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幸福生活的密码:生活中的心理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找到幸福生活的密码:生活中的心理学-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觉得她不一样。语文老师说她文字上很有锐气,英语老师说她有将才,数学老师说她逻辑思维超出别的孩子一大截……总之,那会儿就觉得这孩子将来一定能成气候!
  搞得朋友有点晕,这都哪儿跟哪儿啊!第一,她没成什么气候,不过在那个小城市的中学老师眼里,比较有高调的资本;第二,她那会儿其实是个“丑小鸭”,成绩中上又爱看书的女孩,学校里一抓一大把,她实在没什么可见的天资。只是,当老师们用现在的光环回看当时,觉得“她就是不一样”罢了。
  如果你喜欢看“球”,会发现很多人都在庖丁解牛般地谈论足球,谈论方式基本上是“马后炮”──凡是“回家”的,他们一律能精准地找到人家“回家”的理由,比如教练刚愎自用、队员年龄老化、无组织无纪律,甚至还有“召妓”丑闻,或者缺乏大局观念、各自为政等。凡是留下的球队,他们就大唱赞歌,别人有啥啥精神、啥啥传统,宝刀不老,上演“帽子戏法”等。总之,失败的是必然的,成功的,则处处埋藏着成功的种子。
  其实,开赛前,他们的结论下得比谁都谨慎,基本上是只碰边缘,不谈胜败。可是结果一旦揭晓,每个人都成了章鱼保罗。
  你可能也有这样的体会吧,当知道一件事情的结果时,很容易对以往的信息做过高的评价,往往在事情发生后,才觉得自己事先的判断很准确。
  比如,以前对某个人的评价其实很中庸,而当这个人做出某种不好的行为之后,你会说:“看,我以前就认为他是这样的人。”翻看一下过往,你之前的评价其实是可A可B的。不过,最终那个结果,让你倾向于把归因B拿出来做论据并重点强调,而刻意忽略A。
  让一些人预测一场球赛谁将获胜,大家可能猜测A,也可能猜测B,结果B队胜了。可是,事后让大家回忆自己当初估计哪个队获胜,很多人认为自己当初就认为B队能胜。
  这就是“后视偏差”,即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计,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
  你和伙伴一起出行,你建议走一个路线,伙伴偏走了另一个路线。结果,麻烦来了,路上堵得水泄不通,你们恨不得俩小时才杀出重围。你是不是会说,“我早知道这条路不好走”!
  你和朋友一起看球,大家都不看好那个弱队。你有点不平,也不一定会输吧。结果,弱队还真赢了,这会儿你的口径是不是已经变成了,“我早知道它会赢”!
  你隐约觉得今天可能会出什么岔子,左眼皮总是跳。于是,你唠叨一句“总觉得今天不对劲”。到了下午真的出了一档麻烦事,你是不是会强调,“我就预感一定出事”!
  是的,貌似你料事如神,可事实真是这样吗?请注意你的概念偷换。
  你早知道路不好走?见鬼。就算走的是你建议那条路线,也未必就不堵,不过是别人的失误给了你自我安慰的借口,让你觉得自己似乎挺明智的。
  你早知道弱队会赢?请注意你的措辞,你最初不过是觉得它未必输,“未必输”和“一定赢”之间,差别好像还不止一点半点,不过被你刻意忽略了。
  还有你的预感,那不过是小小的第六感。事实上,你的第六感很多,有应验也有失误。不过,你总喜欢把应验的拿出来说事,把失误的甩一边,不是吗?
  是的,当我们知道结果时,总是因着结果给出的线索去寻找论据,然后告诉自己,“当时是感觉出什么来的”。事实上,你什么都没有感觉到,那些经提醒的所谓预感,不过是你重建的记忆而已。
  如同当你去采访一个罪犯,周围人给你的,一定是可疑事件与不良踪迹;当你去采访一个英雄的事迹时,周围人给你的,一定是感动细节和新增故事。
  还有,你看侦探书,总是在结局揭晓之后,发现前面其实埋了很多线索。在看到结局之前,这些线索在你看来可能就是些琐碎的枝蔓,但一看到结果,你会觉得自己其实早有预感。
  是的,我们每个人的想法,都被“倒回去”修改过了,“后视偏差”让每个人都有一种所谓“我早就知道会这样”的怪异心理。
  你可以把这当做安慰自己的一种手段,“让自己心里舒服”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不过,总是这样自我表彰,多少让人觉得自我感觉过于良好。
  “先见之明”通常都是别人给你的评价。试想,如果一个人总说自己有“先见之明”,别人会觉得他料事如神,还是觉得也就是一个“事后诸葛亮”?
