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富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世富贵- 第6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时番贼来攻,只怕急切间救援不及。而一旦获胜,不能乘胜追击,贻误战机。”

    晏殊道:“前几个月重定陕西沿边四路帅司,不是让徐平兼节制泾原路兵马?那两路挨得近,有徐平节制,当不会误了大事。”

    章得象不紧不慢地道:“单单节制,只怕济不了什么大事。三川口之败,一样有刘平节制三路兵马,遇到昊贼设伏,还不是有数军观望!”

    当时刘平的职务,分别节制、管勾延路和泾原路兵马,他自己又是环庆路兵马副都部署,是实际上对党项战事的前线总指挥。但实际上这一系列官职有名无实,除了延路石延孙听他指挥外,其他各城、寨都监多是独自行事,三川口附近就有几军观望。

    晏殊看看周围的人,心里感觉出了苗头,只怕前边说什么徐平军改只是闲言,今天真正要谈的是前线指挥。特别是枢密院诸人只怕已经统一了口径,心中有计较,要在今天获得其他人的支持。除了王贻永,现在枢密院全是吕夷简的人,没有牵制。晏殊是个谨慎小心的人,看出这个苗头,立即就闭口不言。

    李迪沉声道:“本朝军政掌于枢密院,秋冬战事如何指挥,不知枢相如何看?”

    吕夷简看看旁边的沙盘,又看看旁边的大地图,道:“三路互不相制,遇到战事缓急间救援不急,委实不利。枢府现在有三个办法,还请陛下和诸相公参酌。一是把对番贼战事沿北境分成两段,东段延路和麟府路,设一帅臣总理。西段则含其余三路,同样设一帅臣总理。要么就在泾原路设一总帅,总领秦凤、泾原、环庆三路,经略兴、灵二州。最不济也要在泾原、环庆两路设一帅臣,统领对镇戎军方向战事。秦凤路由于有番贼所占的天都山阻隔,与其他两路不能合为一体,可单独作战。”

    秦凤路就是前朝的陇右地区,地理上跟其他几路不成一体,中间有陇山、天都山南北阻隔。连接的隘口要么在南边的关山,要么在北边党项手里的天都山,跟泾原路离得虽然近,但在地理上不成一个整体。让徐平节制泾原路兵马实际并没有多少用处,从关山陇坂绕一大圈到泾原路传军令,路程太远,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见众人不说话,吕夷简道:“若是不在前线设一总帅,而由枢府统一指挥,则路程太过遥远。军情十万火急,诸路间与贼作战必须相互支援,一切仰赖京师诸多不便。”

第167章 有虚有实

    赵祯见众人不说话,对站在一边的李璋道:“你新从西北回京,回来之前秦凤路战事如何措置,说给诸位相公听一听。兼听则明,让诸相公知道一下前线将帅是如何想。”

    李璋叉手应诺,站到地图前边,拿着一根细长棍指着地图道:“年前三都川一战,全歼来犯的禹藏花麻一众蕃部,秦州军进占定西城。定西左连德顺军,可通渭州,东北有关川可达会州,西北可过马衔山到榆中,是四通八达之地。自占定西城之后,秦凤路大部兵马即以定西城为中,在四周驻扎。卓罗城一战,便是在定西城聚集兵马,一日夜间渡黄河北行百里,打了昊贼一个措手不及,斩获不少。在末将回来之前,秦凤路调集宣威、擒戎和清朔三军,以会川城为根本,稳扎稳打,战据了会州。会州左近沿着两河两岸有大片川谷平地,在那一带群山之中甚是难得,可作进取番贼天都山的根本之地。”

