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我其谁:胡适(第一部:璞玉成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舍我其谁:胡适(第一部:璞玉成璧)-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经指出的,胡适在该年6月初写给章希吕的信上,就已经提起:“适有去Cornell[康乃尔]之志,不知能实行否?”
  第三个使胡适决定转系的理由是他从小对文学的兴趣。第一学年在康乃尔大学读了英、法、德三国的文学,使他对中国文学兴趣的复苏了:
  我的古文和诗词的训练相当不错。从少年时候开始,我作文写诗就已经颇能差强人意了。康乃尔的农学院不但规定大一的学生必修英文,每周上五小时的课,还得要修两门外国语:德文和法文。这些规定使我对英国文学产生了兴趣,使我不但阅读了英文的经典著作,而且也练习写作和会话。德文、法文课也让我去摸索了德国和法国的文学。我学了两年的德文、一年半的法文。我虽然不会说德语或法语,但我那时的德文和法文都相当不赖。教我法文的便是我的好友和老师康福(W。 W。 fort)教授[后来当费城黑沃佛学院(Haverford College)的校长,胡思杜念过的学校],我们中国学生查经班的老师。两年的德文课,让我接触到德文的经典著作,像歌德、席勒(W。 W。 Schiller)[请注意:唐德刚音译为雪莱,容易被误会为大家比较熟知的英国浪漫诗人雪莱(Percy Shelley)]、莱辛、海涅等等。特别是我对英国文学的兴趣,让我接触到了英国文学的巨擘,促使我继续去选修更高深的英文课。
  回忆和《口述自传》都不一定正确,都得小心运用,在这里又得到一个例证。 胡适说他在康乃尔学了两年的德文、一年半的法文。但是他的总成绩单只显示了一年的德文以及一个学期的法文。德文是他大一还在农学院的时候选的。成绩都不错,上文已经提过了:“德文一”得90分;“德文二”得80分。我在本节前文列出了他在“德文二”所读的书名,洋洋大观,举凡赛德、凯勒、莱辛、歌德等等。他对自己德文能力的自信,也在在地表现在他才学一年德文就跃跃一试,想写一本《德文汉诂》:“昨夜寻思非卖文不能赡家,拟于明日起着《德文汉诂》。虽为贫而作,然自信不致误人也。”' 《胡适日记全集》,'至于法文,胡适直到大三下学期才选修,也就是1913年春天,“法文一”得了80分。他在康乃尔的时候,翻译了法国作家都德(Alphonse Daudet)的两篇短篇小说,第一篇是1912年9月29日译的:“夜译〈割地〉(即〈最后一课〉[The Last Class]成。寄德争,令载《大共和》。”' 《胡适日记全集》,'第二篇是〈柏林之围〉(The Siege of Berlin),是1914年8月24日译的。两篇都是爱国小说。1912年9月的时候,胡适还没学法文。他的〈最后一课〉以及〈柏林之围〉都是从英译本转译过来的,虽然胡适在《留学日记》里记他翻译这两篇小说的时候,用的都是法文的篇名:“La dernière classe”(最后一课);“Le siége de Berlin”(柏林之围)。' 《胡适日记全集》,'
  无论如何,胡适从农学院转文学院是一个正确的抉择,而且也是一个顺遂的转折。这个抉择完全符合他个人的兴趣;这个转折也完全顺遂,因为,就像他在《口述自传》里所说的,他当时“已经选了足够的学分来满足英国文学的‘学程’了。”更重要的,就像梅光迪所预言的,胡适的“改科乃吾国学术史上一大关键”。虽然这并不表示如果胡适没有改科,他未来所走的道路就会一定不同。然而,可以确定的是,由于胡适的“改科”,他就可以全心投入他所向往的、可以为之废寝忘食、可以不油然地为之“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的文学、政治、哲学的领域。这是胡适之幸,也是中国之幸。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新鲜人”新鲜事(1)
