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那人咏诗已有三遍,目光深深凝视青冢,眼神令人心悸。少倾,那人仰首望着浮云,满把胡须迎风飞扬,也不知他在看甚,看得极是入迷。良久,怅然一声长叹,提起酒壶沿着青冢徐徐一洒,慢声道:“汝喜饮酒,汝喜观云,吾不知,吾不明,而今,汝且看之,且饮之!长始,来过。”言罢,将空酒壶挎在腰间,阔步迈出翠松,仿似并未看见刘浓与桥游思一般,领着四名部曲朝山下行去。
桥游思看着那人远去的背影,轻声问道:“此乃何人?”
半晌,刘浓收回目光,摇头道:“不知。”
“哼!”
桥游思轻轻一哼,走向青冢,在冢前跪下,大礼扣拜。刘浓默然走到冢前,将袍摆一撩,跪落在地,揽手于眉上,向外推到极致,而后徐徐下沉,至地,伏身,以额抵背。
稽首。(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七章 挥袖出吴
经吴县,过丹阳,入建康,水路极其便利,顺水扬帆仅需五六日便可。
枫林渡口,几辆牛车靠在亭侧。
十余名白袍来来往往、忙碌纷纷,绿萝正指挥他们将车中的各项物什搬入舟中。
“当心些,那是小郎君的梅花墨与墨鳞玉茄……”
小婢洛羽托着一摞锦盒正欲朝舟中一跃,听得绿萝的话语,脚步顿时为之一轻,暗中吐了吐舌头,沿着船板缓步而挪。绿萝在岸上歪着头想了想,追上来,接过她手中的盒子,自行放入船仓中。
此番跟随刘浓前往丹阳与建康的人甚众,来福带着十六名白袍刀曲,康利潇暗携四名青袍隐卫,胡华次子胡煜也将共行至丹阳,至丹阳后胡煜将与李催同往南兰陵,接回华亭再次订购的十五匹驮马,而此马源便若细水长流、涓而不绝,待李催与兰陵萧氏商事管事接洽后,胡煜将代替李催,专事这条商道。
小婢洛羽年方十二,是刘氏指给绿萝的小婢,她替代了墨璃。
墨璃于夏初之时嫁给了李宽,与其夫同在吴县别庄。她是华亭刘氏首个出嫁的大婢,婚礼甚是隆重,刘氏赠下诸多首饰,刘浓亦亲书祝贺。
笔墨纸砚足足装满一船,刘浓站在船头回望吴县,夏蝉已起,林风微炎,江面却极是凉爽,七载甘苦,建庄园、习诗书、会名士、结好友,美名播于江左,终究踏上这条回归建康之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乘风兮,扶摇纵直上。
青云兮,袍袖燎山川。
烽烟兮,铁血拭铿锵。
归来兮,醉眠卧芦荡。
宁不枉兮,负此七尺……
“瞻箦!!”
正在暗暗畅然舒怀之时,突闻岸上传来唤声,转目一看,只见陆纳正从绿荫里慢悠悠的摇出来,眉梢飞拔而神采奕奕,指间缠着酒壶绳,绳荡而壶扬。
“祖言……”
刘浓大喜,跳上岸,快步迎向陆纳。
渐行渐近,陆纳突地脚步一滞,而后徐徐揽手于眉,长揖。
“祖言,何故啊……”
他这眉正色危的一揖,吓了刘浓一跳,赶紧将他虚虚一扶,心道:莫非,陆氏有变,舒窈……
陆纳却揖礼三息方起,也不言个究竟,反而笑道:“瞻箦典卷,陆纳已阅,继尔传呈族叔,族叔言,笔意简赅,述事尽雅,有上古之风,其间诗篇犹佳。”
四月初,刘浓将杨少柳所书典卷撰抄,共计六卷。一卷命人送至会稽奉呈谢裒,谢裒观后大赞,亲提毫笔为卷作序。三卷呈至建康,一卷入纪府,一卷入卫府,一卷入大司徒府;纪瞻阅后,当即修书一封与刘浓,已为刘浓稍加修改;卫夫人阅后,回信一封仅四字:汝已长成;王羲之阅后,回信曰:宁不识君子,当与君子同。最后两卷,则分别呈入吴县顾、陆。
“谢过祖言。”
刘浓还礼,见陆纳神情愉悦,不似有坏事模样,心中一松,笑道:“到底何事,竟惹得祖言眉目皆如春也?”
