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强,于是便拼命地让孩子学习数学,认为这是开发孩子的智力,其实不然,这将阻碍孩子的智力发展。因此,家长应该从多种能力的培养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孩子的智力。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智力水平是不断提高的。从刚出生时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到长大后具备了各种知识、技能和能力,几乎每个人的智力都是不断发展的,只是有的快一点,有的慢一点,有的多一点,有的少一点,这就形成了智力的差异。
那么,如何衡量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呢?对此,心理学家们提出了“智商”这个概念。智商是通过智力测验而得出的结果,它代表着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但智商是一个相对的数目,仅仅是在同龄人及年龄相仿的人之间,才有比较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说一个孩子的智商很高,往往是相对于其他同龄的孩子,或同年级的孩子而言。
因为孩子的智力水平,也就是智商是在不断增长的,因此,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便成了:如何使孩子的智商加速发展?
在回答家长关心的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影响智商发展的因素。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博士曾提出了一项发现孩子天赋的几个测试,他认为4岁以下的孩子若具备这些测试题中的大部分能力,那就说明这个孩子是个智商很高的孩子。
这些测试题目主要有:
善于记忆诗歌和富有情趣的电视节目中的台词;
很少迷路———尤其是女孩;
能注意到别人情绪的各种变化;
经常问像“这件事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之类的话;
动作协调优雅,能很好地按调子唱歌;
经常问雷鸣、闪电、下雨等宇宙间的问题;
你改用了讲述故事时常用的一个词时,他会纠正你;
学习系鞋带、穿袜、骑自行车很快,且不费力;
喜欢扮演角色、编故事,且演得、编得蛮像样;
好模仿各种表情和各种体育动作;
……
由此可见,孩子聪明不聪明不在于孩子会识多少字,背诵多少首儿歌,也不在于孩子上了什么特长班,掌握了什么技能,而在于日常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种种教育。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智商会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美国心理研究协会做了一项研究,来检验遗传因素和家庭教育哪一个对孩子的智商影响较大。研究的结论是:遗传和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几乎等同。并且这些心理学专家们还表示,家长完全没有必要对孩子实施严格的、死板的家庭教育,创造一个随意但很富有启发氛围的环境对提高孩子的智商非常重要。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可以提升孩子的智商。 。。
孩子的成长历程:成长教育中的心理学(17)
那么,具体来讲,家长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才能提高孩子的智商呢?
方法一:鼓励孩子多用左手:开发右脑
那些优秀人物智商超常的奥秘是什么?现代教育学提出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左右脑均衡发展。然而,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于教孩子用右手拿笔写字、用右手拿工具吃饭、用右腿做单腿跳……根据大脑的工作方式,右脑直接指挥身体左半部的运动机能,如左眼、左耳、左手、左脚等的运作;左脑则控制身体右半部的运动机能,如右眼、右耳、右手、右脚等的运作。这也就是说,孩子的左脑在开发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右脑的开发。因此,现在教育界展开了一场开发右脑的热潮。
那么,右脑的功能有哪些呢?
国际著名的右脑开发专家七田真指出,左脑在记忆时靠的是语言,右脑靠的是图像。左脑记忆用的是逻辑方法,要花费一定时间;而右脑则完全不同,右脑可以一眼就把对象作为图像保留在脑海中,记忆几乎不花费时间……研究表明,右脑的记忆能力是左脑的100万倍。
左脑与右脑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左脑追求记忆和理解。例如,在学习语言时,左脑通过学习一个个的语法知识来学习语言;而右脑不追求记忆和理解,只要把知识信息大量地、机械地装到脑子里就可以了。儿童在学习语言时,往往不用学习语言,就能掌握语言的规律,这往往是他们左右脑并用的结果;而成人往往很难学会外语,这与我们已经习惯了使用左脑有很大的关系。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由于我们长期仅仅使用左脑,这使得我们右脑的能力渐渐萎缩。但悲剧不能重演在孩子身上,所以,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就要注意开发孩子的右脑。
那么,如何开发孩子的右脑呢?确切来说,是如何促进孩子的左右脑平衡开发呢?