胡适1910年8月以后的日记,可惜遗失了。胡适1936年7月在赴美的邮轮上为他的《留学日记》所写的序里,说他1910年8月以后有日记,但遗失了。' 《胡适日记全集》,'日记遗失当然是可能的,特别是胡适一生常常有让朋友借阅他的日记的习惯。最可惜的所在,是因为这可以说是胡适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里程碑:从第一次搭乘豪华邮轮出国,到抵达美国,以及在美国开始读大学的经验。目前所存的胡适《留学日记》,是从1911年1月30日开始的,当天是他第一学期期末考的第一天。换句话说,我们完全不知道胡适第一个学期是怎么过的。我们如果想要重建胡适在康乃尔大学,特别是他第一学期的学生生活,就只好根据康乃尔大学的出版品,特别是《康乃尔太阳日报》(The Cornell Daily Sun),这是康乃尔的学生报,是美国大学学生报里发行最久的报纸,以及《康乃尔校友通讯》(Cornell Alumni News) ,再佐以家信以及《留学日记》里一些零星的记载。
  美国的学制,是以毕业年作为级别年。胡适是1914年毕业的,所以他是康乃尔大学1914级的学生。根据1914级毕业纪念册编辑部自己的说法,1914级是一个“淘气又淘气的一级。”这个结论的主要根据,是因为有110名1914级的学生说他们最喜欢喝的饮料是啤酒。' “Senor Class Expresses Likes ad Dislikes;” Cornell Daily Sun; ; April 15; 1914; p。 1。'胡适在康乃尔大学五年,在他的心目中,“美国大学生之大多数皆不读书,不能文,谈吐鄙陋,而思想固隘,其真可与言者,殊寥寥不可多得。”' 《胡适日记全集》,'跟胡适一起进康乃尔的新鲜人有1;110名之多,他们的行径,一定让少年老成的胡适觉得幼稚可笑。他们在9月27、28日两天注册。注完册以后的两大集会,从胡适的角度看来,可能都和进大学求知的目的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第一个集会是由大学的教练主持的,时间在9月27日晚,虽然谈的是学校的运动项目、运动的精神以及1914级级风的培养,但这等于是为新学年度体育季启动的开幕式。三天以后的第二个晚会,是由康乃尔大学基督教青年会(Cornell University Christian Association)主持的。这个集会,除了请康乃尔大学的校长致辞,主要介绍的是康乃尔大学的课外活动,诸如新闻、辩论、话剧社等等。此外,则是教新生唱康乃尔的校歌,各种运动会、集会时的集体欢呼(yells),以及康乃尔大学的各项传统。最后,则是选举1914级的临时主席与委员会,以便筹备选举各部正式职员的事宜。' “600 Freshmen Hear Advice from Coaches;” Cornell Daily Sun; ; September 28; 1910; p。 1; “Freshman Campus Meeting Tonight;” Cornell Daily Sun; ; September 30; 1910; p。 1。'
  我们不知道胡适是否去参加了这两个新生的活动。27日晚上介绍学校各项运动项目的活动,我们知道有六百名新鲜人去参加了,是新生总人数的一半。' “600 Freshmen Hear Advice from Coaches;” Cornell Daily Sun; ; September 29; 1910; p。 1。'不管他是否去参加了这两个新生活动,也不管他是否觉得它们过于幼稚,康乃尔大学其它一些开学的活动,一定是会让他感到新鲜和振奋的。比如说,他去注册的时候,一定看到了已经退休的康乃尔首任校长,白校长(Andrew White; 1832…1918)欢迎新生的一封信。白校长是一位有名的教育家、学者、外交官,胡适在《留学日记》里经常提到,对他非常敬重。白校长对新生的欢迎信很简单,主要是引美国作家毕灵司(Josh Billings; 是Henry Shaw用的笔名; 1818…1985)所说的一句话来勖勉新生。这句话说:“小伙子,就以邮票为例吧;它之所以有用,就在于它能够一心一意地粘在一个东西上,一直到它达到目的地为止。”根据《康乃尔太阳日报》的报导,白校长的这封信,让在廊道上排队等着注册的新生都各个争睹着。' “Stick to One Thing Like a Postage Stamp;” Cornell Daily Sun; ; September 29; 1910; p。 1。'

