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远见到木道人飞来,此刻又看了看手中的斩仙大刀,然后说道:“师叔是说这乌江龙王杀不得,还是说我这车斤人山大道修不得?”
“乌江龙王可以杀,但你的车斤人山大道却修不得。”木道人说道。
“不修此道如何斩了这条恶蛟。”李修远说道。
木道人说道:“乌江龙王作恶多端,自有天庭正神捉拿他。”
“既然天上的神明会捉拿乌江龙王为何迟迟没有出现,反而让乌江龙王下暴雨十余日,以至于洪水泛滥,淹没郭北城?”李修远说道。
“乌江龙王下暴雨只是小错误,水淹郭北城才是犯下了杀戮,但天庭也是讲法度的地方,乌江龙王下暴雨犯了小错误,怎么能立刻就将其捉拿。”木道人说道。
李修远说道;“是了,所以要等他水淹郭北城神明才会出现,但那个时候有什么用?百姓已经死了,万民已经受灾,天生的正神即便是捉拿了乌江龙王,可是这又能怎么样,换的回这满城百姓的性命么?可恨我此道修的太晚了,如不然绝对不会让这样惨烈的事情发生。”
木道人摇了摇头道:“师侄啊,你还是太年轻了,这世上的悲剧何其之多,每日都有发生,每年都会出现,你救不了这天下的。”
“这只是师叔你的想法而已,不是我的,你们不是说我是天生圣人么?可是我却知道,自古以来圣人的道都是孤独的,都是不被世人接受的,孔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家理念,可是却没有一国接受,非但不接受,反而将其驱逐出国,但是春秋时期的那些人不会知道,几百年后,那个被诸国驱逐的孔子,被后人尊为圣人,儒家大兴。”
李修远说道。
“贫道从小修道,读的书不多,不明白那么多道理,但贫道却知道,你这车斤人山大道修行起来劫难重重。”木道人说道。
“为何?”李修远问道。
木道人长叹一口气道:“师侄,你可知道世上有五仙,分别是天,地,神,人,鬼,你的一柄斩仙大刀悬在五类大仙头顶之上,他们岂会答应,即便你是人间圣人也是一样,所以贫道才要制止你此番鲁莽之举,你拿起斩仙大刀,便算是修了车斤人山大道,你选择了一条最困难,也几乎不可能走得通的道,这样下去的话,你的这人间圣人之路只怕走不长久了。”
“有一柄刀悬在他们的头顶之上不好么?乌江龙王头顶之上正是没有一把刀悬着,所以才敢肆意妄为,若是我手中早握斩仙大刀,乌江龙王岂敢如此的放肆,今日的祸事也根本就不会出现。”李修远说道。
木道人想了一下,觉得也是如此。
但,他还是觉得,自己这个师侄偏偏有一条条通天大道摆在眼前不走,却偏偏选择了最糟糕了一条路。
这是很不理智的。
换做是任何一个修道之人都不可能这样做。
“或许这就是人间圣人和修道之人不同的地方吧。”
木道人心中暗暗想道,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事情已经发生了,再说其他也无济于事。
李修远也没有多言,他手持斩仙大道转身回去,进入了肉身之中。
神魂出窍持续的时间有限,因为他不是真正修道的人,神魂比不了修道之人可以肆无忌惮的出游,除此之外,肉身也有限制。
出窍之后,肉身进入昏睡之中,若是长时间不回来的话肉身是会饿死的。
但修道之人大多数都已经辟谷了,所以才不担心这个问题。
回到肉身之中,城墙之上的李修远缓缓的睁开了眼睛。
蓦地,他有种非常奇怪的感觉。
浑身上下仿佛有股使不完的力量一样,而且他还发现自己的眼神比以前好使多了,眼前的世界仿佛变的更加的清晰了。
周围的声音也听的更加的仔细。
除此之外,自己视乎随手一挥,似有一股力量喷薄而出。
“呼~!”
李修远目光一动,抬手一拳,有股劲气在周围炸响。
“这是武道宗师的修为,我居然武艺突破了。”他有些惊异道。
这个世界的武道虽然比不了道法的神奇和强大,但是一旦达到宗师级别的话,就会有一种蜕变,身体之中产生气。
以前自己的师傅瞎道人说过,这气,其实就是修道之人炼精化气所形成的气,是一样的,也属于法力。
只是修道之人将这股法力用于道术,符箓之上,所以才产生了多般妙用,而习武之人用在拳脚之上,所以变化不多,但却能让拳脚威力倍增。
不过修道练气只是基础,但是习武之人这产生了劲气就已经走到头了,不可能再进一步,除非是以武转入修道。
不是没有这类人。
李修远知道,一个人肯定走的就是这路子,那就是燕赤霞。
“为什么突然之间会有这样的变化?”他皱了皱眉,有些不解起来。
但他却知道,这种变化是自己斩了那乌江龙王之后出现的。
眼下,洪水还在泛滥,他却没有时间去想这个。
纵然是斩了乌江龙王之后,可是这洪水却还是不得平息。
水势已经失去了控制。
即便是乌江龙王活着,也没有办法制止这肆虐的洪水。
李修远斩了乌江龙王,心中的怒火虽然得到了发泄,但眼下却是于事无补。
“你不用想了,洪水泛滥成灾,没有人治理的了,只能等洪水退去。”
木道人此刻从天而降,落在了城墙之上,伸手一招,那只木制的仙鹤迅速缩小,最后躲进了他宽大的道袍之中:“好在你杀了乌江龙王,让这暴雨停了下来,可以让洪水提前结束,你看,现在的水势已经变弱了。”
“是么?”