  关节点:后视偏差
  当知道一件事情的结果时,很容易对以往的信息做过高的评价,往往在事情发生后,才觉得自己事先的判断很准确。
  当你去采访一个罪犯,周围人给你的,一定是可疑事件与不良踪迹;当你去采访一个英雄的事迹时,周围人给你的,一定是感动细节和新增故事。
  我们每个人的想法,都被“倒回去”修改过了,“后视偏差”让每个人都有一种所谓“我早就知道会这样”的怪异心理。
  买一赠一”总让你觉得自己好像赚了挺大便宜,其实,你只是在别人设定的比较体系中,觉得自己占了优势而已。手机套餐、网费套餐,算起来单位时间的确很划算,可是,你忘了自己的需求量其实并不多,让你放开了去用可能也没到套餐的上限;还有各种各样的健身卡、美容卡、发型卡塞满了你的口袋,可是,等真正用的时候,却发现像用一件即将过期的产品一样毫不留情……
  

13.紧紧咬住那个诱饵
你打算买一双鞋子,坡跟,舒适版的,出去玩也不累。你看好了A,可是转念一想,再转转吧,反正还有时间。于是,你在相邻专柜看到了B,这是一款时装版的,锥形跟,比较好搭衣服,但是没坡跟舒服。
  你犹豫了,在商场来来回回地转。
  直到遇上第三个选择C──还是锥形跟,没你看到的那双好。但是,足足比它贵了200块。
  三双鞋,现在你会选择哪一双?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大多数人会选择第二双,也就是B。一个新选项的加入,不仅不会分走已有选项的机会,反而会使某个旧选项更有吸引力,这就是“诱饵效应”。
  试想,如果没有C这个诱饵,怎么会让B以如此压倒性的优势胜出?甚至让你忘了,其实你是钟情于A的。你进商场的目的,是在找一双舒适版的鞋子,B完全不是你的目标。不过是C的存在,让它显得更有吸引力而已。
  你去买一个电子产品,都是新款,一个有优惠,一个没有。“没有优惠”似乎昭示着一种身份,马上就吸引了你的眼球。这时,服务员突然说,等那款做活动了我通知你。没几天,你收到了短信,兴冲冲跑去买了你可能并不十分喜欢的那款。
  后悔不迭时,你发现,其实选项不过两个,A和B,“没有优惠”的那个B+,无疑是商家生造出来的诱饵。他们很清楚,有了这个B+,B一定不愁出路。
  麻省理工学院有个教授做了这样的实验:他收集了许多年轻人的照片,组成吸引力相似的对子。如果拿一对这样的照片去问别人“你愿意和谁约会”,选中任何一人的机会大约是50%。然后,他制作了诱饵:把其中一人的照片略加变形,成为一个很相似,但是丑一些的候选者(诱饵)。这时,再让人在三者中选一个时,那个“诱饵”的原身(目标)被选上的机会就增加到75%。
  奇怪吗?一点儿也不。不信,看看生活中吧。
  一个女孩,如果身边有个特质和她比较接近,但相貌略差的闺密,那么,这个女孩的出彩率往往高于单枪匹马的美女。
  一项总结,如果恰到好处地摆在一个略差一点的总结后面,那么,这个总结的好感率通常高于后面所有的总结。
  一个孩子,你不觉得好看,如果身边总是跟着一个比他笨一点、差一点的伙伴,那么,这个孩子可能突然就变成了天使……
  一切错觉,都来自参照系。可以说,“诱饵效应”改变了你的参照系,一下子把你拉回到“向下看”这个角度上来。所以,那件你本身并不感兴趣的东西、并不喜欢的人,突然散发出致命的吸引力,让你为之着了魔。
  商家常常喜欢这么干。“买一赠一”总让你觉得自己好像赚了挺大便宜,其实,你只是在别人设定的比较体系中,觉得自己占了优势而已。手机套餐、网费套餐,算起来单位时间的确很划算,可是,你忘了自己的需求量其实并不多,让你放开了去用可能也没到套餐的上限;还有各种各样的健身卡、美容卡、发型卡塞满了你的口袋,可是,等真正用的时候,却发现像用一件即将过期的产品一样毫不留情……
  如果你根本不去理会这些,其实生活中也没缺少什么,正是那些你自认为省钱的举动套牢了你,让你无法抽身。
  那天下班,同事正在招呼人去漂流。两天前,她招人一起去玩高尔夫。原因仅仅是,看着便宜就组团了。比如,原价106元的套餐,现在只需要39元;原价398元的身体护理,现价58元;原价2350元的豪华双人温泉SPA,热卖276元!于是,毫不犹豫,在花完500元、再花500元、再花1000元的投入中,她成了“偶像级”团迷。
  表妹说,不久前去商场买鞋,其实,她只想买一双鞋。结果,三周年店庆,开门就送现金券,进去买东西也送券,不过分时段使用。也就是说,开门送的券,买鞋不能用;买鞋送的券,又必须到晚上十点后才能买衣服用。她耗了将近十小时,只有一双鞋是自己想要的,其他的都是鸡肋。
  其实,你可以有一份心理预案。进入商场时,先拿好自己的购物单,分清哪些商品是“诱饵”,哪些是真正的“目标”。当A和B各有优劣、相持不下时,看看你的权衡标准是什么,到了A+、B+,千万别改了你的参照系,标准还在,择优而取,很简单。
  求职面试时,你可以想办法把他人的特征设置为“诱饵”,把自己的特征设置为“目标”;征求意见时,把自己不想要的设定为“诱饵”,把真正感兴趣的设定为“目标”;说服别人时,把自己的倾向细分一下,“目标”放哪儿,“诱饵”放哪儿,让你的意见显得更民主……
  说到底,“诱饵效应”不过是一场心理相对论。不会用时,你也就是别人的一颗棋子;用得好了,你可以左右别人的心思。
