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如果恋爱中的女子,宁愿栽在对方的“沉锚”里,那也无妨,只要事后不为当初的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后悔。
如果你意识到这是一个陷阱,想要绕道,给你个路线图:
当面临选择的岔路口时,看看有没有其它的选择,不要依赖你的第一个想法;提醒自己,最初的信息或表象远未反映出一个人或事物的全部,有时候需要往后看看再做决定;在向别人请教前,先自己考虑一个基本打算,才不至于被人家的意见左右;审查自己对各种信息是否给予了相同的重视,避免只接受符合自己观点的有利信息的影响……
如果你想修炼得级别更高一些──在不受对方所设的“沉锚”影响的同时,做一个主动的“设锚”者,那么,你需要花点心思。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是否问”还是“选择问”。
当你想邀请一个你并非真心邀请的人,又不失礼貌,可以用“是否问”句:“有空吃个饭?”“有空一起K歌?”这个“有空”,约等于遥遥无期。如果对方换做你的老板或客户,那就要用“选择问”了:“一起出去玩,吃饭或K歌?”
如果你真心想送礼物给闺密,“围巾或香水,自己选一个吧”。如果仅仅是客套的可送可不送的礼物,不妨用点诡计:“想送你一件礼物,最近需要什么?”
虚伪?
不,这叫沉锚。
关节点:沉锚效应
我们的思维也有“锚点”,通常是一句话、一个限定词语或一个小规定,就让你的思维固定在某处,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一旦设定,你只能在规定的半径下活动,怎么都跳不出来。
最后貌似你赢了,其实是对方处心积虑,使事态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罢了。
我们所贪恋的心理优势,就这样让我们处于“沉锚”游戏中,大家玩得都很乐,一方表面占了下风,实际却得了好处;另一方明显吃了亏,却还乐此不疲。
你竭力维护那份自尊,你觉得只有你自己知道真相,你宁愿撒谎也不愿面对现实。你忽视了,谁都不是傻瓜,当你被看透的时候,这种借口对维护自尊一点好处都没有。
就像披了一件皇帝的新衣,招摇过市,其实身边人早已心知肚明。
7.关键时刻“掉链子”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人总是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而且掉得极有理由。比如,献血的时候,他突然生病了,于是自然躲过这一劫;比如,交作业的时候,突然电脑坏了,于是自然可以延期;还有,你发邮件告知他一件事,到了期限,他若无其事地告诉你,根本没收到邮件!
是找的理由还是真的理由,我们不得而知。不过,生活中这样的人确实不少。
一位在金融公司工作的朋友,几年前准备考注册会计师,就早早买下一堆资料。你每次和她遇上,都少不了几句备战之词,很“有谱”的样子。可是临到考试,她突然发烧了,烧到进了医院,结果错过考试,你觉得真是场意外。这是第一年;第二年,她继续苦哈哈,要命的是,就在考试当天,她骑自行车时被车剐了,考试又泡汤了,你觉得她命太不好了;第三年,你都可以预期倒霉的她是不是又有事了,果不其然,她妈报病危,她当即飞回老家,老妈都这样了,哪儿还有心思考试!
是偶然吗?貌似。是必然吗?可能还真是。心理学上有一种“故意地自作自受”,说的就是这类行为。大意是说,当人们预期到自己可能失败时,往往会做出一系列导向失败的行为。比如,你觉得这次考试会失败,于是故意着凉生病;当一项糟糕的结果即将到来时,你故意让一些偶然事件发生;当你担心自己能否通过一项考验时,你可能会与朋友聚会而不是积极准备……
用意很简单,主要是为了在失败的时候,昭示大家:不是我能力缺乏,都是外界惹的祸。
很多人爱上了给自己设障碍:该写稿子了,其实不想写,于是想要是突然有别的事就有借口了;该出去见一个人,其实不想见,于是想要不然就装病吧;必须回家见老爸老妈了,其实不想见,于是千方百计找理由,比如路上被剐蹭了;还有,要去开会,可这会不想开,于是想最好来点什么突发事件吧……
很有意思的是,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事情很可能会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搞到最后,你真的相信,是这些绊脚石阻碍了你的脚步。可事实上呢?你可能没发现,扔绊脚石的正是自己。这完全是一种“自我妨碍”──你害怕结果所以寻找理由;你期待理由实现,结果真的实现;你自认为躲过了最坏的那个结果,所以更相信那个理由。
一切都很符合逻辑,不是吗?每次都巧合得无懈可击。
不过,这种巧合的背后,究竟藏了多少东西是你不愿面对的?你的逃避究竟有没有价值?这件事真的就这样过去了吗?对你没有任何损失?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这种逃避不失为一种智慧的逃生。如果有否定,那么,不妨给逃避的结果一个最坏的预期──我还要重新面对,以更大的代价。
