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陈玉清升任淮城市副市长。之后又再到调海州市担任市长,她在县委书记与副市长的任上都没有干满一届。堪称是一路坐直升飞机升任到现在海州市市长的位置,升职速度令人咋舌。
陈玉清比海州市委书记薛绍华稍晚到海州任职,作为两个海州市的主要领导,陈玉清和薛绍华的施政理念并不一样。市委书记薛绍华认为应该充分发挥海州临港的优势。重点发展临港开发区,使其成为海州湾经济带的龙头,这一点与包飞扬对海州市临港经济开发区未来发展整体的产业规划不谋而合,所以薛绍华也一直大力支持包飞扬的工作。而市长陈玉清则认为海州北面有琴岛港,南边有沪城港,海州港要想跟它们这两大港口竞争,就必须充分利用穿越过海州市之中的亚欧铁路的作用,充分发挥路桥经济带桥头堡的作用。
两个人的想法其实中间也有互通的地方,无论是强调海州湾。还是强调欧亚铁路,都必须利用海州港的优势。不过两个人的着眼点又不同,薛绍华是想依托优良的深港港口优势发展临港大工业。由此来带动海州港的兴起与对周边的经济辐射能力,因此着眼于钢铁、炼化、造船、电力等临港重型大工业。而陈玉清则希望利用欧亚铁路的优势,发展纺织、机电、电子、机械加工等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一方面利用沿线的资源,利用华夏比较低廉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产业和产品出口,另外一方面则利用海州的地理和交通优势。将生产的产品输送到内地各个城市,陈玉清认为这样做更切合海州的实际。而不是好大喜功,不从实际出发,就想上一些大项目。
在前两年,薛绍华一方面争取引进大项目,施行自己对海州发展的政治理念,另一方面也支持市长陈玉清发展她的加工制造路线,毕竟政府主管经济事务,直接的影响更大。但是两人也经常会因为本地经济发展的工作中一些选择问题发生冲突,说起来海州市的这两套班子的主要领导其实关系并不算是很融洽。纵观历史成绩,海州过去两年发展的情况还算不错,但是距离薛绍华和陈玉清两人预计中理想的目标都有明显的差距,无论是临港工业还是加工制造业的发展规模都不尽如人意,两人都认为是对方施政理念拖了海州市经济发展的后腿,导致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
不过薛绍华到底是海州市一把手,从政经验又比较丰富,逐渐在海州市掌控了主要局面。他几次三番地找江北省省委书记王虹锋,将包飞扬从望海县要了过来但是海州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主任就是对其已经在海州政坛占据上风的最好证明。薛绍华也正是准备倚靠包飞扬这个被自己好不容易挖来的这个能力出众的人才,在临港工业项目上大干一场。对这次组团赴东南亚进行招商工作,薛绍华也寄予了厚望,正是他力排众议,给了开发区三个宝贵的名额。只是薛绍华没有想到,在包飞扬带队下,临港经济开发区到东南亚招商的成绩会那么惨淡。
“小包,听说你今年还不满二十五周岁?”陈玉清坐在办公桌后面,微微抬起头,表情非常严肃地看着包飞扬。
包飞扬不知道陈玉清为什么忽然间问起他的年龄,他点了点头:“我的生日比较小,到十二月才满二十五周岁。”
“不到二十五岁的正处级地方一把手,你应该是全省,甚至全国独一号。”陈玉清淡淡地说道,语气中却并没有褒扬的意思。
在陈玉清心中看来,包飞扬之所以这么年轻就能够做到这样的位置,不可能是因为自身做出了非常出色的成绩而得到上级的提升和重任,这样的小年轻无非是依靠家里的背景,才能得以担任单位实权一的手的职务,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不过就是拚爹嘛。
相对来说,陈玉清更欣赏有实干才能的人,而不是有着背景庇护一路升官的红二代之类,顿了一顿,她接着向包飞扬故意问道:“对了,你不是跟韩市长的招商团去东南亚了吗,韩市长要明天才能回来,你怎么就先回来了?”
