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臂方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断臂方丈-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113节:第二十九章(4)        
  然而,武帝未曾亲政时,就已经看出了卫王气量狭小、浮躁诡狠和乖戾易变的一 面,因而没有把大司马之职给他,而是任他做了主管户口、土地、徒役的大司徒之职。      
  卫王没有料到,陛下不仅没把大司马之位给他,甚至连三公之首的大冢宰之职也给 了齐王,从此便记恨于心了。后来又疑惑他在陛下跟前的不得势,很可能与齐王等人的忌 陷有关,便处处监视并搜寻齐王的劣迹,几欲寻机搬掉好取而代之。齐王因为卫王系陛下的 一母同胞,倒也处处忍让于他。直到后来,齐王才开始决计报复了: 叱奴太后因病薨殁后,卫王安在齐王府中的眼线禀报卫王,言说齐王饮酒食肉,无 异平时。卫王将齐王在府中不守丧制、食肉饮酒无异平时之状禀报武帝时,武帝神情凄然地 对卫王说:“六弟,你我与齐王同父异母、俱非正嫡,只因朕入纂正统,所以丧服从同。你 和我俱为太后亲子,但当自勉,何论他人!” 齐王闻知此事直惊得战战兢兢多日,好在陛下对此事好像并没有在意。      
  叱奴太后薨殁后不久,武帝令卫王迁出他皇宫的居处作为太子东宫,令他另择府 宅。      
  卫王匆匆寻了一处旧日寺院草草修葺一番暂且搬入后,齐王前去拜会时说:“六弟 ,如今侄儿侄女皆已长大。既然另迁,就当选一处宽宽绰绰的屋宇安居,怎么偏偏选中这又 狭小又偏僻的地方定居?” 卫王心内正有气,随口满心怨气地说:“一身 尚不自容!哪里还顾得上儿女?” 齐王遂把卫王的话通过他人之口捎给了武帝。      
  武帝见卫王与齐王两人貌合神离、明争暗斗,常为之烦恼。兄弟九王之中,齐王和 卫王是对朝柄最有野心两个。只要能镇服住其中一个,便能镇服住其余兄弟诸王。      
  两人中,齐王的胆量虽没有卫王大,心智却远在卫王之上;卫王虽是自己的一母同 胞,却生性蛮狠浮躁。武帝倒不担心他们在自己手下作乱,只担心自己百年之后,生性懦弱 的太子不是他们的对手。      
  历朝历代皇室兄弟诸王,治理得当,便可成为国家的功臣良弼;治理不当,便会成为 崩毁江山社稷的罪魁祸首。      
  武帝始终一面冷眼旁观,一面企冀终能以亲情和自己的身先士卒而垂范于诸王。      
  他终究还是失望了! 因手足之故,武帝亲政后,下诏晋封齐王的生母为齐太妃。可是,自己的生母,母 后皇太后凤御宾天这般的国丧大痛,齐王竟连最起码的做晚辈和臣子的守制都不肯守!这是他的五弟! 与胞弟卫王反目,是从一次校猎引发的—— 不久前,武帝率众出京校阅六军并率众骑射武猎时,卫王竟然酒后调戏民妻。武帝 得知后怒不可遏,当众亲自拿马鞭狠狠责挞了卫王十几鞭。武帝原以为自己不过尽以父兄之 责教导胞弟,哪里知道卫王却认定武帝是小题大做、有意羞辱自己,于是竟更生怨恨,便 寻机起兵,生出今日的谋逆大恶来!这是他的六弟! 叛逆之罪历来是无赦重罪。即令儿孙父母犯了此罪也一杀无赦。      