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天天就巴望着临近考试的时候生场病,但不要是大病,刚刚够请假底线就行;临近兴趣班开课的时候来点意外,但不要伤害到自己,刚刚能不去就OK;开运动会的时候,脚要是扭伤就好了,就不用跑那该死的800米了……但这种偶然从来没降临过,我也没有勇气冒然去制造,生怕一招儿不慎,落下了大患。如今,早就没有了这种期盼。一件事,你这次没做,总有一天会以更大的成本找到你。
考试,躲过了这次,还有下次,其实考完了下次,你根本不觉得这次有什么可逃的;作业,意外之后依然要拾起笔,在别人都已经不再考虑此事的时候,你又将战线拉长了;工作,如果总是出岔子,不管什么原因,你是不是离出局也不远了?你丢掉的不只是这次,还有下次、下下次,以及最关键的——别人对你失败的预期。
你竭力维护那份自尊,你觉得只有你自己知道真相,你宁愿撒谎也不愿面对现实。你忽视了,谁都不是傻瓜,当你被看透的时候,这种借口对维护自尊一点好处都没有。
一位旧交,就是“失败得超级有理由”的典型。
比如追一个女孩,俩人明显地不匹配,从开追那天起,就可以看到结果,他呢,努力了一年,却对这个未果事件总结道,“早就知道这女孩不值得追”。
一桩事,大家都认为不可能,他却毫不犹豫扛到了肩上,“这有什么”!结果自然没成。他却很惋惜,“那天偏巧迟到了几分钟,要是不吃那顿早点,这事就成了”!
还有炒股票,明知道自己对此一窍不通,还很高调,今天觉得这个是优质股,明天就大肆宣扬跟着他买准没错儿。结果亏了,他开始捶胸顿足:“就是手贱,那天要是不回公司就没这回事儿了!”
就像披了一件皇帝的新衣,招摇过市,其实身边人早已心知肚明。
所以,当你发现身边人的借口总是如同及时雨一样从天而降的时候,千万别羡慕;当你觉得自己的借口编织得完美无缺的时候,也千万别侥幸。真正的麻烦,在后头。
关节点:自我妨碍策略
当人们预期到自己可能失败时,往往会做出一系列导向失败的行为。
你害怕结果,所以寻找理由;你期待理由实现,结果真的实现;你自认为躲过了最坏的那个结果,所以更相信那个理由。
你丢掉的不只是这次,还有下次、下下次,以及最关键的——别人对你失败的预期。
当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他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电子书 分享网站
8.两只表的生活意见
和几个朋友一起去赶晚场电影,时间紧迫。
等红绿灯的当口,A说,“没事儿,还有十分钟呢”。B马上看表说,“什么呀,还剩八分钟了”。C掏出手机,“我的时间准,11分钟”。我抬眼看看车上的表,明明只有五分钟了。
几个人哈哈大笑,真是表越多越乱。
你大概也遇到过关于时间的问题吧。
比如,和朋友约会,对方迟到了,说,“依我的表没迟到”。你不平,明明迟到了还狡辩。可是一想,谁说自己的表一定准呢?你又没有天天校准。
再比如,你在聊天、上传文档、发送电子邮件时,显示的时间都是自己电脑的系统时间,而对方给你的反馈通常是他的系统时间。所以,如果双方时间不一致,经常会有戏剧性的事件发生,那就是——在现实中后发生的事情,在虚拟时间里可能会先发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概念时间,而且,依据这个时间行事,通常也不会产生什么致命误点。可是,如果非要锱铢必较,弄上几个表以准点行事,那可能就真的出事了。
这次讲的是“手表定理”:当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他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如此:选择多了,非但让你体会不到快乐,反而让你丧失了判断的信心。
比如,从前你总是在附近超市买一个牌子的果酱,某天突然在另一家超市发现居然有整整一个柜台的果酱,那么欣喜之后,下一秒钟到来的,可能就是烦恼。因为在考察了产地、配料、价格等指标后,你终于权衡利弊选定了一种,可是回家后通常会觉得,没选的那一种更合适。
从前你只在一家馆子吃饭,因为小区里也就那一家像样的餐厅。突然某天,你发现隔条街,居然开了一整排餐馆,你却犯了愁,每次出门前都要考虑半天,再询问同伙今天吃什么菜。吃了辣的,觉得还是上海菜口味好;吃了口味淡的,又觉得怎么什么味道都没有,还是川湘过瘾。总之,永远贪恋的,是没选择的那一个。
你在床头放了几本书,打算依不同的心情选择去读。轻松的时候来点悬疑故事,心静的时候看点理论性较强的,烦躁的时候来点解闷的、有意思的。可是,一、两个月后,你发现,每天都犹豫着要翻开哪一本,结果,居然一本也没有看完,反而所有的书都翻得断断续续,每一本都勾不起什么热情了。
还有,你尝试不同风格的衣服,想要“百变”。今天尝试韩国范儿,明天走欧美风格,后天又回到了淑女状态。不久以后,你发现,那些坚持自己风格的着装反而给人留下了更深的印象。听办公室里的人说,“这是谁谁的风格”、“一看就是谁的衣服”,你傻眼了,“什么才是我的风格”?
