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臂方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断臂方丈-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病无限……近世以来,佛道二教糜费过 度。过盛则滥,违逆贵本清静之教义。为使国家稳定富庶,百姓安居乐业,臣等奏请朝廷对 境内释老全面断除……” 此时,偌大的太极殿前突然死一般的沉寂。      
  众人听出来了:以这两份廷辩论文的语调和气势,分明有代朝廷挑明今日廷辩目的 之意。      
  极远处有一阵低沉的闷雷隆隆滚过。天空开始阴沉而昏暗下来,空气也开始因郁闷 而显得燥热不安起来。      
  没有一丝风。四处的彩旌旄旗死气沉沉地垂成一缕,纹丝不动。      
  参与廷辩的佛徒众僧一色的僧袍葛屦,个个阖目打坐、不出一言。他们虽已预感到 将要来临的灭顶之灾,但仍旧寄着一线希望,等待朝廷的诏布和最后的结局。      
  而参与廷辩的五百黄老之徒反应似乎迟钝了一些。他们以为自己道教的头目张宾一 向与武帝和朝廷几位大臣私交甚好,以为朝廷此番廷辩主要针对佛教而来。      
  果然,三教义理分别宣读完毕,张道士便抢先要过主持廷辩的朝廷内史、襄城公手 中的玉如意,气势逼人地登上高座,率先高声发言道:“大道清虚,淳一无 杂;祈恩请福,上通天曹。白日升仙,寿同天地。乃我中夏自古相传之国教,不似释迦出自 异邦,佛法虚幻,言过其实。客居中华,不服本土。凭借百姓之愚敦,惑其因果之诡说…… ” 大禅师的师弟、少林寺等行禅师闻言愤而起身,要过玉如意准备上前奋起反驳。大 禅师见状急忙扯着等行禅师的法衣低声劝阻:“师弟,大周皇帝在此。师弟虽佛法大海,但 关乎佛门存亡大计,应对之间还须以辩才机智方可使人理服。” 大禅师一边说,一边早已把等行手中的玉如意要了过来,与左右高僧低声商议一番 后,递给素以辩才著名的秦蜀僧人智炫。      
  智炫神色安定地登上高座后,转脸询问张宾:“请问张道士,道教诞生于何时何地 ?佛教又诞生于何时何地?” 张宾不屑地打量了他一眼:“圣人出世,有何定时?说教兴行,有何定处?总之, 我道教乃中国本来旧有之教,佛教则是近期从西域异国传来。” 智炫辩驳他道:“言说道教本来旧有,此话本身便是虚幻。圣人出世,竟然无时? 说教兴行,便无定处?盘古开天,女娲补裂,三皇五帝皆有定时。即令道教寿同天地,又岂 能言说无始?” 张宾冷笑道:“此乃枝节,本道不屑与你解释。但说自佛教传入中夏,肆意剃度, 广蓄资财,金佛银殿,极尽奢华。更甚者,近年来寺院之间攀比成风,繁盛无度。一次法会 ,动辄万金。哗众取宠,糜费惊人。此违背了佛教贵本清静的教义,实乃罪恶之首。” 智炫抗辩道:“修信者众,绝非佛门之过,红尘苦难才是根本。众生迷茫,心无所 依,佛教辅助朝廷安抚人心、教化敦民,使我百姓苍生各自安运守命,遵奉王法,何罪之有 ?” 张宾指着智炫道:“佛教泛滥,迁累我道教深受其害,实在罪大难赦!你们这些和 尚僧人,若是生在前朝魏国太武帝那会儿,哪里还用得着和你们如此废话?早就把你们全都 杀掉了!” 见辩不过智炫,张宾凭着武帝平素与他的私交密切,竟以居高临下口吻斥责起众僧 来了。          
虹桥门户网。   
第97节:第二十五章(4)        