李修远站在城墙上看着那已经被淹没的郭北城,一脸沉默。
眼下城内虽然已经被洪水淹了,但是因为洪水的水势下降的缘故,城内的积水都没有继续涨,一些地势较高的屋顶却是没有被淹没,不少的百姓站在屋顶上保住了性命。
城墙之上也站着很多的百姓,他们也相安无事。
再加上之前李修远之前的努力,不少的百姓提前出城避难去了。
城里应该有相当多的人存活了下来。
但是死去的人,李修远却知道,有更多。
因为这次不止是郭北城受了灾,其他的地方也受了灾。
至于这次波及的面积有多大,却是不得而知。
到了傍晚的时候,洪水已经开始缓缓的褪去了,虽然速度很慢,但这是一个好兆头。
这意味着这次的水灾已经过去了。
只要熬过这两日,洪水就能彻底的散去,到时候活下来的百姓就不用担心再受灾了。
不过,城内的积水还是很多,城墙上的百姓依然进不了城。
旁边的木道人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了,然后在傍晚的时候又从城下的积水之中一跃而起,落到了城墙之上,浑身沾满了泥水。
“呸,呸,吃了一嘴巴的泥,还好寻到了那几节蛟龙的身子,这可是难得的宝贝,不能浪费了。”
木道人满意了拍了拍腰间的鬼王布袋。
乌江龙王的身体全部装在里面。
“咦,我那师侄呢?”
木道人看了看,却发现李修远已经不见了。
这个时候李修远沿着城墙一路走过,路过很多百姓,最后在百姓之中,找到了一些认识的熟人。
“太好了,李兄,我就知道你不会有事的,你肯定能逢凶化吉。”
一位身穿长衫的书生,见到李修远顿时欣喜的站了起来。
“朱兄,眼下洪水马上就要退去了,官府也遭了灾,到时候这赈灾的事情必定是没有指望了,朝廷也是山高皇帝远,一时间也难以派人过来,我们需要自救,不然水灾过了,取之的就是人祸了,到时候死的人会更多。”
李修远神色凝重道。
朱昱收起了笑容,郑重道;“如何救?”
“召集城内还幸存的童生,秀才,听我吩咐,可救人。”李修远说道。
朝廷,官府这个时候指望不上,唯独靠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了,在百姓的眼里,童生,秀才就等于半个官。
若是他们出面的话,到是能管得了这局面。
虽然许多书生办事能力不行,可是眼下管不了那么多了,李修远需要的是他们的身份。
不能让城内的百姓乱起来。
一乱,便止不住了,到时候天灾酿成人祸,死伤会更多。
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大灾不可怕,可怕的是大灾之后没有朝廷的约束和衙门的管束而生出的动荡。
第一百七十一章成事不足
尽管幸存下来的书生们个个心有余悸,但是他们并不笨,听到朝廷此刻已经管不了事了,李修远要召集所有的书生一起出谋划策,赈灾救人,不管是他们现在什么样的心情,一时间立刻纷纷赶了过来。
热血的书生认为这是一个拯救万民的机会,此刻天降大任,岂能躲避,推迟。
当然还有一些书生认为,此刻是传播名声,树立威望的好机会,若是能成,将来自己在郭北城之中的地位只怕是会非同凡响。
此刻,已是天黑,城墙之上只是零零散散的的点起了几堆篝火。
而在一堆微弱的篝火旁,城墙之上幸存的书生全部汇聚于此。
人数不算多,只有不足二十人。
其中李修远还见到了好些个熟人,比如朱昱,王平,还有宁采臣。
至于钟庆徐,到是好运,因为自己母亲病重的缘故,放弃了院试,所以返回了家中,这个时候既不在城里,也没有遭遇到洪水,到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城内的水灾按照这趋势,两日之后就可以入城了,到时候官府无人,首当其冲的便是城内治安问题,大难之后,人心浮动,需有武力震慑一些想要借机生乱的恶徒,免得城内动乱。”
李修远坐在篝火旁,缓缓的说道:“其次,是受灾而死的百姓尸体需要清理,眼下天气尚热,需要及时埋葬那些受灾而死的百姓尸首,否则尸体腐烂会产生疫病,到时候后果最为严重。”
“最后是粮食和饮水,粮食到是好办,虽然被水淹了,但是各家各户的粮食这几日还不至于泡坏,关键的是饮水,城内井水必定被污,不过我有一法可以净水,取木炭以纱布裹之,污水穿过可得清水,再行煮沸,可确保无忧,只是诸事繁多,我需要诸位替我分担。”
话说完,周围的书生门却又一时间沉默了起来。