没错,太多的选择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即使只是简单的购买、消费,也可能让我们花费了过多的时间,还为选择的结果后悔。重大事件上更是如此,思虑过多,反而容易失去本可以获得的利益。
比如,对一项关于退休基金选择情况的研究。在美国,由于有政策的支持,选择参与这样的基金基本上都是有利可图的,不参加就相当于把到手的钱白白扔掉。研究者考察了647个公司、共80万名员工的选择情况,结果发现:当公司提供选择的退休基金只有两种的时候,有75%的员工选择了参与;而选择有59种时,参加的比例就只有60%了。选择多了,人们似乎在有利益的事情上反而糊涂了。
所以,如果你还戴着两只以上的手表、奉行两个以上的做事标准时,不妨扔掉其中之一,即使留下来的那个暂时并不是最准确的。
假如你觉得选择过多,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不说,还让自己体会不到快乐,那么不妨选择简单的生活方式,即使在别人看来并不明智。
心理学家指出,选择那些最开始使我们感到“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不是费尽心力在所有选择中寻找一个“最好”的,才是对我们最有利的。虽然这样可能意味着不能得到“最好”的东西,但可以让我们对选择的结果感到更愉快和舒服。我们也可以把以前用来挑选的时间省出来,做一些真正可以使我们感到快乐的事情。
想起读书时的两个室友:一个是看到喜欢的就要买,绝不再逛下一家,和她一起买东西很爽快,通常很快就打道回府;一个却非要逛遍整条街、对比完所有同类产品后,才回头去买自己觉得最好的那一件。十年后,前者早已解答了幸福方程式,后者却至今感情无解。
昨天女友抱怨,带妈妈去买首饰,她说要去菜百,有上千种款式;她妈非要去北京百货大楼,就几个柜台。说,“多了就眼花”。
我说,“我也一样”。
我的床头永远只放一本书。
关节点:手表定理
选择多了,非但让你体会不到快乐,反而让你丧失了判断的信心。
如果你还戴着两只以上的手表、奉行两个以上的做事标准,不妨扔掉其中之一,即使留下来的那个暂时不是最准确的。
选择那些最开始使我们感到“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不是费尽心力在所有选择中寻找一个“最好”的,才是对我们最有利的。
办公室里,作为新人的你忙前忙后,拿报纸、收快递,而隔壁的新人却如同屁股长了钉,一坐就不起来。一个月后,你终于累了,快餐盒饭不想去取了,此时隔壁的新人却站了起来。同事们抱怨你“大不如前”,却夸赞他“进步可嘉”。此时你是不是特不平衡?
9.感觉的味蕾疲软了
折扣越多越兴奋?男友不再像从前一样呵护体贴?职场新人高调还是低调?
嗯?这些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如果不得要领,并且好奇存疑,那么,你肯定对“贝勃定律”感兴趣。
先讲一个故事。
女友和前男友分手。原因是该男太殷勤,让她体会不到幸福感──饭局、电影、郊游,每个周末轮着来;玫瑰、衣服、饰品,每个节日轮番上;她一个电话,该男马上出现;她一瞪眼睛,该男马上赔不是。
而现男友淡得很,隔三岔五才一个电话,约会更是一个月没几次,把女友给吊得那叫一个痴。只要该男一个电话短信,她即使正在逛街喝茶,也马上撂挑子走人。
一物降一物?或许除此之外,还有“贝勃定律”在操纵人的感觉。
贝勃定律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效应,说的是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再施予的刺激对他(她)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就心理感受来说,第一次大刺激能冲淡第二次的小刺激。比如,原本一元钱的报纸变成了十元一份,你定会感到无法接受;而原本10000元的电脑涨了100元,你一定不会有什么大的反应。
记得看过一个小故事,在情人节前两个月,两对情侣中,一位男士每个周末送女友玫瑰,而另一位男士直到情人节那天才送了女友一束玫瑰。谁比谁更幸福?结果或者你已经猜到了,天天收到花的女士仅仅抬眼看了看,只收到过一次花的女士则欣喜若狂。
这就不难解释,“冷淡男”让人总也放不下,甚至朝思暮想;“殷勤男”却让人觉得乏味,甚至忘到一边。不是殷勤惹的祸,而是我们的感觉味蕾疲软了。强烈的刺激过后,一般的刺激已经让人无动于衷。
想想看,购物时,你是不是对原本几千元、现在一折起的奢侈品特感兴趣,在一年一度的打折季中为抢得一杯羹而沾沾自喜;却对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