“瞻箦,这……”
闻言,陆纳瞅了瞅刘浓,面上竟显出几分扭捏,几番欲言又止,终是嘴角一裂,而后捉起酒壶便乱饮一气,眼角间的喜意藏也藏不住。
怪哉!
刘浓心中暗奇,陆纳性情直爽,能让他显出这般窘态着实不易,但他既不欲言及,也不便多问。
陆纳饮得一阵,哈出一口气,笑道:“族叔已至丹阳,瞻箦也将往,瞻箦乃我江东名士,正当一展学识以震北子!陆纳本欲同往,奈何不日将往东海一行,故而只能送饯于此。”
刘浓道:“东海王安期,清虚寡俗,无所修尚,雅贵有异,质朴怀真,乃真名士也!祖言若至东海,请代刘浓揖之。”暗中却思:东海太原王,陆氏与太原王有些交集,陆纳前往东海,想必是为名士王承之丧,看来陆氏不与北人共立于江左之心已弱。风云变幻之时,当顺风应云,方能经久而不哀。
谈及名士之丧,便若美人早夭,两人都有些不胜唏嘘,陆纳把酒壶朝刘浓一扔,刘浓伸手捉个正着,也不抹掩,就着壶嘴一阵饮。
饮罢,甩给陆纳。
陆纳接过酒壶,笑而就饮。
酒气上涌,面红耳热,两个弱冠郎君吹着江风,听着蝉鸣,一时间情难自已,陆纳叉着腰,朝着江面放声朗咏送饯诗《北邙、双燕》,刘浓和而歌之。
少年郎静秀风林,惹得来往行人纷纷驻足回顾,待认出了美郎君,巧笑与呼声不断。
有人倚柳曰:“美鹤离吴,振翅为何?”
有人立舟曰:“吴色之秀,尽在一鹤,岂可独享……”
“且来,且来,都往此间投。”来福扯开大布囊,对着冉冉而来的吴郡女儿们笑嬉嬉。而此景正是,团扇遮俏脸,苇席聚柳亭,但坐观美鹤。
歌咏毕双燕,陆纳瞅了瞅岸上自发送饯的人群,许是意气正浓,许是酒意已酣,竟抹了把嘴,再次咏道:“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啊,祖言……”刘浓大惊,赶紧拉了一把陆纳,《秦风、谓阳》是送饯诗不假,且送舅之情绵绵于纸,但这‘舅氏’委实令人……
“瞻箦,何故拉我?”陆纳正咏得开怀,被他这么一拉,初时皱眉不解,随后便恍然大悟,赶紧四下匆匆一瞅,见并无熟人在场,拍着脑门,笑道:“醉也,醉也。”
“哈哈,祖言,歌咏已毕,刘浓告辞!”
刘浓哈哈一笑,朝着陆纳一揖,撩起袍摆,跃上柳畔之舟。便在此时,有人在岸上娇声喊道:“美郎君,当鸣琴尔……”
鸣琴……
刘浓负手,微笑。
江上,柳岸,尽皆待琴。绿萝捧琴而来,美郎君盘腿而坐,置琴于膝怀,江风微澜,排舟若云,双手缓缓抹过绿绮妖娆之身,尾指一拔。
“仙嗡……”
《十面埋伏》
琴似女子,婉转,曲似泼冰,激扬。
一曲毕罢,美郎君徐徐起身,抱琴朝着江面、柳岸团团一揖。正欲命舟夫驱舟起行,陆纳却在岸上再唤,将琴递给绿萝,再返岸上,陆纳拉着刘浓就走,穿过人群,愈行愈偏。
陆纳道:“真醉也,竟险些将此事忘记。”
刘浓问道:“何事?”
何事?尚有何事!在夹柳丛中,华丽的牛车静静的停着,青牛无声的啃着道旁青草,抹勺正在辕上掂足张望,待看见他来,满脸欣喜的钻入帘中。
舒窈……
自年前一别,刘浓尊守承诺,俩人便再未见过,此时临别,美郎君嘴角寸寸绽笑,步伐渐轻渐快,行至车旁,千言万语难尽意,仅崩出一言两字:“可好?”