  武帝见张宾说话离了题儿,忙令人扶他下座,自己亲自登上高座,质问智炫:“朕 断除佛教是为了以息虚幻。佛教中有三不净:一是教主释迦牟尼娶过妃子并生有儿子;二是 经律中允许吃‘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三种净肉;三是僧人多有犯法造罪者。而且即 令释迦在世时,弟子之间也是相互攻击。还有,佛说众生皆平等。可是朕在寺中,却处处可 见贵贱有别,尊卑不同。不仅有奴隶苦作,更有责打处罚。这便是你的平等圆融?朕据此以 为,佛、法、僧有虚幻欺人和不净。你若不能证明佛教无此三不净,便是虚幻欺人。” 智炫答道:“陛下,如果因佛门中有个别弟子违规犯戒或是虚妄不净,便要取消佛 教,那么历朝历代凡尘世间的逆子、叛臣、贪官污吏层出不穷,陛下便因此而取消臣僚官 吏吗?” 武帝道:“战争、瘟疫、天灾,乃天下众生百姓三大灾难。天灾人祸,只有王权可 以放赈济民;战乱匪寇,也只有朝廷国家可以率兵抵抗杀掠。佛门众生口称弥陀,言必普度 ,果然能解救国家百姓诸如此类的燃眉之急吗?你若不能以此国家百姓三大忧患作出令人信 服的释辩,朕就要断除佛法,决不姑息!” 坐在前排的洪遵此时忽地站起来,高声辩道:“陛下,以贫僧之见,战争的本 质还是因为王权之争。正是王权之争给百姓带来了最大的无常,而无常才促兴了佛教。佛教 虽不能为国家百姓解决燃眉之急,毕竟可以帮助朝廷安抚民怨,向善顺忍。佛道泛盛,红尘 苦难乃是本源,并非佛门之过。陛下若为国家百姓计,削减佛法情有可原,我等愿意拥赞。      
  然而断灭佛法,贫僧以为实乃因噎废食、舍本求末之举。” 武帝道:“佛道在中夏已呈泛滥,缁衣之众、黄老之徒高达数百万,夺我大周百姓 竟达半数之多!这些僧侣又多系年轻力壮之人,捐六亲者,不能为家尽人父、人夫、人子之 责;舍礼义者,不能为国尽人臣、人民、人丁之职!致百姓黎民无耕地之夫、无养老之子,国家朝廷也无御敌报国之兵!一旦强敌入侵之日,国破家亡之际,何禅能克敌?何佛能御寇?何经又能救民于水火、抵异邦之铁蹄、挡强盗之杀掠?诸如种种,何来慈悲?何言仁善? 又如何敢称普救万民众生?” 武帝声音渐高,情绪也开始激愤起来。      
  等行这时也站起身来,大声辩道:“陛下,若天下万民皆来信佛,中外南北处处向 善,人人友爱平等,事事圆融和顺,众生度尽,皆升极乐。不抗敌而敌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不御土而土自富饶丰登。有何不好?” 武帝哈哈大笑:“这一番胡话,只怕连你自己也信不过!竟说什么教化之功?根 本就是蛊惑虚妄之术!” 洪遵道:“陛下,佛教乃胡人所创之教。陛下本是胡人,莫非要毁掉祖宗之教 ?” 武帝厉声道:“朕不是胡人!” 等行问道:“陛下不是胡人,莫非是汉人不成?” 武帝道:“朕是华夏人!” 众人一时无语…… 大禅师这时站起身来:“陛下,佛祖释迦牟尼,乔答摩?悉达多原是迦毗罗卫国太 子,宁可放弃已有的至尊王位和荣华,离开爱妃娇子,寻求解脱众生苦难的至理,难道不值 得众生崇敬?贫僧以为,王力虽能缓解众生百姓一时困厄,仍旧无法最终断绝灾难和无常啊 !佛教毕竟可以助王权教化并抚慰众生,使天下向善、荡清五浊,贫僧还请陛下三思。” 武帝冷笑道:“大周不是迦毗罗卫国,朕也不是乔答摩?悉达多!朕是大周国主宇文邕 ,朕有朕的治国救民之道!自东晋末年迄今二百年来,天下分裂,纷杀不断,兵燹战火,连 绵不绝。庶民百姓深受其苦,佛教却是越来越盛!有谁眼见你们度了哪一方的灾民?又谁耳 闻佛经息了哪一场的战乱?朕也许不能终究断绝战争,但朕至少可以率六军灭掉入侵者,可 以减少战乱!朕不需要那些虚幻哄人的东西,朕就想做些实实在在能使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的 大事,就想做能使九州一统、永熄战火的一代国主!” 言罢,他冷冷地睃巡了全场一番后,突然不容置辩地高声宣诏:“断除佛道,利国利 民!