年轻的家长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孩子在婴幼儿期对电视里的各种广告情有独钟,一听到电视广告的声音,就会放下手中的玩具、奶瓶,静静地关注电视,直到广告结束。这种现象就是婴幼儿左右脑协调,同步发展的最好解释。因为广告的最大特点是声音、图像、色彩、音乐、动作的快速联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人的左右脑同时调动在一个和谐并相对兴奋的状态。
然而,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很多孩子开始读书、写字,左脑受到的刺激开始活跃,而幼儿期喜欢的娱乐、玩耍、运动、对大自然充满好奇的天性受到有意无意的限制,右脑发育开始变得缓慢起来。
根据右脑的工作方式,右脑控制左侧身体,同时,身体左半部分的运动机能也能促进右脑的发展。这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使用左手,例如,当孩子用左手吃饭时,家长不用去刻意纠正他们,而是引导他们在使用左手的同时,也要学会使用右手,使两手都掌握一定的平衡性。
一位家长是这样训练孩子双手的灵活性的:
当孩子学会了用右手吃饭、写字之后,为了训练孩子左手的灵活性,爸爸专门买来了刀叉,教孩子吃西餐。他告诉孩子正规的西餐吃法,左手拿叉,右手拿刀,用左手拿叉子叉住食物,右手拿刀把食物切下一小块,然后用叉子把小块食物送入嘴中。孩子很高兴接触这种新鲜事物,他把这种学习当成了一种游戏,并且很快就学会了。
为了使孩子的左手更灵活,爸爸故意与孩子说:“我们用左手拿刀,右手拿叉来试试好不好?”玩性心理很重的孩子马上就认同了爸爸的好主意。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孩子的成长历程:成长教育中的心理学(18)
虽然孩子左手拿刀切东西时有些吃力,但他仍然热衷于这个带有挑战性的小游戏。
对于已经读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喜欢接触、尝试新鲜事物,因此,这种刀叉训练法很容易引发孩子的兴趣,能够使孩子的左手变得更灵活。但在孩子使用刀叉时,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还有一位家长介绍了一种既安全,又能同时提高孩子左右脑能力的方法:
每天女儿从幼儿园回来之后,都会把白天老师讲的故事讲给我听。我知道讲故事锻炼的是孩子左脑,于是我想,如何让孩子的右脑也得到锻炼呢?终于,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让孩子边讲边演。
每个故事都有很多个角色,我就让孩子的手指来充当这些角色。我在孩子的手指上画上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凶狠的王后、猎人等角色,然后让她把故事里的剧情绘声绘色地演出来。
刚开始,为了使孩子顺利地把故事演下去,我先在孩子的右手手指上多画几个角色,左手手指上少画几个;渐渐地,等孩子已经熟悉了这种游戏,我便在她的左手手指上多画几个角色,并引导她用手指的弯曲、扭动、俯仰等,来表现故事中角色的悲伤、恐惧、懊悔等细微情绪变化。
当故事中的角色超过10个时,我就让孩子脱下鞋,到床上去,请脚趾来帮忙。这样,孩子左手手指和左脚脚趾并用,右脑就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开发了。
这位家长的教育知识掌握得很科学,家长讲故事给孩子听,或者让孩子讲故事,这都属于培养孩子们语言思维,是对左脑的开发;而在讲故事的同时,让孩子用左手手指把故事“演”出来,刺激的是孩子的右脑,是对右脑的开发。
每个幼儿园阶段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让孩子用左手手指来扮演角色。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一定会被这个充满创意的游戏吸引,从而会乖乖地与家长配合。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孩子的左右脑就能得到均衡发展。
当然,如果孩子已经习惯了用右手写字、吃饭、拿东西等,家长也不用担心,在平时的游戏中,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用左手拍球、用左手剪纸等,这对左手灵活性的锻炼,以及右脑的开发都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鼓励孩子多使用左手之外,以下几种方法也可以开发孩子的右脑:
1.鼓励孩子多做运动。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每天做半个小时的运动,如跳健身操、打乒乓球、跳皮筋等。在做这些运动的时候,家长告诉孩子,可以有意识地多运动左半身,这样也有利于孩子右脑的开发。
在运动中,右脑中随之而来的细胞激发比静止时来得快。这时候,孩子的思想会或多或少摆脱固有的逻辑思维,还可以使孩子产生更多灵感。
2.借助音乐的力量。
右脑负责完成音乐、情感等工作,被称为“音乐脑”。专家表示,如果孩子在幼儿期能够经常学音乐、听音乐,就可以大大地开发“音乐脑”,提高孩子的智商。因此,在孩子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如做游戏、吃饭等,家长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音乐背景。因为音乐由右脑感知,左脑并不会因此而受影响,仍可以独立工作,这样就能使孩子的右脑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
3.尽可能地打破常规。
孩子们一般都喜欢新鲜的事物、新鲜的经历,而这些新鲜的事物对刺激孩子的右脑有很大帮助。因此——
◇家长在送孩子去幼儿园时,不妨故意改变路线;
◇为孩子选择图书,不妨种类多些;
◇鼓励孩子与各种性格的小朋友交朋友;
◇家里摆放的东西经常换一换位置;
……
