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穿越记(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朝穿越记(下)- 第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安抚好弘时,齐珞环顾一下四周,见到弘旻悄悄的伸出大拇指,瞪了他一眼,扶着秦嬷嬷的手缓步向内宅走去,弘历快跑两步,拉着齐珞的左手,陪在她身边,小嘴不停的讲着好笑的事情。
    “李侧福晋兴许哪日又能见好转呢,嫂子这一日又累又吓的,弘时哥哥还是带她回去好生歇着吧。”
    弘旻安慰了两句,才转身离去,弘时看到他手中的扇子,心中更是悲愤,事关他最大的靠山德妃,又怎么能再为生母求情?额娘,儿子一定要争得爵位,将您恭迎出院落,让他们都跪在您面前请罪。
    仔细询问了弘历弘旻的功课,其实这些之乎者也的文章齐珞也不大懂,但还是交代他们要敬重师傅,眼界要放开一些,不能仅局限于书本上的东西,摸着弘历的脑袋,轻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耀自他,我得其助’你们要记在心中。”
    弘历弘旻点头,见齐珞满脸倦容,弘旻轻声说道“额娘,您先歇着,我领弘历去书房。”
    齐珞歪在榻上,疲惫的合上双眼,剩下的就只是不让胤禛起疑,这件事就大功告成,迷迷糊糊的感到有人触碰,缓慢的睁开眼睛,胤禛站在她的面前,收回放在她唇边的手指,眼底划过一分尴尬,仿佛没有想到她会如此快就清醒过来。
    齐珞向旁边挪了挪,轻拍一下身边的空位,甜腻的说道“爷,陪我。”胤禛暗自叹气,对着她这副撒娇的摸样总是狠不下心,别的女人这样做恐怕自己会抬脚就走,可是对于她,却……躺在榻上,很自然的将她揽在怀中,“今日永和宫的事,爷已知晓,李氏就如你的安排闭门养病。”
    “娘娘那……”齐络咬着嘴唇,她可没有自信自己这点小花招会瞒过胤禛,还是实话实说的好“爷,你会怪我吗?”
    胤禛慢慢的合上眼,不自觉的转动着扳指,宫中的往事一幕一幕的重现,年幼时的眼泪,德妃的愤恨,额娘的委屈,语调带着一丝的感伤“爷,爷不会,是应该给她一个教训,会长记性,不敢再插手王府的事,给爷添乱。”
    齐络靠近胤禛,双手抱住他那有些僵硬的身子,能察觉到他骨子里透出来的淡淡的哀伤落寞,甚至还有几分的思念,应该是对佟皇后吧,从孝庄的手稿可以看出,康熙兴许对佟皇后有着一分很特别的感情。
    “爷,若是娘娘不打算毁了弘旻的名声,我也不会如此。”齐珞头枕在他的肩头,狠绝的开口,“我受委屈无所谓,但是我不能容许弘旻他们再出岔子。”
    胤禛轻拍她的后背轻嗯了一声,齐珞想了一下,撑起身子看着他,有几分不忍,但历史上德妃真的给雍正添了许多的麻烦。在登基时丝毫不念母子之情,甚至逼着胤禛险些把剑自尽,虽然这些都是传说,但齐珞真的很心疼面前这个感情从不外露偏执又太过纯粹的男人。由于自己一家人介入到历史中,将来的情形可能没有那么糟,但兴许会更混乱,也要让胤禛对德妃将来的脑残行为有所准备。
    定下心思,齐珞沉声说道“爷,说句诛心之言,娘娘恐怕不会罢手,除了……除了您不再同十四阿哥争那把椅子,对他俯首称臣,否则……”
    胤禛猛然睁开眼睛,里面掀起滔天的怒意,手抓紧齐络胳膊,“俯首称臣?爷会向他跪地称臣?不会,德妃永远也等不到那一日。”
    胤禛的手劲很大,手面青筋暴起,齐珞拧着眉头,轻拍他由于怒气起伏的胸膛,安慰道“我晓得,我晓得,就因为如此,才想给您提个醒儿,我担忧将来娘娘会中伤你,为了十四阿哥她…”
    “她什么都做得出。”胤禛将齐珞重新按在胸前,接下她的下半句,“爷早就知晓,当初她就曾说起过,她的儿子只有,只有老十四,爷…我胤禛,只是…只是她晋升嫔位的…”
    胤禛断断续续的话更是让齐珞心疼不已,乖巧的趴在他怀里,轻声说道“爷,皇阿玛是看重你的,娘娘从女官晋位为四妃之一,除了她的心计之外,更多的,更多的就是因为她是你…胤禛…皇阿玛亲封的雍亲王的生母,母以子贵,我不觉得自大鲁莽的十四阿哥会得皇阿玛看重,真正让她稳居德妃之位的是您,将来您会带给她的尊荣更多,只是她恐怕是鬼迷了心窍,想偏了。”
    “齐珞,爷已经不在意了,你不用担心爷会怪你。”胤禛将头埋进齐珞的肩窝,不在意?那肩胛处的湿润又是从哪来的?齐珞轻抚着胤禛的后背,紧紧的同他贴到一处,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冰冷孤傲的雍亲王。
    康熙听闻永和宫的事,忍不住一口茶喷在地上,连声咳嗽,李德全忙上前轻捶他的后背,康熙带着几分的不确定的问道“你是说德妃被老四的侧福晋给打了?”