包飞扬昨天就预约今天来见陈玉清汇报工作,陈玉清不可能不知道包飞扬已经提前回到海州市,这么问显然是对包飞扬回来后没有向她报告表示不满。(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九章 不感兴趣
包飞扬心中自然清楚,向陈玉清解释道:“市长,我几天前就回国了,当时我听说一些造船业方面的消息,想要争取一个造船项目落户海州,所以就提前回来。今天我来,一是要向市长您汇报最近的工作,二就是汇报一下这件事。”
陈玉清可能是因为出身纪委干部的原因,总是比较严肃,实际上她的面相并不凶,甚至有些精致秀丽,只是长期的职业习惯养成了一副冰冷的眼神好像要刺破人心,让人感觉不怒自威。包飞扬心中暗暗想道,或者陈玉清是因为女性的身份,在以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官承,改变人们惯性思维中认为女性是柔弱的芋,她想要让人知道女性做起事业来能力同样并不输于男性,为了体现出自己的强势,让下属感觉到领导的威严,而故意这样做的吧。
“那你就先说说你为什么从东南亚提前回来吧。”陈玉清不动生色地说道。
包飞扬就知道陈玉清还在计较这个,他点了点头,冲陈玉清说道:“市长,情况是这样的,我提前从东南亚回国,主要是想考察一下造船产业,看看有没有机会为我们海州引进一两家大型造船企业。”
陈玉清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用目光示意包飞扬继续说下去。
包飞扬说道:“目前世界造船业的中心在亚洲,日本和韩国占据了大部分份额。不过日韩两国的造船业虽然非常发达。但是因为他们国内造船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也比较激烈,导致日韩两国造船企业在劳动成本、原材料成本、财务和管理费用上压力比较大,所以部分日韩造船企业也希望将一部分产能和制造环节向外转移。比如日本排行前三的造船厂川崎船业就与华夏远洋集团合资,在通城新建了华远川崎合资公司。”
“根据权威专家的分析,从世界范围看,造船业的重心会进一步向亚洲转移,而华夏国将成为继日本、韩国以后的又一个造船大国。这次我在沪城走访了一些这方面的专家与业内人士,对此有更清晰的认识,我想我们海州也可以抓住这个机会。通过内部整合挖潜、外部引进的方式,让海州的造船产业获得长足的进步。”
陈玉清看着包飞扬。说道:“你特地从东南亚赶回来,甚至提前中断了正在进行的招商活动,应该有比较紧迫的事情,那么你所说的引进一两家大型造船企业。是不是已经有比较明确的意向或者目标?”
“还不能不能说已经有明确的意向和目标,当时是以前有过合作的一家国内著名信息咨询公司提供的消息,说海州在造船产业链转移的过程中大有可为。现在他们正在和日韩多家造船厂保持接触,争取进一步合作的机会,我想很快就会有好消息传回来。我在沪城也跟华远川崎合资公司的有关人员进行了接触,了解一下国内船企和外资合作生产运作模式。”包飞扬说道,并没有提及山水集团的事情。
陈玉清对这个答案显然并不满意:“包飞扬,你说了这么一大堆,并没有涉及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我就是问你一句话。关于引进大型造船企业到我们海州,现在有没有什么企业表达出明确的意向?”
面对陈玉清的逼问,包飞扬沉吟了一下。决定暂时还不能把真实情况告诉陈玉清。毕竟和韩国山水集团进行接触的事情目前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有一些企业对我们海州很感兴趣,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并不能能够确保他们会真的到海州来。”包飞扬说道。
陈玉清对这样的回答心里有些不满,暗暗皱了皱眉头。在陈玉清来说,她并没有认为包飞扬会对她故意隐瞒一些事情,恰恰相反。她认为包飞扬根本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要讲,啰啰嗦嗦在她跟前说了这么一大通。目的完全就是为他提前从东南亚离开找一个借口——实际上包飞扬所谓的为了海州引进什么一两家大型造船企业而提前离开东南亚也是一个借口,目的就是为了逃脱招商不力的责任。陈玉清最厌恶的就是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她原本就比较严肃的脸色不禁又严峻了几分。
“好了,我知道了。包飞扬,以后这种什么都没确定的事情,就不要总拿出来浪费时间了。”陈玉清摆了摆手道:“你先回去吧!”
包飞扬心中苦笑了一下,不是他不愿意拿出实质性的东西,实则是第一和韩国山水集团进行接触的事情需要保密,不然一旦泄露出去沪城粤城那些大型造船企业就像是饿狼嗅到血腥味一样蜂拥而至。且不说造船产业还非常孱弱的海州地区能否和国内这些造船大鳄进行竞争,即使海州能够在激烈地竞争中战胜这些造船大鳄,也会凭空增加海州的招商引资的成本;第二个问题则是即使包飞扬冒着提前泄露风声的风险,也真的拿不出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告诉陈玉清。以陈玉清急功近利的态度,包飞扬即使明确告诉陈玉清,他正委托方夏纸业公司的涂小明和天下方圆咨询有限公司的相关人员在韩国与山水集团进行接触,陈玉清也并不会认为这就是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接触毕竟只是接触,并不代表韩国山水集团有到海州地区投资的意向。
见陈玉清开口赶他走,包飞扬自然不愿意就此离去,他这次过来还有重要的问题需要获得陈玉清的支持,怎么可能这么就走呢?
他厚着脸皮赖在座位上,对陈玉清说道:“市长,是这样的,日韩的船厂那边,我会委托人继续保持接触。另外在造船业方面,除了从外部引进战略性产业投资之外,我们海州市内部也大有潜力可挖。咱们海州市里的修造船厂一共有六家,虽然规模都不大,但是能够整合一下的话,那也是海州市里的一块优质资产,这样如果我们以后真的与外商合资,在展开谈判的时候我们海州也能够多一些筹码出来。”
“哦?”陈玉清看了包飞扬一眼,倒是没有继续赶他走:“你还有什么想法?”
