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富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世富贵- 第2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欧阳修本来携文来找徐平,虽然也没想多受赏识,但不得重视还是有些失落。没想到说到最后却因为校对韩愈文集有了一笔巨款收入,心情又好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166章 人才济济

    正在欧阳修坐在徐平的客厅里,想着自己一旦有了五百贯该怎么花的时候,小厮进来通禀,条例编修所的属员已经到了。

    徐平急忙吩咐进来,对欧阳修道:“我在中牟有一处田庄,虽然粗鄙了些,但有些野趣。最近编修所里事务繁忙,这两天好不容易有一点空闲,要到那里放松一下心情。你如果没有事的话,不如随我们一起去。”

    欧阳修问道:“不知王君贶去不去?”

    “一起去的,本来你不来我这里,他应当也会去邀请。”

    听说王拱辰去,欧阳修忙道:“如此便叨扰郡侯了。”

    虽然天圣八年殿试的时候王拱辰夺去了欧阳修视为囊中之物的状元,两人的关系还是不错。实际上欧阳修的名次比较靠后,前三甲都与他无缘。

    正在这时,院子里熙熙攘攘,不少人走了进来。

    王拱辰一进客厅,见到欧阳修坐在这里,不由道:“原来永叔早已经过来了,怪不得去你住处见不到人。刚好,我们一起去副使中牟庄园,玩乐几天。”

    欧阳修急忙起身与众人相见。

    王拱辰领了两个人过来,向徐平介绍。一位是天圣九年中制科的富弼,另一位是天圣二年进士尹洙,还有一位荫补为官的梅尧臣。

    梅尧臣也曾参加过科举,只是不幸落第,只好借着叔父梅询的关系荫补为官。梅询曾经做过翰林学士,现在出外为官。除了学问,梅询最著名的是讲究,每天都把自己身上熏得香喷喷的,有不少人为了特意闻他身上的味道去拜见他。与另一位不修边幅的当年的学士窦元宾恰成对照,世称“梅香窦臭”,不过这梅香可不是后成丫环的意思。

    这起来这个年代的读书人很有个性,除了“梅香窦臭”这一对,稍早一点还有一对“盛肥丁瘦”。盛肥指的是盛度肥胖无比,瘦自然指的是丁谓瘦得跟猴一样,不过这一对指的是他们的体形,不像前一对那样有个性了。

    梅尧臣早有诗名,开有宋一代的诗风,如果单论在诗坛上的地位,比石延年还要重要得多。是以他虽然不是进士出身,在这些少年成名的文人当中,也没人瞧不起他。

    不过科举失意,对梅尧臣是很大的打击,使他的性格比较偏激,甚至有些古怪,有的时候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搞文艺的总是比较敏感。

    尹洙中进士早,成名也早,开一代文风的人物,最少这个时代,比其他的年轻人地位要高一些。欧阳修几人跟他亦师亦友,文风都受他的影响,正慢慢走向成熟。

    富弼自不必说,徐平前世就知道他的大名,政治成就最高。天圣八年富弼没有参加科举,赏识他的晏殊和范仲淹让他参加第二年的制科,在仅有很短的时间准备的情况下,富弼应制科成功,踏入仕途。以制科的难度,富弼可以称一声天才了。

    也正是这种人物,晏殊才会在他还没踏上仕途之前,就把女儿嫁给他。

    徐平自己虽然也是一等进士出身,但为官之后一直管钱粮,要不就是打仗,在文学上乏善可陈,也没有哪个少年学子来他门上投文谒见。这是第一回,自己家里文人学士济济一堂,虽然心里对这些东西并不怎么看重,还是有些兴奋。

    此时已经过了午时,太阳开始西斜。中牟离京城可不进,为了在天黑前赶到地方,忙命小厮收拾准备出发。

    众人到了院子里,徐平对一旁的李觏道:“你也随着去,温习也不急在这一时。此次去中牟的文学之士不少,你也正好讨教一番。作诗写文章,非我所长,却正是这一群人的日夜研习的,随便指点几句,也够你终生受用。”