方法二:提高智商的几个小技巧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高,将来能够做出一番成就。然而,提高孩子的智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下工夫。在此,我们搜集了一些小技巧、小方法,它们对提高孩子的智商有很大的帮助。
1.换手刷牙闭眼洗澡。
科学家研究表明,经常做健脑运动的人智商会更高,对于孩子来讲,这些健脑运动包括:
◇用平时不常用的那只手刷牙;
◇闭上眼睛洗澡;
◇玩一些猜字游戏;
……
2.训练孩子手的技能。
人体的每一块肌肉在大脑皮层中都有着相应的神经中枢,其中手指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中所占的区域最广泛,所以手的动作,特别是手指的动作越复杂、越精巧、越娴熟,就越能在大脑皮层建立更多的神经联系,从而使大脑变得更聪明。因此,训练孩子手的技能,对于开发智力十分重要。
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让孩子做这些动作:
◇玩沙子,玩石子等,可以锻炼孩子手的神经反射,促进大脑的发育;
◇伸、屈手指,练习写字绘画,可以增强手指的柔韧性,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
◇摆弄智力玩具、拍球投篮、学打算盘、做手指操等精细的活动,可以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增强大脑和手指间的信息传递;
◇经常让孩子交替使用左、右手,可以更好地开发左右两脑的智力。
3.带孩子购物。
带孩子去买东西时,家长不要只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匆匆买完便回家,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孩子智商的机会。例如,一种商品有不同种类,家长告诉孩子选择商品的标准,引导孩子做出选择,久而久之,孩子的智商就会有很大提高。
扮演成功父母角色的心理学(1)
一 家教理念:做孩子合格的引导者045
二 了解孩子:做孩子的心理医生058
三 父母的心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067
四 宽严相济:做孩子的第一任老师079
五 父亲的角色:孩子的领路人086
六 母亲的角色:孩子素质的决定者097
引语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这说出了父母所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老师。
在生活中,面对孩子,我们要扮演很多角色:
当孩子被难题困扰时,我们就充当“老师”的角色为孩子解惑;
当孩子需要倾诉烦恼、需要别人分享他们的快乐时,我们会以“朋友”的角色陪在孩子身边;
当孩子心情烦躁、情绪激动时,我们又以“心理医生”的角色,帮孩子找回好心情,摆脱坏情绪;
……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角色我们都能扮演成功的,我们一切都从为孩子好的角度出发,但结果并不会总令我们满意。于是,我们经常被这样几个问题困扰:
如何才能做个合格的父母呢?
如何才能成功地扮演各个角色呢?
……
其实,这些都不在于我们是否有教育孩子的经验,而全在于:
我们是否了解孩子;
我们是否懂得一些最基本的教育理念;
我们是否知道在孩子不同的年龄段,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我们是否懂得随时转换自己的心态;
……
一 家教理念:做孩子合格的引导者
有这样一位家长,在孩子出生之前,她已经阅读过很多本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因此,孩子出生之后,面对孩子成长面临的种种难题,她没有像一般的家长那样不知所措,而是从容应对。所以,在每个成长阶段,她的孩子都要比同龄的孩子更加健康、更加优秀。每当其他家长们向她请教方法时,她给出的建议都是:多读几本家庭教育的书籍。
的确,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孩子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家长要想顺利解决这些问题,了解孩子的行为,了解孩子的心理,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各类家教书籍中寻找答案。
也许有些家长并不认同这个观点,他们会说:孩子所出现的问题,家教书中并不一定会有所涉及,再说,孩子与孩子是不同的,如果家长们都按书中所写的去教育孩子,那教育出来的孩子岂不都会是一个样子了吗?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信,任何一本书都不可能把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都涉及到。但家长却可以用书中所提供的教育理念,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对孩子进行灵活、科学的教育。
事实上,家教理念真的很重要。例如,以前的家长都坚持“我是老子,你必须听我的”的家庭教育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在的家长们已经渐渐认识到了这种理念的危害性,因此,它逐渐被“理解、尊重、沟通”等理念所替代。
但是,在现代家庭里,仍然有很多家长在延续错误的家庭教育理念。在此,我权且将最常见的几种错误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供家长们借鉴。
1. 我不是老师,我不懂教育。
很多家长都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自己不是老师,所以可以不懂教育。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