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女人必修的经济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幸福女人必修的经济学-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前言
在这个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成为一个有钱而自由的人,是很多女人追求的梦想。向往财富不再是什么羞于启齿的事。不管是在社会生活还是在两性关系中,经济都是一个人的资格证。女人只有拥有了独立自主的经济能力,才能有更大的选择权和支配权,也才会显得光彩照人。
  这就是我们这本书的宗旨:女人就是要有钱,要有属于女人自己的金钱!
  那么,为什么女人一定要懂得经济学?那是因为,懂得一定的经济学,是成为一个有钱的财富女人的基本前提和内在支撑。
  曾经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孩,在一家大型网站论坛的金融版上提出了一个关于“我要怎样才能嫁给有钱人”的问题。她的帖子内容如下:
  我下面要说的都是心里话。本人25岁,非常漂亮,是那种让人*的漂亮,谈吐文雅,有品位,想嫁给年薪50万美元的人。你也许会说我贪心,但是在纽约,年薪100万美元才算是中产,本人的要求其实不高。
  这个版上有没有年薪超过50万美元的人?你们都结婚了吗?我想请教各位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嫁给你们这样的有钱人?在我约会过的人中,最有钱的年薪25万美元,这似乎是我的下限。要住进纽约中心公园以西的高尚住宅区,年薪25万美元远远不够。我是诚心诚意请教的。
  有几个具体的问题:
  一、有钱的单身汉一般都在哪里消磨时光?(请列出酒吧、饭店、健身房的名字和详细地址。)
  二、我应该把目标定在哪个年龄段?
  三、为什么有些富豪的妻子看起来相貌平平?我见过有些女孩,长相如同白开水,毫无吸引人的地方,但她们却能嫁入豪门,而单身酒吧里那些迷死人的美女却运气不佳。
  四、你们怎么决定谁能做妻子,谁只能做女朋友?(我现在的目标是结婚。)
  ——波尔斯女士
  波尔斯的帖子发出来后,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华尔街有个金融家针对她的帖子回了帖——
  亲爱的波尔斯:
  我怀着极大的兴趣看完了贵帖,相信不少女士也有跟你类似的疑问。让我以一个投资专家的身份,对你的处境做一番分析。我年薪超过50万美元,符合你的择偶标准,所以请相信我并不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
  从生意人的角度来看,跟你结婚是个糟糕的经营决策,道理再明白不过,请听我解释。抛开细枝末节,你所说的其实是一笔简单的“财”“貌”交易:甲方提供迷人的外表,乙方出钱,公平交易,童叟无欺。但是,这里有个致命的问题,你的美貌会消逝,但我的钱却不会无缘无故减少。事实上,我的收入很可能会逐年递增,而你不可能一年比一年漂亮。
  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我是增值资产,你是贬值资产,不但贬值,而且是加速贬值!你现在25岁,在未来的5年里,你仍可以保持窈窕的身段,俏丽的容貌,虽然每年略有退步。但美貌消逝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如果它是你仅有的资产,10年以后你的价值堪忧。
  用华尔街术语说,每笔交易都有一个仓位,跟你交往属于“交易仓位”(trading position),一旦价值下跌就要立即抛售,而不宜长期持有——也就是你想要的婚姻。听起来很残忍,但对一件会加速贬值的物资,明智的选择是租赁,而不是购入。年薪能超过50万美元的人,当然都不是傻瓜,因此我们只会跟你交往,但不会跟你结婚。所以我劝你不要苦苦寻找嫁给有钱人的秘方。顺便说一句,你倒可以想办法把自己变成年薪50万美元的人,这比碰到一个有钱的傻瓜的胜算要大。
  希望我的回帖能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对“租赁”感兴趣,请跟我联系。
  ——罗波·坎贝尔(J·P·摩根银行多种产业投资顾问)
  成为有钱女人的方式有很多种。很多女人信奉那个老道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以为嫁个有钱人,便可以万事无忧。这是一种通过依赖的寄生式方式来达到有钱的目的,美丽的波尔斯女士也抱着类似的观念。然而,华尔街金融家的回帖,却如当头棒喝,告诉女人,依靠别人的金钱来达成富裕的目的,是多么的不现实。与其嫁个有钱人,还不如自己做一个有钱的女人。
  那么,要怎样才能做一个有钱的女人呢?我认为,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应该先学会做一个聪明的“经济”女人。
  经济是什么呢?这个词语来源于希腊语,意思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严复曾将经济一词翻译为生计,日本人把它正式译为经济。
  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学家们给“经济学”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对“经济”的定义却比较模糊。有不下30种解释,比如经济是指财富,是指社会事务,是指金融市场行为等等,不一而足。
  在这本书里,我将“经济”定义为生计的扩大化:拥有属于女人自己的财富!