    “回皇上的话,李侧福晋突然癫狂起来,是旧疾复发。”康熙推开李德全,沉思半晌,遗憾的开口“朕最近总想着西北的战事,没空理会后宫诸事,少看了一场好戏,早知老四福晋今日进宫,朕也应该去永和宫逛逛才是。”
    李德全见康熙眼里隐隐透出的笑意,低头不过说话,康熙重新端起茶盏,宽着茶叶,得意的开口“看来朕罚老四福晋,到让她清醒了不少,这才是朕给老四挑的福晋,没有些手段,将来怎么拿捏得住……不,兴许用不上了,德妃,朕再瞧瞧。”
    “皇上,德妃娘娘宣召了李太医问脉,李太医回府之后,就暴毙而亡,李太医的家人欲扶灵返回江南,说是李太医的遗命,落叶归根。”
    “朕晓得了。”康熙并不在意,在他心中带不起一丝的涟漪,怪这怪他跟错了主子,放下茶盏“宜妃去过永和宫了?”
    “回皇上,宜妃娘娘被挡在永和宫外,德妃娘娘要静养,不见访客。”康熙笑着说道“德妃也太过小气了,宜妃也是一片好意,传旨,命宜妃代朕探视永和宫德妃。”
    “喳”李德全派小内侍下去传旨,见康熙心情舒畅,想要在开口凑趣两句,内侍进来禀报“起奏万岁,致远公凌柱请求觐见。”
    康熙算了一下时辰,他此时匆忙进宫所谓何事?沉声道“宣。”

第四百九十五章 凌柱献策
    当康熙见到一身戎装迈过殿门向他走进的凌柱时,眼前仿佛出现了同罗刹国之战,凌柱一身戎装向他辞行,归来时染血的肩头?献上来的敌国之君。君臣相知近二十载,凌柱的统兵威武,悔棋耍赖,忠心关切,侍君以诚等等的画面不停在他眼前回闪,康熙双手扶着御案,身子前倾,目光紧紧地锁在了他身上。
    凌柱来到近前,撩开铠甲单膝跪地,极为恭敬地行礼“奴才凌柱叩见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以往他面圣,康熙总是很快的叫起,行礼并不到位,但是此次,凌柱真的在认真的向高坐在龙椅上,手握江山的康熙请安,无论如何西北的战争要尽快的结束,各地的灾情,百姓的艰难,不能只是为了成全康熙的威名,银子也不能都用于战场,对西北用兵时没有战争赔款的。
    凌柱分属镶黄旗,所以他身上穿的盔甲肩头领子,甚至袖口都是明黄色,头盔上的簪缨也是两眼的明黄,一身戎装打扮?虽然他不像齐珏一般如出鞘的长剑锐利锋芒,但在他身上,康熙觉察到沉稳,虽无耀眼的锋芒,却同样英气迫人,康熙喃喃的重复道“重剑无锋,重剑无锋。”
    “皇上,奴才有要事陈奏。”凌柱抬头执着的望进康熙的眼中,康熙摆手,李德全带着内侍退出大殿,吱嘎一声,缓缓地关上殿门。
    “朕,朕有多久没见你身着戎装了?” 康熙眼中划过一分的惋惜,自从凌柱受伤无法统兵沙场之后,他就再也没有穿过铠甲,也曾经玩笑般的问他缘由,凌柱只是低低回了一句‘战袍铠甲属于将军,而不属于致远公。’从那以后,康熙就再也没有逼迫过他穿铠甲。
    凌柱怔住了,没想到面前的帝王却问出了这话?心中也泛起一分苦涩,感慨万千,弄臣也好,忠臣也罢,伴驾二十年,虽然心中总是画出那道界限,但对于康熙,有几分重情义讲义气的凌柱,难免有时会忽略他帝王身份,把他当成生死之交。凌柱厚厚的嘴唇微颤,沙哑的开口“皇上……皇上……致远公不穿铠甲,也是您的将军。”