“如君安好。”
绣帘轻挑,美丽的小仙子似卓约一朵,端端正正的坐在车中,散着三千长发,一身金裙铺洒,弯着那淡如烟云的细眉,盛放着两湖秋水,颜不可言。
刘浓瞅了瞅佐近,见无人,便靠近一步,伸出手,小女郎盈盈起身,递上小手,两手隔着车窗共执。刘浓微笑道:“你怎地来了。”
“夫君,古有乐羊氏,停机侍夫乃德。今日夫君离吴,便是有千岩万壑相阻,舒窈也当来。”小女郎甜甜的笑着,两个小酒窝里渗满浓浓的酒。
“格……”抹勺欲笑,掩嘴忍了,挑起前帘,窜入柳丛中,将这丈许之地留给若金风玉露般的俩人。
执素手,两相看不厌,却无言。
稍徐,陆舒窈瞅了瞅丛中七哥鬼鬼祟祟的身影,刘浓也看见了,微觉不自在。小女郎歪着脑袋,莞尔笑问:“七哥可曾谢过夫君?”
刘浓道:“不知何事,今日祖言甚奇。”
陆舒窈道:“尚能有甚,他偷偷摸摸见了妙音之妹一面,乐了足足半月。”
“哦,原是此事……”刘浓剑眉一扬,心道:‘怪道乎他要大礼谢我’。侧首笑着瞄向陆纳,陆纳见他看来,讪讪的转过身,迈向更深处。
温存如绵絮,然终需一别。
“且待我归。”刘浓松开小女郎的手,转身便走。
人生最茫是离别,陆舒窈看着心爱郎君的背影,咬了咬唇,如蝶般飞出车中,玉手一笼,眷上美郎君的腰,小小的脸蛋厮磨着健硕的背。
“舒窈,不可鲁莽!!”陆纳转出柳丛,面上神情尴尬致极,羞中带恼且有些怕。
“休得管我!”
小女郎突然一声娇嗔,将双手笼得更紧了些。刘浓正欲脱身,被她嗔得浑身一颤,身子却立马软了。陆纳更是神情一愣,继尔嗟叹连连,转而又冲到山坡上四处张望,替俩人把风。
“舒窈……”
“夫君,舒窈待君归来……”
良久,小女郎放开美郎君,抬着首,掂起脚尖,眨着两把小梳子,微启着唇,轻轻一触。一触即离,格格一笑,提着裙摆,踩着金丝履,扬着小金铃,钻入车中。
“叮铃铃……”
“呵呵……”
刘浓摇头轻笑,继尔朝着山坡上口瞪目呆的陆纳一揖,排柳而行,大步若流星。
抹勺从草丛中钻出来,见七郎君犹自呆呆的,小俏婢嫣然一笑,揭帘而入,命陆五回转。
车轮滚,娇笑扬。
正行间,抹勺突然指着帘外,轻呼:“小娘子,快看。”
陆舒窈微微扬首,顺指一瞧,只见在微凸的青垅上停着一辆牛车,车中的婢女正欲闭上边帘,便在这闭帘的一瞬间,帘中的那一束大紫微微一笑。
她,她竟笑得这般妩媚?
小女郎脑海里冒出此念,立即不甘势弱的端着双手,直了直身子,静静一笑,而后欠身,浅浅万福。垅上的顾荟蔚闭了下眼,轻声道:“闭帘。”
绣帘应声而闭,大紫小女郎摇了摇头,默然一笑,对着帘,浅浅万福……(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八章 群英汇粹
船行两日已至瓜州渡,稍事休憩补给,再度起行。
丹阳,指日将至。
错流而入,长江口。
站在船头,尖船分水而走,远远的天边,云荡滚水千层浪,一浪胜过一浪。便是此江此水,绵延数千里,纵横一揽,南与北,隔江对望。洛阳……
中流击揖否?
祖豫州,而今安否?
