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低调的他就告别了世界
也带走了太多感人至深的秘密
感动
思念
假若天堂有个军人
那一定是国涛的模样
一片丹心为铸剑
茫茫戈壁少一人!
“国涛,我不知道,你还有多少秘密。但还是那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从来都是有你这样的军人在负重前行。敬礼,好兵,走好!”
王亮站得挺直,对着黄国涛的遗体,敬了一个军礼。
追悼会结束了,更让人泪崩的一幕出现了。
那白发苍苍的母亲,要回家了,临走,她没向部队提任何要求。
她说:“部队很忙,不能在这里麻烦大伙。我有退休金,我想从抚恤金中捐三十万块钱给部队,国涛生前心思都在战士们身上,这些战士也就像我儿子一样,这点钱给他们改善下伙食也好。”
静无阑漫无鼓声,
夜无声家人睡沉沉。
我母亲床前熟睡,
她怎知道儿的归魂,
可怜我年迈的母亲,
病床上哭的泪盈盈。
黄国涛人物原型解放军某炮兵旅原副旅长黄竞。
黄竞(1977年8月1日-2017年8月2日),江苏常州人,1995年9月入伍,1998年12月入党,上校军衔,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某炮兵旅原副旅长。
2017年8月2日,黄竞在执行演习任务时牺牲,年仅40岁。
曾被原南京军区评为“小老虎式干部”,三次荣立三等功。
文中的聊天记录是真实的,毫无夸张。
向这位用生命竞逐强军梦的军官致敬!
0133 联合文艺演出:友谊旋律永远高扬
0133 联合文艺演出:友谊旋律永远高扬
早上的追悼会结束之后,官兵们又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黄国涛走了,但是中国还有千千万万个黄国涛。
而正是由“黄国涛”这样的军人组成的人民军队,才会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斯人已去,没有太多哀伤的时间。
对于烈士最好的缅怀,那便是继续去完成他未竞的说的事业。
中午,中俄双方特战队员就演训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
来的时候,俄国国民卫队的士兵们或许不了解中国,对中**人的了解也不是那么深刻,但短短几天的时间,经历了太多太多,认识也不断加深。
每每提起中**人,他们总是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叶赛宁阿托尔斯泰:“在中俄合作2017联合演训的战场上,双方的特战队员倾注了自己所有的精力、体力,十几个科目的训练,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反恐制胜的能力。但是我想说,参与这次演训的不仅仅是我们特战队员,背后还有很多默默奉献的中**人。”
奥斯特洛夫斯基:“是的,尽管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我还是想向他们表示感谢。比如炊事班的兄弟,他们经常同我们交流,怕做出来的食物不符合我们的饮食习惯和口味禁忌。作为特战队员,我经常赴国外交流,不得不承认,中**人是我见过的最负责人最友好的,我喜欢他们,他们都是我的兄弟。”
西蒙诺夫:“演训的装备都是中国朋友提供,对于我们来讲多少有些陌生,但他们的装备展示员和翻译不遗余力地帮助我们,比手势、画图例,他们是认真的!”
艾伦堡:“演训的场地需要修缮、整理、清扫,还有执行外围警戒任务。西北的冬天非常寒冷,夜晚到了,寒意浓浓,忙碌了一天,还要坚守岗位,毫无怨言,我喜欢这些中国兄弟。希望以后还能有交流学习的几乎,也邀请你们去我们的国家做客。”
杜金采夫:“让中俄友谊世代相传。”
俄方的特战队员纷纷表露了自己的心声。
想来他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段难忘的岁月。
我们的战士也是一样,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军旅生涯能够遇上这样一次国家交流,而且还是在家门口,这是幸运的。
即便从事的是后勤保障工作,不能和远道而来的朋友切磋,但他们也感到无上光荣。
若干年后,当他们脱下军装,名义上不再是一名军人的时候。
回忆起演训时的那段时光,一定会露出最灿烂的笑容。
军人,无悔!
明天,国民卫队的特战队员们就要回国了。
晚上,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演出。
中国有北疆兵歌,俄罗斯有边疆之魂,双方派出战士共同演唱经典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茉莉花》。
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
只有风儿在轻轻唱
夜色多么好
心儿多爽朗
在这迷人的晚上
夜色多么好
心儿多爽朗
在这迷人的晚上
。。。。。。
但愿从今后
你我永不忘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但愿从今后
你我永不忘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武警战士用中文演唱,俄方的战士则用俄文。
丝毫没有违和感,民歌和俄罗斯城市浪漫曲的某些特点,富有变化,明快流畅。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问世于一九五六年,为什么这首短小而且不复杂的歌曲在问世近半个世纪来能在世界各地越传越广?