    康熙起身,缓步来到凌柱近前,骨干苍老的手慢慢的搭在凌柱肩头,半晌之后,拍拍他有些冰冷的铠甲“起身,朕的致远公起身。”
    “谢皇上。”凌柱站起身,觉得同康熙离的有些近,想要后退两步,却被康熙拉住他的手腕,沉声说道“你已有五日没入宫向朕请安,朕晓得你是被御史弹劾怕了,朕不是昏君,你也不是弄臣,在史书上你和朕的君臣之意,必会被后人传颂。”
    “皇上,奴才何时在意过御史之言?”凌柱眼中透着对御史的轻蔑,开口说道“奴才知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了却君王天下事,嗯……”迟疑了一下,康熙明白他这又是忘了,想要接口念出下半句,凌柱恍然道“了却君王天下事,老婆孩子热炕头,额?好像不对,不过这就是奴才的心愿。”
    康熙被他气乐了,心中泛起感动,这两句驴唇不对马嘴的话,倒也是适合用在他身上,攥紧拳头狠狠地捶他的胸膛两下,瞧见他向后退了一步,笑骂道“你给朕将辛弃疾的破阵子抄写百遍,三日后交给朕,听见没有?”
    “是,皇上。”凌柱低头暗自琢磨辛弃疾?还知道,可是破阵子是什么?康熙见到他一头雾水,无奈的摇摇头,叹气道“凌柱,朕的致远公,朕真是服了你了。”
    凌柱面露羞愧,不晓得该说什么,想到今日的来意,收敛身上那分玩笑,严肃的开口道“皇上,冥思苦想几日,根据军报细细推演行军路线,奴才觉得完全可以一战定输赢。”
    康熙抓着凌柱的手更紧了一下,他虽然乾纲独断,但身上的压力也很重,请粮草的折子已经堆积的很厚了,胤禛的辛劳他也不是瞧不见?不是不心疼,只是为了江山,为了锻炼胤禛,只能不断的给他加担子。
    “你是说?你想到了法子?”康熙语气里透着惊喜,见凌柱郑重的点头,高喊道“李德全,李德全。”
    大殿外的李德全低头走了进来“奴才在。”
    “将地图挂上,朕要同致远公,商讨西北的战事。”康熙满脸红光,兴奋之情难以抑制,李德全麻利的将地图铺陈好,康熙亲自拉着凌柱上前,轻声问道“给朕说说,你的法子。”
    凌柱深吸一口气,伸出手指开始在地图上比划起来,口中不停的说着他的构想,康熙微皱着眉仔细听着,时不时开口问上两句,但大部分时候,目光随着凌柱手指在地图上的滑动而移动,时而舒展眉头,时而眉间紧缩。
    凌柱差不多说了小半个时辰,慢慢的收声“陛下,这只是奴才的浅见,毕竟不是亲临疆场,只是根据军报以及奴才的常识推断,恐有不周之处,但奴才有信心若按此方案,虽不见的能擒获策旺阿拉布坦,但必会让他所部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同大清一战。”
    康熙慢慢在大殿内踱步,脑子不停的转动着,间或看一眼地图,凌柱觉得口干舌燥,向李德全比划一个茶杯的动作,李德全没有想到他竟然如此胆大,心下为难,提醒般向康熙望了一眼,凌柱叹气,康熙此时发话“李德全给朕的致远公上茶。”
    得,白白担忧了李德全一会功夫将茶盏递给凌柱,“多谢李总管。”凌柱也不客气,掀开茶盖,饮了一大口,康熙背着手站在地图前,没有看凌柱,开口说道“你这法子可行,只是齐珏和胤祯必有一路是佯攻,牵扯策旺阿拉布坦注意,恐怕会陷入死战。”转身面向凌柱,锐利看着他,沉声道“你可曾想好?”