包飞扬说道:“我们海州市的造船工业基础薄弱,不要说不能和沪城相比,就是和临近的通城市相比,也有很大差距。而造船工业很重视配套,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即使想要与通城等地方的造船业竞争,劣势也明显。我觉得我们想要能够让投资商对我们海州地区产生认同,只有从我们海州造船产业的重视力度着手。如果我们海州从政策层面加大对造船产业的重视与扶持,或许会成为我们海州市吸引日韩大型造船企业落户我们海州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我们海州发展造船业还有其他比较明显的优势,比如我们海州市拥有良好的深水岸线,是沪城向北的第一座深水良港,这种天然优势对吸引日韩造船企业到我们海州市来安家落户也很有帮助。另外对我们海州市来说,重视和扶持造船产业不仅仅是吸引国外造船企业到海州安家落户的筹码,更重要的是对我们海州市来说,发展造船业也能带动海州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我想政府方面是不是可以制订一个海州市造船产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并将其作为市里的重点战略?”…
“包飞扬同志,你刚刚也说了,海州的造船业基础薄弱,那你凭什么认为这么一个基础薄弱的造船业可以成为海州市的支柱产业?就凭你刚刚说的那些可能存在但也可能根本就不存在所谓外商投资意向?”陈玉清伸出手指重重地敲了一下桌子,非常严厉地说道。
“包飞扬同志,我不得不提醒你,市里的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一直有规划,不是你说改就能改的。作为一名党员、作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负责人,你应该按照市里的规划展开工作,而不是拍拍脑袋,就异想天开地想要市里修改产业战略。产业规划工作可不是儿戏。”陈玉清大声说道。
“市长,正因为我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负责人,所以我才会向您,向市政府提出重点扶持造船产业的建议。而且作为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我想我有这个权力同时也有这个义务把个人认为一些好的想法向市委市政府表达出来。”包飞扬没想到陈玉清会当场发飙,不过他却不会因为陈玉清的发飙而退缩,“而且市长,我提出这个建议,并不是什么异想天开,更不是拍脑袋产生的想法,我这里有一些造船业的资料,您可以留下来看一看。这其中包括业内权威专家对行业前景的预测,另外我也在委托专业的机构对临港经济开发区发展造船业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他们得出的结论也是认为临港经济开发区在发展造船产业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未完待续)
第九百四十一章 上会解释
ˇ绍华嘴里的虹锋书记,自然就是省委书记王虹锋了。能够做到海州市委书记的位置上,薛绍华自然有他的一套,比如就像眼下的扯着虎皮做大旗。薛绍华在话里省委书记王虹锋这一杆大旗抬出来,谁反对他的话,就是反对省委书记王虹锋。这种作为虽然很老套,但是不得不承认,确实非常有效。这一杆大旗抬出来之后,甚至是市长陈玉清,都下意识地闭紧了嘴巴,生怕自己发出什么声音,被人误会是反对省委书记。一旦被有心人再演绎一下,传到王虹锋的耳朵里,那基本上可以肯定,只要王虹锋还在江北省委书记的位置上,她陈玉清的升迁之路基本上是没戏了!
ˇ绍华看了看会场,非常满意自己的话所取得的效果。他端起茶杯抿了两口,放下茶杯,看着眼尖的高金荣提着暖水瓶快步走过来把自己的茶杯添满,冲高金荣微笑着点了点头,等高金荣回到他的座位上坐好,薛绍华这才又继续自己的讲话。
他说道:“就比如包飞扬提出我们海州要把造船产业当做支柱型产业来发展的想法,如果业内专家经过调查研究,得出的报告认为包飞扬这种建议是可行的,那我们就可以考虑;如果专家们的报告认为海州市目前还不具备发展造船产业的可能,那么我也可以知道我们海州发展造船产业还有不足之处,能够通过挖掘潜力进行提升更好。如果我们海州造船产业不能提,不具备发展造船产业的潜力和空间,那么我们也可以少在这个问题上走冤枉路。改而寻找我们海州市更合适的战略发展方向,对我们海州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所以我认为包飞扬的这种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好和不妥之处。”
“另外,关于玉清同志刚才所说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的问题,我想提请玉清同志注意一点,包飞扬同志担任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主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工作。是经过我们海州市常委会讨论做出的决定,现在他刚刚履职不久。刚刚展开工作,而且我认为他工作做得也还不错,总不能因为一点点暂时的问题,就轻易断定他不合格。这是对同志的不负责任。同样也是对常委会做出的决定不够尊重,而且有关包飞扬同志的任命也是得到省委领导认可的,现在如果仅仅因为一点点小问题就否定对包飞扬同志的任命,让我们怎么向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