这首歌描绘了俄罗斯大自然内在的纯朴美,曲中年轻人真诚激动的心声、萌生的爱情和黎明前依依惜别之情都和这大自然的美和谐地交融在一起。
说到底,这还是一种情怀。
这不单纯是一首爱情歌,也不仅仅是对莫斯科近郊夜晚的景色的描摹。
它已融合了人民对祖国、对亲友、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
歌声豪迈,礼赞伟大胜利。
携手演出,传承和平友谊。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演唱结束,优美平和的旋律又奏响了起来。
曾先后在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等重大场面上演出的,被誉为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国歌的《茉莉花》开唱了。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
又香又白人人夸
让我来将你摘下
送给别人家
。。。。。。
芬芳美丽满枝桠
又香又白人人夸
让我来将你摘下
送给别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一曲好歌,沁人心脾。
旋律优美,清丽婉转,波动流畅,感情细腻。
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
这就是中**人为所有人奉献上的。
多少个日夜,完成既定的训练之后这些战士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去参加排练。
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五音不全,但为了呈现的完美,他们努力着,克服一切困难。
当然,这仅仅是开胃菜。
队员们还分别挑选了两国抗战经典歌曲,融合音乐、舞蹈、情境表演和多媒体等多种艺术手段,上演了一场大气磅礴、催人奋进的文艺演出。
“军旗猎猎,军歌声声,三军将士听从党的号令,苦练精兵陆海空天成一体!”
威武雄壮的士兵们以排山倒海、气吞山河的气势,唱响《战之必胜》和《军人本色》等歌曲。
王亮没闲着,他在为网友解说这场难得的文艺晚会。
让广大网友们看看由军人排出的节目,是不是要比某些卫视的综艺节目强的多?
不,应该是那些妖艳贱货所不能媲美的。
王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中俄两国人民相互支持、同仇敌忾、并肩战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天,两国共同唱响和平与友谊之歌。”
网友们听纯正的兵哥哥唱歌的机会可不多,尤其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茉莉花》,对于多数人来讲都是第一次。
0134 听过《英雄赞歌》吗?
0134 听过《英雄赞歌》吗?
“好听到爆炸!”
“是啊,我们的兵哥哥们好帅啊!文武双全!”
“大爱军人,请赐予我一个兵哥哥吧。”
“听得我心潮澎湃,军人最帅!”
“明年组团当兵的有没有?报个数!”
“+1”
“+2”
“+3”
“+999”
网友们还在刷着屏呢,只听一阵深沉有力的俄罗斯歌声响起在所有人的耳畔。
王亮微微一怔,旋律很熟悉,不由得脱口而出:“《英雄赞歌》”
烽烟滚滚唱英雄,
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
晴天响雷敲金鼓,
大海扬波作和声
人民战士驱虎豹,
舍生忘死保和平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
一声呼叫炮声隆,
翻江倒海天地崩,天地崩
双手紧握爆破筒,
怒目喷火热血涌
敌人腐烂变泥土,
勇士辉煌化金星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评论区。
“好歌啊,听得我热血沸腾,这首歌我以前怎么从来没有听过呢?”
“我哭了,真的,听完这首歌,我已经是泪流满面。”
“楼上老哥夸张了吧?不至于吧?”
“是啊,听着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浑身都热乎乎的,精神抖擞。”
“我能体会到二楼兄弟的伤感和落泪缘由,只因为他听懂了这首歌,而懂这首歌的必定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
“老首长呢?快给我们讲讲,这中间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我们年轻人已经迫不及待了!”