     凌柱放下茶盖,在次单膝跪在康熙面前,这个计划是他想的,怎么会不了解其中的危险? 齐珏,年少的儿子能不能用他稍微稚嫩的肩膀承担重任?心中也泛起几分担忧,凌柱低垂的眼里划过信任,齐珏不会让他失望。
    “皇上,近卫军为名操练和装备都要好上几分,奴才觉得齐珏统领的近卫军适合牵制,十四阿哥定会一战定胜负。”
    听见凌柱此言,康熙心中仿若打翻了五味瓶,不晓得是何滋味,带有一分疑惑的说道“齐玉,那是你唯一的嫡子,而且至今还没留下子嗣,你竟然舍得?”
    “陛下,恕奴才直言,舍不得。”凌柱抬头记着康熙,接着说道“您是晓得奴才的,对妻儿甚是看重,若是可以奴才根本不想让齐珏从军,以奴才如今的爵位和皇上的厚爱,齐珏做一个京城权贵纨绔子弟也挺好。”
    康熙不由的瞪大了双目,也想不通凌柱的脑袋怎么就旁人想的不一样?“你,……你真的这么想?”
    “您是晓得的,齐珏从小就被四福晋教养,立志为将军,奴才拦不住。”凌柱稍微向前挪了挪膝盖,带着几许的骄傲一分的担忧 “他既然统兵沙场,或立下战功或马革裹尸,奴才已经有这准备了。”
    “凌柱。”康熙嘴中吐出这两个字,上前两步,见到凌柱眼角水光一闪,心中烫贴,对于他的赤胆忠心更是感动。
    “奴才相信齐珏,他必不会让皇上失望。”凌柱自信的说道,康熙抓住他的胳膊,将他从地上拉了起来,“朕,朕应该让老十四,可是…”
    “皇上,能承担 此任的必是齐珏,十四阿哥所辖大多为蒙古铁骑,以及各地的八旗驻军若不齐心,缺少训练,一击必溃,若是让十四阿哥奇袭,反倒更为妥当。”
    “朕……朕就依你……”没等康熙说完,内侍在外禀“启奏皇上西北十四阿哥八百里密折。”
    “呈上来。”李德全将密折地上,凌柱后退几步,垂下眼帘,康熙打开火漆,扫了一眼眉头紧锁,面沉如水,眼里透着失望和怒气,撰紧折子,“这就是朕的儿子,朕的老十四,争功诬陷,德妃你教养的好儿子。”
    “凌柱,朕觉得还是让老十四……”见到康熙身上透出的阴狠,凌柱忙开口“皇上大局为重,不是奴才不心疼儿子,而是,而是只有齐珏才能信奴才的话,十四阿哥毕竟是皇子,他恐怕听不进去,若是功败垂成,那西北战事还要打上许久,皇上,粮草银两可是不多。”
    “朕准卿所奏。”康熙做回到龙椅上,提笔写起密旨,吹干墨迹,看了一眼凌柱,慢慢亲自动手用火漆黑封好,递给李全德“八百里加急,只许快,不许慢,送到分别送到英武伯和十四阿哥手中。另外传朕口谕给老十四,让他安心带兵,旁的事朕不想听。”
    “喳。”李全德啪啪两声甩开马蹄袖,打千行礼,低头接过密旨。凌柱心事一定,几日的不眠不休思考军情,倦意上涌,躬身道 “皇上,奴才告退。”
    康熙语气中带着几分心疼的开口说道“你年岁也不小了,别弄累坏了自个儿的身子,就歇在宫中侍卫房,朕明早还要问话。”
    “遵旨。”凌柱退了出去,缓步的向侍卫房方向走去,明郎的夜空,洒在皇宫的路面上,仿若银波,凌柱嘴角上扬,儿子,阿玛已经将戏台搭好,就看你能不能一战天下知了,要记得你姐姐教过你的,狭路相逢勇着胜,只要过了那道坎,将会海阔天空,一马平川。

番外(一)我的一生
    当我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周围古色古香,一水清代贵族的摆设,常看穿越小说自然晓得这种比中彩票还难得的穿越机会落在了我这个冷清冷 
性的人身上,只是不知道现在是哪一年,希望能见到胤禛,遍观历史众多皇帝,我最喜欢心疼的是雍正皇帝。
    见到眼前的人,听到他们的谈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