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宇的神明,文若星河的读书人。。。。。。老祖道行虽高,然而精怪得道,并未正统,克制极多,能在京城稳住局面已是不错,小的这些精怪不敢随意外出,否则遇到了道行高的,只得被打杀的份。”
李修远闻言,神色一凝:“京城成了什么地方,怎么如此多的牛鬼蛇神。”
“难道李大人不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么?大宋国的气运衰败,改朝换代就在百年之内,到时候王朝更替,京城之中的精怪窃据高位,纳城投降,求得下一个王朝的庇护,香火,如此又能延续几百载了。
”微胖的宦官说道。
“借国运避劫?”李修远立刻理解了他此番话的含义。
“是,是的,一些精怪罪孽太深,故此躲进京城,避开雷击,天劫,有国运,皇气遮蔽,鬼神都查探不到。”微胖的宦官道:“但能混迹在京城之中的妖邪精怪,道行都非比寻常,普通的精怪无法在京城立
足,朝廷的六扇门之中有专门主诛妖除魔的人。”
李修远道:“这倒是和我想的不一样啊,还以为天下精怪,鬼神这么多京城应该好一点才对,现在看来,是我想错了。”
旁边的狐三姐笑道:“公子,你难道没有听过,朝廷的命官大多数都是天上的星君下凡么?庙堂之上本来就是鬼神争夺的重地,那个病死的文状元不就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托生么?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
只是时机未到,神异不显而已。”
“你这样说,是不是皇帝身边的嫔妃,宫女也有可能不是凡人?”李修远道。
狐三姐道:“这是十有八九的事情,公子且不闻商朝时候的狐仙妲己,汉末时期洛神所化的甄宓,前朝道家真人杨玉环,还有那冰肌玉骨的花蕾夫人,试问哪个流传千古的女子是寻常人?不是精怪,就是鬼
神,毕竟寻常的女子哪能有那迷倒众生的姿色?”
“我书读的不少,三姐你可别骗我,史记上可都不是这么记载的。”李修远惊讶道。
这一番话让他感觉以前学的史记可以丢炕里去一把火烧了。
“呵呵,公子若是名垂青史,说不定小妹青娥也能在史上留名,公子觉得小妹是寻常人么?凡人肉眼凡胎看不到事情的真相,奴家那青山之中到是有不少藏书,公子那日有空不妨去翻阅一番,所谓的史记,
到处都充斥着鬼神的传说。”狐三姐道。
“卧冰求鲤,那是凡人的孝心感动了水神,赐给了他鱼货啊,否则凡人怎么能融化坚冰,捕获鱼货?”
“叶公好龙,是有真龙下凡拜回叶公,这是史书明确记载的。”
“唐明皇游月宫难道也是讹传?公子手中的张僧繇的龙马图能化作龙驹显现人间,可见他画龙点睛也是真的,奴家书读的不多,只能记住这些了,不知道能否说服公子?”
李修远沉默了一下,忽的道:“回头我让青娥把家中的史记烧了。”
狐三姐咯咯笑了起来:“确实应该烧了,那史记是糊弄后世百姓的,真正的位高权重的人是不会信这些的,他们相信的是皇宫之中历朝历代传下来的皇史,还有各个大族之中留下来的族史,那些才是真实的
历史,不过公子的本事在这里,推算以前发生过的种种一切,相信不难。”
“我还没学会这本事呢,毕竟没学过道术,只是依靠神权,虽神似道术,实际上不过是神权的力量罢了。”李修远道。
神权?
那微胖的宦官闻言心中一凛。
传闻,人间圣人斩下了东岳神君,夺得了神权,天下鬼神无不震动。
不过耳听为虚,很多鬼神认为这是假的,东岳神君是何等的神,怎么会被一个凡人打下天宫,斩落神权呢。
现在看来,这个传闻怕不是假的。
人间圣人真的已经手握神权,拥有了替天行道的能力了。
想到这里,这个微胖的宦官对李修远更加的敬畏了。
“抱歉,话题岔开了一下,刚才说到哪了?对,是京城的鬼魅精怪很多,那精怪竟然多到国师也处理不了么?”李修远道。
“是,是的,老祖的道行亦是相形见绌,这次小的除了带来了圣旨,还带来了老祖一句话。”微胖的宦官道。
“什么话?”
“请圣人北上入京。”
说着,他当即跪在了地上,脑袋伏了下去,恭敬而卑微。
第四百八十五章扬州刺史
入京?
李修远听到这话,并没有因为这宦官的态度而立马答应。
从之前的话之中不难判断出,现在的京城是一个龙蛇混杂之地,各方势力纵横交错,既有鬼魅精怪,也有神佛王侯。
毕竟是主宰江山社稷之地,其重要性几乎不亚于天上的天宫。
但是天宫之中的神明有多少?地上的鬼神精怪又有多少?