    说到这里,李璋指着那一片谷地道:“这一带谷地当中,西侧是会州城,扼从群山中出来的黄河出口之处,东边是三角城,直抵天都山外围的屈吴岭之下。会州与榆中隔着一带群山相望,虽有黄河相通,但两岸陡峭,水流湍急,行不得船,走不了路,会州实际还是靠后边的会川到定西城一带提供兵马粮草。若以定西城为中,则会州和榆中便如伸出来的两个犄角,一角顶向兰州以北的番贼卓和南监军司,另一角顶向西寿监军司和新立的天都山南院。卓罗城战后,番贼在那一带已经北向撤一百余里,而且兵马稀少。自春天起秦州便在那一带行春狩之事,抢夺番人马匹、骆驼,几个月下来,除非番贼自兴州发大军去往那里,不然番贼无力南犯。番贼退切,厮便重回青唐城,与跟番贼友善的邈川和宗哥蕃部争夺宗哥一带,此后一二年间,必然战事不休。而河西原被番贼击败,退居山里的各蕃部也杀出山来,与番贼争夺各郡。如今沙州已重被北亭汗王占据,驱逐番贼。其余几州受此鼓舞,与番贼争得厉害。总括而言,榆中已稳如泰山,番贼无力进攻。”

    吕夷简点头道:“卓罗城一战立功不小,虽然没有切断番贼通河西数郡的道路,但番贼折损兵马不少,数年之内当无力进犯。”

    李璋叉手:“枢相所言极是。经过去冬三都川和卓罗城两场战事,秦州以西、以北都已经基本平定,虽然没有清除番贼,但他们也无力进犯,今冬战事在东面。”

    说到这里,李璋指着会州附近的一处小城道:“陛下,诸位相公,这里就是三角城。此城原为羌人所筑,不知筑于何年月,也不知废于何年月。城现在已经废弃,但留下的城基不小,上月由高大全所部擒戎军占据,正在重新修城。若是此城筑成,则在防秋之前的这几个月里,向那里储蓄粮草,同时在周边关隘建堡寨,扼守要道,让其固若金汤!”

    李迪带上老花眼镜,伸着脖子看墙上的地图,点头道:“那里地势不错,有到番境西寿监军司的道路,也有到天都山南院的道路,还渡口可通黄河北岸可到兰州,是会州进入天都山的要地。由那处三角城,到西寿监军司的隘口,可有什么城池?”

    李璋叉手道:“回相公,那里有两处故城。一处是古阴县城,秦时将军蒙恬所筑临河四十四城之一,还有一处是鲜卑乞伏氏所筑麦田城,两城相距约一里之地。现在两城都被番贼战据,依托周边群山,大军摆不开阵势,据险而守。”

    李迪点头:“那到东南边天都山南院去呢?又有什么城池?”

    “回相公,那里有一处地方扼住前去天都山南院的道路,因为盛产芨草,用其所制的蒯绳是各渡口必用之物,故名‘打绳川’。那地方正当两山之间,扼住大道,番人便在那里起了一处城池,名为‘达城’。只有过了那里,才进入天都山,沿途是数个山间谷地联缀而成,一直通到镇戎军左近。”

    李迪点头,对一边的吕夷简道:“枢相,如果占住那处‘达城’,再进占昊贼所据的天都山南院,秦凤路兵马才能和泾原路连结起来。”

    吕夷简道:“相公所言不错。正是昊贼亲自坐镇天都山南院,要想攻占必然不易,所以现在秦凤路和泾原路一时难以联在一起。徐平节制泾原路兵马,有番贼山南院在,便就很难做到。泾原、秦凤两路,依现在看很难合兵作战。”

    李迪沉吟一会,道:“依如此看,今年秦凤路跟番贼战事,只能是虚攻西寿监军司,而实取‘达城’。只要把昊贼从天都山赶走,则战事就豁然开朗!”

    说完,李迪和吕夷简一起向赵祯捧笏道:“陛下,看过会州一带地图,即本朝与番贼的兵力布置,臣等已经明白那里现在是如何局面了。布置防秋,当以此为准!”

