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不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老兵不死-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到这里,王亮心里说不出来的难受。

    张明龙甚至连自己的亲生骨头都没有看一眼就永远地离开了。

    幸存的官兵们连忙采取应急措施。

    军士长王发全听见隔壁舱室有人敲击水密门,他连忙拿起话筒,指挥战斗。

    “五舱马上排水!五舱马上排水!”

    潜艇剧烈的晃动着,同指挥舱失去联系,官兵们只能在军士长的指挥下展开自救。

    军士长王发全无疑成了主心骨。

    他往排水阀的方向跑去,年久失修,加上排水阀平时很少使用,已经坏掉了。

    心急如焚的军士长连忙找出工具箱,用螺丝刀打开排水阀。

    像高压锅一样,一股巨大的压力喷涌而出。

    都没有经验,只能根据那点少的可怜的知识展开补救。

    良久,军士长王发全发现一切都是徒劳的,海水疯狂地涌入进舱室,根本就无法完成堵漏。

    这样的情况,谁都没有遇到过。

    “快撤!赶紧到六舱去!拿上氧气和救生工具!”

    一番折腾后,艇上的情况算是搞清楚了。

    军官已经全部牺牲,剩下的全是战士,一共十五人。

    军士长除了王发全,还有一个叫王传经,是个电工。

    “当时潜艇部队有一套守则,如果潜艇失事,没有指挥员的命令不准逃生,不得在敌占区逃生,要尽量组织自救。”

    “空白啊,一片空白。那是我军潜艇第一次参加演习,一点可供参考的经验都没有。加上指挥员在撞击的那一刻就牺牲了,一时间战士们手足无措。”

    王亮无奈地叹了口气。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当他们选拔成为潜艇兵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自己面临的是什么了。

    但死亡来的突然,战士们难免有些难以接受。

    各种自救措施,各种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水面上的衡阳号军舰自然不知道海底下发生了些什么。

    十五个小时后。

    舱内的氧气已经耗尽,恐怖的窒息感来临。

    没有办法,只能选择逃生了。

    “深度表显示多少?”王发全问道。

    战士跑到深度表那边查看了一番,汇报道:“军士长,当前深度为八米。”

    “八米,漂出去的话问题应该不大。现在天已经亮了,只要能够浮出水面,肯定能被水面的军舰发现。”王发全分析道。

    “我同意,氧气越来越稀薄了,不能再耗下去了。”另一位军士长点头同意。

    就这样幸存的十五名官兵开始做逃生准备。

    人如果从海底快速升上海面,由于压力的突变,会造成人体器官的损坏,死亡率很大。

    这些都是常识。

    潜艇官兵们都知道。

    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没有感受过海底快速升上海面所要面对的压力,又怎么知道那有多么恐怖呢?

    “更何况,深度表现实为八米,就真的是八米了吗?事实上,失事的潜艇一直在掉深,此刻水深是四十米!”王亮道。

    军士长王发全接受过长期的相关训练,有一定的经验,他再三叮嘱战士们:“大家注意,出去之后一定要先抓住艇边的栏杆,停一会儿再上浮。不要着急,注意上浮速度,压力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大家尽可能抱着一些重物。”

    “知道了,军士长。”

    战士们应着,纷纷摸索起来。

    板子、斧子、步枪、弹夹。。。。。。

    有些战士不信那个邪,觉得深度只有八米,问题不大,干脆就选择空手上浮。

    “都准备好了吗?”

    “好了。”

    “打开鱼雷发射管。”

    “鱼雷发射管已经打开。”

    “不要着急,一个一个的往外出,记住我的话。”

    “是。”

    作为军士长,王发全负责断后,在所有的战士都顺利出舱之后他才离开。

    在离开之前,考虑到万一碰不上救援队怎么办?

    大家伙总不能饿着肚子,渴着吧?

    王发全又回去拎上了几个水壶,拿了几包压缩饼干。

    殊不知,这一举动救了他的命。

    出舱之后,王发全就感觉自己的身体不受控制了,迅速上浮。

    四周的水压压得他喘不动气,挤压的感觉让王发全产生了一种错觉,自己的身体好像要爆炸了。

    王发全意识到了,这绝对不是八米的深度!

    绑在身上的几个军用水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最用,这让王发全的上升速度不至于太快。

    王发全缓慢地呼气,肺要炸了。

    他不敢呼的太快,因为那样会被活活憋死。

    终于,王发全浮出了水面,但他没有见到自己的那些战友们的身影。

    海面上黑压压的一片,不远处有灯光,看样子是军舰。

    那时是十二月份,海水冰凉刺骨,浑身上下说不出来的难受,王发全知道筋疲力尽的自己坚持不了多久了,便拼命地往灯光方向游去。

    等靠近了,再大声呼救。

    王发全看不到的是,自己的耳朵里,鼻子里,嘴巴里,都是血!

    海水的浪一打,血水就被冲刷干净了。

    王发全只感觉自己的嘴里咸咸的。

    “喂!”