李修远觉得是后者居多。
“国师想让我入京?这是他的意思,还是皇上的意思?”李修远沉吟少许之后缓缓的开口问道。
这跪在地上的微胖的宦官抬起头诚恳道:“老祖曾言,能治天下者只有南方的圣人。”
李修远缓缓道:“果农种了一辈子果树,结的果子也不一定是自己的,我怎么知道国师不是在利用我?”
这微胖的宦官语塞,额头上微微冒出了冷汗,不知道如何回答。
“你这次不是代表着朝廷的上使来宣旨的么?圣旨在哪?”李修远忽的又道:“取来给我一观。”
“是。”这微胖的宦官恭恭敬敬的站了起来,然后转身回到屋子里,捧出了一个锦盒。
李修远隔空伸手一抓,欲使用摘星术取来,结果他却看见那锦盒之上一股皇气笼罩,翻腾起伏,似九州山河,能镇压鬼神精怪。
“皇帝的圣旨的确是非比寻常,代表着正统和江山社稷,一言一行都有国运加持,就如同天宫之中的神令一样,只是一个代表着天,一个代表着地,不过。。。。。。。”他目中金光一闪。
盛放圣旨的锦盒瞬间裂开,圣旨立刻从里面飞了出来,落到了手中。
“只是国运衰败,一纸圣旨并没有想象中的沉重。”李修远手中抓着圣旨,打开一看。
上面字迹笔直端正,一丝不苟,有棱有角,一看就知道是顶尖的书法大家执笔书写的,而在圣旨的一角盖着皇帝的印玺。
不过并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四个字。
传国玉玺只有在特殊的场合才会使用,比如祭天,祈福,而颁布政令是不会用的,因为传国玉玺只是帝王的一种象征,代表正统。
李修远一目十行,快速的掠过圣旨上的内容。
“朝廷封我为扬州刺史,领扬州文治武备?有举荐,罢免官员之权?”他神色微动,有些诧异起来,至于后面赏赐的宝马,玉带,金银,绸缎则是看都没有多看。
扬州刺史啊~!
李修远轻喃一声。
这样的职位不可谓不高,这在盛世王朝的时候就相当于封疆大臣,在这王朝势衰的时候说难听一点就相当于王侯一个级别的了,当然论品级是没有王侯高的,但论权利的话却比王侯还要高。
至于后面的罢免之权,也只是罢免七品的以下的官员而已。
也就是他可以罢免县令以下的官员。
不过有举荐之权作为代替,他可以更换扬州境内任何一个县令。
“这就是国师的好处么?”李修远晃了晃手中的圣旨道。
微胖的宦官不敢多言,眼前的这个人间圣人是和老祖一个级别的人物,他这点道行的精怪又岂敢乱言。
“公子,这不是好事么?严州刺史啊,这可是很大的官了,奴家记得以前一个族姐就是投身在一个刺史的家中做妾,顺利的避开了雷劫,只可惜后来怀孕产子,露出了原形,被那没良心的刺史给让人打杀了
。”狐三姐说道,神色有些哀伤。
李修远说道:“做官的确是好事,但是这扬州刺史的职位接下之后,按朝廷律,是要进京述职的,也就是说,我要做扬州刺史就必须得去京城走一趟才行,否则这官便做不成,所以,这京城我是不能不去的
了,是么,这位上使大人?”
说着,他看着眼前这个宦官。
这微胖的宦官依然不语,只是胆战心惊的伏在地上。
“不说我也猜得到,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我解金陵城之危,平九山王,这样的功劳以一个游击将军而言升到总兵都算是庆幸了,而我却能升到扬州刺史这个位置上来,可见这功不低赏,相信在朝堂之上这
个国师大人出了不少力吧。不然我也得不到这个职位。”李修远说道。
狐三姐思考了一下,道:“那公子是去还是不去?职位越高不是越方便公子行事么?”
李修远亦是沉吟了起来。
按他之前的计划是走科举一路,一年之内考进殿试三甲,之后外放为官,先治理天下鬼神,而后以鬼神之能治理官员。
避开朝堂之间的争斗。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性格是不适合做官的,也不想趟进这浑水之中去。
奈何计划有变,九山王造反,东岳神君派杨彪下凡,借造反之势算计,诛杀自己,自己不得已起兵平乱,方才有了今日这个局面。
“你说的不错,扬州刺史的职位到手,我一年之内能治理完扬州,如此天下九州就安其一,一旦扬州安定,便以此为基石,再安天下,有生之年完成自己的理念并非难事。”李修远站了起来,负手而立看着
窗外。
“但现在入京我亦是担心太早的卷入争斗之中去,以至于计划落空,毕竟京城的水太深了。”
说到这里,他心中其实还有一个犹豫。
那就是这个国师到底想做什么?
国师的道行已经高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地步了,天下极少有他不能做成的事情,然而这样的精怪为何要选择混入朝堂,把持朝政呢。
这对他并没有好处啊。
千年的大妖,几百年的王朝。
朝代更替是历史的规律,有精怪借助朝代更替得到好处,但绝没有精怪会卷入朝堂更替之中的纷争去。
狐三姐说唐明皇游月宫,可是却没有人知道是谁将唐明皇引入月宫的,那位高人消失了。
因为那道人已经得到了唐明皇赏赐的好处,功成身退了。
她又言,张僧繇画龙马图,可是张僧繇出了画技传唱千古之外,他本身不过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官员罢了,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建树。
诗仙李白写了一辈子的诗,也不过是散职罢了,给皇帝写诗娱乐的。
为何?