  一番犹豫后,武帝终于咬牙下诏:诛杀卫王! 处斩叛乱的卫王原在众人意料之中。然而,众人万没料到,对罪囚一向主张“罪不 及嗣”的武帝,在下令诛杀一母胞弟的卫王时,竟然同时诏命:将卫王十个儿子,包括两个 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一并处斩! 陛下此举实令宇文氏诸王惊骇了! 当年,他一日之间就把擅权十几年的宇文护和他的羽翼全部翦灭诛除。如今,在下诏 诛杀曾帮他砍掉奸相头颅的一母胞弟时,竟然又是斩草除根到连两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都不肯放 过的帝王,还有谁不敢杀、什么事不敢做的? 自从上次寺庵探望胞妹被父皇杖责,加上后来六叔卫王起兵作乱被满门抄斩之后, 太子竟渐渐地开始憎恶自己这个储君的位置了。      
  他觉得自己快要被人逼疯了! 为子的屈从,为臣的谨慎,在对齐王、王轨等人 的憎恨加恐惧里,在王权的血腥争杀和后宫陷阱的防范中,他原本就格外脆弱的心智简直要 被折磨得崩溃了! 他突然羡慕起远在荒山野寺修行的公主妹妹来,实在也想不顾一切地离宫出家、 一走了之! 山寺的生计虽说清冷简陋,然而人在那里毕竟可以活得宁静而轻松,再不用每日提 心吊胆,再不用去想什么江山社稷、逆臣乱党、敌国入侵、百姓灾荒等扰人心神的朝政国 事,也再不用设防什么嫔妃的陷害、小人的监视和朋党的攻讦了…… 然而,自己一走倒是容易——烟蓑雨笠,无牵无挂。前朝大魏国其实也 都有太子甚至帝王出家的例子,后妃公主更是比比皆是。可是父皇若因自己的背弃一旦身遭不测之祸,诸弟幼小,诸王如虎,国家朝廷即刻便会内忧外患迭起,南北敌国若再乘 虚而入,自己岂不成了断送大周江山社稷的罪魁祸首了吗? 他情知父皇的身体每况愈下,实在不忍再给父皇火上浇油了。自己既身为父皇的长子 、诸弟的长兄,就必得强迫自己去顽强忍受和勉力支撑,必得担当起这份重荷。这是此生注 定的,是很多雄杰之辈梦寐以求,自己却是想甩也甩不开、想逃也逃不脱的天职。          
→虹→桥→书→吧→BOOK。   
第114节:第二十九章(5)        
  上次寺庵探亲之事,虽说后来王轨等人仍旧咬定不放,可是朝中有岳父杨坚、舅 舅尉迟迥和长孙览、于翼等大臣纷纷上奏为自己开脱,辩说私通寺僧只为兄妹之情。虽说作 为大周储君私通佛寺有失唐突,但人之常情,不足论罪,更说不上废立之事! 如此,一场风雨总算平息了下来。      
  孰知,国事家事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天早上,后宫的母妃也悄然失踪了 …… 原来,李妃在后宫见郑妃步步紧逼,又见陛下竟对太子再次大加鞭责,不觉更是心 灰意冷,再也无法忍受尘世喧扰,也离开宫掖悄悄逃往少室山和女儿做伴去了。      
  其实,李妃早就想过这种皇宫之外的民间日子了。      
  因怕陛下派人逼自己回宫,李妃一到寺里,立马干脆地断了发,并派人把自己剪掉 的一股青丝和一封书信送回宫中交给陛下,借此表明她已绝尘缘,断了陛下要她重新回宫 的后路。      
  闻知李娘娘已在尼寺剃度,武帝又气又怒。正要立马派人将李妃拿回宫来,待静下 来思量:毕竟二十多年甘苦与共、相亲相爱的夫妻,而且既然事已至此,何必一定要如此大 动干戈?再思量个中原委,恐怕别的都是借口,李妃放心不下女儿、出宫与女儿做伴才是实 情! 自从公主离宫之后,他这个做父皇的心内又何尝不心痛不惦挂?多少个夜晚,常常 梦回往昔:女儿重又回到了小的时候,成了那个小巧可爱、天天揽着自己脖子又亲又笑的小 爱女,和她母亲李妃一样,用甜美稚嫩的嗓音为自己唱歌吟诗,以她仙子般的天真淡化了宫 廷的凶险阴霾,为自己消解了多少的烦愁和惊忧…… 每想到此,武帝便会不自觉心酸难禁。他令人叫来张宫监呵斥道:“蠢奴才!平时 是如何服侍主子的?主子如果活得好好儿的倒也罢了。若出半点意外,朕定然要了你的狗命 !” 张宫监听出了陛下话外之意并未有追究娘娘的意思,也无一定要将娘娘拿回宫的意 思,不觉暗舒了一口气。他一面急忙备下了诸多日常用物,一面匆匆出宫悄悄探望娘娘。      