江风扑面袭来,卷得袍角冽冽作响,美郎君闭了眼,眼前仿若出现一人,此人顶盔贯甲,按剑站在船头遥望北方,虎目含泪,江风拂泪干,虎士拔剑击船揖,纵声狂呼:“若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犹若此江……”
铁甲锵锵,虎士寸寸下跪,面北长揖。数千儿郎排云坠地,顶着风啸狂浪跪揖。
刘浓面北长揖……
良久,睁开眼睛,心潮难平,负手于背,凝望滔滔江水。
长啸。
啸声遥传,久久不散。美郎君神色渐复,将袍袖一卷,返身欲入仓中。
“小郎君,快看。”
来福按着重剑,遥指远方。刘浓顺指一看,只见在那江流湍急的地方,有一艘大舟侧翻于江,一半坠水,一半靠在岩壁,而江面上则飘着片片红、白物什,因隔得较远,看不太清。
“去看看。”
胡煜劝道:“小郎君,不可。”
刘浓道:“无妨,风雨已过,稍事靠近便可。”
驱舟靠近三十丈,细细一看,江面上飘浮的乃是一匹匹锦布,而船上已无人。胡煜道:“此乃商船,想必是因昨夜风狂雨骤,故而翻覆于此。”
来福道:“嗯,人已尽溺而亡,不然,岂会弃锦匹而走。”
胡煜看着湍急的漩涡,心中甚是担忧,再次劝道:“小郎君,且起行吧。”
“走吧。”刘浓放目巡视一番,见确无人落水待救,便转身走入仓中。胡煜谨慎乃从其父,暗暗松得一口气,当即命人驱舟离开险境,心中暗叹:也不知何故,小郎君定要行此险道,若由瓜州顺静流而入丹阳,虽是慢些,但到底安稳许多……
……
楚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楚都丹阳,三山成品而落,两水环围作墙。自古以来,四面环水的楚都丹阳便是易守难攻之城,更是扼守江东咽喉之境,乃兵家必争之地。
“嘤!”
一声清啼,苍鹰起于水林,盘旋于城上,琥珀色的鹰眼将身下之城尽揽,但见得,此城宛若一珠,嵌套在苍山碧水之中。
城高十丈,箭垛如林,城中成井字分布,左右各置一营,乃郡军驻扎之所。其时,有个粉红色的娇小身影,骑着一匹朱色焉耆马,上、下腾挪,来回穿梭于左城军营中,扔落一地银铃笑声。
“嘤……”
苍鹰振翅而起,盘过军营上方,斜斜掠过城墙。扬州八郡:吴郡、吴兴郡、会稽郡、庐江郡、九江郡、丹阳郡、豫章郡、六安郡,七月十五中元节后,莫论南北,诸郡士子将于此地得扬州大中正陆晔定品。故而,现今虽是六月底,但已有八郡子弟陆续而至,城门口,车水马龙。
“嘤!!”
苍鹰弯嘴似钩,一声长啼,低低拂过城门口,惊得城门口的人群纷纷躲避。“嘤!!!”鹰目回转,一拍乌墨翅,飞入林中不现。
“鹰来……”
唐利潇站在林中,微笑着向天空伸出手臂,苍鹰穿叶插翅而来。
“扑索索……”
苍鹰铁钩双爪牢牢勾住手臂上的鹿皮,康利潇嘴角一裂,将手中肉块往鹰嘴一递。来福挎剑而来,笑道:“可曾看到甚?若依我言,李师训鸟,乃徒耗肉脯尔。”
“看到甚,汝不知,我知。”
唐利潇凝视着苍鹰之眼,理也不理来福,脚步一飘,绕过雄壮似树的白袍,迈向林外。绿萝携着洛羽站在林外,正东瞅瞅、西寻寻,见他出来,问道:“唐首领,小郎君尚未好么?”
“小郎君,稍后便出。”唐利潇慢幽幽而去。来福扬着浓眉而出,一边走,一边还在紧腰带,经过绿萝身侧时,摸着脑袋嘿嘿一笑。
“笑甚!”、“小郎君……”
绿萝皱眉娇嗔,嗔声尚未毕,美目一溜,神情顿时一喜,身子飘向林中,迎上低头而行的刘浓,悄悄递过一物,低声道:“小郎君,方才……”话出一半,语声顿滞,艳红染了满脸。小郎君,小郎君也在系腰带。
刘浓看着绿萝递来的物什,面上微窘,未接,方才他欲行方便,却因身处野外又忘记带净手,故而命洛羽去取净手,殊不知等得许久洛羽也不来,莫奈何,只得钻入草丛中,以道旁之柳……
“噗嗤……”
绿萝见他系来系去也系不好,媚然一笑,慢慢蹲下身子,跪在草丛中,替小郎君细细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