    赵祯道:“人再是天资聪明,不知前方山川地理,要如何能够指挥战事?朕也是看了李璋所上秦凤路一带山川地理,才明白前方将帅为何如此打仗。刚才宰相说得极有道理,与前方徐平所奏今年方略大致相合。李璋,你把秦州帅府布置说一番。”

    李璋叉手应诺,道:“经略对今年战事布置,与刚才李相公所言大致相差不大。不过相公所言是虚北实南,而经略所布置是虚中间实两翼。南翼自然是天都山南院,以兵马逼住西寿监军司出屈吴岭的阴古城和麦田城,而以主力争夺天都山南院沿线的各川谷,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北翼则是利用三角城附近的天然渡口,北渡黄河,与榆中方向之军东西对进,占住过柔狼山的北上垭口。那里有一条山间谷道,即是前几个月杨文广部春狩之后南下会州的道路。占住那里,则以骑兵快进快出,绕击西寿监军司后背,让番贼不能顺利地用兴州和灵州粮草支援天都山战事。那里是番贼腹地,本朝兵马进出几次,自然会引起番贼境内震恐。再者攻天都山是在山中作战,大股骑兵无用武之地,正好用在那里。”

    李迪知兵事只是与其他文臣比,所想出的策略保守为主,而徐平在占了定西城之后手里有了大量骑兵,又有新制的可在草原大漠行进的马车,怎么会只满足步步为营?占住一处前进基地,以强大骑兵高速机动地四处骚扰,徐平最少要让几百里内的党项人睡不着觉。

    话说至此,秦凤路今年的战略大家便就都明白,还只能以进占天都山外围为目标,葫芦谷道的战事他们暂时帮不上忙。地理上的阻隔,使秦凤路现在只能是单独战区,哪怕徐平连连打了胜仗,也没有办法把其他几路的军事指挥交到他手上。吕夷简所设想的几个前线指挥方式,实际只有最后一个是符合实际的,即泾原和环庆两路设一帅臣,总领两路军事,与元昊亲自坐镇的天都山南院争夺镇戎军周围要地,把那里筑固住。其中的实质,是把位于各路中间的环庆路从以横山战事为主,改为以葫芦川谷道战事为主。

    推荐一本朋友的书,《紫青龙吟记》,一百三十万字的凡人流的修仙小说,喜欢凡人流这口的书友可以去看看,作者写的很用心。

第168章 交权

    看天已近傍晚,赵祯道:“今日议事便就到此为止吧。以后西北战事,便就在这里商议了。军机大事不能人人尽知,以免泄露军机,进入这里的官员应有限制。回去之后中书和枢府议一议,哪些官员可以进入此处,报入宫里之后以为定制。”

    李迪和吕夷简一起捧笏领旨,恭送赵祯回宫。

    走到门口,赵祯突然转身道:“用罢晚饭,枢密太尉与昭文相公到崇政殿来,别有事议。”

    李迪和吕夷简一起躬身领旨,目送赵祯回宫。等到赵祯离去,才带着诸位宰执一起围到沙盘和地图前,叫过来李璋,详细询问西北兵力布置。

    赵祯参与议事,只是听一听大主意,真正战略布署还是由宰执商议定了,最后由枢密院施行。一些细节,赵祯在的时候是不方便问的,特别是涉及到前线将帅的态度。

    问过李璋西北各路的布署,李迪对吕夷简道:“还是要其余各路学着秦凤路这般,把兵力、寨堡等等各种详情报到枢密院来,绘在图上,我们议事才有据可查。若还是如同先前一般,只是依例上奏章,哪里能够周知军情!”

    吕夷简称是,想了一会道:“最好在河西房这里再设几个职事,每人专管一路,不至杂乱。这都是临时职事,不必再设差遣,用他官兼领即可。”

    李迪同意,与众宰执问了诸般细节,最后商量统管泾原、环庆两路的帅臣。最后商量来商量去,吕夷简道:“现在夏守持天子剑为陕西路都部署,除非是把他召回朝来,不然这帅臣还是只能他来做。如果别遣人去,只怕”

    战略方向转移,必然要把禁军主力向西调遣,特别是京城禁军云集的延路,在新的战略下已经不是主攻方向,没必要安排那么多精兵。如此一来,统管泾原、环庆两路的帅臣就必须是宿将,不然震不住那几位官高爵显的统兵官。别说韩琦不行,就连最近连番立功的徐平也不行。人选其实不多,不是夏守,就是王德用几人。