    李觏躬身行礼:“谨遵先生教诲。”

    殿试的时候要中进士,文采不是最重要的,但是要想获得好的名次,文采就必不可少了。如果文里出现几个让人击节赞叹的句子,名次就能上升不少,不是小事。

    进士和进士不一样,最前面的几位,再是不怎么样,当到五品以上的高官,甚至职到待制以上的侍从,都不是难事。稍后的一甲进士,只要不出大错,十年之内到知州几乎也是跑不了的,进入朝堂任要职都有机会。再后面可就难说了,到了最后一两等,踏入仕途的时候不过是选人,虽然比一般选人升京官容易,但没有大的机遇,一辈子也难有出息。

    徐平自己是一等进士,越来越体会到了这一点。不说别人,当年他在中牟种地的时候郭谘就是中牟主簿,相当于其他路的大县知县。后来徐平做到盐铁副使了,郭谘还是大县知县。当中当然有其他因素,但进士科甲不同的影响还是起了重要作用。

    落第的盼着只要中个进士就好了,中了进士的又想着名次靠前一点才好,实在是事实就是如此,名次对日后的仕途影响太大。不说别的,一等进士地方一任之后就可以任馆职,不用大臣推荐,其他甲第哪有这个待遇?像欧阳修这些人,不是机缘巧合,初授官就到洛阳任职,碰到大人物赏识,哪有馆职给他们做。

    洛阳到底是西京,在那里坐镇的一般都是朝中重臣,前面三任钱惟演、王曙和王曾几人,哪个不是带着使相。只要得他们青眼,一句话就前途无量。

    如果像徐平这样,一脚踢到川峡岭南去,碰到武臣知州,再是文采斐然,也没有人荐举你,只能苦熬。能不能熬出头来,就只好听天由命了。

    这个时候习惯高第取寒门,就是这个道理,这些高第的进士才是皇帝的自己人,一路升迁不用看大臣脸色。没有人荐举,那就从制度上保证他们的升迁速度。

    李觏在徐平这里也有些日子了,看多了这些官场里的门道,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得了徐平吩咐,匆匆忙忙地回自己房间收拾,带着几篇自己作的得意文章,好遇人请教。(未完待续。)

第167章 猎犬

    一行十几人,出了城门,上了去洛阳的官道,便纵马驰骋。马奔驰在官道上,迎面吹来凉爽的风,带着春天的勃勃生机,令人心旷神怡。

    徐平连续忙了几个月,今天才算是放松了心情,格外畅快,见路上行人稀少,便催马急驰,风一般向西行去。

    徐家的马好,别人初时跟着还觉着好玩,一口气跑出十几路去,跨下的马喘起粗气来,才不敢由着性子,速度渐渐慢下来。尤其是王拱辰和欧阳修几个人,自己没有马,骑着的是徐平家里的马,也不知道是送给自己还是借给自己,更加爱惜马力。

    远离了众人,甚至连随身的兵士都甩在了后面,徐平才放慢速度,选了路边一处高旷的地方,停下等着众人。

    不远处汴河里的船只稀少,张着帆缓缓地行近。北方更远的地方是连绵的太行山,山的那一边,就是河东路的腹地。

    这里是中原,锦绣之地,不是邕州那边远的瘴疠之乡,然而四面看去,依然是群山连绵。徐平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没有真正一望无际的大原野,反正他没有见过,在这片世代生存的土地上,站在山上看,远方还有更高的山,站在平地看,四周都是山。

    或许有一天,他可以走出这一重一重的山脉,找到望不到边的平原。

    不知等了多大一会,其他人才赶上来。

    王拱辰看徐平跨下的马跑了这么远依然神骏无比,不由赞道:“都说副使中牟庄里养的马好,开封城里还不觉得,出城跑了这一回就显了出来。我们刚才连你的影子都看不见了,这马却像还没跑开的样子。”

