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几的散文随笔文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武几的散文随笔文集-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彷徨也。)

  ■■◆我爱她,但不能跟她说话,我窥视着她,以便不与她相遇。

  ■■◆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闭门杜户的地窖最里面的一间里。饭由人送来,放在离我这间最远的、地窖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穿过地窖所有的房间去取饭将是我唯一的散步。然后我又回到我的桌旁、深思着细嚼慢咽,紧接着又马上开始写作。那样我将写出什幺样的作品啊!我将会从怎样的深处把它挖掘出来啊

  ■■◆为了我的写作我需要孤独,不是'像一个隐居者',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而是像一个死人。写作在这个意义上是一种更酣的睡眠,即死亡,正如人们不会也不能够把死人从坟墓中拉出来一样,也不可能在夜里把我从写字台边拉开。

  ■■◆什么是财富?对于甲,一件旧衬衫就是一笔财富,而乙有一千万元还是贫穷的。财富是完全相对的东西,不能使人满足的东西。

  ■■◆你对这些话的领会程度,取决于的孤独有多深。

  ■■◆善在某种意义上是绝望的表现。

  ■■◆如果没有这些可怕的不眠之夜,我根本不会写作。而在夜里,我总是清楚地意识到我单独监禁的处境。

  ■■◆没有拥有,只有存在。只有一种追求最后的呼吸,追求窒息的存在。

  ■■◆我内心有个庞大的世界,不通过文学途径把它引发出来,我就要撕裂了!

  ■■◆写作意味着超越限度地开放自己。特别的坦率和献身精神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似乎已经消逝了,人们在头脑还清醒时,总会在者两点面前退缩,因为每个人都想长生不死。但坦率和献身精神对于写作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从某一点开始便不复存在退路。这一点是能够达到的。

  ■■◆时新的东西是短暂的,今天是美好的,明天就是可笑的。这就是文学的道理。

  ■■◆两个时钟走得不一致。内心的那个时钟发疯似的,或者说是着魔似的或者说无论如何以一种非人的方式猛跑着,外部的那个则慢吞吞地以平常的速度走着。除了两个不同世界的互相分裂之外,还能有什幺呢?而这两个世界是以一种可怕的方式分裂着,或者至少在互相撕裂着。' 

  ■■◆我们最好谈遥远的事情,遥远的事情看得最清楚。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并有义务发挥其独特性,但是他必须喜欢他的独特性。

  ■■◆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

  ■■◆我们清醒地穿过梦境:我们自己只不过是过去的岁月的一个幽灵。

  ■■◆我就是恐惧组成的,它也许是我身上最好的东西了

  ■■◆……被莫名其妙地拖着拽着,莫名其妙地流浪在一个莫名其妙的世界上

  ■■◆我是一只很不象样的鸟,我是一只寒鸦——一只卡夫卡鸟……翅膀无须剪掉,因为翅膀已经萎缩

  ■■◆结核病的居所并不在肺,就象世界大战的始因并不在最后通牒一样

  ■■◆他自己的额骨挡住了他的道路,他在自己的额头上敲打,把额头打的鲜血直流

  ■■◆未来已经在我身上,改变只是隐藏的伤口的外露而已

  ■■◆只有通过我的写作,我才停留在我的生命中,作家不能占有他的房屋,只能占有在实际生活中才能兑现的个性,作机啊只能叙述,只能这样享受一下生活

  ■■◆交谈使我的一切思考失去重要性和严肃性,使它们不再真实

  ■■◆对结合的恐惧,对失落于对方的恐惧

  ■■◆我必须在很大程度上单独生活,我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单独生活的结果

  ■■◆关于我自己,这几天我没写很多,这部分是因为懒惰,。。。。。。部分也因为害怕背离我的自我认识。

  ■■◆一本书必须是一把能劈开我们心中冰封的大海的斧子。

  ■■◆即使在我所经历的最美好的时刻,也有某种东西在作怪,某种淡淡的、难闻的气味,某中硫磺味,某中地狱味。

  ■■◆我的生活仅仅是为写作设置的。如果它发生变化,无非是为了更适合写作而已。

  ■■◆不写作我的生命会坏很多,并且是完全不能忍受的,必定以发疯告终。

  ■■◆我经过妓院就象经过所爱者的家门。

  ■■◆艺术归根结底是悲剧性的。

  ■■◆真正的道路是在一个绳索上,它不是绷紧在高处,而是贴近地面的,它与其说是供人们行走的,不如说是用来绊人的。

  ■■◆艺术不是瞬即消逝的惊愕,而是长期起作用的典范。

  ■■◆对于两情相依的幸福,*是以后总惩罚。要让我有可能承受婚姻,那只能尽可能过禁欲生活,比单身汉还要禁欲,可是她呢?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文艺札记
文艺札记

  文武

  2007…9…27

  
  题记一:它们原本来自于我在不同时间阶段对于各种不同的文艺作品和文艺本身的思考和领悟。我本想不做任何修整就拿来发表,还打算随时胡乱添加,让它们变的更为杂乱无章。但我后来还是想到其实并不能如此草率为之,那不是对待我所应当要尊重的文艺本身的正确态度。

  题记二:作品原本只是一个诡异秘密的私家园林,但也可以为客人们打开一扇门,让客人们也陶醉沉迷于其中,并不再寻找那扇迎接客人们进来后一直是敞开着却事实上已经随着客人的进入而逐渐消失的门。门的敞开是因为还有其他的客人要进入。门的消失是因为你已经进入其中!