  关节点:诱饵效应
  一个新选项的加入,不仅不会分走已有选项的机会,反而会使某个旧选项更有吸引力。
  诱饵效应改变了你的参照系,一下子把你拉回到“向下看”这个角度上来。所以,那件你本身并不感兴趣的东西、并不喜欢的人,突然散发出致命的吸引力,让你为之着了魔。
  如果你根本不去理会这些,其实生活中也没缺少什么,正是那些你自认为省钱的举动套牢了你,让你无法抽身。
  听说过不止一位演员说过,之所以走上演艺之路,纯粹是陪朋友考试,结果误打误撞进了演艺圈;也见过不少人取得成功,其实不过是低头做事而已,根本没想过什么前途远大。
   。。

14.在全神贯注中夭折
30岁的女友,很认真地谈了一次恋爱,结果还是无疾而终。她说自己真的很努力,在男友面前,说话做事都小心翼翼。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都要寻思半天,担心会让男友不高兴;每次约会回来,还要回放一下过程细节,看自己是否有做得不妥的地方,以便下次改进。
  最后,她给我念短信。他们认识三个月,有上千条短信。她是挑着念的,内容无非是些去哪里约会、出差为什么不打电话之类的琐事,她均称之为可能分手的线索,要一一排查。那股认真劲儿,好像解一道数学附加题,这道题没有其他解法,只有一一排错,而且大有不解出来誓不罢休的架势。
  想起我高中时的一个好朋友,学习特别勤奋。在我仍处于叛逆躁动期的时候,她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以她的实力,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她的刻苦,说起来谁都汗颜,在班里你很少她抬过头:早上你来,她低头学习;下课你出去,她没离开过凳子;等你背着书包走了,她依然保持同样姿势,直到最后一个离开。
  最后模考的时候,她的潜力更是在目标的刺激下越来越疯狂,把我们都远远甩在了后面。令人奇怪的是,到了高考,她居然二本都没过。第二年高考,她还是最后时刻的落榜生。如同一颗众望所归的果子,平时长得最鲜艳,却总在最后一刻夭折。
  不得不说,她们都很认真,甚至太认真了。可是很多事情,不是越认真就越能成功的。比如恋爱、比如学习,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当你对某一件事情过于用力或意念过于集中的时候,反而容易把事情搞砸。
  有没有类似的感受:打牌的时候,随心所欲去打,通常无往不胜,可是当你下了赌注认真去打,反而频频失手;打球的时候,平时传球、接球水到渠成,到了真正打比赛,却总是容易出这样那样的纰漏;约会的时候,当你见的是一个你并不感兴趣的人,通常会侃侃而谈,可见了真正喜欢的人,却怎么都不自在;还有,面试的时候,当你面的是一家不太重视的公司,会发挥正常甚至超常,可是当你面的是心仪已久的公司,很可能顾虑重重、紧张兮兮,自己先给自己判了死刑……
  我们都知道,在给小小的缝衣针穿线的时候,你越是全神贯注地努力,线越不容易穿入;反而是左右都试探试探,或者抬头换一个眼神,线轻轻松松就穿进去了。做事也一样,当你心无旁骛、目不转睛的时候,那些平素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就像故意跟你作对一样,在你面前玩这样那样的鬼把戏,让你恨得咬牙切齿。可是,当你终于决定放弃的时候,却可能会突然柳暗花明,这就是“穿针心理”。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目的颤抖”。
  “目的颤抖”四个字很形象。你小心翼翼端着一个杯子,这个杯子里盛着信心满满的目标,可是,当你所有的心思都在那儿的时候,目标不会变得很强大,反而会变得很脆弱。脆弱到你的手一抖,目标就粉身碎骨了。其实,它本可以安然呆在某个角落,等待时机成熟的时候瓜熟蒂落。
  不止一位演员说过,之所以走上演艺之路,纯粹是陪朋友考试,结果误打误撞进了演艺圈;也见过不少人取得成功,其实不过是低头做事而已,根本没想过什么前途远大。
  其实我的女友,本可以安然享受她的恋爱,而不是见男朋友像见老板,把自己弄得畏首畏脚。结果其实没那么可怕,这次失败了,总有适合自己的那一个;我的中学同学,本可以把目标暂时搁置一下,考试就是考试,它跟美好未来不能完全划等号。把所有希望都拴在一场考试上,考试本身已经变得不堪重负。
  所以,别让目的占据你全部的内心。一个人不能没有目的,它是引领你前行的探照灯,借着它你可以看得更远;但是,如果把目的绑在自己身上,它只会变成一个沙袋,把你压得喘不过气来。
  很多压力,不是事情本身生发出来的,而是自己主动附加在身上的、因为太在乎、太看重了,所以把自己弄得很沉重、很紧张,而人一紧张,就会出现心跳加速、焦虑、精力分散等不良反应。这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会使才能无法正常发挥,最终导致失败的结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