    徐平笑道:“这是用青塘马选育出来的,自然非平常马匹可比。不过天天在京城里面骑着,没有它撒欢的机会,都快养废了。走吧,快点赶到庄里,你们也挑匹好马骑着。”

    徐平跨下这匹马,如果在开封城里卖,怎么也值两三百贯钱。不过徐平没有很多富人高官那种收集好马的习惯,并不怎么爱惜,只当平常坐骑,上朝下朝骑着而已。

    这时候的马就像徐平前世的车,越是有钱人越是讲究骑好马,越是能够卖上价钱。徐平庄里每年卖近百匹马,基本没有低于一百贯的,是开封府的大马贩子之一。

    一路无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众人终于到了田庄外。

    经过这么多年,徐家庄已经成了附近不小的村落,不少庄客成了佃户,三三两两地分散在庄子周围。徐家的大庄院也扩大了一些,此时里面还有两百多庄客。

    按照徐平的想法,田地租佃出去自然不如集中在一起耕种的效率高,不过无论是徐昌还是现在管着庄里的吕松,也就能够直接管着这一两百人,再多各种杂事他们就忙不过来了。徐平又不能自己直接来管,只能一年一年地增加佃户。

    吕松早已经等在庄口,见徐平一行过来,忙上前见礼,拉住了徐平的马。

    由着吕松牵马前行,要不了多久,就进了庄门。

    自从徐平回来,这庄子又增大了不少,整齐有序,又热闹非凡。跟在后面的王拱辰和欧阳修等人看得连连啧舌,豪门大院他们也去过,特别是钱惟演在洛阳的园林,占的地方广大,修整得也非常豪华,但却没有这处田庄的宏大气魄。

    说穿了,那些园林是供人游玩的,徐平这里则主要是种地,耕、林、牧、渔全方位发展,背后有千顷土地支撑。生产型庄园的气势,自然不是消费型的游园能比。

    众人下马,任由庄客把马牵去马厩,随着徐平进了大院。

    此时正是春忙时节,院里只剩女人孩子在忙着家务,青壮还在田里。院子里趴着十几只黄狗,都是庄客们养的,看见陌生人来,漫不经心地翻个白眼。

    这里没有平常农家院里常见的鸡鸭,那些家畜家禽都养在别处,以免把院子弄得又脏又乱。庄里不缺土地,而且全都是自己人,也不怕走失。

    吕松道:“官人和客人们先在院子里坐坐,一会庄客们下了工,再送你们到游园那里安歇,这里还是太乱了些。”

    徐平看了看周围忙碌的人们,道:“也好,你让人上几碗茶来,大家路上走得口渴了,先润润嗓子。”

    院子里早已摆好了交椅,徐平领着众人坐下,慢慢喝茶。

    正在大家好奇地看着这副难得一见的农家场景的时候,门外传来犬吠声,低沉而带着一种威严。这声音明显与平常的犬不同,只叫了几声,便戛然而止。院子里的十几条黄狗明显是对这声间感到害怕,都不由自主地缩成一团。

    不大一会,就见到一片黑云从地上卷着涌进门来,伸缩吞吐不定。

    欧阳修吓了一跳,定睛再看,才发现是十几条细犬,一色的乌黑皮毛,四肢修长,腰身极细,眼睛明亮。

    看明白了,欧阳修出了一口气,口中道:“好畜牲!”

    牵着细犬的是四五名庄客,中间站着一个汉子手中提了个獐子,见到徐平和一众官人,高声叫道:“官人带客人到了?我带人去打了几个獐兔回来吃!”

    徐平见是孙七郎,道:“庄里有牛羊,吃什么獐兔!快把这些细犬牵开,不要冲撞了客人!今天来的都是文士,不是你这种粗人!”