他们亦是不敢卷入朝代更替的大劫之中去啊。
然而这国师却是反其道而行,以身入劫,这绝不符合修行中精怪的作风。
其中的图谋是什么李修远亦是琢磨不透。
正是因为琢磨不透,他才不敢肯定这国师是敌还是友,才会心生忌惮。
到了他们这个层次,个人的恩怨已经不算什么了,最重要的就是:道。
李修远要完成自己的人间道,他诛杀了一些本不该诛杀的鬼神,尽管彼此之间并无恩怨纠葛。
沉思少许之后。
他心中下定了决心。
既然已经走不了科举之路了,那现在何不借此机会青云直上?至于京城的水深与否,那是之后的事情。
连天上的东岳神君他都能打下凡尘,天下还有什么困难让自己止步不前的。
路既在脚下,就不能停。
当即,李修远回过头道:“这圣旨我收下来了,不日便北上入京述职,让国师尽管放心的,不过丑话说在前面,国师想引我入京为援,助他行事,这只是他一厢情愿罢了,我可没有答应,入京之后局势如何
变化那就不是我能管的事情了,他有他的算计,我亦是有我的做法。”
“是,小的回将李大人的话禀告给老祖。”这微胖的宦官道。
李修远点了点头,带着圣旨便大步离开了。
“还有一事请李大人帮忙,朝廷催促,送兵部侍郎傅天仇入京。”这宦官又忙道。
“此事我知道了。”李修远头也不回,声音传来。
等李修远带着狐三姐和雷公离开之后,这个微胖的宦官还有旁边那条三百年道行的蜈蚣精这才大松了一口气。
感觉就像是在生死边缘走了一圈一样。
“圣人不可欺啊,他的威严竟如此的强大,南方的圣人果然是名不虚传。”
旁边那个干瘪下去的人皮又迅速的充盈起来化作了消瘦的宦官,随后有些心惊胆战道:“他身边的那只大公鸡到底是什么东西?我只是被它盯上就吓的不敢动弹了。”
“我亦是看不透啊,似有道行,又似没有,但却神异不凡,人间圣人身边的东西又岂会有寻常之物,这几日你我皆闭门不出,莫要以为出了京城就可以胡作非为了,我敢肯定,若是我们在扬州做出了什么出
格的事情,一定是会被诛杀的,便是老祖也庇护不了我们。”微胖的宦官认真的说道。
“之前我就感觉有鬼神窥视我们,是神目术,我的道行也只能察觉而已,却看不出是那尊鬼神施法,早闻人间圣人在扬州大势已成,统四方鬼神,阴间诸王,数万阴兵,现在看来只怕还有一些隐瞒啊,也不
知老祖闻言,请圣人入京是好是坏。”
那三百年道行的蜈蚣精闻言,脸上露出了敬畏和恐惧之色,身子不由缩了缩,当真连门都不敢出了。
他还想这次出了京城之后好好的进补一番的,增加道行,现在看来却只能是梦中想想了。
第四百八十六章将行
第二日,李修远为扬州刺史的消息在各县城,衙门之中张榜告示。
当即,他扬州扬名。
不过李修远要做的不是扬州扬名,而是要震慑宵小。
他之前身为游击将军的时候得罪了不少人,为了防止那些人在自己上京述职的时候跳出来闹事,他有必要先张榜公告。
如此一来,相信扬州境内的一些人会安分的多。
而在第三日。
李修远招文吏,开始审核各地官员。
其实李林甫手中早就有一本罪状书了,记载着各地官员,县令的罪恶功德,之前若非官职太低动不了那些县令,否则他早就把各地的昏官个全部肃清了,不过现在也不晚。
“在我上京之前,我要三分名册,一份昏庸的官员罢免的名册,一份各地空缺官员替补的名册,一份立下功劳的军中名册,第一份名册由李林甫整理,第二份名册,还请宁采臣你辛苦一些,第三份名册,王
兄,你得多劳心了。”
这一日,李修远在府上邀请了不少同僚齐聚一堂。
李林甫作为鬼神,坐在人群之中根本无人察觉,旁人只以为这位老先生是李修远的幕僚,才学很高,政务娴熟,让人尊重。
“李兄放心,小生和诸位齐心定能完成。”
“此事容易,前些日在下就在整备了,为的就是这个时候。”
宁采臣和王平皆是正色道。
李修远道:“政务的繁忙怕是耽误了你们的科举,回头我会向朝廷举荐你们为金陵知府,郭北城知府,至于扬州知府不知道,段先生有没有兴趣?”
说完他看向了那个办事严瑾的段文若。
他是傅天仇身边的幕僚,其本身是进士出身,功名不低,只是不知道为何甘愿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