“新鲜人”新鲜事(2)
如果胡适觉得白校长欢迎新生的方法别出心裁,而且意义深远,他一定也会对休曼(Jacob Schurman; 1854…1942)校长在30日中午的演讲击节激赏。9月30日是1910学年度开学的第一天,按照康乃尔大学的传统,校长都会在这一天作开学的演讲。休曼校长后来在1921年到1925年出任美国驻华公使,跟胡适颇有过从。休曼校长的这篇演讲,在一开始就强调了兄弟会(fraternities)对学校的贡献。' 以下叙述休曼校长的演讲,请参阅“University Exists for the Training of the Mind; Says Dr。 Schurman;” Cornell Daily Sun; ; October 1; 1910; p。 1。'以今天美国大学设法削弱、甚至禁止兄弟会的作法来看,休曼校长会那么正面地称赞兄弟会的组织,是有它特殊的时代背景的。由于当时康乃尔大学没有学生宿舍,兄弟会等于是帮助学校解决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以胡适的1914级为例,在一千一百名左右的新生里,有227名,也就是说,有十分之二选择住进兄弟会里。' “Fraternity and Non…Fraternity Men;” Cornell Daily Sun; ; October 11; 1910; p。 4。'对这些新生来说,兄弟会不但为他们解决了吃住的问题,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现成的社交圈。当然,休曼校长也指出兄弟会有兄弟会的问题。如果学生不懂得本末,忘却了他们来大学的目的是求知,而不只是社交和嬉游,那就会反得其害。在强调了兄弟会的好处以后,休曼校长接着谈到康乃尔的运动,以及各种社团活动。
  休曼校长在他的演讲里先谈到社交、运动以及课外活动,是有他的深意的。他说,“我所要强调的是:身体是脑之器,脑要能善其事,就必须先要利其器。因此,我欢迎所有有益的体操、游戏、运动、和社交活动。我建议每一个新生,每一个今天听我演讲的学生,都要去参与我们大学五花八门的活动,如果这样做,能砥砺其身心的话……你是否进了校队,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重要。我所希望见到的,是一个用功的学生群体,他们懂得应该如何适度的玩,也懂得照料自己,用运动来锻炼他们的身体,让身体能成为脑力工作的器官和工具。”
  休曼校长要学生了解,所有上述这些活动,都是附丽或从属于他们来大学的主要目的,那就是心智的培养(training of the mind)。他说,世界上没有其它事情比心智的培养还要重要。要达到这个目的的途径无它,就是求学、努力执着的求学。休曼校长把人世间的知识归类成两支:
  本校所教授的知识,这个世界上的知识,总的来说可以归为两类,就好像是一个球体的两个部分一样。一个半球处理的是人的问题:艺术、文学、历史、制度以及哲学等等,我们称之为通人之学(liberal arts)或人文学科(humanities)。另一个半球处理的是人类作为其中一员的浩瀚的宇宙,是我们称之为统御我们的宇宙的知识,换言之,就是科学:解析出物质世界的成分的化学;呈现出宇宙的能量及其运作规律的物理学;让我们了解生命的奥妙的生物学;为我们说明地球表壳的地质学,等等。
  休曼校长说求学之道无它,就在于要懂得专注,埋头不懈的专注。不管眼前所要学习的问题是什么,不管是数学、物理、或是写论文,