    走马斗狗,这才是孙七郎的生活。京城里给他个小官,那是怎么也拴不住他的心,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回中牟来,连家都一直安在中牟,没有搬到城里去。

    这十几只细犬是徐平去岭南后孙七郎养在庄里的,用起来极是顺手,只要牵着去田野里转一圈,从没有空手回来过。

    细犬是中国原生的猎犬,腿长腰细,体形极是优美,原野中奔跑如飞。徐平前世这种狗民间已经不常见了,第一看见还好奇了很久。仔细想想,好像传说中二郎神的吠天犬就是这种,只是前世一般的画里画的太小,跟个哈巴狗一样。

    孙七郎见徐平身边坐着的数位文官对这十几细犬都有些害怕,忙告了罪,命手下庄客牵到犬棚里去。然后大步走上前来,把手里的獐子扔在地上,向众人拱手:“在下孙七郎,当个三班奉职的闲官,日常都住在庄子里,见过诸位官人!”(未完待续。)

第168章 田园风

    这位明显是个家仆的人物也是个官,除了认识孙七郎的王拱辰几人,其他人都是惊奇不已。不过这个年代因为恩荫得官的人多,徐平家里人丁凋零,荫到家里的奴仆身上并不稀罕,稀罕的是做官了还不出去找个差事,天天牵狗打猎。

    其实这些人想的差了,孙七郎的官可不是靠徐平恩荫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功劳。不管是曾经在邕州参战,还是回京城给皇宫修这修那,他这官给的还低了呢。这小半年忙来忙去给皇宫和京城四处园林建了不少东西,才从三班借职升到三班奉职,孙七郎一直嫌弃官小俸钱少,不能养家糊口,根本就不想做。

    徐平这种寒门出身的进士,家族人口凋零,如果不想浪费恩荫名额,把官荫到家里奴仆身上还是很常见的。有名的如夏竦把家里一个姓鹿的奴仆恩荫为官,这姓鹿的贪财,在赴任的路上妻子产子,因为只有交接之后才开始算差遣的俸钱,刚过三天便逼着上路,结果妻子去世。这位妻子去世前在驿馆的壁上题诗记了这件事,跟咏的布满白壁,后来还有好事者结集出版,称为《鹿奴诗》,流布一时。

    徐平家里是因为有产业,遍布农林牧副渔工商各行各业,在家里做点事比出去当官得到的俸禄还多,还轻松自在,恩荫名额一直空在那里。就连徐昌,宁可留在徐家做个主管,也不想出去做官,当个小使臣的官地位还不如他这郡侯府总管呢。

    如今做了官的两人,高大全凭的是战功,孙七郎靠的是自己手艺,徐家的奴仆做官还真没有占过朝廷的便宜。

    庄客拿了把交椅来,孙七郎在下首坐了。

    王拱辰低声向众人介绍了孙七郎在京城得官的经过,几人才高看他一眼。能够几次三番被皇宫请去修东西的,必然是高手匠人。这高手有了官还不放在眼里,宁愿呆在乡下傲啸山水,又多了几分高人风范,哪里想到孙七郎只是躲懒贪玩而已。

    聊了几句闲话,田里做工的庄客陆续回来。

    吕松走到徐平面前,行礼道:“官人,庄客们都回来了,人手充足,不如与客人一起移步游园,这院里太杂乱了一些。晚上要吃些什么,也请吩咐下来。”

    “好,把车子推出来。过一会让庄客宰一只肥羊,杀几只鸡,做熟了送到游园去。记着羊骨煮烂,羊肉挑好的切好洗净,在园里烤着吃,鸡煮一半熏一半。”

    吕松应诺。

    孙七郎道:“这里还有一只獐子,好肥,哥哥一起让人煮了来!”

    吕松看了看地上的獐子,叫过两个庄客来,扛到一边收拾。

    此时太阳趴在西山上只露出半个脸,晚上的凉风已经起来,吹到众人脸上,带着一种特别的田园风情。

    外出做工的庄客陆陆续续回来,肩扛手提着各种工具,脸上洋溢着笑容,谈着今年的天气,该种什么,地里会有什么收成,能多发多少工钱,还有今天晚饭会吃什么。

    这是这些年轻文官从没有见过的场景,虽然都是只读圣贤书,不知稼穑的人,一时也被这场景所感染,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和生气。

    只有方偕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