是的,听到《英雄赞歌》,王亮的心中也泛起了不少波澜。
王亮:“每当听到《英雄赞歌》的时候,我总会想起一个人,他的名字叫王成。王成是一九六四年拍摄的经典革命电影《英雄儿女》中塑造的一位英雄。很多年轻人应该都没有看过这部电影。”
王亮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讲道:“电影《英雄儿女》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时期的一个故事。志愿军某团在坚守无名高地的战斗中勇敢作战,刚从医院回部队的战士王成要求参战,并拿出父亲鼓励他杀敌立功的来信给团长和政委看,政委这才知王成是自己的老战友王复标的儿子。于是,故事展开了。”
“在战斗中王成喊出‘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语句后壮烈牺牲。对,这部电影的男主在影片开始的第十七分钟就就光荣牺牲了,其后所有情节发展,基本都是在围绕着《英雄赞歌》这首歌的创作而展开的。”
“王成牺牲后,全军开展了向王成学习的活动,政委偶然认出文工团员、王成的妹妹王芳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原来十八年前,政委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时,妻子被敌人杀害,不久他也被捕,战友王复标(王成的父亲)收养了他的女儿王芳,此后双方失去了联系。”
“政委并没有急于同女儿相认,而是帮助她完成歌颂哥哥王成的创作任务,并鼓励她以实际行动向哥哥学习。后来,当王芳在阵地上为炊事员演出时,敌机突然来袭,她为掩护炊事员而负伤,被送回祖国医治。”
“一个月后,王复标参加慰问团赴朝慰问,王芳也伤愈归队,三人在前线团圆。王复标将真实情况告诉了王芳,两位父亲都勉励王芳向哥哥学习,当好革命接班人。”
王亮摇摇头:“凡熟悉《英雄赞歌》的观众,没有人会只将它当成是一首简单平常的歌曲随便一听,脑海里总会立刻联想起经典电影《英雄儿女》。甚至每当《英雄赞歌》唱起,人们眼前浮现的,首先是王成紧握爆破筒和王芳在战火中引吭高歌的光辉形象。”
“《英雄赞歌》已经流传几十年了,到现在依然没有失去它的魅力,只不过越来越少的人能够静下心来去听了。从这首歌的创作集体以及集体中的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可以找到答案,那就是这个民族的精神、这个民族的文化所具有的无穷魅力。”
评论区。
“回头一定把这个电影找出来看一看。”
“哎,本来以为自己听过的歌已经够多了,古典、民谣、摇滚、流行,缺的唯独就是红色歌曲。必须补上!”
“像这种好听又有故事的红歌再给我来一沓。”
“原来‘向我开炮’是从这里来的,王成,是英雄!”
既然开了这个头,王亮索性继续讲下去。
王亮:“王成,只不过是呈现在荧屏上的一个人物,是一个电影人物。但这个人物是有原型的,他们当中一位叫杨根思,一位叫蒋庆全,还有一位叫于树昌。”
文艺演出正好中场休息,这也给了王亮分享英雄故事的机会。
杨根思。
一九二二年,杨根思出生在苏省的一户贫苦人家,八岁的时候父母相继离去,成为孤儿。
年幼的他在工厂当过童工、给地主家打过杂当过牛倌。
一九四四年,抗日战争的最后一年,杨根思加入了新四军,成为一名战士。
参军后后的杨根思参加了数次战斗,在战斗中英勇无畏,屡立战功。
王亮:“我记得,建国之前,根思已经获得了数不清楚的光荣称号,比如:华东一级战斗英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全国战斗英雄等等。”
一九五零年十月,杨根思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随部队赴朝作战。
一个月后,中朝军队发起了第二次战役。
28日,杨根思接到率本连第三排的战士坚守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的任务。
在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第九兵团在朝鲜战场东线担任的是作战任务,发起对进至长津湖地区的美海军陆战第1师以及步兵第7师的分割围歼战。
1071高地是美军南逃唯一的一条通道,所以志愿军必须要守住这块高地。
临行前,营长叮嘱杨根思道:“你们如果守住了这个阵地,就打破了敌人的突围计划。要记住,绝对不能让敌人爬上小高岭,要坚决把敌人消灭在小高岭阵地之外。”
0135 ,忠魂永驻(为舵主悲情仙鹤加更)
0135 老兵不死,忠魂永驻
“请营长放心,我杨根思在,阵地就在。”杨根思出发了。
那天下着暴雪,风不停地呼啸着。
凛冽的寒风刺骨,飘落的雪花直往战士们的脖子里钻。
杨根思他们顺利抵达小高岭后便紧锣密鼓的修筑防御工事,因为那边的战斗已经打响了。
第二天拂晓,敌人上来了。
为打开快速打开通道,撕开一条口子,美军集中空、炮火力对小高岭实施了猛烈急袭,炮弹成片的砸到了阵地上。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
美军的飞机投掷了大量的凝固汽油弹,霎时间,小高岭便成了一片火海。
防御工事悉数被摧毁,不少战士牺牲,重伤员数量更是骤增。
短短几分钟后,一群美军便向小高岭发起了冲锋。
“连长,打吧!”
“美国鬼子上来了!”
看到来势汹汹的美军大兵,战士们不由得有些发怵。
杨根思显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