  就要仿佛本校只有你和那个问题存在一样,专心一致地全力以赴。弄通它、与它搏斗、绝不轻言放弃。这是自我教育。否则,你只是在填鸭(assimilate),你并没有作反应,并没有创造;否则,你就只是一个傀儡,别人拉线,你就动,别人奏乐,你就跳 。如果你想作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想作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你必须从大一开始就要学会竭尽全力去弄通当前的课题。 txt小说上传分享

“新鲜人”新鲜事(3)
除了注册,参加新生训练的活动,在9月30日开学,听休曼校长的演讲以外, 在开学之初,还有一件新生必作的事情,那就是体格检查。1914级的体格检查是从10月3日开始进行的。' “Physical Examinations Today;” Cornell Daily Sun; ; October 3; 1910; p。 7。'等这一切都作完以后,胡适就正式成为康乃尔大学的新鲜人了。作为康乃尔大学的新鲜人,并不只是注册、选课、上下课、到图书馆学习这样单纯的生活。康乃尔大学有其所谓的传统,说得白一点,就是规矩。这些规矩,如果没有遵守,后果是颇为严重的。怪不得他们在新生训练的时候,还必须特别腾出时间来为新鲜人讲解康乃尔的传统。这所谓的康乃尔大学的传统,有些说来是令人啼笑皆非的。其中,跟胡适这批新鲜人有关系的,就是所谓的“新鲜人守则”。这些守则主要就是在“整”新鲜人,一代传一代,年代久远,根深蒂固。根据高年级学生组成的“综合事务委员会”(General mittee)在1911年2月24日所开的会,他们对“新鲜人守则”作了一些修正。其中最有趣的几项如下:
  新鲜人不准在校园的草地上行走。
  新鲜人不准在校园里吸烟,也不准在旖色佳街道上抽烟斗。
  新鲜人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准在Zinck’s[劲客店]; the Dutch[胡适译为荷兰店]' 《胡适日记全集》,'; the Alhambra[阿尔汉巴拉]楼下出现。他们也不准在Ithaca Hotel[旖色佳酒店]的大厅里徘徊。七点钟以后,他们不准进Jay’s[杰店]; the Senate[塞内特]; 或者the Office[奥菲司]。除非有高年级生作伴,他们也不准上Zinck’s[劲客店]; the Senate[塞内特]; 或者Alhambra[阿尔汉巴拉]的二楼[以上这些地方都是酒吧,或者是有酒吧间的酒店]。
  每个新鲜人,除了星期天以外,都必须在任何时刻戴着以下所规定的帽子,二者选一:公定的灰色有小帽舌[帽舌比现流行的棒球帽短]、顶端有一颗黑色纽扣的帽子;或者公定的灰色圆形无沿小帽(torque),悬着一条三寸长的黑色流苏。
  新鲜人没穿西装上衣,或没戴帽子就不准在校园走动。
  新鲜人不准坐在兰息院(Lyceum)[旖色佳的剧院]的前三排或包厢里。
  电车上如果有高年级生有没座位之虞,新鲜人就不准占坐电车上的座位。
  新鲜人和大二学生都不准蓄胡。' 第一条不在此增订条例里,但已行之有年。“Underclassmen Must not Wear Mustaches;” Cornell Daily Sun; ; February 25; 1911; p。 1。'
  这些“新鲜人守则”所反映的,其实就是大吃小、老姜欺嫩姜。这种行为,英文叫做 “hazing”,中文的“整”是一个很适切的翻译;是一个“当头棒”、“见面礼”、入门式(initiation)。说得好听一点,是在灌输长幼有序的道理,教导后辈要懂得尊重前辈。这在阶级、身份、位阶森严的团体里,如军队、帮派、秘密社会里是常见的。在今天美国大学校园里的兄弟会、姐妹会,虽然三申五禁,这种行为的存在,仍然是我行我素的公开秘密。康乃尔大学的这些“新鲜人守则”之所以怕人,是因为高年级学生确实会去贯彻执行。新鲜人违反了这些守则,情节轻的,可能被刮掉头发变光头,以示惩戒;严重的,则有被高年级生扔进校园里的碧比湖(Beebe Lake)里的命运。这些守则,虽然随着二十世纪的进展,一再淡化。然而,一直要到1960年代才完全消失。' Corey Earle; “Tales o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