    赵祯在大内用过了晚饭,把李璋叫过来,对他道:“今天议事,我看诸位相公对你此次奏报甚是满意,只是讲的秦凤路详细,其他几路过于简略了些。”

    李璋道:“这没奈何,不是臣不用心,实在几路奏报只有那么多,想细报也细不起来。”

    “如此,那也是没办法的事。”赵祯点了点头,“我看宰执们的意思,想让其余各路也学着秦凤路那样奏事,如此你一个人忙不过来,若是再加吏人,又不合适。”

    大宋哪些衙门真正做事,只要看一看官和吏的比例就好,越是官少吏多,就说明这个衙门越是忙碌。那些清闲的衙门,往往官员不少,而吏人不多。李璋手下管着的只有吏人和将校,要按各路分工,则必然是再加公吏。最后成了李璋一个官来自秦凤路,这种联结前线和朝廷的要害地方,其余几路必然不满意,总会觉得自己在朝廷吃亏。

    想了想,赵祯又道:“今天看你奏事,我觉得以后这地方要紧得很。不只是平日常与诸位相公议事,总有个脸缘,还能在奏事之中学到不少兵家之事。能把这差事做好,以后管军大致也不会差了,是也不是?”

    李璋叉手道:“臣回京城之前,经略曾经说过一番话,臣以为把这职事说得很明白了。”

    “你回来曾带徐平密奏,想来说的是差不多的事情。不过他把这些职事略过,说得并不详细,你细说来给我听。你与徐平是自小玩大的兄弟,必然无话不谈,不必顾忌君臣之仪,把实话说给我,我也心中有数。”

    李璋不由有些为难,他跟徐平私下里说话直来直去,有的是不能跟其他人说的,自己的亲表哥也不行,更何况自己这表哥还是皇帝。

    想来想去,见赵祯一直看着自己,李璋只好硬着头皮道:“陛下一定要听,臣只好直说。”

    赵祯点头,示意李璋尽管直说,依徐平的性格,他也不相信会说出什么不得体的知来。

    李璋道:“臣回京之前,经略特意对我说,现在秦凤路经过一年多整训,已经有大军十万。经略为一路帅臣,军政通管,大权在握,虽然陛下知其忠谨,但朝廷必有闲言。为人臣者最忌权重,权过重则天下不安,权臣虽无异志,而天下担忧其有异志。”

    赵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这也是徐平密奏直言不讳的问题。以前像秦凤路这种经略使小打小闹没有什么,其他几路主力是三衙禁军有所牵制也没有什么,现在的秦凤路是徐平编练的新军,再连打胜仗,就必然会引起疑心。赵祯是个忠厚的人,对前线将帅能够做到用人不疑,但看徐平不顺眼的还是会拿这种重权说事,最后发展到哪一步就不好说了。

    李璋又道:“天子临大事予臣下以重权,为免疑虑,而有王翦求封,萧何自污,求富贵而安帝王之心。经略起自诗书,进士及第,今握大权在外,既不想惹朝中疑虑,也不想自污以坏名节,惟有把权交朝廷,在外做事而已。本朝虽然军政一切总于枢府,实际上还是有分的。经略言,如今是军政在三衙和地方帅司,军令出于枢府,而用人之权在陛下。”

    赵祯又默默点了点头,这确实是现在军制的事实。军政总于枢府只是泛指,实际上真把军权几大块分开,从太宗之后慢慢演变的现实是军政在三衙,军令在枢密院,而人事大权则在帝王,钱粮军需则在中书,互相牵制。其中的异数就是经略司,随着战事越来越长期化,越来越激烈,边疆帅府的兵权越来越重。宋初从五代传下来的旧制是以中央禁军为主,遇有战事临时任命主帅,一二年战事结吏帅臣即解兵权。可面对党项和契丹,战事都是绵延数十年,这种制度不得不慢慢演变。边疆帅臣的脉络是临时性的行营总管,到长期性质的都部署司,慢慢成为边疆长期性的军事长官。经略司本身不是帅臣,发展演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