  得悉李妃离开宫掖的消息,独孤氏知道太子夫妇从此在宫中更是势单力薄、孤立 无援了。于是也顾不得诸多忌讳了,她借口照顾病中的太子和太子妃幼小的儿女,每 天进出宫掖,代李妃安抚劝慰太子,替太子妃照管孩子,亲自为太子煎药喂药,并小心察 防下人催办诸务。      
  她决不能看着太子被人生生挤垮或是迫害,使郑妃和齐王、王轨一党的阴谋得逞。      
  独孤氏料定,李妃出家离宫,郑妃将更会得意和肆无忌惮起来。她每天冷眼观 察,并故意放出钓饵,很快就发觉了太子东宫的两个宫人卫士被郑妃收买了。      
  独孤氏不动声色地换掉他们后,预感到太子还会有新的困厄滋生,就反复交代太子 妃:她和太子二人切记不能乱吃不明不白的食物,每餐都要由下人先行品尝之后方可再 用。即令是汤汤水水的,也要先用银勺和象牙勺验试之后,方可饮服。      
  独孤氏一向对将要发生的祸事有着一种超常的预感—— 尽管查出了两个内奸,独孤氏仍旧不大放心。她专门派人寻到僧垣,从他那里 求来了一瓶解毒的灵药交给女儿,再三再四地交代:一旦发现她自己或是太子有什么异常时 ,立即用黄酒灌服救急,先保住性命再作计较。      
  饶是每日提心吊胆地小心防范,太子还是出了大事! 这天傍晚,太子刚喝了两口医治多梦虚汗的汤药。因汤有些烫,一时搁下想等凉 些再喝,这时便突然觉得有些恶心。他放下药碗接着就想呕吐,一时又吐不出来,不一会儿便 大汗淋漓、满腹灼热地大喘起来。      
  丽华觉得情形异常,猛然记起母亲的话来,赶忙从身上掏出解毒药,当即取黄酒 灌到了太子嘴里。      
  太子服了解毒药后,不一会儿便拼命地呕吐起来,把灌下去的几口药倒也呕得差不 多了。      
  所幸太子原本服下的不多,加之解毒药的作用,到底保全了一条性命。      
  然而自遇毒之后,太子一天天地竟开始常犯起痴迷眩晕之症来,偶尔还会伴有 满腹如灼如烫的痛症发作。          
§虹§桥§书§吧§BOOK。   
第115节:第二十九章(6)        
  太子的身子原就虚弱,如此一来竟是越发的不支了。      
  武帝闻讯匆匆赶到东宫看望时,见太子脸色青白、目光迷离的样子,真是又心痛又 心灰! 他却不大相信宫中有人敢对太子下毒!他即刻叫来几名御医。御医们分别把了脉, 有说是气血皆虚,肝阴不足而致的五内紊乱;有说像是惊悸之症,说太子身子原本虚弱。      
  虚者,便易为外邪所侵。而盗汗噩梦、腹痛惊悸之症,皆与虚弱有关。都说中毒的症候倒不 大明显。      
  虽说众御医都说太子发病乃是因惊悸所致,但竟比闻听 太子中毒更觉惊骇。武帝遂联想到,太子之症莫非真的是因为自己对他当众责打所致?太子原也是出于兄妹亲情才去山寺看望一番的,送些必需的粮米衣物也确是人之常情。自 己为了堵住众人之口,也许下手时确实过重了些,事后又没有顾得上安 抚他一番,不觉有些隐隐的悔痛泛上心头。太子若有个好歹,其他诸子尚小,自己一旦 不测,两代诸王十数人对大位俱存野心。将来一旦出现争重之变,大周江山岂不毁于一旦! 悔痛之余,又有些灰心和悲怆:太子若仅仅因为自己教导严厉之故便一病至此,这个太 子也实在太不经风雨了。自己对他教导再怎么严厉,毕竟还是他父亲啊。遥想奸相擅权的十 几年里,自己哪一天、哪一夜、哪时哪刻不是在凶险四伏的刀丛陷阱里绕过来的?若自己也 似太子这般意志脆弱,不堪重荷,恐怕就算没有被人害死,也早被吓呆了,哪里还有今天? 作为国之储君,一身所系的是万钧之重的江山社稷。他的心智和承受力 如果如此不堪一击的话,将来又如何能堪当大任? 看来,王轨等人断言他不堪大任,想要自己改立储君,也并非全是出于私心。或许这个嗣子着实太弱了些?如今若连自家父亲的 一顿责打就能致他魂飞魄散,将来又如何能担当得起江山朝廷的风云动荡?如何担当得起皇 权的险厉诡谲? 武帝一面忧心忡忡地忧虑自责,一面催促御医尽快医治太子,同时又派了两个自己 的心腹侍卫和宫人,过东宫来负责早晚宿卫和照管太子的起居饮食。      