    “救命!”

    “救命!”

    “喂”

    终于,甲板上值勤的战士发现了他,扔救生圈,放舢板,最后又抛来一根缆绳。

0220 往者未竟之志,来者当知奋勉也。

    0220 往者未竟之志,来者当知奋勉也。

    王亮声情并茂地讲述道:“巨浪滔天,浪花翻腾着,王发全拼命地拽着那根缆绳,死死地抓住。他能做到的仅有这些,如果不是仅存的那点活下去的意念,他真的就完了。”

    虽然没有参与到营救王发全的行动中,但后来通过参与救援的战士们的描述,王亮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

    现在,他只想把这些分享给广大潜艇兵们,让他们看看自己的前辈是如何去奋斗的。

    分享给广大网友们,或许军迷们质疑当时的海军的管理怎么这么混乱,连那么低级的错误都会去犯。

    历史总是有属于自己的局限性的,盖棺定论的东西没法改变。

    但潜艇兵们留下来的海魂可以世代传承下去。

    他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他们的业绩与世长存!

    “抓住绳子!千万别松手!”

    “注意观察海面,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浮上来的同志。”

    “快,往上拽,把他拉上来!”

    军舰上的官兵们忙碌着,几人负责营救王发全,其他的则搜寻海面上有没有其他的潜艇兵。

    “抓住,千万别松手,我们把你拽上来!”

    王发全听不清楚战友们在喊些什么,但他清楚,只要自己不松开手就对了。

    抓住,抓住,抓住。

    他已经没有力气爬上去,只能靠甲板上的战友连拉带拽。

    不一会儿,绳子就把手骨头就被绳子给勒了出来,刻骨铭心的痛楚。

    “噗”

    终于,王发全被营救到了甲板上。

    他狂吐了几口血,就彻底地昏死了过去。

    “卫生员!卫生员!快来看看,快!”

    。。。。。。

    王亮继续道:“王发全得救了,他成为418潜艇上唯一幸存的战士。同他一起逃出来的十五名战友,只捞出四具尸体,其余十人消失在了茫茫大海之中。”

    “将每一滴血流入到祖国的大海,这便是共和国海军的归宿。年轻的战士们没有机会看到腾飞的中国。他们当中有的初为人父,连亲生骨肉都没有看上一眼。他们当中有的还没有娶媳妇,就这样牺牲了,甚至连遗体都找不到。他们的骨灰盒里,只放了一件军装,海军的军装。”

    五十年代,百废待兴。

    人人都充满了干劲,想要为年轻的共和国打拼,国家该强大了,明天充满了希望。

    犯过错、浮躁过,但有一点不能够否认,他们,有那么一群人,为了共和国的事业光荣牺牲了。

    不够壮烈,后世提及甚少。

    但在王亮看来,这些是需要铭记的,需要一代又一代接力下去的。

    事业,永远都是未竞的。

    王亮看着在座的潜艇官兵们,道:“418号潜艇在失事两个半月后被打捞了上来。她永远地告别了祖国的大海,后来被安置在位于海城的海军潜艇学院操场上,我想你们当中有很多人见过她,但或许你们并不了解418的故事。”

    潜艇官兵们擦拭着泪水,点了点头。

    是啊,知之甚少。

    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只知道那是一艘失事的潜艇,并不了解整个事情的经过。

    谁说不够壮烈?

    王亮注意到,官兵们当中有一名军官的表现有些与众不同。

    上尉,看上去有几分面熟,但王亮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曾经见过他。

    或者说,压跟就没有见过面。

    上尉的眼圈红红的,往舟山群岛的方向眺望着,好像。。。。。。

    部队长注意到王亮的目光落在了那名军人身上,介绍道:“首长,那是我们潜艇上的航海长,他的外祖父就是当年418号潜艇的艇长张明龙烈士。在418失事前的一周,他的妻子生下了一个女儿,也就是我们航海长的母亲。。。。。。”

    “哦。”王亮恍然大悟,点了点头。

    难怪眼熟呢,原来是老战友张明龙的后代。

    王亮没有想到,那少年追随着祖父的脚步也加入到了潜艇部队,并且成为了一名航海长。

    “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自愿入伍的,为的就是离自己的祖父更近一些,他是一名十分出色的航海长。”部队长道。

    “是啊,他的祖父没能够回来。”

    说罢,王亮面对着全体官兵们继续道:“在祖国最大的群岛舟山群岛的烈士陵园里,有一个墓群格外醒目。墓群坐落在烈士陵园的正中间山道上,站在其前面,正好可以眺望茫茫东海。”

    “墓群由三十八座坟墓组成,其正面有一块青石碑,上面用楷书端正地写着【一三八五部队遇难烈士纪念碑】几个字。”

    “背面写着墓志铭,【己亥岁暮,海军418潜艇38名官兵英勇牺牲,天人恸悼。乃择陵舟山,立碑定海。齐高天之寥廓,豪气如虹;共海水之蔚蓝,热血化碧。惊涛拍岸,呼吸可闻;繁星在天,目光可接。】”

    “【夫生死或然也,生作人杰,死为海魂,放缆舟山之舟,扬旗定海之海,肩披碧波,带系长风,屏落东南,翊卫国门,以壮乎哉!】”

    王亮熟练着朗读着418号潜艇烈士们的墓志铭。

    更确切的说,是背诵。

    太熟悉了。

    海军是王亮的家,如果家里的事情都记不清楚的话还能记得什么?

