍着手,一边笑着问道。

    “我只是不想对我自己撒谎。”

    沈临赶忙做出一副无辜的样子。

    “好吧,我们来听听第四位提问者。”

    “沈导,你好,我是毕业于电影学院的学生,我想问您对于学院派怎么看?”

    一位看似无害的男生站了起来。

    “哇!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啊!”

    撒呗宁有点夸张的看了眼沈临。

    “哎!我算是发现了,你们这些人,你们这个栏目就是在搞事情!”

    沈临摇了摇头,把这个问题在脑海回想了一遍,然后才回答道:“这个问题让我回答有点太得罪人了,我就大概说一下吧,首先目前的中国电影产业归根到底还是不够完善,不够多元,不够强健。但电影市场又很火爆,这就造成了商业片的繁荣,文艺片相对而言就很尴尬,尤其是学院派的导演们,他们要谈的是安东尼奥尼、英格玛伯格曼,在他们看来好莱坞逼格都很低,更别我这种拍商业电影的人了!”

    “他们看不起我拍的电影很正常,但如果让我说我很喜欢他们的作品,也不太现实!因为我真的没看过几部文艺片,除了《活着》,就连凯哥导演的《霸王别姬》我也只粗略的看了一遍,你让我怎么评价他们?所以,我实话实说,我对他们的作品不感兴趣!”

    说完这段话,现场有点冷场,沈临赶紧跳出来'威胁'道:“这段千万别剪,我会盯着你们栏目的!”

    观众、撒呗宁立刻笑了出来。

    “你放心,他们绝对不敢乱剪的!”

    “来,我们有请第五个观众。”

    “沈导,你好,我想问一下,现在你很当红,因为电影票房很高,我想您能明确告诉我们,您到底在不在乎电影票房呢?”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电影工业本身就是是一项很烧钱的工业,我们需要人,需要特效,这些都特别花钱!我很明确的告诉你,我很在乎我的电影能不能赚钱,我很在乎电影的票房!虽然我知道赚钱的电影不一定是好的电影,但如果一个导演拍的电影赔了,那下一部戏就不会有很多人找他了。电影行业是很现实的!很多人包括一些同行在网上骂我的电影太商业化,让我多关注人文多关注情怀,那我要是赔了怎么办?你给钱我拍吗?”

    《开讲啦》这个节目很有意思,名人演讲最多占百分之30的时间,剩下的除了广告,几乎都给了问题,一个观众可以问好几个问题!

    撒呗宁看出提问者似乎有些意犹未尽,抢在他前面问道:“马昊,你能告诉我,你问这个问题的最终折射的是什么吗?”

    “就是想问一下沈临导演,您不是说赚钱的不一定是好电影吗,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商业行呢?”

    “因为当我一个劲强调我自己的想法的时候,电影就会变得没人看,这也是很多文艺片导演的电影卖不出钱的原因。我最不喜欢一些文艺片导演拍了一个东西,当有人说看不懂,不好看,他却回答,我又不是拍个你看的!我去,你不是拍给我看,你拍给谁看?你有多崇高,我有多低俗吗?人都是平等的,现在的电影世界,不可能存在有人看不懂的题材,如果你拍的电影让人看不懂,那是你有问题!”

    沈临这个回答回答的很真实,撒呗宁在一旁听得也不住点头。

    “该下一个了。”

    沈临忍不住提醒了主持人一下。

    “好的,你来问一下吧。”

    撒呗宁指了第六个女孩。

    “我想问一下,你现在很有名,您会反对名人**被曝光吗?比如说前段时间发生的的郭得纲弟子打狗仔事件,就是因为狗仔跟踪太过密集!”

    “怎么说呢,名人吗,明星嘛,肯定会有很多人关心,这个势必让人感觉不爽,但你享受名带给你的利的同时,困扰也就随之产生,这是生活给的一种平衡,我不是很反对名人的**被曝光,这也是社会对名人的一种监督嘛,你既然选择了这一行,那你就活该被跟踪,你要是觉得麻烦,可以放弃呀,一个人想过气很简单的!”