  太子遇毒一事,究竟是后宫郑妃下的毒手呢,还是有人企图以害死太 子而击败杨坚一党?抑或是陛下的家国仇人借害死太子打击武帝,试图以此引发 大周的夺嗣之乱进而达到动摇大周国基呢? 独孤氏和太子妃母女二人在后宫盘算来去,始终无法断定究竟是谁对太子下的毒手 。      
  独孤氏不明白:此番太子明明是遇毒之症,为何几位御医竟然都闭口不谈,反而都 说太子之病更多是因惊悸所致? 独孤氏找到神医僧垣询问究竟,僧垣道:“夫人,御医的结果其实也不能算是误诊 ,太子所中之毒非一般之毒。这是一种罕有的奇毒,虽不一定能致人送命,却让人活得生不 如死。因为它可以让人神志混乱,从此陷入惊悸恐怖之中,最终致人变呆变傻,成为活死人 。所幸太子当时服下的药不多,加之又及时灌下了解药。但是,很可能有一些余毒已经顺肠 胃侵入了太子的五脏经络。这样一来,太子每次发作的症状,因和惊悸之症极似,比如发病 时惊恐抽搐,发作之后人显得痴呆虚弱和胃沉心痛、大汗淋漓等,这些都和惊悸之症极像。      
  ” 独孤氏闻言心惊肉跳!她泪流满面地求僧垣一定要设法保住太子。      
  僧垣道:“夫人放心,我自然要尽力救治太子的。夫人也不必过于伤心,太子眼下 一时倒也没有性命之虞。据太子服下的药量和呕出的东西,即令体内尚有余毒,只要调 理得当,也可以很快恢复的。不过,若论起清尽五内余毒,我不如一个人。” 独孤氏急忙问:“谁?” 僧垣道:“当年少林寺有一位独臂的方丈大禅师,他以少林秘传的洗髓经和易筋 经两样气功,配合一种叫做九死轮回救生丹的药丸,可以清尽六腑内脏残余的毒液。唉,只 可惜大禅师前年就圆寂了。” 独孤氏望着在病痛中翻腾呻吟的太子,焦虑心疼得头都涨大了,却是一筹莫展。      
  出此变故,独孤氏更不敢掉以轻心了。她一面交代太子妃从今往后更要小心防范, 一面写信告知夫君杨坚,请他速回京城。          
→虹→桥→书→吧→。   
第116节:第二十九章(7)        
  杨坚闻知京中太子遇毒,一时也心急如火。急忙交代左右代为署理军中事务,带了 几个侍卫匆匆直奔京城。待回到隋府,问明了太子病情,知道一时尚无性命之碍,又听说武 帝每天早晚都抽空到东宫探望一番,不时催促御医们禀报诊治情形后,方才略略放了心。      
  杨坚在府中歇息一天,次日上午便奏请觐见陛下。      
  杨坚按朝臣大礼叩拜之后,武帝一边道了辛苦,一边赐杨坚坐。杨坚一面禀报了边 关防守事宜,一面暗暗打量了一下陛下:陛下比往年更显憔悴了,神色也显得有些疲倦。      
  自一举灭齐、统一北方后,眼下的大周已是中夏第一大国,国力财力也远比当年强 盛了许多。可是身为大周皇帝的武帝仍旧还像当年一样,接见近臣时,仍是一身棉布的常服 。眼前这处只有在接待心腹近臣时才使用的小书房内,铺设也很简洁:陛下所坐的龙椅还是 多年前太祖用过的一把旧椅,龙椅上没有任何雕刻镶嵌和珠宝锦垫之类的配饰。书案上的砚台 镇尺等一应文房四宝,统和往日一样简朴无华。靠北墙并排摆着一溜书柜,一张古朴的大书案 。另有一张睡榻,睡榻上铺着半旧的民间常见的布被布褥。      
  杨坚不禁暗暗感叹:陛下真乃一代克己励精、雄图大略的旷世明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