  题记三:此文的意义仅以表达我心中对于汉语言文学的热爱!

  
  
  一

  1

  样板戏《白毛女》影响了一代人,并给予了那一代人其所简单概括的解放前的地主形象。当年《白毛女》确实代表了广大农民的普遍的要求革命的心声和愿望,这也是《白毛女》在当年能够被广泛接受并受到热烈欢迎的缘故。

  
  然而,在后来所谓*的社会运动中,不分青红皂白,一切地主都被打倒。很多人借机发泄私人仇愤,更多的人只是携带对于旧社会的简单的不满情绪,以至很多世代仁义为善的解放前的地主随之成了比白毛女更可怜的受害者,冤屈仇愤无处申报。虽然后来很多*中的受害者都先后被归还在*中所失去的和被夺去的房产,但历史所给予他们的伤害却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实现审美价值并不是《白毛女》的创作初衷。

  ………那是一个文学被广泛曲解的时代。文学竟成为社会运动的催化剂或助推器,成为政治宣传的一种手段,而非一种实现审美价值的艺术。

  2

  中国不会产生罗兰。巴特或德里达;或者中国将产生不止于一个罗兰。巴特或德里达;但他将默默无闻。法国人有着尊崇文学本身审美价值的传统观念、集体心理意识和个人热情。而中国人即便受到很多的专业教育和训练并有着很深的学术造诣;也常常要以批改学生作文的的思维惯性来审视文章。

  无疑;写作者是承担不起改变大众审美习惯的责任的;结果也只能是曲高和寡而不为大众理解并同样埋没了自己的才华。毕竟在法国;罗兰。巴特或德里达也并不为大众广泛理解接受。

  在大众尚不能领略罗兰。巴特或德里达式写作的优越之处时;很多罗兰。巴特或德里达式的写作者已经开始改变和调整自己的写作方式来适应迎合大众的审美习惯与审美趣味。这种妥协是大众与写作者之幸或不幸?这个问题是我要问一问的。如果罗兰。巴特或德里达对于他们的写作方式的坚持是正确的,那后来者对于他们的写作方式的坚持也是正确的。

  学院派意味着其文字与大众接受理解能力的背离,意味着一种与大众广泛沟通方式的割裂,意味着一种自我选择的自闭和一个小团体中的相互唱和。罗兰。巴特或德里达是属于学院派的学者,但却不属于学院派的作者。在我看来,他们的文学作品更应当为大众广泛接受并理解。

  在我看来,好的文学作品就应当是罗兰。巴特或德里达式的,好的文学作品并没有什么形式可言。好的文学作品本来就是随意所之,笔即记之,意达而矣已!

  在我看来,形式不过是对于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一种拙劣的外在的模仿!具备了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形式并不能说明就能同时具备其内涵。

  在我看来,写作就是利用文字符号将生活原原本本的呈现出来。形式上的过分追求和语言上的精雕细琢的修饰,形式结构上的系统化会丧失掉生活的本真状态。同样是一种只属于语言世界的生活,更接近于真实生活的,我相信是采用前一种写作方式写出来的作品。

  在我看来,其实审美这个词汇本来就是不恰当的。文学有其美,却无须去审,而唯须融入于其中。

  而我自己所要表达的,也总是那种散乱的东西,常常无法赋予其恰当的形式。但我很喜欢这种意念及思绪散落于凌乱的文字之间的感觉;以至通篇一无可取;唯一可贵的只剩下写作的诚心。

  3

  在文学上,我是有过登泰山而小鲁的体会的。往往很多默默无闻的作者所写之文,尽管少之又少,却有着不容置疑的极高的审美价值。

  很多好的文学作品,应当在倾听音乐的同时去阅读,音乐有助于对文字的深层理解和体会,甚至是享受。比如,应当在倾听徐誉滕的<;<;等一分钟>;>;的同时阅读肖伊绯的《Balbec:流年中的秘密庄园》;应当在倾听王杰的?(那首歌的歌名我竟忘记了!只记得当年我看的〈〈青衣〉〉好象是刊载在〈〈花城〉〉第一二三期)的同时阅读毕飞宇的〈〈青衣〉〉,等等。徐誉滕和王杰的音乐固然不及两篇文字,但这两首歌却真的令我感觉到自己实在无法掩饰自己对于这两篇文字的喜欢和爱!我心中感谢两位优秀的文字工作者给予了我这无穷无尽的品味。。。。。。。。

  这种品味的过程的获得有一种水到渠成的顺畅自然。我需要一边阅读一边随之闭上眼睛并一定程度上依赖运用想象的力量来品味文字中所描述的美感.那种美感给我的感觉是种音乐般的无所不能的舒适而流畅的非液体物质朝向无边无尽的方向向大脑的自然渗透和无限伸展。那种美感以文字描述的形式和仅仅一次的阅读就能够被长久品味的方式永恒存在。

  无穷无尽的品味。。。。。。。。

  ……这是汉语言文字的至高境界!