朕意已决,刻不容缓!” 少林寺慧远法师从僧众中猛地站起来,高声抗辩:“陛下!陛下今天仗恃王力强权 破灭三宝,就不怕下地狱吗?” 武帝大笑了一声,目光灼灼地望定众人,一字一句地说:“不废佛道,朝廷终将灭亡!百姓终致家败!只要能使百姓得乐,国家强盛,九州清明,天下大统,朕就算到地狱闯他一遭又有何妨?” 当内史官诏布廷辩结束,并以佛道两教糜费过度、徒众流滥而诏令即日起大周境内 彻底断除佛道二教,要各地官兵立即焚经毁像、登记二教徒众田产时,殿前阶下的五百众 僧突然大放悲声! 哭声翻过太极殿,回荡于整个皇家宫院,震得脚下的地面隐隐撼动。    
内史官在众僧的悲啕声中继续宣诏:“……即日起,境内断绝佛道二教。各地着 即融佛焚经,驱僧破塔。一切经像尽毁于火,寺院财产簿录入官,寺院奴隶尽数释放……各 州寺庙四万余所尽皆赐予大周有功之臣为宅。三百万僧尼道士全部还俗,为各郡县分别编户造册……”      
虹桥书吧BOOK。   
第98节:第二十六章(1)        
   第二十六章    
雷声由远而近渐渐滚来。      
  大风骤然扬起。      
  狂风掀动得四处旌旗呼呼猎猎地翻响。紧接着,豆大的雨滴陡然而下,无 遮无挡地纷纷打在悲号之中众僧的身上脸上。      
  雷声越来越近,黑云越压越低。雨滴开始变得密集起来,落在青砖 平台和两旁的草圃上,空气中溢满了浓浓的土气,伴着四处僧众的一片号哭声卷来扬去 。      
  众僧跟在慧远大法师身后,一路悲号、一路退出壁垒森严的皇宫大内。      
  荷戟扶钺的宫中卫士仿如雕塑一般一动不动地站在风雨中。他们面无表情,雨点滴 落在铁甲铁盔和戟钺盾牌上发出冰冷的金属声响。      
  就在众人快要走出太极殿时,突然望见东南方向阴沉沉的半空中,有 一燃烧着的大火球从云层中轰然坠落,挟着长长的火流划过半空之后,伴之一声山摇地动的巨响,訇然坠落于远方。      
  众僧不约而同地骤然合十持号:“阿弥陀佛……” 暴雨铺天盖地倾泻下来。      
  五百僧众冒着瓢泼大雨离开大周皇宫后,不约而同地一路悲哭、一路冒雨朝城外石 窟的大佛走去。      
  这里有一处雕在山岩上的佛像群。      
  众僧们从头到脚水淋淋的,僧衣紧紧地贴在皮肤上。来到大佛脚下,他们长跪于泥水 横流的地上,五百僧众再次放声悲号,向佛祖和菩萨诉说着此身无常、此世无常、此命无常, 祈求佛祖佑护。      
  他们目光迷茫、神情悲痛、泪雨满面,不知极乐之路、彼岸之舟竟在何方? 天悲地泣的风雨中,大佛悲悯地俯视着天空、阴云和急流,俯瞰着脚下这群已无家 可归的忠实弟子。      
  密密黑云中不时隐现火龙似的电光。雷声隆隆和着五百人的悲哭,伴着翻涌不已轰 鸣的渭水滚滚流去。      
  整个石窟工程还没有完工。虽知朝廷已经勒令去佛毁塔,风急雨狂下的工匠和僧人 们仍旧一边流泪念佛,一边加紧雕刻佛龛经文,      
  佛像慈悲的眉眼神情在工匠和僧人的手下一点点凸现浮出 。      
  佛经佛像,也许只有镌刻在这些坚硬的石头 上,才能千年不朽地长留人间。      
  铁锤敲打铁砧的声响,压住了瓢泼大雨和风声雷声,压住了汹涌翻腾的河涛。      
  生的无常,苦的无涯,人们于是渴望赎回过去世的罪孽,淡忘现在世的烦恼,修度 未来世的极乐。他们也因而无怨无悔地承受灾难的沉重和痛苦的折磨,一锤一凿地雕塑经像 、打造未来、寄托幸福。      
  朝廷闻知众僧继续雕经刻佛的消息后,派官兵持枪荷戟地赶到城外的石窟,驱 逐工匠、砸毁佛龛。      