  唯有拥有属于自己的财富,女人才有更多的话语权,才容易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并生活得有尊严;唯有拥有属于自己的财富,女人才更容易保有青春和美丽,进而增加自己的原始资本。
  一个女人想成为一个有钱的女人,应该先从学习一些经济知识开始。懂得、了解一些经济知识,不但有助于女人赚取财富,而且对财富的积累和保护也是一种强有力的内在支撑力量,同时也会提高女人的内涵及修养。
  总之,正确的经济观念和理财知识,是让女人变有钱、守住钱的重要支撑。所以,聪明的女人应该懂得一些经济学。
  我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让女人从最浅显的经济学中,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有钱的女人,如何为自己创造最大化的财富并留住它们。让女人因为拥有属于自己的财富,进而把幸福生活的根源牢牢握在自己的手里!
  最后,我要感谢在本书创作中,给我提供帮助的几位好朋友:谢明杰、袁启英、任隽、毛建波、薛梅、李桦、曹爱云等人,是他们的素材丰富了我的作品,让我得以顺利完成此书。
  黄 云  
  2009年6月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1章:懂经济学的女人更懂生活(1)
快乐幸福的生活,是不可能建立在“难为无米之炊”的悲苦和哀愁之中。经济可以让女人的生活快速地进步,让女人的衣食住行得到基本的满足,让女人变得美丽而充满魅力。
  经济学一方面是研究财富的学问;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它是人类学的一部分。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有的幸福与经济有关
  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是能让女人向往并追求一生的?我想莫过于幸福。
  可是,幸福从来不曾有过一个准确的概念或是定义,让我们能轻松地把握住它。幸福只是一种感受,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幸福观”。但我认为,幸福总还得系在自己的手里。它并非遥不可及,只要用心把握,便离我们很近。
  但是,不管什么样的“幸福观”,都得有个基本前提,这个前提就是:经济的基础。
  著名作家兼编剧石康,前不久在博客上发了一系列以“幸福与财富”为主题的博文。他这样说:“我以为,幸福并不是很抽象的,它应有一个基本的基础。作为一个努力工作的中产,经过漫长的寻觅后,我个人把幸福的基础放在财富上。”
  他举了个例子说——
  在生活中我观察到,一个坏到家的富人可与一帮好吃懒做的二奶和谐相处,且成天喜笑颜开,而一个再好的穷人与一个好吃懒做的结发妻子却很难不恶言相向。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讲,财富直接导致人们的交往目标与交往人群的改变……我无法想象,两个付不出房租,衣衫单薄,被冬天的寒风吹得瑟瑟发抖的人,是否还有闲情逸致去感受幸福。
  生活中这样或是类似这样的事,比比皆是。比如去年和好友的一次聚会,就让我感慨良多——
  我有两个女友,云儿和晓雪,她们是我幼时的玩伴兼小学同学,小时候我们几乎每天形影不离,友情很纯真也很炽热。我们相约,要把友情永远保持下去。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间二十多年过去。我们三人天南地北,各有各的生活以及困惑,纯真年代一去不复返。
  我成了一位自由撰稿人,日子过得算是怡然自得。
  云儿在成都,开了一家电脑公司。事业有了点起色,但感情方面却倍加苍白,结婚前她与丈夫恋爱了六年,六年的磨合让这段感情彼此疲惫不已,可因为惯性或其他说不清的原因,还是领取了结婚证。她并不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丈夫的不思进取等性格,让她抱怨不已,但她又无法离开他。这么多年的共同生活,已经让他们之间的关系融化成了一种类似亲情的感情。
  云儿的生活并不差,有自己的公司、房子、车子,她可以尽情地享受着自己所想要的生活,泡吧、旅游是家常便饭,舍宾、SPA更是她的生活常态。她虽然有苦恼,但不能说她生活得痛苦。她的生活方式对于处在最底层的晓雪来说,几乎完全是另一个阶层的世界。
  晓雪的幼年很不幸,不到五岁父亲就因意外逝世了,母亲承受不住打击而精神失常。她的求学过程也充满了困难,小学时因缴不起学费差点辍学,是全班同学的捐助让她把小学念完的,勉强上完初中,她便外出打工。
  晓雪结婚极早,才去广州不久,在工厂里认识了她的丈夫,便草草结婚。晓雪的丈夫是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打工仔,他们的日子一直过得很紧。结婚没多久,他们便有了第一个孩子,于是她不得不放弃工作回家生孩子带孩子,日子越发过得窘迫无比。

第1章:懂经济学的女人更懂生活(2)
去年夏天,我们三人聚了一次。晓雪对我们很是羡慕。她说她的孩子已经五岁了,可丈夫还想要一个,于是她回到了千里之外的乡下老家又生了一个,现在小的孩子一岁多了,丈夫却失业了半年。她想出去打工,可多年的底层民工生涯,让她的身体超负荷劳动,落下了一些不大不小的毛病,她已经承受不了那种工作的压力。而且流水线上的工作让她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来带孩子,工资也低得只够勉强维生,一大一小两个孩子要吃饭、要上学……还很年轻的晓雪,早已让生活的沧桑和无奈折磨得像四五十岁的女人。
  晓雪的处境让我和云儿心酸,却又无奈,她年龄已大,除了在流水线上当过工人,没有其他的任何资历,更没有在这十几年间充实过自己,为自己做过一个长远的打算。她确实不幸福,每天都让残酷的现实压得挺不直腰,她说自己不知道幸福为何物。
  我们无语地看着她,我们曾经也给予过她帮助,但在物质上帮得了她一时,帮不了她一世。她的思维、学历、观念以及生活,都永远固定在了那个层次,难以改变。除非买彩票中大奖或出现奇迹,否则她的日子很难会有质的改变。
  给晓雪买了机票,送她上了回广州的飞机,我和云儿相对无言。
  那次聚会过后,我想起有位经济学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有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幸福,一种是不幸福;但没有钱,却只有一种可能,不幸福!