    “【昔日甲午一战,百年蒙耻,而今中国编队,远航寰球。荣辱之间,端在海权;存亡之道,制海为先。为不忘前史,昭示后世,秉承海军之关心,特重修陵墓,更葺丰碑。俯瞰千岛城郭,日新月异指示万里航程,继往开来。烈士捐躯,虽死犹生。】”

    诵读到这里,王亮不由得提高了声调:“制海强军,舍我其谁?往者未竟之志,来者当知奋勉也!”

    “墓志铭是后来才添上去的,在当时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418潜艇是一个秘密。烈士墓碑上没有留下任何事迹。即便是到了今天,很多人,包括舟山本地人,都不曾知道,五十八年前曾有一群无私而又无畏的中国潜艇兵,为探索潜艇这一当时的尖端武器的作战技术性能而捐躯在茫茫东海。”王亮介绍道。

0221 因为我们不怕死,因为我们敢去死

    0221 因为我们不怕死,因为我们敢去死

    “他们,是一群沉默的海魂。”

    现如今,这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烈士们的名字也终于可以重见天日。

    上尉艇长张明龙,上尉代理政委张前冲,上尉副艇长王明新,上尉副艇长鲍风林,中尉航海张金作印,中尉鱼雷长王文奎,少尉机电长阎信芝,少尉实习鱼雷长李捷忠,准尉范秀德。。。。。。

    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列兵。。。。。。

    他们是中国第一代潜艇兵,从陆军部队中百里挑一,接受过严苛训练的精英。

    如果潜艇不失事,他们会有更美好而又辉煌的未来。

    但,没有如果。

    评论区。

    “沉痛悼念为国捐躯的三十八位潜艇兵!”

    “中华儿女永远记住你们!”

    “泪目,致敬!”

    “值得敬佩的中国潜艇兵!”

    “感谢你们,祖国的强大离不开你们。”

    “狂涛卷去青云志,革命气质留人间。”

    “真的,好想好想你们啊,现在几乎天天都在怀念那个年代,怀念那个年代那些可爱的人。风风雨雨我们一起趟。好想回家,真的好想回家。。。。。。一个垂暮的老兵。”

    长眠于舟山群岛烈士陵园的418潜艇三十八名官兵们:“如果有来生,下辈子我还当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他们的故事永远都说不完,三十八名烈士,他们的背后又有着属于各自的故事。

    王亮讲不完。

    人这一辈子,从呱呱坠地,故事便开始了。

    没有人生来就是坏人,是环境在影响人。

    纯粹的年代里纯粹的人多,纯粹的人犯了错误那是因为受到了坏人的蛊惑。

    漫漫历史长河啊,有多少讲不完的故事。

    上尉代理政委张前冲,1928年生在辽省的一个农民家庭,八岁开始上学读书。

    抗日,解放。

    滚滚潮流影响着这个少年,1946年,这个少年已经是一名高中生。

    教室里,朗朗读书声,就有张前冲的声音。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二年,张前冲就跟同学投奔到了解放区,最先被安排在西安公安局暂时协助工作。后来又经三个月的刻苦学习,送到辽省二分区西安教导大队正式入伍。

    张前冲,这个名字是后来改的。

    “从今天起,决心为拯救祖国和人民,为中国解放事业奋勇前进,冲锋陷阵,驰骋在疆场上,把生命置之度外!”这是张前冲的誓言。

    硝烟弥漫的战斗他参加过,后来又当过文化干部。

    1952年,海军扩建,文化程度高的张前冲被选中了。

    。。。。。。

    1959年,执行演习任务之前张前冲的下放期已经满了,他本来应回机关工作。

    但他舍不得艇上的战友们,对连队的生活恋恋不舍。

    恰巧418潜艇的政委临时接到任务,张前冲便被任命为代理政委。

    直到12月1日,午后13时55分,潜艇失事的那一刻,张前冲的故事落幕了。

    这仅仅是一个大概,一定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趣事、轶事。

    感动、欢乐、忧伤、焦虑都有过。

    王亮时常在想,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当中的主角,这个角色演得好演得坏,都会成为历史。

    或许,在当时,418潜艇上的官兵们不会想到,2017年,还会有一个老人讲述他们的故事。

    还会有人能够记得他们。

    正如今天,我们都在干着一些看似平凡的事情。

    但又有谁能知道,在未来的2088年,2117年,会不会有人讲述我们的故事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