    一共八个人提问,已经过去了六个,沈临觉得这些青年代表们还挺和善的,除了第四位有点太尖锐,其他人提问的还算和谐,第七个问题来了。

    “沈导,你有没有想过机遇这个问题?我们这些人都是大学生,将来都要找工作,过平凡的生活,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可我们没有机遇实现它,我觉得你很走运,你出版第一部小说就引起了全民热追,然后拍电影,第一部就大卖了…”

    “你想表达什么?”

    撒呗宁注意到这位男生有点激动,赶忙打断他,问道。

    “我就是想说,很多人都有才华,他们也很努力,可他们却只能住在地下室!但是只是机遇不好,所以没有达到您这样的成就,您怎么看这样的观点?就是,机遇比你自己的努力更重要!”

    终于说完了问题,这位男生稍微放松了下来。

    “这个问题跟我今天的演讲貌似没什么太大关系呀,但我还是回答你一下吧。”

    “我觉得现在的社会不存在怀才不遇的现象,有的只是不孕不育!机会。或者按你说的机遇这种事情是要你创造的,举个例子,你唱歌好听,你可以去参加选秀节目;你觉得自己的电影拍得好,你可以去一些专门扶持青年导演的电影节寻求机会呀;你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很好,那你就写出来,拿给出版社看!不可能你坐在家里,就会有伯乐看出你的才华,是吧?现在是自媒体时代,有的是方法让一个人成名,如果你真的很有才,那就行动起来!”

    “沈导这句话说得真好,来,我们有请最后一个观众提问!”

    撒呗宁又冒出来了。

    “沈导,你知道你有很多粉丝吗?他们可能连自己父母的生日都记不清楚,却能记住你的生日,有些人连自己未来的方向都不清楚,却能清楚的机的你说过的每一句话,在这里请允许我称呼他们为你的脑残粉,对于这样的粉丝,您怎么看?是觉得他们应该改一改,还是觉得自己很爽,有这么多迷弟迷妹,那我的片子肯定可以卖钱了!”

    哇!这个问题都出来了。

    真正的搞事情呀!

    而且这家伙的提问态度有点像是在审问,咄咄逼人!

    看了看他的身份卡,北大的学生,怪不得,名校的都这样,觉得人生应该是个个体,绝对不能追星!

    “首先,我说一下,你刚才用到了脑残粉这个名词,我觉得这个词带有一定的侮辱性,请你以后千万不要当着一个明星的面提问这样的问题。”

    “另外,我觉得你问得问题有点言过其实,都知道我的粉丝绝大部分都是成年人,很少有迷弟迷妹存在,明星是个体,很多媒体在攻击一个明星的时候,会说什么样的明星就会有事模样的粉丝!在稍微有理智的人看来,这句话都是错误的,粉丝的行为代表的是他个人,媒体往往把少数脑残粉的行为扩大为整个粉丝群体!”

    “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你,因为正常有理智的人应该能将脑残粉和明星本人分开。那些总是说因为脑残粉就讨厌某个明星的,其实只是给自己找个黑他的理由罢了!至于你最后一个问题,我个人建议你先去看看我的电影再说这句话,如果真的是因为粉丝的关系,我的电影才能大卖,那我的票房成绩为什么是一部比一部高?而且,有很多喜欢看《老手》这部电影的人,他们并不喜欢我本人!”

第三十九章 十五亿!!

    “谢谢沈导赏脸照顾我们节目。”

    “不客气,能站在央视舞台一直都是我的梦想。”

    “以后若是有空,一定要常联系啊!”

    “一定一定…”

    《开讲啦》虽然在央视播出,但也属于制播分离制度下的产物。

    它的制作公司,唯众传媒跟央视的关系很好,甚至连春晚这样的大节目都交给它制作!

    沈临之所以选择这个节目,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播放平台是中央电视台。

    不管现代的人们如何吐槽中央台,它始终属于国家的传媒集团,跟唯众传媒打好关系,很有必要。

    录制完《开讲啦》,沈临继续自己的电影宣传之旅。

    ……

    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

    每周都有新片上映。

    六月一号到9号,共计14部新片上映,这其中有《三十七》这类影院一日游的电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