  如果说幸福只是一种精神上的感观,那么这种精神感观是需要经济基础作后盾的。没有特定的经济基础,精神将会被痛苦占据得更多,幸福便难以谈起。
  经济学里有个著名的规律,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富足的经济基础可以让女人享受到富裕的物质文化,这种物质文化带给女人一定的精神境界,促使她思想及观念在进步之际,又能反过来影响到她创造经济的能力。
  幸福未必与金钱成正比关系,可是陷入到生活的困境,成日为柴米油盐蹙眉叹气的女人,如何能幸福得起来?缺少一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生活往往会被残酷的现实折磨得面目全非。像所谓的“贫贱夫妻百事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文钱逼倒英雄汉”等等俗语,无一不是表现因缺少物质基础而产生的痛苦。
  诚然,因贫穷而产生的有关美德、品质的故事,从古到今数不胜数。但是,在过去,大多数人的收入及生活水平差距并不是很大,在差不多的物质水准上,痛苦的感受不会显得太强烈。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经济和财富已经成为一种资格证,成为一种与身份等相关联的象征,贫穷就很难成为幸福的根源。
  用经济学家马歇尔的话来说:虽则有些常常与贫困同来的苦难,并不是贫困的必然结果;然而,大概说来,“穷人的祸根是他们的贫困”。
  也就是说,有钱的人,才会有物质和精神上的自由。这就是经济学里的“经济自由”所指的含义。无法否认,“经济自由”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女人的幸福。
  我曾被犹太人对金钱的观念所触动过,他们也有类似的“金钱观”——
  犹太民族是个著名的崇拜金钱的民族,在他们看来,金钱可以购买到做人的尊严,可以买到社会的地位。要获得一种平静的生活,只有在精神上愉快才可以达到,心情也才会愉快。而贫穷的人脸上写满了沧桑和苦难,没有好的生活,人容易悲伤和衰老,心情也是苦闷的。

第1章:懂经济学的女人更懂生活(3)
犹太人甚至有这样的观念:财富是现实的上帝,钱是给神的礼物。
  他们把钱和上帝都联系到了一起,没有钱竟然连上帝的礼物都没有。在他们看来,金钱是成功的标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工具。
  犹太民族是个智慧的民族,他们的财富观,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我们无法否认,在经济时代,财富是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同时,富有也是社会安定的基础。
  为了人生的幸福,我建议女人不要选择贫穷,要尽可能地让自己去做一个有经济基础的女人。因为生活的富裕不但是一种抱负,更是人生的一种义务。拥有了财富,你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你的地位才能显示,否则,就不被大家所认可。
  乔治·萧伯纳在他的《巴波拉市长》中这样说道:“最大的罪行和最坏的罪行是贫困。”
  金钱是一种能量,也是一种工具,女人的生活、人际关系以及幸福,在拥有足够金钱的时候,会得到改善。
  可以这么说,女人的幸福与很多东西有关,温暖的家庭、融洽的亲情、诚挚的爱人、健康的人际关系等等,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管与什么有关,也离不了经济基础作后盾。
  经济是支撑女人幸福的前提,做一个幸福的女人,首先要做一个有钱的女人!
  经济自由(Economic Liberty)意味着个人选择的自由——作为消费者,他可以在预算约束内自由选择想要的商品;作为要素供给者,他可以自由地把所拥有的要素投入到与其他人(或组织)的竞争中。自由主义者认为,除非危害他人,否则个人的经济自由不应受到限制,个人也没有必要为自己的行动向社会负责,因为这种自由行动本身就会给社会福利带来额外的好处。批评者则指出,尽管自由是有效率的,但它并不自动地带来公平。经济自由很可能会导致财富的集中,而这种集中是极其危险的——它不但使某些人在同其他人交易时更有优势,而且可能会扼杀自由。
  生命的质量决定于它的活动。
  ——亚里士多德
  经济让你如此有“魅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