正真讨论救灾之后就会发现,这每一项事情都很困难。
就比如说城内的治安,如何组织人手,如何平复灾民,如何处理恶徒,这些都值得去思考。
“怎么,这些事情很困难么?”李修远扫看了众人一眼说道。
宁采臣此刻很不好意思道:“李公子,小生从未做过这些事情,冒然上手的话只怕是一样也做不好。”
李修远说道:“就是因为难才需要我们去做,我们若是不去做,谁去做?指望百姓们自己自救么?百姓到是会自救,可是出了乱子怎么办,这次事情你们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既然是读书人,以后功名在身,早晚是要为官一方的,现在就是考验你们能力的时候,若是这些事情都办不成的话,以后做了官也是一个贪官。”
“李修远,你怎么能这样说,有道是术业有专攻,我等又不是救灾的官员,眼下还是在考功名的时候,好端端的这么会懂得赈灾救人呢?”一位浑身泥水的书生有些气恼道。
“既然不救人,那这位兄台你来这里做什么?和我诗词唱和么?”李修远看了他一眼道。
那书生立刻反驳道:“休要侮辱人,在下是看在灾民的份上,方才来此和你讨论救灾的事宜,不是来被你侮辱的,再说了,你才区区一个童生,有何资格羞辱于我?”
李修远皱了皱眉道:“我现在没有时间和你这个书生斗嘴,若是你能办事的话就留下,若是不能就走开。”
“走开便走开,你以为在下乐意待在这里么?”那书生一甩衣袖,怒气冲冲的离开了。
李修远也不理会,而是道:“可还有别的人要离开的?此次救灾我要的是志同道合之人,若是有救人之心,那就与我共事,若是如那位书生一样不做事,反而在这里和我斗嘴,就请离去。”
“李修远,你能力一般,相貌平平,只想着吩咐我们做事,若是其他的事情都我们做了,那你做什么?”一位平平无奇的书生开口道。
李修远看了此人一眼,却是认出了这个相貌平平的书生,他到是命大,没有死在这次的灾难之中。
随后,他开口道;“我需要指挥调动你们,确保不出任何的乱子,此事非我不行。”
他倒不是自夸,而是这些书生之中没有办实事的人,大部分都是眼高手低之辈。
“可笑,指挥调度,岂会非你不行,区区小事,我也能成。”当即,又有一位秀才站了出来。
“你是何人?”李修远问道。
“我是本地的秀才,秦昌。”这个秀才有些自得道。
李修远点了点头道;“你觉得指挥调度是很容易的事情?那我且问你,两日之后城内积水退去,你应该如何指挥?”
“自然是派人维护治安,清理尸体,尽量让百姓安定下来。”秦昌说道。
“如何维护,治安,人手何来?”李修远追问道。
秦昌楞了一下,说道:“可招募灾民之中的壮汉充当人手,既能防止恶徒作乱,也能保证城内安定,一举两得。”
“嗯,此话有理,既然如此,明日你且去那些灾民之中招募壮汉试试,若是成功,我听你调度。”李修远说道。
“这有何难?”秦昌颇为自得道。
“好,那么就这么说定了,明日且看你的手段了。”李修远说道。
“请诸位拭目以待。”
秦昌说道,他觉得以自己秀才的身份,招募难民还不是轻而易举。
这一番商议之后,没有个什么结果,只是暂时有了一些对策,到了很晚了,诸位书生才各自散去。
不过朱昱,王平,宁采臣等几位书生和李修远相交,所以并没有离开。
朱昱此刻说道:“李兄,那秦昌,为人虚浮,不是办事的样子,为何要让他去招募人手,听他调度。”
李修远说道:“我初来乍到,自然难以服众,秦昌他不是第一个不服我的人,我需要拿他立威,确保其他的书生不会如他这般,跳出来坏我事情。”
“原来如此,可是李兄怎么肯定,那秦昌一定不能招募到人手呢?”王平疑惑道。
李修远说道:“平日里,一个富贵人家招募护卫,需要什么?”
“是钱。”王平立刻道。
“秦昌有么?”李修远说道。
王平摇了摇头:“自然是和我等一样,空无分文。”
“既然无钱,那如何招?”李修远说道。
“他是秀才的身份,或许这有用。”旁边的宁采臣说道;“秀才等于半个官,或许能说动一些人。”
李修远说道:“秀才的身份是有点用,但是不是这样用的,若是局势能安定下来,你秀才的身份自然能服众,而眼下,他想空口白话的去招募人手,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好了,今日天色不早了,诸位都去休息吧,明日还有事情商议。”
几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