  我知道:汉语言同样是伟大的!

  汉语言甚至具有切割的锋芒!具有无限倍于刀锋的锐利!

  对于优美语言的感受和欲愿并实际上正是以优美的语言进行写作我相信是很多伟大的作家执着于写作的原因;同时也是我个人欣赏并真诚的尊重一些写作者的原因。我非常的;也可以说是最看重的一点;就是语言。那些以优美的语言来进行写作的作者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传扬语言的力量!………在这其中蕴涵了我所欲望的精神动力!

  文字是一座开掘不尽的巨大的金矿,发现和开采黄金的人获得了与所他发现和开采的黄金同等的价值,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大家都可以共同拥有的黄金。越来越多源源不断的后来者像前辈们一样通过创作和阅读获得了文字这一座开掘不尽的巨大的金矿的部分价值,这正是文学在永恒的未来还将存在的根本原由!

  应当要感谢所有为大家拿来了哪怕是一小块真正的黄金与我们共享的优秀的文字工作者!

  应当向所有谦虚勤奋的老师们致敬!学习!只为他们的博大精深实为我辈难及!只为他们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令我辈叹服又惭愧!只为他们对于汉语言文字所做出的贡献与他们的行为中所表露出来的对于汉语言文字的真诚的敬意!  

  其实文字艺术的伟大远远的超越于其他艺术!……这是王小波所告诉我的。而我自己,也正是这样认为的。在这份热爱与敬意之中体现了我个人的偏好与执迷!

  4

  然而,汉语言文学的未来又在哪里呢?

  在那些将汉语言文学作品作为政治宣传手段或教化手段的人那里,我看不到汉语言文学的未来!

  在那些将汉语言文学作品作为政治宣传手段或教化手段的人的后继者那里,我看不到汉语言文学的未来!

  我坚信,文章点击率不高往往说明了文章的优秀。我坚信,对待文艺的严肃的态度和对真正文学精神的坚持永远是正确的。

  我甚至认为优秀的文学作者应当是审美价值至上主义的殉道者。我看不起人们对于公众势力的怯懦卑劣的妥协迎合。

  我甚至相信:优秀的文艺作品可以是一种自己喜欢却令公众恼怒得不能容忍的狂乱!

  而随笔所之杂乱无章甚至语焉不详矛盾重重的文字,那实在是一团诱人的*的迷雾!我欲要重读,欲要重读的时候投入创作当初在其中保留的激情、欲望、迷恋、速度和冲动!并让自己迷失在其中!浮躁亦成享受!

  5

  我一直相信,原著的文字永远会比译著更棒。我总是觉得真正好的文学作品,是无法翻译的,而且能认识到这一点的读者才是好的读者,能够写出这样的作品的作家才是好的作家。而且我常常怀疑译者的真诚与文字水平;因此很少去看译著。

  但是后来却发现,译著中也有很多好的文字,很多翻译家的劳动成果是值得珍惜的,他们甚至于像原著作者一样伟大,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有着同样伟大的文学精神!我记得自己看过上海文艺版王道乾先生所译的〈〈情人〉〉和另一本普鲁斯特的书;那是可以媲美于汉语言著作中有过的一切优异文字的文字。王道乾先生的文字水平之高令人讶异!仅仅只是文字功底高还不足以拿出如此令人迷恋陶醉赞叹不已的优美作品。

  在一群蹩脚的英语迷中忽然出现了一个人;说出一口熟练流利地道的英语。让人感觉无比的清爽和舒畅!又羡慕又佩服!但像这样的翻译家实在少之又少!往往译著本身并不直接贡献于汉语言文艺的未来!

  我忘记自己是何时发现汉语言文学的伟大的,虽然我曾经竟认为汉语言文艺是毫无出路的,认为中国的文艺家们应当彻底的抛弃传统,抛弃自己国家的语言。但从许多优秀的写作者和从一些杰出的翻译家的作品中,我已深知汉语言文艺的伟大!

  
  二

  
  1

  我想的最多的还是小说。

  现实主义缺乏文字与语言叙述的个性魅力与艺术感染力。文学应当是一种艺术;而艺术应当是对于日常的庸俗和无聊的反抗、突破和超越;它应当要创造出一个异于现实世界的非现实的、令人感觉非常清新、非常惊讶、无比爱慕的艺术境界;应当是一种反抗、突破和超越的方式。创新应当成为艺术的本质。

  在我看来,小说这一类型的文学创作不但要使用优美的语言,还应当要使读者进入一个奇妙的精神世界;一个不同寻常的纯粹的想象世界。在这个纯粹的想象世界中;世界的完整于作者所叙述的事件并非十分重要;十分重要的是对于这个世界的局部的细节的描绘与勾勒是来自或相关于这个世界的。在这个纯粹的想象世界中;情节的发生发展并不可贵,可贵的是简洁的叙述所叙述的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