  面对官兵的驱赶,僧人和工匠们没有惧色。当官兵们的刀剑朝着大大小小的佛像砸 去时,他们竟用自己的肉身凡体挡在佛像之前。一些官兵的刀剑失手砍在他们身上时,浓的 血水伴着净的雨水一齐溅洒在佛像上,顺着雨水狂风再冲到地上、流入滚滚的河水。      
  在死亡和痛楚面前,他们竟没有恐惧和痛苦,没有呻吟,有的只是与佛同在、西归 极乐的满足…… 和师父一起打坐在大佛前的慧忍,望着两位渐渐倒在血泊中的老年工匠合十流泪道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一位身着盔甲、军官模样的人,因见阻止不了攀附在高处的工匠和僧人继续雕佛 凿像,便仰脸高声喊叫,威胁上面的人说再不下来,就要砍断高梯了。      
  几个士兵应声举剑朝梯脚砍去,高梯摇摇欲坠。      
  慧忍再也忍不住义愤,一跃而起,两步箭在那个军官面前,大声斥责:“朝廷有诏 不许伤僧,将军敢不遵旨吗?” 那位将军转过脸来、正要发作时,蓦然看清面前的僧人原来竟是曾经亲手为自己敷 过药、救过伤的上司周将军时,一下子愣住了:“啊?周将军!怎么……是你?” 慧忍合十道:“阿弥陀佛!贫僧求施主行个方便,一念善则功德生啊!” 那位将军突然眼睛一热,含着泪道:“请恕属下有眼无珠,谢将军指点……”一面 转身大声命令手下士兵,“你们听着,陛下有旨,只许禁佛、不许伤僧!违令者格杀勿论!” 慧忍微微俯身道:“阿弥陀佛,多谢施主担待……” 那将军流泪道:“周将军近来可好?属下们都很惦记你……” 慧忍的神情于狂风急雨之下仍旧显得宁静而恬淡:“阿弥陀佛!贫僧谢各位牵挂, 请代贫僧向各位问好。” 将军用力点了点头。慧忍转过身去,大步回到众僧当中,依旧打坐在大佛脚下,风 雨中久久地一动不动…… 师徒们冒着风雨、踏着泥泞回寺院的第三天,朝廷的圣旨便跟着发到寺里来了。诏 命即日起少林寺禅院赐予大周有功朝臣作为乡间别墅。所有寺僧由山城官府编户入册、一律 还俗为民,寺院佃户奴隶尽数释放为民,本月内必须搬出寺院。寺内所有佛像经塔一律毁废 ,寺院所占田地山林除酌量分给还俗僧尼隶户耕种之外,其余尽数入公。          
→虹→桥→书→吧→。   
第99节:第二十六章(2)        
  从今以后,所有还俗僧人一律与普通百姓一样按朝廷定额纳税服役。      
  慧忍和几位师兄随师父被官府驱出寺院后,却始终居无定所,先后 在三皇峰两三处山洞中继续护法修行。      
  上山时带的粮食毕竟有限,山下官府又搜寻得紧,众僧也不敢轻易下山化斋,百姓 也不敢主动上山来施舍周济。几位大师兄在师父的劝说下,迫于生计不得不暂时下山,为人 护镖看院、另谋生路去了。      
  到了秋末,山上除了大禅师和慧忍师徒二人,加上自小无家可归的小师弟慧悟、慧 定二人死活不肯下山,师徒四人便相依为命,在山间开了一小片地,种了点粮菜。平素,师 徒除了依旧禅武修持和采药打樵之外,也偶尔下山为附近百姓治病送药,化些米粮度日。      
  在山中,师父仍旧不忘督促慧忍修习兵法武功。慧忍谨遵师命,一面修习禅武,一 面研磨历朝兵书。生计虽艰难,兵法和禅武却是与日俱进。      
  秋去冬来,大雪骤降,冷风肆无阻挡,刺骨般酷寒逼人。无边无际的雪笼罩着山壑 林丛,埋没一切路径,隔绝了人世。师父年逾古稀之人,自住进山洞后,因雨雪阴寒侵蚀, 引发了痰症和诸多旧疾,每日咳嗽不已,腰腿也因伤寒而疼痛难忍。      
  慧忍每日为师父炮制汤药,敷贴按摩,针灸火罐,权解师父一时病痛。有时也 独自踏雪下山化些粮米,设法为师父弄些热饭。      
  伴随师父虔诚修行、发奋禅武、清心寡欲的日子,慧忍倒也渐渐淡忘了功 名之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